观测水平角教案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149424 上传时间:2019-05-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测水平角教案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观测水平角教案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观测水平角教案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观测水平角教案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观测水平角教案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观测水平角教案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测水平角教案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观测水平角教案课 题观测水平角教学形式讲 授操 作教学地点操场(工作场)课 堂记 事月 日 节2012年5月16日 第2-4节,共3课时班 级工民建专业 11级建113班 24人教 学理 念基于能力本位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完成真实的任务中主动建构知识,获得职业技能。教 材分析与处 理项目四经纬仪的使用中的任务一“经纬仪的认识与操作”和任务二“观测水平角”。将两个连续性较强的任务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教学整体,因此本次教学共用3课时。学 情分 析1. 能力参差不齐,存在差异2. 形象思维强,喜欢图示阅读3. 思维活跃,挫折感强教 学 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水平角测量的基本步骤。 【能力目标】:会使

2、用经纬仪测量水平角,把握测量的关键技术。【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职业规范意识,测量零误差意识和工作团队意识。重 点难 点重点:水平角的测量难点 : 准确对中,整平并及时校对教学准备1.桩点定位2.检查仪器3.异质分组 (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教学方法教学思路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识兵器【提问1】水准仪如何安置?【提问2】:经纬仪有哪些部件,分别有什么作用?学生举手回答。学生先回答,再对照仪器进行补充。通过与水准仪的对比,让学生加深对经纬仪的认识。【讲授新知】一、教师示范经纬仪的操作,落实五步骤:演示1:前期工作(与水准仪进行比较)演示2:整平(回顾水准仪的操作步骤,强调左手大拇指

3、原则)演示3:对中(自己探索方法)演示4:瞄准(十字丝分划板)演示5:读数(示范读数,学生练习)二、组织选题板竞赛游戏学生跟做选择题板,依次回答或者操作通过教师示范,学生跟练增加了学生动手环节,活跃课堂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技能掌握能力。引导学生,详细分析【初破难点】:绘制道路转角图,用虚线画出中心线,并且给出ABO三点,形成水平角,擦去道路转角示意线,师生共同分析产生对中错误的原因及后果。【思考】为什么要准确对中。学生思考参与,深刻记忆运用“示意图”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理论上对如何快速准确对中这个难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练习布置】:要求练习五部曲,教师巡视学生组

4、内轮流练习,相互竞争。巩固步骤,为后续操作打下坚实基础。教学过程练兵器教师布置任务【任务一】中庆集团要在郊区建一座厂房,测绘单位已按设计单位给出的图纸打好房屋的桩位,现在我们要帮助施工单位检查一下这几个厂房桩位是否成90。【新知讲解、示范过程】:测回法的步骤:盘左照A置零读数顺转照B读数盘右照B读数逆转照A读数【转换场地、巡视指导】进入矩形场地,分8组感受情境,引发思考观察、思考、记忆、理解测回法的主要步骤 分组进入矩形场地,一人观测,一人记录,一人评价通过“任务一”的完成,运用经纬仪观测90水平角,从而落实教学重点上战场教师给出任务二【任务二】为提高中庆集团员工的生活质量,决定给员工的宿舍边

5、上建一个菱形花园,现在我们需要测出这个菱形的各个角度,你可以吗?【转换场地、分组竞赛】进入菱形场地,就时间,规范性,精确度三个方面进行竞赛,分组进入菱形场地,分组竞赛,组内互评,组间互评,运用组内互助,组间竞赛,完成“任务二”突破难点,提升技能。教学过程点战果组织学生讨论自评与互评的差异以及各自的改进措施教师以规范、效率、自评与改进、投入度、参与度和组织纪律总结点评评出最佳合作组小组讨论,每个组派代表进行阐述,其他成员补充通过评价,让学生掌握职业规范意识,测量零误差意识,工作团队意识。教学亮点从传统的课堂教学转换成实战教学,形成从认知到模拟到实战到评价这一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让知识在实践中学习与检验,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也提升了我自己的实战教学能力。我的亮点是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中心,通过真实任务的完成提升学生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而能力往往是在实践活动和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形成的,所以我进行了基于活动和工作场景的教学技术创新表一:学生自评表表二:学生互评表表三:教师评价表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