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企业的风险与成长管理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133567 上传时间:2019-05-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办企业的风险与成长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创办企业的风险与成长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创办企业的风险与成长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创办企业的风险与成长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创办企业的风险与成长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办企业的风险与成长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办企业的风险与成长管理(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创办企业的风险与成长管理第一节创业过程中的主要风险创业风险就是指企业在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是指由于创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创业机会与创业企业的复杂性,创业者、创业团队与创业投资者的能力与实力的有限性而导致创业活动偏离预期目标的可能性。创业所面临的风险是多种多样的,不同性质、不同条件所发生的风险对企业造成的损害也各不相同。按照性质来划分,风险可分为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按照产生的环境分,风险可分为动态风险和静态风险;按照产生的原因来划分,风险可分为主观风险和客观风险;按照产生的内容分。风险可分为财产风险、市场风险、政治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生产风险、财务风险、人员风险、领导风险。还有很多

2、分类的方法这里不再一一阐述。本章所阐述的内容是按照风险产生的内容来划分的。一、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创业企业从事经济活动所面临的亏损的可能性和赢利的不确定性而存在的创业风险。实践证明,市场风险是导致新产品、新技术商业化、产业化过程中断甚至失败的核心风险之一。市场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市场接受能力的不确定性。包括:(1)创业项目的选择风险。市场能否接受你的项目是不确定的。项目选择是创业成功的关键。创业的项目在今后的运营中还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有成本、技术、管理团队、发展前景等多种重要因素。(2)市场进入过程中的风险。任何一个企业都没有能力进入所有市场,也不可能为所有的顾客服务,必须细分市场。

3、重要的办法就是开拓。在开拓的过程中,又加大了成本、营销策略、营销渠道等风险。(3)需求量的不确定性。推出产品后,如果投入的较多,而市场总容量小或在市场的短期内不认可,则创业的价值就无法实现。可能你的这个创业项目会被淘汰,或者根本用不上.2、市场接受时间的不确定性。无论是一种产品还是一种服务被推出后,总得有一个被社会和消费者认知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需要持续多长时间,还不能确定。3、竞争激烈程度的不确定性。企业进入市场常常要面临激烈的竞争,包括争取拉拢客户、打败竞争对手、实行价格挑战等。在竞争中能否占领整个市场领域,能占领多大市场,也很难确定。二、财务风险财务风险也是新创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它

4、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业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对资金的需求迅速膨胀,即资金短缺的风险不能满足公司快速发展的需要,.二是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客体作用,简要地说,是:“扶上马,送一程”,要有一定的时效性,适当的时候从所投资的企业或项目中退出来,然后进行新一轮的投资.风险资本需要具备一定的流动性,周转率,才能不断地获取项目在高成长阶段的高利润,以弥补失败项目上的损失,如果退出机制不完善,推出渠道不畅通,风险资本别锁定在投资客体中,“风险投资”将失去其本色与功能.三、技术风险创业过程中的技术风险是指创业者所依靠的技术上存在的不可靠性、不稳定性而导致创业失败的可能性。其风险需要从

5、技术特点的无形性、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可复制性等方面来考虑。1、注意新技术成功的不确定性。新技术究竟是否可行,在预期与实践之间可能会出现偏差,形成风险。具体表现形式有技术水平风险、转化风险、配套风险。因为从技术到转化成实用的产品或服务,并走向市场还有一个过程,这个转化过程存在着技术是否成功和技术是否完善的不确定性,每一个技术细节是否能够顺利通过,包括产品的配套服务,需要创业者在实践中去验证。2、新技术的生命周期性。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所持有的新技术能持续多长时间,会不会马上又被另一种新技术所替代,或是否会受到替代技术的冲击,这里存在着技术寿命(周期)的不确定性。3、新技术的快速普及性

6、。你千辛万苦换来的成功,是否容易被竞争对手轻而易举的模仿(即技术的可复制性会产生更多的竞争对手),技术的独有性,会占据多长时间,这会令创业者冒有一定的风险。4、新技术的效果性。在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中,会不会出现负面效果。如不能满足消费者的视觉、听觉、嗅觉和人身安全的要求,或产生对绿色环保、生态平衡不利因素等。这里存在着产品的不确定性风险。5、新技术的管理风险。主要是技术人员的稳定和技术储备,知识产权及技术档案的管理。6、常规的解决办法包括:(1)对自主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发明权、实用新型、版权、外观设计等。在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知识产权申请有特别的意义。(2)注意不要

7、侵权。一是新技术有可能会被他人抢注,二是了解新技术是否有他人早已申请了专利。(3)实现新技术成果转化,实现新技术的转移。如将各种技术产品合成相对固定的技术状态,使产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形态和内容。(4)换一个角度,开发替代技术。(5)强化制度建设,完善机理措施,留住关键性人才。四、管理风险管理风险是指创业企业因管理不善而导致的风险,这也是创业企业主要风险之一.它主要包括意识机风险,决策风险,组织人事风险等.1、意识风险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若过于追求短期经营效益,目光局限于产品项目创新,忽视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工艺创新,售后服务创新以及企业文化水平在更高层次上构筑等,也会大大地增加风险.2、决策

8、风险现代企业管理的中心在于经营,经营的重点在于觉得,风险投资的客体主要是高心技术企业,而高新技术发展迅速,产品更新换代快(一般为23年,有的产品时间更短),影响因素又多,那么失误的决策必然造成失败的企业.3、组织人事风险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主要最活跃的因素,人才是创业企业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其数量,质量,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由于企业组织结构内部的调整,创新后,造成高素质人才的流失,企业的技术开发,内部管理,市场营销受到很大影响的事例时有发生,因此,对组织人事风险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此,创业企业家还应说明企业对核心人物的依赖程度.如果核心人物离开会对企业带来什么影响?谁能接替此

