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三生物课时精练:第25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118735 上传时间:2019-05-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高三生物课时精练:第25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5届高三生物课时精练:第25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5届高三生物课时精练:第25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5届高三生物课时精练:第25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5届高三生物课时精练:第25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届高三生物课时精练:第25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高三生物课时精练:第25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5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新情境题)500万年以前,人类和黑猩猩还是一家,人类经过基因代谢(即获得新基因,抛弃旧基因)而与黑猩猩区分开。关于基因代谢的说法,不符合生物进化事实的是()A基因代谢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原材料B人类的基因代谢速率比其他哺乳类快C500万年来黑猩猩没有发生基因代谢D人类基因组中,脑基因组的基因代谢速率最快2(广东实验中学)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学说认为,长颈鹿的长颈性状的形成是长期采食高处树叶的结果B超级细菌感染病例的出现,是因为抗生素的滥用促使细菌发生基因突变C人工饲养的公狮和母虎交配,产下的“狮虎兽”不育,说明狮和虎存在生殖隔离D

2、19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使灰色桦尺蛾变成新物种黑色桦尺蛾3(海南改编)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自然条件下基因的突变率虽然很低,但对进化非常重要B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可相同,也可不同C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D同一群落中的种群相互影响,因此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群落4(上海生物)相对真细菌而言,古细菌对某些抗生素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原因是古细菌()往往生活在极端条件下转录不受利福平抑制细胞壁合成不受青霉素干扰某些菌种的蛋白质耐高温ABCD5(广东梅州检测)某一地区栖息一种蛾,身体颜色有浅色和深色两种,此地区中的许多鸟类,专捕食这种蛾。1935年,

3、该地区建了许多重污染的工厂。研究人员从1910年开始调查该地区浅色蛾和深色蛾的比例,结果如下表。已知蝙蝠也会捕食这种浅色蛾和深色蛾,但是它们不像鸟类用视觉寻找食物,而是利用超声波定位食物。如果在1940年,此地区鸟类全部被蝙蝠取代,则在1948年,此地区浅色蛾和深色蛾的比例最可能为()年代191019201930194019501960淡色蛾的比例/%93939350228深色蛾的比例/%777507892A浅色蛾51%,深色蛾49%B浅色蛾93%,深色蛾7%C浅色蛾29%,深色蛾71%D浅色蛾22%,深色蛾78%6(广东汕尾联考)假设在某一个群体中,AA、Aa、aa三种基因型的个体数量相等,

4、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当自然选择分别对隐性基因或显性基因不利时, 对应的有利基因的基因频率就会上升,但其上升的幅度不同,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甲为自然选择对显性基因不利时的曲线B自然选择作用于表现型而不是基因型C该种群将因基因频率的改变而形成新的物种D生物体内有害的显性基因一般都少于隐性基因二、双项选择题7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出现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B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C种群内个体之间的差异越大,种群越不易遭环境的淘汰D生物进化的方向取决于生物变异的方向8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

5、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C种群中显性基因的频率必将不断提高D种群通过地理隔离必定达到生殖隔离三、非选择题9(广东湛江检测).图1显示了某种甲虫的两个种群基因库的动态变化过程。种群中每只甲虫都有相应的基因型,A和a这对等位基因没有显隐性关系,共同决定甲虫的体色,甲虫体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如图2所示。请据图回答:(1)在种群1中出现了基因型为AA的甲虫,A基因最可能的来源是_。AA个体的出现将会使种群1的_发生改变,导致生物进化。(2)由图1可知,种群1和种群2(选填“是”或“不是”)_同一物种。(3)根据图1两

6、个种群中不同体色的甲虫分布比例,可以初步推测种群2中具有基因型_的个体更能适应环境,基因A和a在该种群中出现的比例发生变化是_的结果。(4)图2中的甲虫具有多种体色体现了生物的_多样性。.某昆虫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黑色(A)对浅色(a)是显性。该种群在第1年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0%、30%和60%。请回答:(1)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_,假设所处环境的改变不利于浅色个体生存,使得其每年减少10%,而黑色个体每年增加10%,则第2年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_。该种群_(“会”、“不会”)发生生物进化,判断的依据是_。(2)在自然选择中,直接选择的是基因型还是表现型?_,

7、原因是_。(3)假如该昆虫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比例为11,且雌雄个体比例相等,个体间自由交配,则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10(上海生物)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材料一: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万年之后,此种蛾中的一部分当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时,便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逃脱危险,其身体也发生了一些其他改变。当人工使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交配后,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材料二:蛙是幼体生活于水中,成体可生活于水中或陆地的动物。由于剧烈的地质变化,使某种蛙生活的水体分开,蛙被隔离为两个种群。千百万年之后,

