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出版社电子课件—手工(第二版)—A36-0917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120446 上传时间:2019-05-18 格式:PPTX 页数:118 大小:22.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出版社电子课件—手工(第二版)—A36-0917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劳动出版社电子课件—手工(第二版)—A36-0917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劳动出版社电子课件—手工(第二版)—A36-0917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劳动出版社电子课件—手工(第二版)—A36-0917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劳动出版社电子课件—手工(第二版)—A36-0917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出版社电子课件—手工(第二版)—A36-091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出版社电子课件—手工(第二版)—A36-0917(1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手工 (第二版),第一章 手工制作概述 第二章 平面作品的工艺技巧与创意 第三章 浮雕作品的工艺技巧与创意 第四章 立体作品的工艺技巧与创意 第五章 幼儿园环境布置,目录页 Contents Page,第一章 手工制作概述 手工制作是指一些自己动手的趣味性小项目或手工加工项目。幼儿时期是儿童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此时幼儿手指肌肉尚未发育成熟,很多动作不够灵活。幼儿 通过参与手工制作,可以使手部肌肉得到充分锻炼,提高动手能力,同时也能发掘 智力潜能、激发创造力。因此,幼儿手工制作越来越受到幼儿园和家庭的重视,也 成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能课程。手工制作主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因 素:手工制

2、作的材料、手工制作的技法以及手工制作的形式。,第一节 手工制作的材料 一、材料的基本属性 1. 材料的颜色 无论是自然材料还是人工材料,在光线下都会有颜色。视觉系统会通过复杂的 生理过程将这些颜色信息馈入大脑,使大脑对它们产生直接的联想。例如,火红、 海蓝、草绿、铁灰、葡萄紫从这些词汇中便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颜色与物象间 的关系。人们正是靠对材料颜色的直接感知,才创造出很多异彩纷呈的手工作品。 当人们感知到材料颜色的时候,会引发相应的思考。如这片叶子的颜色是红色的,适合做鸡冠;那块布料有自然晕染的颜色,可以剪贴成花;这块黑色的泥可以做动物的眼睛。这些想法都源于对材料颜色的感知和认识。,2. 材料

3、的形态 在绘画活动中,常用到的是平面的纸张,它们的形态几乎是千篇一律的。而手工制作则可以运用很多不同形态的材料。除常见的平面的纸材料、布材料以外,还有各种形态的其他自然材料和人造物品,如树皮、树枝、树叶、盒子、杯子和泥巴 等。每种材料、每件可用物品的形态都有区别,带给人们不同的视觉刺激和创作灵感。 在手工制作中,可以运用直接联想的方法去审视手中的材料形态,如看到长方 形的盒子想到冰箱,看到茶叶筒会想到笔筒等。也可以运用间接联想的方法,运用 想象力将各种形态的物质联想成无直接关系的东西,如把一卷纸想象成烟囱、把一 根胡萝卜想象成小兔子的车。 3. 材料的质地 在手工制作活动中,物质材料的软硬、薄

4、厚、稀稠和疏密等都是活动参与者感知的主要方面。只有在感知了材料的质地以后,才能创作出适合材料性质的手工作品。另外,手工制作的独特之处是 使人不仅可以在活动过程中了解和掌握各工艺种类的历史和文化,而且可以打破工艺间材料的不可替代性。,纸质“青花瓷”,4. 材料的肌理 肌理是材料表面的纹理和组织状态。不同材质的肌理不同,如木材、石块、皮革和金属的肌理都是不同 的。相同的材质用不同的方法加工处理,肌理也会不同。另外,物质与物质间形成的视觉特征也可称为肌 理,例如,花草间、树叶间、不同液体间等形成的纹 理。肌理丰富了人们的视觉经验,人们也常将其运用在手工制作中。,物体肌理在手工作品中的运用,手揉纸作品

5、 软皱纹纸作品 瓦楞纸作品,在手工制作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思考材料的肌理对最终成品的影响。例如,手揉纸、皱纹纸、瓦楞纸等材料尽管都属于纸类,但因其肌理不同,创意制作的方向也不同。,手揉纸,皱纹纸,瓦楞纸,二、材料的分类 把可利用的材料进行分类,不是没有目的的无意识行为,也不是为了方便储存,而是为了更好地审视和分析材料,以类别为基础,进行创意设计。 1. 点状材料 在手工材料中,有大量的点状材料,常见的有各种小珠子、粮食作物种子和石子等。生活中的点状材料。,点状材状,2. 线状材料 在手工制作活动中,线状材料主要指人工的线形材料,如毛线、手工纸线、软皱纹纸线、绳子、棉线、铁丝和毛根等。,毛线,手工