9、人的位置?五.行业风险政治政策因素,自然因素,行业因素及世界经济状况因素等,都会给风险投资带来或大或小的风险,这类风险的特点是投资者不易预测并且难以控制的.注意,千万不要为了获得风险投资而隐瞒或者缩小风险,这将会失去风险投资商对你的信任.实事求是,坦诚的品质,才是风险投资商最赞赏的第二节 降低风险的措施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并不可怕,只要每一条风险后面都有相应的解决策略,让风险投资商相信,创业企业的管理者有办法,有能力控制风险。一、对行业风险的一般策略一是充分发挥企业在生产技术,产品质量,管理水平,科研水平等方面的优势,加快产品的研制,开发和生产,扩大生产规模。二是坚持质优价廉和优质服务的方针。

10、三是发挥系列产品的集约优势,增加产品的竞争力,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二、营风险对策一是充分利用各种广告媒体,加强企业和产品的宣传。二是加强销售队伍和售后服务,保持与客户的良好合作关系。三是快速推进其他系列产品的开发,从而相对减少对单一产品的依赖。四是利用一切优势使本产品成为国内知名品牌,力争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五是积极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改善福利待遇,吸引更多的科技人员和高素质人才来企业工作。三、市场风险对策一是在加强产品销售的同时,建立一套完善的市场信息反馈体系,制定合理的产品销售价格,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二是加快产品的开发速度,增加市场的应变能力,适时调整产品结构,增加适销对路产品的质量。

11、三是实行创名牌战略,以优质的产品稳定客户,稳定价格,以消除市场波动对本企业价格的影响。四是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产品的成本,提高产品的综合竞争能力,增加产品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五是进一步拓宽思路,紧跟市场发展方向。四、管理风险对策降低管理风险的一般策略是加强组织机构的建设,建立适应性强的组织机构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减少企业对个别主要领导的过分依赖,加强对管理者的培训,培养创新意识。五、技术风险对策说明本技术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以保证技术和应用产品的先进性,持续保持技术的领先地位,同时,加快科技转化为产品的速度,迅速占领市场。企业密切注视国内外最新科技动态,即使调整研发方向

12、和战略。企业家要描述的是风险投资人投资本企业将要面临的主要风险,即:1、经营期限短如果企业刚刚成立,或者才组建不久,经营历史短将是双方要讨论的主要风险。2、资源不足如果企业没有按计划进行业务活动,那么公司可能会缺乏足够的资源来维持长久这是一个要提及的潜在风险。3、管理经验不足如果管理人员很年轻或者是这个行业的新手,企业家要在商业计划书中阐述该问题。4、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对任何存在的生产不确定性因素都要进行描述。例如,一种模型从未在生产线建立,因此能否建立这种模型就是一种不确定性因素。、清偿能力对于公司是否有足够的清偿能力,企业家在中要进行分析。因为风险投资人想要知道,如果企业遇到麻烦而不得不清盘

13、,那么他的投资能收回多少。6、企业核心人物的依赖企业家要以书面的形式,或直接向风险投资人解释,如果任何一个企业核心人物要离开会给企业带来什么影响。第三节 制定企业的战略计划战略计划是根据一个企业的实力和缺点,对其周围的机会和威胁有效管理的长期计划的系统说明。它包括阐述这个企业的任务;说明可以达到的目标;发展战略和设定政策方针。战略计划是决定一个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首要步骤。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处于现代市场环境条件下的企业,其生存和发展必须具备长远的观点,要把经营战略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对企业实施战略管理应该是企业高层管理者所担负的重要职责。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教授帕斯卡尔和斯坦福大学商

14、学院的阿索斯通过对汽车、轻工、电子、食品、运输、金融和零售商业中个日美企业进行深入调查和对比研究后,写出了日本的企业管理艺术一书,提出了著名的七理论。七指:战略(Strategy)结构(Structure)制度(Systems)人员(Staff)技能(Stills)作风(Style)最高目标(Superordinategoals)。七个中第一个就是战略目标。一、企业经营战略的含义“战略”一词源于军事上的术语,原指战场上的指挥员指挥战争或战斗的谋略和艺术。辞海上解释为“对战争全局的筹划和指导”。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科学等各个方面都被纳入了战略管理的范畴。因

15、此辞海中对战略的进一步解释为“战略泛指重大的,带全局性的或决定全局的谋划”。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对的环境日益复杂和多变,客观上要求企业的领导人必须具备长远发展的观点,具备运筹帷幄的能力,提高企业对市场的抗争能力。因此产生了企业战略这一新的概念,企业进入了战略管理的新时期。所谓经营战略是指企业面对激烈变化的环境,严峻挑战的竞争,为谋求生存和不断发展而作出的总体性、长远性的谋划和方略。其目的在于使企业在正确分析和估量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求得企业的经营目标、经营结构和资源配置与外部环境提供的机会的动态平衡,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求得企业的生存和不断的发展。二、经营战略的特点(1

16、)全局性。经营战略是以企业全局为对象,是根据企业总体的发展需要而制定的。(2)长远性。经营战略是对企业未来一定时期生存和发展的统筹谋划,它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追求的是企业长期利益。(3)纲领性。经营战略规定的是企业总体的长远目标和发展方向,以及实现目标的基本方针、重大措施和步骤。这些内容一般带有原则性规定的特点,具有行动纲领的意义。(4)抗争性。经营战略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与对手相抗衡的行动方略,即针对来自市场竞争对手的冲击、压力、威胁和困难,为争取顾客,争夺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而进行运筹谋划。(5)风险性。经营战略是对企业未来发展的规划,而战略实施的环境总是处于不确定的、变化莫测的趋势中,因此,经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