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lam上连技术之比较(20030303《网络世界》)[策划]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123620 上传时间:2019-05-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slam上连技术之比较(20030303《网络世界》)[策划]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dslam上连技术之比较(20030303《网络世界》)[策划]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dslam上连技术之比较(20030303《网络世界》)[策划]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dslam上连技术之比较(20030303《网络世界》)[策划]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dslam上连技术之比较(20030303《网络世界》)[策划]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dslam上连技术之比较(20030303《网络世界》)[策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slam上连技术之比较(20030303《网络世界》)[策划](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ADSL/DSLAM设备上连之比较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院 胡捷目前有两种ADSL上连技术,一种基于ATM技术,另一种基于以太网。正确认识这两种方式的优势、不足和适应性,对中国电信城域ADSL网络建设、业务开展、维护管理等方面有重大意义。一 两种解决方案之比较首先明确一点,目前用户通过ADSL方式接入,无论作为汇聚设备的DSLAM的上行采用ATM还是Ethernet协议,用户的PC目前几乎全部是采用以太网卡,而没有配置ATM网卡,从这点上说,用户侧最开始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是Ethernet,即使DSLAM采用ATM上连,也已经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端到端(用户端到BRAS)ATM。另外,用户上

2、网从总体上可以分为需要认证授权计费和Always on两种方式,前者目前几乎全部是采用PPPoE方式认证,详见下图:Always on方式则通过1483B或VLAN ID实现,通过DSLAM透传到BRAS,静态连接到运营商IP网络。详见下图:i. 基于ATM上连方式:DSLAM下行与ADSL Modem之间为ATM(传输媒质为对绞铜线TP),DSLAM上行与BRAS之间也是ATM(中间可经过城域ATM网络),ATM PVC起止于ADSL Modem和BRAS之间。采用的是“Per Modem per PVC”方式。DSLAM设备内核采用ATM 信元复用,结构单一,不需协议转换。由于DSLAM基

3、于ATM的完善技术设计,可支持多种业务(CBR、VBR-rt、VBR-nrt、UBR、UBR+),对这些业务提供不同的处理措施和不同的缓存空间,对不同的业务类型提供不同级别的优先级和流控,使得不同的ATM业务类型在整个业务传输线路中得到与该业务相适应的带宽,从而保证了从ADSL Modem到BRAS之间高性能QoS支持。ATM PVC具有天然的安全隔离机制。采用PPPoE认证时,从每个终端用户到BRAS之间的PPP Session也是相互隔离的,进一步加强了安全机制。有人称基于纯粹ATM结构的DSLAM为第一代DSLAM。ii. 基于EthernetDSLAM下行与ADSL Modem之间为A

4、TM(传输媒质为对绞铜线TP),DSLAM上行与BRAS之间为Ethernet协议(中间可经过城域以太网络或提供以太透传的城域传送网络),ATM PVC起止于ADSL Modem和DSLAM之间。每个ADSL Modem对应一条ATM PVC, ATM PVC终止处要建立BRAS MAC地址与PVC的对应关系,最终映射为BRAS上对应一个PPP Session的VLAN Subinterface,因此又称为“Per Modem per VLAN”方式。DSLAM设备需要进行ATM与Ethernet两种数据链路层协议的转换,具体转换方式又分为两种:在DSLAM上行链路出口实现转换,此时交换内核仍

5、是采用ATM信元交换矩阵,有人称为第二代DSLAM;在DSLAM下行用户板实现转换,即采用分布式结构,在业务板上实现ATM信元终结和每条PVC与VLAN ID的映射。此时交换内核已经采用Ethernet帧交换背板或总线,有人称为第三代DSLAM。由于PVC没有实现DSLAM到BRAS的端到端连接,用户之间的隔离通过VLAN方式,理论上不能实现很完善的服务质量保证,包括用户所占用的带宽、业务优先级以及每用户或每业务的流控、拥控等措施。此外,用户上网采用PPPoE认证,每个用户与BRAS之间采用不同的PPP Session,进一步加强了安全措施。对于运营商来说,抛开成本和性能考虑,第二和第三代产品

