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威海实践报告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115464 上传时间:2019-05-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威海实践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2威海实践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2威海实践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2威海实践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2威海实践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威海实践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威海实践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2威海实践报告港口是物资中转的集散地,也是交通运输的主枢纽,对城市经济发展还具有重要作用,在物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次社会实践主要实地考差研究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威海港口。蓝色经济区战略规划的出台给该港口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挑战。结合实地考察成果与参考各自港口的发展轨迹,本文着力分析蓝色经济区内各港口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给出可以共同借鉴的优秀发展经验与建议。蓝色经济区,是指依托海洋资源,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形成的、以海洋产业为主要支撑的地理区域,它是涵盖了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诸多因素的复合功能区。基本特征是:依托海洋,海陆统筹,高端产业聚集,生态文明,科

2、技先导。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全国海洋科技产业发展的先导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和谐进步的示范区,海陆一体开发和城乡一体发展的先行区。2011年1月4日国务院已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这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进入实施阶段。依据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国家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先行区和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

3、明示范区。 根据规划提出的目标,到2015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海陆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海洋经济对外开放格局不断完善,率先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到2020年,建成海洋经济发达、产业结构优化、人与自然和谐的蓝色经济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包括9大核心区,分别是:丁字湾海上新城、潍坊海上新城、海州湾重化工业集聚区、前岛机械制造业集聚区、龙口湾海洋装备制造业集聚区、滨州海洋化工业集聚区、董家口海洋高新科技产业集聚区、莱州海洋新能源产业集聚区、东营石油产业集聚区。分为主体区和核心区,其中主体区为

4、沿海36个县市区的陆域及毗邻海域。每个集中集约用海区都是一个海洋或临海具体特色产业集聚区。初步测算,到2020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9大核心区总投资约1.4万亿元,集中集约利用海陆总面积约1600平方公里(9大核心区可用海域面积约2200平方公里),其中近岸陆地600平方公里,填海造地420平方公里,高涂用海180平方公里,相关联的开放式用海400平方公里,相当于在海上再造一个陆域大县,从而大大扩展山东省的发展空间,搭建独具优势的海陆统筹新平台、承载人口和产业转移的新平台、对外开放的新平台、科技创新的新平台。蓝色经济区战略规划下威海港口发展机遇(一)、发展蓝色经济,打造海洋产业21世纪是海洋

5、的世纪,开发和保护海洋资源、发展蓝色经济已成全球共识。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作出了“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指示精神,力求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由于资源日趋紧张,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发展的目光投向了广袤的海洋。海洋注定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向海洋要食物、要资源、要财富的 “蓝色革命”浪潮将席卷全球。开发和保护海洋资源、发展蓝色经济已成全球共识。作为地球上最大的“资源宝库”,海洋具有迄今为止无法估量的、可供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大量资源。仅以食物为例,专家认为,海洋给人类提供食物的能力相当于世界所有耕地的1000倍,仅每年提

6、供的水产品,至少可以养活300亿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主体区范围包括山东全部海域和青岛、烟台、潍坊、威海、东营、日照等6市及滨州市的无棣、沾化2个沿海县所属陆域,海域面积15.95万平方公里,陆域面积6.4万平方公里,山东省其他地区作为规划联动区。胶东半岛高端海洋产业聚集区,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域。提升核心区域的发展水平,对于促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加快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总体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核心区以青岛为龙头,以烟台、潍坊、威海等沿海城市为骨干,充分发挥产业基础好、科研力量强、海洋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外向度高、港口体系完备等方面综合优势,着力推进海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7、,构筑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全国重要的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端海洋产业集聚区。同时,在此蓝色经济区下的各大港口,其中以青岛港为主力,烟台港、潍坊港、威海港、东营港等也积极抢抓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突出服务质量和装卸效率,积极推动码头深水化、生产专业化、货种多样化、服务优质化,实现港口平稳较快发展。威海港 对于威海而言,更是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占发展先机、谋求新飞跃的一次重大机遇,是谋求在全省乃至全国发展大局中更加有利地位的重要战略平台,所谓“无水不成港,无铁不成园”,威海国际物流园区内将引入铁路,发展多式联运,另外,威海港在地级市中,岸线资源较多,位置便利适

8、合发展中转贸易,这对其都是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面向海洋、开发海洋,是威海的潜力所在、希望所在,也是机遇所在。东营港东营是全省唯一全部纳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的城市,是“两区”融合发展的主战场。东营市抢抓机遇,以推动海洋产业与高效生态产业融合互动发展为着力点,以东营港临港产业区、生态旅游区、生态高效农业区、高端产业区、黄河水城服务业聚集区、广利港临港产业区等为载体,高点定位,科学规划,强力推进高效生态海洋产业集聚区建设,为着大港口、大物流、大航运的目标,将东营港建设成为区域性大港。东营海洋油气、矿产等资源丰富,拥有四百多万亩未利用地,产业基础好,生态文明建设走