8、这两个种群不能自然交配。依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这两则材料中发生的相似事件是_。A适应辐射B地理隔离C生存竞争D生殖隔离(3)在材料一中,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_的结果。(4)材料二中,若发生剧烈地质变化后,其中一个蛙种群在生活水体逐渐干涸,种群中个体数减少,导致该种群的_变小。下表为V基因的种群A和B中的基因型个体数。基因型A种群/个B种群/个VaVbVaVaVbVcVcVcVaVc2005010015010001202005080(5)计算Va在A种群中的频率为_。(6)就V基因而言,比较A种群和B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并利用表中数据陈述判断依据_。11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9、1)图1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基本的过程。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X、Y分别是_、_。(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_,这是生物进化的_。(3)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图2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_加剧。小岛上食物短缺,联趾蜥蜴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_。图2所示的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蜥蜴群体内的_发生了改变。(4)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图2所示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存在反映了_多样性;若从分子水平检测这种多样

10、性,可采用的简便技术是_。12如下图表示某种两栖动物3个种群在某山脉的分布。在夏季,种群A与B、种群A与C的成员间可以通过山脉迁移。有人研究了19002000年间3个种群的变化过程。资料显示1915年在种群A和B的栖息地之间建了矿,1920年在种群A和C的栖息之间修了路。100年来气温逐渐升高,降雨逐渐减小。(1)建矿之后,种群B可能消失,也可能成为与种群A、C不同的新种。分析种群B可能形成新种的原因是由于与种群A之间的_,阻断了种群B与种群A,种群B与种群C的_,因此种群B的_开始积累,且产生的变异被环境_保留下来,种群逐渐适应了_,种群规模开始扩张,并形成了_,新种形成。下表是种群A、C的

11、规模、等位基因1(T/t)和等位基因2(W/w)频率的数据,表中为各自隐性基因的频率。年份/年种群A种群C规模t/%w/%规模t/%w/%190046 000511 00051192045 0005.5185071194048 0007185090.8196044 00081800120.6198042 00061600100.8200040 00051550111(2)依据表中数据和上述资料,对种群C的描述,更为准确的是_。A等位基因1的杂合子逐渐增多B与种群A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C正在经历适应辐射D受气候影响更大(3)据表中数据分析,种群C的基因库比种群A_;种群规模与基因_的频率变化关系

12、密切。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解析:根据题干中的信息不能判断出人类基因的代谢速率比其他哺乳动物快。答案:B2解析:生物的变异(如长颈鹿的长颈、抗药基因和黑色桦尺蛾)是自发产生的,具有不定向性,自然选择对各种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同种个体间不存在生殖隔离,即可以自由交配并且交配产生的后代是可育的,而“狮虎兽”不育,说明狮和虎之间存在生殖隔离。答案:C3解析:基因突变率虽然低,却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A项正确;生物的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型不同,表现型相同,对环境的适应性相同,也可能表现型不同,对环境的适应性也不同,B项正确;环境发生的变化如果影响到某些基因型,

13、由于环境的选择作用,就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如果环境发生的变化不影响种群中各基因型的适应性,也可能不起选择作用,使基因频率不变,C项正确;种群内个体之间才有基因交流,所以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非群落,D项错误。答案:D4解析:利福平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了依赖DNA的RNA聚合酶,使此酶失去活性,从而影响了细菌的RNA合成,起到抑菌和杀菌作用;青霉素的药理作用是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古细菌还不具有真细菌的这些生理功能。古细菌生活在极端条件下和蛋白质耐高温与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无关。答案:B5解析:1940年浅色蛾和深色蛾比例各占50%,由于蝙蝠是利用超声波捕获蛾,这种捕食方式对蛾的体色没有选择作用,因此,不会明显改变蛾的体色比例,在1948年,此地区浅色蛾和深色蛾的比例最可能为浅色蛾51%,深色蛾49%。1950年、1960年的情况发生可能是由于鸟的迁入对不同颜色蛾的选择作用。答案:A6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生殖隔离与物种的形成有关,C错误。答案:C二、双项选择题7解析:变异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种群内个体之间的差异越大,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该种群越不容易被环境淘汰。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但不一定有新物种的形成。决定进化方向的是自然选择而不是生物变异的方向(变异是不定向的)。答案:AC8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