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组第1学期教研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139847 上传时间:2019-05-19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3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年级组第1学期教研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低年级组第1学期教研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低年级组第1学期教研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低年级组第1学期教研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低年级组第1学期教研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低年级组第1学期教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年级组第1学期教研(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低年级数学教研组活动计划一、指导思想:我组共有8位成员,均有十年以上教学经验,在新教材领域里边教边研边积累一定教学经验。本学期我组教研将以校“有效教学、高效课堂”活动为中心,以“研究课堂,高效课堂”为主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高效性”思想,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转变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优化教学模式,逐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二、工作目标 1、在教研活动中注重校本培训,让低年级数学组成为一支学习型、敬业型、研究型的集体。 2、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制定好集体备课制度,优化集体备课活动,提高教学实效。 3、狠抓课堂教学,积极开展常态下的教研活动,促使教师随

2、时随地的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4、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数学在生活中的体验,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5、重视课堂教学,做好培优转困工作,以评价提高质量,使学生在成绩、能力等方面有较大的提高。三、主要工作及具体措施:(一)落实新课程标准,改革课堂教学,促进师生发展。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严格执行新标准的指导思想。开学初将组织教师学习课标,领会课标,对每个学习领域的基本要求,把握好所教尺度,认真撰写学习心得。2、学习课程改革理论。组织教师学习在课程教改中涌现出来的先进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学习各种成功的优秀案例,不断加强自

3、身的教育素养,增强教学能力。3、要让学生“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必须加强教材的深入研究,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特点,对照新课程标准要求,认真分析数学内容、目标、重难点,提出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法。(二)强化常规管理,优化集体备课,提高教学质量。 1、集体备课:对集体备课所教内容进行研讨,重点知识提出有价值的教学策略,并将讨论结果直接记录在数学教材上。 2、听课:每个教师至少要听20节课,要边听边思,及时评注。(三)组织丰富多彩的学习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本学期针对各学生的兴趣及特长,开展一些竞赛活动,如:口算比赛、数学报比赛等。(四)重视课堂教学,

4、做好培优转困工作。 上课是教学常规中最重要的环节,课堂是教师的阵地,是教师演绎生命的舞台。每位教师要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不仅要注重优生的培养,还要加强学困生的辅导,加强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要求进行培优转困的教师要有转化目标和具体的转化措施。四、月工作安排: 九月:学习和拟定计划1、各数学教师拟定教学计划。 2、数学教研组长拟定教研组工作计划。3、组织数学教师学习数学关于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几点反思。十月:有效教学 1、本组的同课异构统计的教学。 2、全组教师参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十一月:高效课堂 1、组织教师进行教学五认真互查 、并选出优秀教案和优秀

5、作业2、组织期中检测。3、外出学习。十二月:组织竞赛1、 数学口算竞赛。2、 个人教科研课题。一月:复习课堂1、复习课集体备课 2、组织期末检测,成绩评定。五、具体教研活动安排:每双周二下午第三节课为教研活动时间,每单周二下午第三节课为集体备课时间。苏山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科: 数学 年级组:低年级(二年级)时间2011、8、31地点办公室内容第一单元认识乘法主备人李红秋发言内容一、 主备人对本次研究内容的关键点陈述(1)让学生经历编口诀的过程,体会口诀的意义。让学生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从本质上改变了口诀的教学方式,能充分发挥这部分内容的教育价值。表现在: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口诀,发展

6、抽象、概括等数学思考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2)教学乘加、乘减,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帮助记忆乘法口诀。教材在这里编排乘加、乘减,主要目的不是教学运算顺序,而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记忆乘法口诀。因此,本单元中出现的式题都是乘号在前面,加号或减号在后面。计算这些式题,只要直接写出最后的结果,不要写出计算的步骤与过程。(3)使学生在学习乘法口诀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伴合作的意识。二、对主备教师教学设计的改进意见高晓红老师:教学4的乘法口诀时,例题求24个车厢里有多少人,为什么先画张表算一算?首先由于列表

7、计算是解决问题常用的策略与方法。学生看图算一共有多少人,会这样想:1个车厢坐4人、2个车厢坐8人教材顺应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把思考整理成表格,提升数学化的程度。其次是从表格里容易得出1个4、2个4相加、3个4相加等数学问题,填出的1个、2个、3个、4个车厢的人数分别是四道乘法算式的积。因此,这张表格便于学生写出乘法算式,编出乘法口诀。高林华老师: “想想做做”里有三道用图画呈现的实际问题。第1、3题在列出乘加算式的过程中,能进一步加强对乘法概念的体会。第4题在里填数、在里填运算符号,可以列出乘加算式,也可以列出乘减算式。无论列出哪种算式,都能促进对乘法的理解,培养灵活思考的能力。白雪琴老师:乘

