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范文论我国商务旅游的发展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148320 上传时间:2019-05-1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范文论我国商务旅游的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毕业论文范文论我国商务旅游的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毕业论文范文论我国商务旅游的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毕业论文范文论我国商务旅游的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毕业论文范文论我国商务旅游的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范文论我国商务旅游的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范文论我国商务旅游的发展(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桂 林 旅 游 高 等 专 科 学 校毕 业 论 文题 目: 论我国商务旅游的发展 姓 名: 黄 静系 部: 国际教育合作部 专 业: 07级旅游管理9班 指导教师: 马 昌 群 2010年05月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学生填写)论文题目论我国商务旅游的发展学生姓名黄静学号200702110130专业旅游管理指导教师马昌群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来源、价值和目标: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提出具有一定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的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由于近些年来我国商务旅游的发展比较迅速,各种大型的会议都有在我国举办,分析我国商务旅游的主要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指出商务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对未来我国商务旅游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都有一定意义。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内容:1、确定论文选题2、收集资料、文献3、撰写论文4、根据指导老师的意见修改论文5、最后完成论文进度计划:3月10号前确定题目3月30日前完成初稿4月25日前按指导老师意见修改毕业论文,交老师批阅4月30日前按指导老师意见完成最后的论文修改,最后定稿。5月10日前按规范要求装订好论文,交给指导老师评分,完成全部毕业论文工作。参考资料:1 江五七旅行社开拓商务旅游市场初探J.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3) 2 程小敏、厉新权.关于拓展我国商务旅游市场的思考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2

3、004(3) .3 约翰斯瓦布鲁克(John Swarbrooke)、苏珊霍纳(Susan Horner)著;程尽能、卢涤非等译.商务旅游M.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4 刘葆.旅游市场营销M.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5 蔡红.中国高端旅游市场:定位与开发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应完成任务及提交成果:按照学校的规定,在老师的指导下及时完成并打印提交论文指导教师签名: 学生签名:日 期: 日 期:论我国商务旅游的发展 摘 要:商务旅游是近年发展最快的旅游项目之一,给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商务旅游市场的发展。我国也成为了

4、全球商务旅游消费的重要市场之一。本文在对商务旅游内涵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商务旅游发展的四点现状,既我国已成为理想的商务旅游目的地、政府部门对商务旅游活动开展的支持度加大、我国商务旅游市场规模也在逐年增大以及商务旅游行业收入稳定、利润丰厚。通过分析我国商务旅游发展的现状,重点论述了我国商务旅游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机遇,既我国商务旅游在地区及城市间的发展开始呈现不平衡的特点、国内的多数企业的商务旅游意识淡薄以及我国商务旅游市场形成期较晚,商旅服务专业性匮乏。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我国商务旅游市场可持续发展策略。关键词:商务旅游;现状;发展策略目录序言1一、商务旅游的内涵1二、我国商务旅游发展的现状

5、1(一)我国已成为理想的商务旅游目的地1 (二)政府支持力度加大1(三)市场规模逐年增大2(四)收入稳定、利润丰厚23、 我国商务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3 (一)地区发展不平衡3(二)企业的商务旅游意识淡薄3(三)市场形成期,商旅服务专业性匮乏3四、我国商务旅游的发展策略4(一)建立健全的商务旅游管理体系4(二)重视“个性化”的需求4(三)制定系统发展的战略4(四)全面介入企业的差旅事务4(五)引入合资、合作与竞争机制5结论5致谢5参考文献5序言 商务旅游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获得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商务旅行年收入猛增至2500亿英镑,其后连年稳居世界旅游业总收人的25。Asia

6、 Business Travel Market(ABTM亚洲商务旅游市场)指出,中国可能于2020年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务旅行目的地,2020年我国将吸引137亿海外商务旅行者,占全世界的86。可见,我国正在成为全球商务旅游消费的重要市场之一。1、 商务旅游的内涵商务旅游是一个意义较广的词,它包含了商务旅游者经历的所有方面。其主要针对经常往来于世界各地,洽谈业务、举办展览会等活动的客人。他们的订房、订票、甚至预订展位等大都由旅行社承办,但主要目的不是观光游览,而是商务活动。商务旅游是以经商为目的,把商业经营与旅行、观光结合起来的一种旅游形式。其过程是商务旅游者花钱购买旅游、服务和商品的综

7、合消费过程。目前商务旅游市场可以划分为一般商务散客旅游市场、会议旅游市场和奖励旅游市场等几个部分。商务旅游者,消费能力较强,时间观念较强,对其所赴或所住的环境的软硬件有一定要求;商务旅游者不是一般的观光客,而是公务为主、旅游为辅的商务客。2、 我国商务旅游发展的现状(一)我国已成为理想的商务旅游目的地 我国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同时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改革与对外开放,会展和奖励旅游等商务旅游的国内国际需求得到大幅提升。统计分析显示,我国每年的商务旅行及酬酢支出高达103亿美元,约占亚洲商务旅行市场的17。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南京、苏州等城市先后举办了多次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会展和节事活动,我国