6、纸线,皱纹纸,毛根,在利用线状材料进行手工制作时,可以多从自然界中寻找线索,以激发创作的灵感。,自然界的蜘蛛,艺术作品蜘蛛,3. 面状材料 面状材料涵盖的范围最广泛,也最容易收集。在所有造型元素中,人们对面的运用最熟练,但就手工制作而言,不仅要思考面的形状,还要考虑形态和质地。常见的面状材料有各类纸张、各种布、各种板材等,其中纸张是最常用的手工面状材料,如泡沫纸和棉纸等。,泡沫纸,棉纸,4. 絮状材料 常见的絮状材料有羽毛、羽绒、丝棉、棉花等,其中,用棉花进行手工创作相 对普遍。 5. 块状材料 有些块状材料相对容易改变形态,适合艺术创作,如蔬菜、水果、面团、泥 类。有些块状材料则不易改变形态

7、,很难在平常的艺术活动中应用,如铁、铜等, 只有用特殊的工艺技法加工才可参与艺术创作。但还有些像石头这样的材料,虽然 也不易改变形态,但因其形状本身有审美价值,可以将其进行适当的粘接或与其他材料相配合用于创作,甚至直接使用。,6. 其他材料 有些材料容易归类,可以按照材料类别探索普遍性的创作规律。对于具有个 性、不容易归类的材料,如气球,则需要更多的艺术实践和探索方能使用。,第二节 手工制作的技法 不同的手工制作材料,在制作过程中的工艺技法也有区别。现以幼儿手工常用 的纸质材料和泥质材料为例进行简要的介绍。 一、纸质材料的常用工艺技法 1. 剪 是手工制作中最基本的技法之一,要点在于熟练使用工

8、具和选择正确的方法。 2. 刻 刻和剪在剪纸中是密不可分的,刻也是纸质 材料手工制作中常见的技法。,刻,3. 折 表面上看折只能形成线或印痕,实际上却是一种实用且可塑造丰富造型的工艺 技巧。一张平面的纸,不需任何其他技法辅助,只用折法就能形成千姿百态的造型。,折,4. 编 编主要是将各种纸线编制成型的技巧。编也可以用于铜铁线、藤状物、树的枝条、植物的叶条等。在民间手工艺中,藤编有很长的历史,手工制 作中的编法就是从民间艺术中借鉴而来的,5. 镂空 镂空是装饰技法之一,是将平面或立体形材料镂去一部分,保留需要的图案, 使图案看上去突出,有通透感,别有韵味。,折,镂空,6. 团 团是使平面材料褶皱

9、的技法。为了特殊需要,还可以将平面材料团起来塑成某种立体形状或形象。,7. 压 压在泥工艺中是将立体的形状压下去变平整。而在纸工艺中,压的技法是将平面纸形的边缘压下去,使其看起来有立体的感觉,如将圆形的边缘压下去,平面圆 形就变成圆形浮雕。 8. 插接 插接是组合方法之一,是将零散的部分按照设计插接在一起,使其形成完整的形象。 9. 拧 拧和团相似,但比团成型紧凑、结实,可以更细致、更具象地塑造形象。 10. 卷 卷是将正方形或长方形纸卷成粗细各异的纸筒,然后再造型。也可将纸条卷成 松紧不同的纸卷,然后再造型。,11. 搓 搓主要指对软皱纹纸再造型的一种技法,如搓纸线。 12. 粘贴 粘贴并不

10、是纸工艺中的自然流程,而是有一定技巧的手法。粘贴方法不同,粘贴时使用的材料不同,形成的视觉效果和意义便会产生差异。 13. 染 染是纸材料制作中的一个技法。在纸材料制作中,一般不宜出现明显的涂色痕迹,因为它会破坏纸制作的视觉效果和精致度。如果需要细微改变纸的颜色,使其色彩变化丰富,可以使用棉签,蘸粉状颜色,轻轻染,使纸面自然变色。 14. 拓 拓是复制、再造的技巧,用这种技巧可以复制出需要的物品。拓还可以作为一 种艺术活动来进行,如用报纸拓瓶子。,二、泥质材料的常用工艺技法 1. 揉 揉是使泥变得柔韧、适合使用的方法。泥质材料在使用之前一般要经过这个工序。 2. 团 团是两手掌间的协调动作,主

11、要以掌心为中心,双掌交错旋转,将泥团成圆或 椭圆形。 3. 压 压是将团好的形状压扁,使其成为圆形或椭圆形。 4. 搓 搓是手掌按住泥质材料前后搓动,使泥变成条状或柱状。 5. 捏 捏是大拇指和食指间的精细动作,主要用于塑造小鸟的嘴、山羊的角、蛇的嘴等细节部位形状。,盘,6. 盘 盘是用泥条造型的方法,是使泥条围绕一定的中心回旋盘转。 7. 编 编是借鉴编绳的方法,用泥条编出好看的纹理。 8. 接 接是将零散部分组合在一起的方法。根据泥的种类不同,泥的衔接方法也不 同。例如,陶泥要借助水来接,彩泥要借助牙签来接,面包泥等用乳胶来接。,9. 刻 刻是借鉴纸工和雕塑的手法,在 塑好的胚泥上用的方法

