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级财政税收专业归纳笔记 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116933 上传时间:2019-05-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中级财政税收专业归纳笔记 预算管理制度改革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3年中级财政税收专业归纳笔记 预算管理制度改革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3年中级财政税收专业归纳笔记 预算管理制度改革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3年中级财政税收专业归纳笔记 预算管理制度改革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3年中级财政税收专业归纳笔记 预算管理制度改革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中级财政税收专业归纳笔记 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中级财政税收专业归纳笔记 预算管理制度改革(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中级财政税收专业归纳笔记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本文主要介绍2013年中级经济师考试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第十二章政府预算管理制度第四节其他主要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归纳笔记,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您更好的全面了解2013年经济师考试的相关重点! 第四节 其他主要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一、预算收支分类改革(熟悉)(一)改革的意义政府收支分类,就是对政府收入和支出进行类别和层次划分,以全面、准确、清晰地反映政府收支活动。(二)改革的主要内容1. 收入分类改革改革的内容:将政府收入分为税收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非税收入、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债务收入以及转移性收入等。2. 支出分类改革(1)改革的要求新的支出

2、分类体系将政府支出按职能和经济性质分设了两层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的支出分类体系。这种设置的理论依据是与财政资金使用去向细化透明的要求有关,现实依据则是财政资金的分配和使用分为两个阶段。(2)改革的内容按支出的功能分类按国际通行的分类标准,财政支出按支出功能一般分类可分为四个部分:一般政府服务、社会服务、经济服务和其他支出。我国现在按支出功能设置了逐步细化的类、款、项三级科目,分为17大类。按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支出的经济分类反映政府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支出经济分类科目设类、款两级,分为12类。二、非税收入管理(一)非税收入的概念1. 非税收入的概念除税收以外的财政资金。2. 非税收入的含义

3、广义的政府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的所有政府收入;狭义的政府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和政府债务收入以外的所有政府收入。3. 非税收入的分类非税收入与预算外资金相比,既有联系又存在明显区别。(1)分类的标准不同。非税收入是按照收入形式对政府收入进行的分类,预算外资金则是对政府收入按照资金管理方式进行的分类。(2)包含的内容不同。与预算外收入相比,非税收入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现在的非税收入可以分为预算内的非税收入和预算外的非税收入。我国2004年正式以“非税收入”取代“预算外资金”的提法,其意义体现在(1)体现了对收入机制认识的深化(2)体现了政府资金管理方式的变化;说明政府由过去按预算内外资金管理方式转

4、变为按综合口径管理资金方式。(3)体现了部门预算改革的不断深化(4)体现了与国际接轨的需要。(二)非税收入的内容我国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范围主要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彩票公益金、罚没收入、以政府名义接收的捐赠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以及政府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等。社会保障基金、住房公积金不纳入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范围。1. 行政事业性收费按照成本补偿和非盈利原则向特定服务对象收取的费用。政府收费收入通常包括规费和使用费两大类。2. 政府性基金政府性基金一般具有设定程序规范、来源特定,具有专门用途等特点。3. 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

5、包括土地出让金收入、新增建设用途土地有偿使用费等利用国有资源取得的收入。4. 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包括国家机关、实行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出租、出售、出让、转让等取得的收入,等等。5. 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包括国有资本分享的税后利润、国有股股利、红利、股息、企业国有产权(股权)出售、拍卖、转让收益和依法由国有资本享有的其他收益。6. 彩票公益金7. 罚没收入8. 以政府名义接收的捐赠收入以各级政府、国家机关、实行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名义接收的非定向捐赠货币收入。9. 主管部门集中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必须经同级

6、财政部门批准。10. 政府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三)非税收入的特点1. 收入的辅助性税收是筹集政府资金的主要形式;2.形式的多样性;3.征收分散性;4.使用的专用性;5.收费的补偿性。(四)非税收入存在的前提条件1. 准公共产品的存在对于准公共产品和特定公共产品可以通过收费和基金提供。在这个意义上,收费和基金是准公共产品的价格。2. 受益公平原则的要求受益公平原则按照人们从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中受益的程度来分配负担。收费可以更好地体现受益公平原则,使成本与收益相对称。3. 降低交易费用的要求收费制度的交易费用小于税收制度的交易费用。4. 自然垄断和外部性的存在(五)非税收入收缴管理1

7、. 全面推进非税收入收缴管理2. 规范和完善非税收入收缴方式收缴方式包括三种:通过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信息系统收缴;通过就地缴库方式收缴;通过财政与各部门的横向联网系统收缴。3. 健全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4. 规范非税收入收缴账户管理地方各级财政部门选择非税收入收缴代理银行原则上实行招投标制度,原则上在同一家商业银行只开设一个财政专户,将各类财政资金专户统一归口到同级财政国库部门管理5. 完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建设6. 加强非税收入收缴执行情况分析7. 强化非税收入收缴监管三、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熟悉)(一)西方国家预算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1. 美国政府绩效评价制度(1)绩效评价的组织实施绩效

8、评价的组织实施涉及国会会计总署、总统预算与管理办公室和各政府部门。(2)绩效评价的对象和内容对象:部门年度绩效考评、专题绩效评价内容:立项决策评价、经济效益评价、综合影响评价、持续性和长期评价。(3)评价结果的应用充分运用到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中2. 澳大利亚政府绩效评价制度(1)绩效评价的组织实施主要由财政与管理部组织领导,各政府部门分别实施的。(2)绩效评价的实施方式(3)绩效评价的对象和内容对象:各政府部门、各单位及项目的评价评价的内容:目标的确定是否实际、可行;绩效指标的确定是否能真实客观地衡量和反映目标;产出与目标的对比;具体项目的投入产出比较。(4)评价结果的应用(二)我国政府预算绩效

9、评价的主要内容我国2005年制定了中央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管理办法(试行)。1. 预算绩效评价的职责分工绩效考评工作由财政部统一领导,中央各部门具体组织实施。2. 绩效评价的工作程序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撰写和提交绩效考评报告3. 绩效评价的范围和对象(1)绩效评价的范围和内容范围:纳入中央部门预算管理的资金主要内容: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为完成绩效目标安排的预算资金的使用情况和财务管理状况;部门为完成绩效目标采取的加强管理的制度、措施等;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其他考核内容。(2)绩效评价的对象对象:可以是整个部门预算支出,也可以是项目支出。4. 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1)绩效评价指标确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四条原则:相关性、可比性、重要性、经济性。绩效评价指标包括:共性考评指标和个性考评指标。(2)考评方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公众评价法;成本效益分析法。5. 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