8、被公认为亚洲最具潜力的商务旅游目的地国家。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临近,中国商务旅游市场将进一步扩大,我国已成为理想的商务旅游目的地。(二)政府支持力度加大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内的政府和企业开始逐渐优化内部管理,差旅管理意识提升,开始把差旅管理的业务委托给专门的商务旅行公司打理,更专注于核心业务。与此同时,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商务旅游城市的政府部门积极举办各种推介会、考察活动,向国际客商介绍中国丰富的会展资源和奖励旅游资源,通过大力提升目的地形象来吸引更多的商务旅游客源。特别是政府加大了支持的力度,投入巨额资金改善商务

9、旅游热点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国家旅游局发布的中国旅游业“十一五”发展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了中国旅游业从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一些地方政府也出台相关法规来促进商务旅游这一市场的发展。例如北京市旅游条例中第十三条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经审批获准的公务活动,可以委托旅行社安排交通、住宿、餐饮、会务等事项。”上海市旅游条例中第十八条提出 “鼓励利用有关专业会议、博览交易、文艺演出、体育赛事、科技交流等活动,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有关组织机构在协调安排年度展览计划时,应当优先考虑规模大、国际化程度高、对旅游业促进作用明显的展览项目。”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

10、团体经审批获准的公务活动,可以委托旅行社安排交通、住宿、餐饮、会务等事项。”(三)市场规模逐年增大专家预测,如果全国4000万商务人士按每人每年平均出行三次计算,全年商务旅游总量可达1.2亿人次左右。国家旅游局2003年的一份资料显示,中国每年国际商务旅游支出超过357亿元,占亚洲商务旅游市场的17%,目前我国因公出境包括公务和商务考察的人数已占出国人数的53.3%;中国国内商务旅游支出则高达1700亿美元,约占国内整个旅游市场的30.5%,并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消息,从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的结构中分析,商务及会议旅游共占39.9%,已接近或超过一些发达国家的水平。近年来,中国

11、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成绩显著,与中国通航的国家越来越多,航线越来越长。中国相对齐备的涉外旅游服务系统也为商务旅游提供了便利。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在中国境内的各项展览、会议等都成为吸引商务旅游人士的重要磁石。据国际会议协会预测:“中国有可能成为二十一世纪国际会奖旅游(会展旅游和奖励旅游的合称)首要目的地”。(四)收入稳定、利润丰厚 由于商务旅游是以商务或者其他特定的活动目的为导向,因此通常商务旅游的时间随意性低,事前计划性强,而且活动具有重复性(尤其是年会、大型活动都有固定的时间或者预先设定的时间,经过一定固定的时间间隔就会再次举行)。这就形成了商务旅游的稳定性的特点:一方面由于时间固定,一般来

12、讲它不会受到气候条件或者一些不利条件(如交通不畅等因素)的影响,是旅游市场中最稳定的一个细分市场。另一方面,商务活动的重复性使商务旅游能够产生稳定的旅游客流和收入,而没有其他旅游项目的明显的季节性和淡旺季的差异。商务旅游的消费者构成的特点决定了其中自费的比重不大,并且通常商务旅游者所产生的费用是依照所在组织的内部规定或者商务活动的级别标准而确定,价格因素并不是决定性因素,因此相对于休闲旅游而言,商务旅游者的消费能力更高。从两种类型旅游的目的上来看,商务旅行者更看中的是服务质量、效率和便利性。据统计,商务客人的人均日消费额比观光客人要高出23%。此外,商务旅游者在目的地的停留时间也相对较长。所以

13、,一般来说商务旅游的利润率高达20%30%,远远高于一般休闲旅游的利润。三、我国商务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地区发展不平衡 我国商务旅游在地区及城市间的发展开始呈现不平衡的特点,整个市场的格局演变为:以上海为首的东部城市商务旅游发展异常迅猛,占据了市场的主要位置;南部城市在坚持原先定位的基础上继续稳步发展;而西部、北部、中部的发展却未有过多变化。(二)企业的商务旅游意识淡薄对外开放、跨国公司带来了差旅管理和奖励旅游的先进理念,但是国内依然有很多企业对此存在概念上的误解,比如真正把握住奖励旅游核心思想的企业并不太多,很多企业仍然把奖励旅游视作传统的“公费旅游”,没有把加强企业团队建设、激励员工工作热情等目标放在考虑的中心位置;在差旅外包的业务上国内依然有很多企业不认可“服务费”的收费方式。特别是长期以来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商旅服务企业三者在职能关系上划分并不明晰,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和运作效率的低下。(三)市场形成期,商旅服务专业性匮乏 我国的商务旅游市场形成较晚,目前绝大多数的旅行社都还没有真正能够做到像国外的运通等企业那样提供专业化的商务旅游服务,还只是停留在代买机票、预订饭店等表面层次。在专业人才培养、营销策略和宣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