12、进行装饰。,刻,第三节 手工制作的形式 在手工艺术中,常见的作品形式有平面形式、浮雕形式和立体形式。在手工创作时,可以在探索材料制作技巧的过程中,尝试突破材料的固有局限性,用同种材料创作出不同形式的作品。 一、平面形式 在手工制作活动中,常见的平面形式作品包括剪纸、剪贴、撕纸、染纸等作 品,也包括用布、树叶等不同材料创作的平面作品。,平面形式作品,二、浮雕形式 浮雕是雕塑艺术的一种,浮雕的称谓是相对于三维立体雕塑效果和绘画的二维效果而言的。浮雕形式作品在手工艺术的很多门类中经常可以看到,如家具、建筑立面、装饰物上。在学前专业手工活动中,常常可见浮雕形式的创作,其中很多作品的设计富有创意,突破了

13、材料的固有用法。,浮雕形式作品,三、立体形式 立体形式也是常见的手工制作形式,如雕塑、用于美化环境的小摆件等便属于立体作品。在立体形式手工作品创作中,可以利用常见的废旧材料。,立体形式作品,第二章 平面作品的工艺技巧与创意 儿童和成人对艺术作品表现形式的认知通常都是从平面的艺术作品开始的。在手工艺术活动中,平面艺术作品有很多不同的形式,包括剪纸、拼贴、撕纸和染纸 等。 第一节 纸材的剪与贴 剪是使用剪刀对适合剪裁的平面材料进行艺术加工的过程。使用剪这一工艺制成的作品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剪纸。而在手工制作中,不仅使用纸材料,还可以 用布、树叶等其他材料进行剪裁。 粘贴是将剪好的图样按照预先设计的

14、方法或技法粘贴成平面或立体造型的过程。它是需要技巧的,是艺术创造的手段之一,它可以让平面的图样产生变化,呈 现不同的视觉状态。,综合运用剪与粘创作的作品,一、剪纸 剪纸是中国民间美术中的一枝奇葩。早在汉唐时代,民间有妇女便有剪金银箔 和彩帛为方胜、花鸟贴在鬓角为饰的风尚。随着时代的变化,在汲取了众多现代艺术元素后,剪纸的外延和内涵发生了变化,逐渐产生了传统与现代之分,中西之分。剪纸的形式和风格也更加丰富,如产生了折叠剪纸、趣味剪纸等。,剪纸,同时,其他艺术领域也从传统剪纸中借鉴和汲取养分,使传统剪纸的独特魅力在其他艺术领域继续发扬光大。,剪纸艺术在其他领域的运用,1. 传统剪纸 传统剪纸艺术又

15、称镂空艺术,由于剪纸材料不易保存,因此剪纸的历史并不完 整。据考古发现,最早有据可查的剪纸是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出土的五幅南北朝团花剪纸:对马团花、对猴团花、忍冬纹团花、菊花团花和八角形团花。传统剪纸 主要通过镂空、概括等独特的造型手段,采用比喻、暗喻、象征的艺术手法塑造形 象。,传统剪纸,2. 现代剪纸 现代剪纸是相对中国传统剪纸而言的,它在保留传统剪纸镂空特质的基础上, 加进很多现代的造型元素,更多地表现情境和趣味。 3. 国外剪纸 国外也有剪纸艺术。,欧美剪纸,4. 趣味剪纸 趣味剪纸是根据儿童审美能力和审美表达需要,由传统剪纸衍生而成的。这时 的剪纸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镂空艺术,而纯粹变

16、成剪刀和纸等材料间的游戏和探索 活动。趣味剪纸对纸趣的追求远比表达寓意重要,对纸的创造性探索比表达“美好 祝愿”更重要。 另外,粘贴的技巧在趣味剪纸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在这里,粘贴不再是简单 的操作过程,而变身成为一种技巧,使剪纸更具创造感。,趣味剪纸,二、剪贴 创作剪贴作品的材料不局限在纸材料中,布、树叶等材料都可用于剪贴创作。剪贴的艺术特征和前面描述的剪纸有很大差异,作品形象不再追求镂空的效果,而是设计、剪出不同形状的面或形,将其按预先设计的图样贴在一起,作品只要平贴效果。剪贴和传统剪纸具体区别如下: 第一,从选用的纸材讲,传统剪纸一般用较薄的红色纸或白色生宣纸,剪贴对 纸材没有特别约定,连废旧的挂历纸、招贴画等都可以使用。 第二,从用色特征讲,传统剪纸用色多以红色为主,如果用白色宣纸做剪纸纹样,要用鲜艳的彩色墨水染色。制作剪贴作品纯色纸、杂色纸都可以使用,只要整 个作品体现美学思想和审美规律即可。 第三,从纹样特征讲,传统剪纸纹样必须保留镂空的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