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货币银行学第四次形考[技巧]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116624 上传时间:2019-05-18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货币银行学第四次形考[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12年货币银行学第四次形考[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12年货币银行学第四次形考[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12年货币银行学第四次形考[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12年货币银行学第四次形考[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货币银行学第四次形考[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货币银行学第四次形考[技巧](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货币银行学y 过程性评测 判断题:15道,每道2分,总分30 1.若国际收支总差额为逆差则该国国际储备一定要发生变化。 正确错误2.在凯恩斯看来,投机性货币需求增减的关键在于微观主体对现存利率水平的估价。 正确错误3.套汇交易是在一笔交易中同时进行远期交易和即期交易,可以规避风险。 正确错误4.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持续的大量顺差也会对其经济产生不良影响。 正确错误5.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在资产负债表中列在资产一方。 正确错误6.对于居民与非居民的界定是判断交易是否应纳入国际收支统计的关键。 正确错误7.离岸金融市场是指同市场所在国的国内金融体系相分离,不受所使用货币发行国政府法令管制,但受市场所在

2、国政府法令管制的金融市场。 正确错误8.当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增加时,其黄金与外汇储备有可能减少。 正确错误9.加入WTO能否对我国金融也产生积极影响,取决于外资金融机构的活动是否规范化、金融业客户的行为是否理性化、中资金融机构能否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及政府行为能否及时做出调整等多方面的因素。 正确错误10.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货币是本国货币。 正确错误11.国际资本流动规模急剧增长,并与实质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是当前国际资本流动的新特征。 正确错误12.从19世纪开始到冷战结束,生产一体化一直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形式。 正确错误13.美国的联邦储备体系就是典型的单一中央银行制度。 正确错误14.

3、金融全球化对所有国家的影响都是“利大于弊”的。 正确错误15.在国际资本流动的过程中机构投资者凭借其专家理财、组合投资、规模及信息优势而大受机构及个人的欢迎,成为国际资金流动中的主体。 正确错误 单选题:15道,每道2分,总分30 1.能够体现一个国家自我创汇能力的国际收支差额是()。 贸易差额经常项目差额国际收支总差额资本与金融项目差额2.国际外汇市场最核心的主体是()。 外汇经纪商外汇银行外汇交易商中央银行3.下列各项中应记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其他投资中的项目是()。 投资捐赠购买外国股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存贷款交易购买外国专利权4.我国目前实行的中央银行体制属于()。 准中央银行制复合中央

4、银行制跨国中央银行制单一中央银行制5.影响外汇市场汇率变化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经济增长状况国际收支状况人们的经济预期货币政策松紧6.生产过程从生产要素的组合到产品销售的全球化称之为()。 贸易一体化生产一体化金融一体化市场一体化7.下列属于非系统性风险的是()。 信用风险市场风险购买力风险政策风险8.以下不属于金融机构全球化的途径是()。 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间接投资于外国金融机构在外国设立代表处提高国际业务比重9.外资金融机构的加入及其活力的释放,可以产生激活中资金融机构,使得安于现状、故步自封难以为继的效果成为()。 规范效应示范效应竞争效应鲇鱼效应10.正因为存在外汇市场上的()活动,

5、才使不同外汇市场的汇率趋于同一。 套汇交易掉期交易即期交易远期交易11.经济全球化的先导和首要标志是()。 贸易一体化生产一体化金融全球化货币一体化12.按照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凡是引起资产增加的项目应记入()。 借方贷方借贷双方附录13.目前各国的国际储备构成中主体是()。 黄金储备外汇储备特别提款权在IMF中的储备头寸14.中央银行握有证券并进行买卖的目的不是()。 盈利投放基础货币回笼基础货币对货币供求进行调节15.国际资本流动可以借助衍生金融工具所具有的(),以一定数量的国际资本来控制名义数额远远超过其自身的金融交易。 羊群效应冲击效应一体化效应杠杆效应 多选题:10道,每道4分

6、,总分40多选题:10道,每道4分,总分40 1.下列关于债务率说法正确的是()。 指外债还本付息额/GNP指外债余额/外汇收入额参考标准为100%参考标准为20%衡量一国外债偿还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2.中央银行是在商业银行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是一个国家的货币金融管理机构,其特点可概括为()。 发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存款货币银行银行的银行监管的银行3.金融全球化的消极作用有()。 增加金融风险金融虚拟化程度加深削弱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的传递加快国际金融的脆弱性增加4.下列属于我国居民的有()。 美国驻华使馆外交人员在法国驻华使馆工作的中国雇员某一在华日本独资企业的中国雇员国

