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活力于激情的语文课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132998 上传时间:2019-05-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充满活力于激情的语文课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充满活力于激情的语文课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充满活力于激情的语文课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充满活力于激情的语文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充满活力于激情的语文课(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充满活力于激情的语文课 山丹县东街小学 刘惠芳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生命力的,孩子们热情洋溢,教师激情涌现。课堂上,孩子们愿表达、愿质疑、愿探索,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中。可是,在大多的课堂上,学生情绪低沉,积极性不高,即使教师绘声绘色,深情并茂,他们也在大量的文本中昏昏欲睡,思维停滞,强制记忆。因此,让我们把丰富多彩的具有趣味性、直观性、新颖性的多媒体教学引进课堂,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从而引起学生对教学过程的新鲜感,点燃他们心灵的火花。接着,我就电化教学手段走进语文课谈些自己的体会。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林斯基说: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自己课程兴趣,

2、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影响小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要使学生一开始就有兴趣学习这一课,教师一定要把握孩子的心理,投其所好。菩萨兵这一课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长征途中的小故事,它当然没有像童话故事那样吸引孩子,于是,课前活动中我利用课件给孩子们带来了一个好伙伴蓝猫(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个动画人物),并告诉他们,这个好伙伴将和我们一起上这篇课文,他最喜欢和爱动脑筋的同学成为好朋友。孩子们一下子兴奋起来,点燃了他们学习课文的欲望。接着打开蓝猫给他们带来的神秘礼物-链接上网大致了解长征的路线,长征的意义,长征中的人物,长征中的小故事于是,孩子们的兴趣浓厚起来,人人

3、都想成为蓝猫的好朋友。课中,我又以“蓝猫正看着你们呢!”“蓝猫可真喜欢你!”一些话语、图片激励孩子,他们争先恐后,人人动脑,都想示展自己的风采。在布置自学时,我借蓝猫告诉孩子自学小窍门:多读书,勤思考,共讨论,疑难消。解决重点:为什么称他们是“菩萨兵”?时,我又借蓝猫指引孩子去读读朱德总司令的话,好好揣摩、分析。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学习的主动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他们的思维活动自然会进入学习的境界中,这比教师的主观灌输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一、真实展示,身临其境小语教材中大都是文质优美的文章,我们提倡让孩子们从字里行间去揣摩、分析、领悟。可是由于孩子们的见识有限,无法身临其境地感受“草原”的“风吹草

4、低见牛羊”,“瀑布”的“飞流直下三千尺”课堂上往往“启而不发”,学生想象后回答的语言贫乏,缺乏新意。因此,我们让多媒体走进课堂,让图像走进文字,让学生似乎真的躺在了草原上,而仰起头看到的就是拉萨的天空,仿佛就是站在了瀑布前,侧耳倾听瀑布的轰轰声我努力借助多媒体,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用心灵去触摸文本语言。1、借网络、图像、音乐,激发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自主学习。 用一幅幅“拉萨的天空”的图像,拉开课的帷幕,孩子们的目光被吸引,深深地感受到那里的天空与我们这儿的大不一样,格外的蓝,格外的可爱,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被调动,都想拥有那般的天空。有着这样的气氛,孩子们自然而然地有学习课文的冲动。再播放配有音

5、乐的课文范读,大家都跃跃欲试,或一人放声朗读,或同桌齐读。有的在书上划出了好词好句,并试着背诵,有的与同桌讨论着什么,有的在不理解的地方打上了问号。这样热情洋溢的自主学习正是我们教育者所希望看到的。2、以图像与文字相结合,图文并茂,提高对词句的品读、评议、感悟。 语文的学习更重要的还是对于文章的品读,而有了图像的加入,就会使课堂多了一份色彩,多了一份生命力。更能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拉萨天空的湛蓝、纯净、透亮、明洁。带着这样的印象,再细细地品读,热烈地评议,大胆地质疑,相信孩子们会有更多的感悟。3、让影像回放,加深记忆,领略美,感悟美,发散思维,自主探究。 课末,带着自己的感悟再来欣赏图像,文章