6、在组网应用和运行维护上没有本质区别,因此都归于DSLAM的Ethernet上连方式这一大类。iii. 两种方式比较1. 组网角度a) 网络结构:i. ATM上连:DSLAM上行为ATM接口,经过ATM的汇聚节点和核心节点,通过城域ATM网络进行收敛和汇聚,最终终结到BRAS设备。由于ATM接口和带宽种类较多,底层承载可以通过SDH甚至PDH传送网传输,网络扩展性强。ii. 以太网上连:DSLAM上连为FE或GE接口。由于DSLAM和BRAS之间必须为第二层直连,所以不能经过一个路由器构建的城域网透传,在第三层交换机组成的城域网中,需要对连接DSLAM和BRAS两端的交换机端口设置为同一VLAN

7、,并且在城域网节点之间通过VLAN Trunk方式连通,网络可扩展性弱;也可以采用支持以太透传的城域传送网进行二者连接,但是标准的SDH技术传送FE/GE协议成本偏高,以MSTP为例,需要将Ethernet帧进行封装(有GFP、PPP、LAPS三种方式)、映射到虚容器(可以是VC-12、VC3或VC4)、然后将虚容器进行级联(又分为虚级联和实级联两种),如果对FE提供足额带宽透传,需要占用48个VC-12或3个VC-3或1个VC-4,效率低,成本高。b) BRAS设置:i. ATM上连:可以通过ATM和SDH提供长距离传输,目前BRAS可以设置的相对比较集中,随今后用户增长,可以逐步把BRAS

8、向网络边缘下移。ii. 以太网上连:对以太网透传占用过多城域网资源,为了避免第二层以太网络扩大产生可扩展性问题,或者由于目前城域网不支持长距离第二层以太网络传输,有可能将BRAS分散设置,导致每个BRAS服务的用户数较少,增加建网成本。2. 业务提供角度a) 用户分散时i. ATM上连:由于ATM上连具备底层承载的长距离透传能力,当用户分散时,可以在城域范围内集中设置BRAS,随用户增长而采用滚动发展策略ii. 以太网上连:如果要集中设置BRAS,需要解决以太网长距离透传带来的网络扩展性和成本等问题b) 用户集中时当用户比较密集,采用两种方式没有太大区别c) 具体业务开展方面i. ATM上连:

9、提供较好的QoS保障机制,包括每用户每业务的带宽、优先级、流控和拥控ii. 以太网上连:用户通过VLAN ID标识和区分,802.1p提供的QoS功能有限,理论上最多支持按业务的优先级进行数据包在拥塞发生之前的提前丢弃,无法保障每用户占用带宽的控制,不能避免购买相同业务的不同用户之间共争带宽3. 管理维护角度a) 运维i. ATM上连:集中设置BRAS可以减少网络侧运维成本,但是对用户端管理比较分散,地域跨度大ii. 以太网上连:分散设置BRAS导致故障点多,增加运维成本,但是利于每用户管理 b) 认证授权计费i. 个人用户:无论哪种上连方式,目前对个人用户全部采用PPPoE认证,通过本地BR

10、AS(Radius Client)或远端Radius Server认证,通过本地BRAS、远端Radius Server或DHCP Server分配IP地址,并且依赖Radius Server发送计费起始和终止数据包到Billing Server实现计费ii. 专线用户:采用1483B或VLAN方式,不进行认证,包月制计费c) 安全ATM上连和以太网上连分别采用“Per Modem per PVC”和“Per Modem per VLAN”进行每个集团用户隔离,此外,每用户之间采用“Per User per PPP Session”方式进行隔离,基本可以保障安全性d) 建设成本i. 单纯从DS

11、LAM设备角度:ATM上连DSLAM价格高于以太网上连DSLAMii. 综合考虑其他因素:ATM上连如果在已经具备ATM城域网的地方几乎不用增加额外投资,但是以太网上连需要城域网提供L2以太透传,无论是城域以太网还是MSTP,亦或目前很热门的L2 MPLS PWE3伪线仿真,实现成本都较大,需要耗费较多系统资源4. 技术发展a) 技术发展趋势ATM上连方式已经很成熟,但是目前IP城域网资源越来越丰富,即使是ATM上连方式的DSLAM,最终也是基于TCP/IP的应用,因此技术发展趋势是IP逐步取代ATMb) 厂家支持趋势各大运营商对已经建设的ATM网络的改造和扩容目前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某些厂家不提供ATM上连产品。各个厂商出于用户对市场的需求,不断开发和生产以太网上连方式的DSLA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