7、家希望工程基金会在北京大学留学三年的英国留学生5.国际资本流动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 对汇率的冲击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冲击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国际收支的冲击对经济主权的冲击6.下列各项属于资本转移的有()。 固定资产所有权的转移同固定资产的收买和放弃相联系的或以其为条件的资产转移债权人不索取任何回报而取消的债务投资捐赠非生产性有形资产及无形资产的收买和放弃7.关于金融全球化“双刃剑”作用,说法正确的有()。 对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来说,金融全球化利弊兼具经济实力强大的发达国家,往往能获得金融全球化“利大于弊”的效应金融全球化对不同类型的发展中国家产生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发展中国家往往得到金融全球化的“弊

8、大于利”的结果发展中国家是金融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8.衡量贸易一体化的主要指标有()。 国际直接投资额加入国际性或区域性贸易组织的情况对外贸易依存度非关税壁垒的数量关税水平9.金融全球化条件下的一国金融监管和协调更多地依靠()。 各国政府的合作各国金融机构依法经营国际性金融组织的作用一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国际性行业组织的规则10.下列各项中应该记入国际收支平衡表贷方的项目有()。 货物的进口服务输出支付给外国的工资接收的外国政府无偿援助私人汇出的侨汇货币银行学y 过程性评测 判断题:15道,每道2分,总分30 1.国内利率及通货膨胀率的高低会影响一国的汇率水平,在直接标价法下,国内高利率和高通货膨

9、胀率会带来高汇率,即本币贬值。 正确错误2.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持续的大量顺差也会对其经济产生不良影响。 正确错误3.金融全球化对所有国家的影响都是“利大于弊”的。 正确错误4.加入WTO能否对我国金融也产生积极影响,取决于外资金融机构的活动是否规范化、金融业客户的行为是否理性化、中资金融机构能否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及政府行为能否及时做出调整等多方面的因素。 正确错误5.国际资本流动规模急剧增长,并与实质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是当前国际资本流动的新特征。 正确错误6.在国际资本流动的过程中机构投资者凭借其专家理财、组合投资、规模及信息优势而大受机构及个人的欢迎,成为国际资金流动中的主体。 正确错误7.当中

10、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增加时,其黄金与外汇储备有可能减少。 正确错误8.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负债比债权更具主动性和可控性。 正确错误9.剑桥方程式是从宏观角度分析货币需求的。 正确错误10.从19世纪开始到冷战结束,生产一体化一直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形式。 正确错误11.汇率的贬值一定能够产生扩大出口、减少进口的效应。 正确错误1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货币是本国货币。 正确错误13.套汇交易是在一笔交易中同时进行远期交易和即期交易,可以规避风险。 正确错误14.取消贷款规模以后,公开市场业务逐渐成为我国中央银行的主要政策工具。 正确错误15.若国际收支总差额为逆差则该国国际储备一定要发生变化

11、。 正确错误 单选题:15道,每道2分,总分30 1.国际外汇市场最核心的主体是()。 外汇经纪商外汇银行外汇交易商中央银行2.影响外汇市场汇率变化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经济增长状况国际收支状况人们的经济预期货币政策松紧3.能够体现一个国家自我创汇能力的国际收支差额是()。 贸易差额经常项目差额国际收支总差额资本与金融项目差额4.目前各国的国际储备构成中主体是()。 黄金储备外汇储备特别提款权在IMF中的储备头寸5.国际资本流动可以借助衍生金融工具所具有的(),以一定数量的国际资本来控制名义数额远远超过其自身的金融交易。 羊群效应冲击效应一体化效应杠杆效应6.经济全球化的先导和首要标志是()

12、。 贸易一体化生产一体化金融全球化货币一体化7.我国目前实行的中央银行体制属于()。 准中央银行制复合中央银行制跨国中央银行制单一中央银行制8.以下不属于金融机构全球化的途径是()。 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间接投资于外国金融机构在外国设立代表处提高国际业务比重9.下列各项中应记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其他投资中的项目是()。 投资捐赠购买外国股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存贷款交易购买外国专利权10.按照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凡是引起资产增加的项目应记入()。 借方贷方借贷双方附录11.证券市场是经济晴雨表是因为()。 证券市场走势滞后于经济周期证券市场走势比经济周期提前证券市场走势经济周期时间完全吻合证券价格指数能事后反映12.生产过程从生产要素的组合到产品销售的全球化称之为()。 贸易一体化生产一体化金融一体化市场一体化13.正因为存在外汇市场上的()活动,才使不同外汇市场的汇率趋于同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