6、的语言会显得更鲜明,更生动,孩子们脑海中的画面会更深刻,那图画的美,文字的美又再一次的体现。此时,似乎孩子们出门抬头看到的就是那拉萨的天空,面对这样的天空,你想干什么呢?孩子们告诉我:“我想装上两个大大的翅膀,飞上蓝天,去触摸蓝天。”“我想把我们家乡的天空也拍下来,让其他地方的人也能欣赏我们这的美。”“我想真的到拉萨去,看看那儿的天,看看那儿的布达拉宫,看看那儿的人,还想看看那儿其他的名胜。”有着这样的想法,相信孩子们课后的活动也是丰富的。三、变静为动,深化认识多媒体最大的优势在于它能化静为动,融合了声、色、形,增加了教材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将老师难以用语言,文章难以用文字展示的事物、情

7、境,形象地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从而使内容变得直观、有趣、生动,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文字的感悟。如教学海底世界一课。孩子们对海底世界是充满好奇的,可对它的了解却又是少之又少,因此我设计了“与海底的动物交朋友”,借助多媒体了解海底动物的声音,活动特点。课堂上放一段海底世界的录象吸引住了孩子们的目光,那五彩缤纷的海底世界,形形色色的海底动物,撞击着孩子们的好奇心。听,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嗡嗡声,啾啾声、汪汪声这一切是多媒体让书本的语言活起来了,是声音、动画帮助孩子们加深了对海底动物声音的认识,提高了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感悟。更让孩子们大开眼界,这是仅靠从反复朗读揣摩书本语言文字中无法体会到的。因

8、此我们应该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让孩子们听到、看到,再回到课文中,朗读、体会、评议、感悟,相信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后,孩子们的认识水平,表达能力,想象能力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四、走向课外,活跃思维“教是为了不教”,我们的教学不应该局限于课堂,更应该走向课外,走向生活,而网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大的学习平台。网络具有大量储存信息的优势,为孩子们的阅读开辟了新的方式。我们应该发挥孩子们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他们自主学习,善于探究,教他们学会用网络搜集资料,学会用网络拓展自己的认知天地。上完海底世界后,让孩子们欣赏录象“海底世界”,了解更多的海底动物,植物,矿产,激发他们想探索海底世界,探索大自然的勇气。

9、这样学生的智力,创造力,想象力得到了刺激和开发。孩子们走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接触了更丰富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唤醒孩子们的学习动机,孩子们的视野拓展了,语言丰富了,思维活跃了。五、因需而用,恰到好处多媒体教学以其声形并茂、图文兼顾、动静结合等多样的表现形式,深受师生的青睐。的确,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也确实使语文的课堂教学锦上添花,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它只是弥补教师授课时“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不足,只能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辅助,而不能代替教师的教学活动。两者应该取长补短,相辅相成。我们也不应该背离教学的基本原则:认真钻研教材,做好“

10、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语文课堂上还应避免的是大量的多媒体,类似放电影似的课堂并不是我们所提倡的。这样的课忽视了文章的品读,学生的主体作用,造成喧宾夺主。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永远的主角始终是学生,应在教师的主导,多媒体的辅助下,鼓励孩子,引导孩子,从文本入手,与文章的语言进行对话,用心灵与作者进行交流。课堂上教师的板书、演示、讲解、指导,学生的讨论、理解、评议、感悟始终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我们就应该根据课文的内容,正确恰当地使用多媒体,真正地让多媒体在语文园地里开花结果,让语文课堂折射出多彩的光芒。放眼21世纪,语文教学应该有一个更高的起点,更新的局面。让多媒体走进语文课堂,能让课堂更有趣,更生动,让学生更活跃,更快乐,让教师更轻松,更热情,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审美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都得到提高。随着多媒体与语文教学相辅相成地不断完善,相信我们的学习活动将更加个性化、情境化、多样化、综合化。愿我们的孩子快乐自主地学习,愿我们的语文课堂焕发新的生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