8、法口诀是根据乘法算式编出来的,编口诀的目的是遇到这样的乘法,可用口诀直接算出积。第9页“想想做做”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的关系。第1题从加法算式开始,通过摆小棒感受几个几相加,从而填写乘法算式并编出乘法口诀。在这些活动中,进一步理解口诀的含义。第2题的图意可以看成2个4相加,也可以看成4个2相加,它们都能写出乘法算式24=8和42=8,都与口诀“二四得八”有关系。苏山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科: 数学 年级组:低年级(一年级)时间2011、9、14地点办公室内容第二次集体备课(第五单元认数)主备人李慧发言内容一、 主备人对本次研究内容的关键点陈述本单元主要从理解数的意义,把握数的相对

9、大小关系和用数表达、交流信息三个方面培养数感。(1)理解数的意义。一方面根据已有的物体,通过数一数,用适宜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如第12页第1题、第13页第5题、第21页第1题等。另一方面根据已有的数,通过画图的方式,表达它的含义。如第12页第2题、第22页第2、3题等。(2)体会数之间的关系。不仅用=、和等符号表示数与数的大小关系,还体会数与数的接近程度。如5离8近一些还是离1近一些。又如3,方框里可以填许多数,最小应填4。10,方框里也可以填许多数,最大应填9。(3)用数交流、表达信息。让学生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体会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可以用数描述。如果缺少数,交流就不清楚,表达就不准确。二、对

10、主备教师教学设计的改进意见孙岩老师:所有学生都在生活中接触过有关几和第几的现象与问题。教学几和第几,要提取这些现象,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研究、理解。在例题里,要让学生说说怎样数出一共几个人排队,怎样数出两个男孩分别排在第几。明白前者要数队伍里所有的人,后者只要数到那个男孩为止。体会“5个人”表示队伍的总人数,“第5个”表示不戴帽子的男孩在队伍里的位置。同样,“想想做做”第1题里涂4个和涂第4个,从两次涂的个数不同,两次涂色的灯笼表示的意思不同,体会几和第几的区别。傅海燕老师:着重教学“一个也没有,可以用0表示”。这个内容安排两道例题,第一道例题里三只兔都采到了蘑菇,分别用3、2、1表示蘑菇的个

11、数。还有一只兔没有采到蘑菇,可以用0表示个数。学生在这个情景中体会0也是一个数,它的产生也是计数的需要。第二道例题中,地上原有4个萝卜,都拔掉后,地上一个萝卜也没有,让学生用0表示萝卜的个数。从4个到0个,渗透了“有”与“无”的相对关系,二者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郭长风老师: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一类等价集合的元素个数,不仅可以用算珠表示,还能用数表示。男孩、手风琴、黑板的数量都用“1”表示,盆花、红气球、黄气球都是“2”个学生从中体会15各数都是有意义的符号。对这些符号意义的体会,就是建立数的概念。写数指导要通过示范、描红、独立书写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规范、工整地在“日”字格上写数。=、和都

12、是数学里的关系符号。教学中,除了要帮助学生建立“同样多”“多”“少”等数学概念,认识和使用这三个符号外,还要培养符号化思想。苏山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科: 数学 年级组:低年级(二年级)时间2011、9、28地点办公室内容第三次集体备课(第四单元认识除法)主备人高林华发言内容一、 主备人对本次研究内容的关键点陈述在教学本单元前,每一个学生都有过分东西的经历,但没有研究分东西活动里的数学内容。教学时应把这种经历看作是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只要从中提取数学内容,理解其本质属性,就能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1)体会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平均分。 第30页上面的一道例题是一个非常开放的问题,创设的活动情境

13、是分6个桃,至于分成几堆、每堆分几个以及怎样分都没有规定,让学生自主选择确定。按自己的兴趣与思考分这6个桃,会出现许多种结果。交流各人分的结果,会出现两类情况:一类是把6个桃分成若干份,每份的个数有多有少;另一类是不管分成几份,每份分得的个数同样多。指向后一种情况引进平均分的概念,突出无论分的过程怎样和结果分成几份,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显然,“每份分得同样多”是平均分概念的内涵。 “试一试”巩固初步认识的平均分。让学生分8个桃,也是开放的问题,与例题的不同是按照“每份分得同样多”的要求去分,至于分成几份、每份几个不要求全班一致。在动手分桃前,先想一想什么是平均分以及自己打算怎样分

14、,有助于操作和交流。 二、对主备教师教学设计的改进意见李红秋老师:练习四大致分两个层次编排。第一层次是第15题,每道题里都有两小题,分别是平均分的两种情况。在理解题意,操作学具或者从图画里获得问题的答案之后,写出除法算式。这些题让学生反复体会平均分的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除法是解决平均分的问题的一种运算。第二层次是第710题,分别从三个角度分析图画里的数量关系,灵活应用“认识乘法”和“认识除法”这两个单元里的知识,初步体会乘法与除法是有联系的,从而进一步理解除法。同时,也为用乘法口诀求商作些铺垫。高晓红老师:教材在编排中,先让学生分6个桃,通过分和比较,知道什么是平均分。接着让学生试着把8个桃平均分,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分和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到,分法可以不同,只要把每份分得同样多,都是平均分。在分一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