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案:5课《敬业与乐业》2(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122285 上传时间:2019-05-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案:5课《敬业与乐业》2(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3年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案:5课《敬业与乐业》2(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年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案:5课《敬业与乐业》2(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案:5课《敬业与乐业》2(人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 学 案课型 讲读 课题 5敬业与乐业 年级 初三 学科 语文 设计人审核人授课人:编号日期基本思路:敬业与乐业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论点和论据的关系教具多媒体教法讲解法学法讨论法一、 导入二、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二、粗读全文,然后提问1本文是如何做到中心论点和各分论点之间的统一的。2要求学生能根据论据找出论点,根据论点找出论据,从而认识课文中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三、精读课文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共分三层。第一层(第25段),提出有业之必要。这是确立全文论点的基础

2、。第2段,共3句话,第1句和第2句是转折关系,强调“有业”是“敬业”和“乐业”的基础,这是提出本层的分论点,第3句和1、2两句是因果关系,说出先谈“有业”的原因。第3段,说明无业的害处,这是先从反面论述。课文先引两句孔子的话作理论论据,然后再简单评述。第4段,说明有业的重要,这是从正面论述,与第3段形成对照。这一段主要引用一位唐代僧人的格言和做法,属事实论据。第5段是作者的具体论述。有了第3、4两段的对照,本段作者的说理就显得十分自然。文中的两个“简直”以及“彻底”“万不能”等词语,都表现出作者鲜明的态度,具有不容置辩的力量。本段结尾处限定论述范围,转得自然。既避免了泛泛而论,又不致使人误解。

3、第二层(第67段),论述“要敬业”。第6段,先开门见山提出本层中心,显得眉目清楚。然后分三层展开论述:先解“敬”字含义,引朱子的话来解释。再讲为什么可敬,以设问方式展开论述。课文举两个地位悬殊的职业作例子,证明“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为进一步论证“敬业”打下基础。赞美敬业的人。第7段,以设问的方式把论述引向深入,指出只有忠实于自己的职业,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这里作者既有自己的论述,也引用庄子、曾文正、孔子等的论述,尤其是引一位法国学者的著述,以英国人和法国人不同的行为,把“敬业”解释得十分形象具体。第三层(第8段),论述“要乐业”。这一层先从反驳“做工好苦”入手,扣住“苦”与“乐”的不同

4、态度展开论述。论述了怎样理解“苦”,指出应当从“苦”中找出“乐”,批评了“无业游民”和“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自然推出“只要你肯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再具体分析原因,指出“趣味”在于“身入其中”,“奋斗前去”,“比较骈进”,“省却烦闷”,引导青年人确立“乐业”思想,鼓励青年人去过有价值的生活。四、总结归纳文章为证明论点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课文论据丰富多样,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事实论据,包括所引的各种事例,有的详细叙述,有的简略提及,最简的甚至只有一句话。哪些该详,哪些该略,全看论证的需要而定。这类论据是使论点令人信服的基本依据,所以必须真实可信,充分确凿。第二类是理论论据,包括古今中外的名人言论、俗语格言等,因为提出言论的这些名人有一定的权威性,俗语格言被人们普遍认可,所以这类论据也就有比较强的说服力了。.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