9、在全省前列。随着两大战略深入实施,国家重大支持政策的叠加效应将得以充分发挥,为这座滨海新兴城市的快速崛起注入强大动力,必将成为蓝黄融合发展的典范、特色产业培植的典范、未利用地开发利用的典范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二)、面朝大海,迈向深蓝面朝大海,迈向深蓝。这是一个重大的发展机遇。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提出,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要求,是增强山东省在全局发展中地位作用的重大战略机遇,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是挖掘潜力、增创发展新优势的重大任务。各大港口在这一战略下,必将促进港区联动、带动港口区域经济的发展,政府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也势必会使港口的运输功能不断增强和港口经济不断壮大,这不

10、仅将有效加强城市的交通枢纽功能,更将成为城市最为开放和创新功能最强的区域。六、小结近年来山东半岛港口发展迅猛,2008年,山东省沿海港口总吞吐量达到6.58亿吨,已提前两年完成了“十一五”港口生产目标。2009年,山东半岛港口群吞吐量突破7亿吨,达到7.3亿吨,位居全国第二,同比增长12.3%,高出全国平均增幅3个百分点。2010年,山东省港口吞吐量突破9亿吨,达到9.25亿吨。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530万标准箱;外贸吞吐量达到4.8亿吨。内河港口吞吐量再创新高,达到6500万吨。山东省港口吞吐量位居全国第二位,集装箱吞吐量位居全国第三位,外贸吞吐量位居全国第一位。2011年一季度,山东

11、省沿海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2.37亿吨,同比增长18%。青岛、日照、烟台三大港口集团第一季度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2.05亿吨,占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的87%。“十一五”期间,山东省沿海港口、航道等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75亿元,是“十五”投资的2.2倍,新增港口通过能力2.1亿吨,港口设计吞吐能力达到4.6亿吨,拥有生产性泊位476个;内河航道扩能升级建设累计投资18亿元,新增通航航道里程138公里、泊位100个、通过能力2300万 吨,拥有生产性泊位277个,核定吞吐能力达到4300万吨,是“十五”的2.42倍。“十二五”时期,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两大战

12、略的实施,山东省港口业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 通过此次实践我们发现,固然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各港口在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下面临着诸如:环渤海湾经济圈内港口密集,竞争形势严峻;尚未实现资源合理有效配置,港口结构有待完善;港口群亟待设施升级,规模扩大;现代港口综合物流服务功能有待开发等问题和挑战。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各个港口都在努力结合自身的优势特点与港口条件,探索出适合本港口发展的道路。威海港利用自身地理位置着重发展的对韩贸易业务,在枢纽港之间运作的“水转水”业务;东营港结合腹地工业产业大力发展液体化工业务建设液体化工仓储园区;潍坊港以“发展可持续的未来”为理念利用其交通优势和外资投资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

13、设;烟台港实行港区改造,加速西港区建设,完善港口临港工业与物流园区功能;青岛港营造独特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方式,力争再创佳绩。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多次从企业负责人口中听到,在各港区亲身感受到着眼于自身条件与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的观念与行动,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蓝色经济区战略规划的政策支撑下,在各港口努力提高使自身建设水平,创造良性竞争环境、寻求互利共赢局面的理念推动下,蓝色经济区内港口的明天定会更加美好,港口发展助力下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明天定会更加美好!1附录一、实践单位简介(一)、威海港威海市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港口物流基地是威海市蓝色经济区六大基地之一,以东北亚地区为主要目的地,以沿海港口为核心

14、,着力构建海陆相连、港城联动、空地一体的临港物流体系。威海港现有南北两个作业区(即新港区和老港区),共有生产泊位18个,设计吞吐能力670万吨。老港区客滚专用泊位4个,最大水深为11.8米,可停靠3万吨级船舶。新港区现有和即将建成使用泊位14个,其中5万吨级以上泊位6个、10万吨级泊位2个。1986年至2005年,威海港共完成货物吞吐量7079、4万吨。2006年,威海港港口吞吐量达到141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9.2万标箱。(二)、烟台港烟台港位于山东半岛北侧,扼守渤海湾口,隔海与辽东半岛相望,与日本、韩国一衣带水,位于东北亚国际经济圈的核心地带,是中国沿海南北大通道(同江至三亚)的重要

15、枢纽和贯通日韩至欧洲新欧亚大陆桥的重要节点。烟台港有芝罘湾港区、西港区、龙口港区、蓬莱港区四大港区,共有各类泊位88个,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45个,泊位最大水深20米。码头岸线总长1.5万余米。其中芝罘湾港区主航道水深17米,底宽180米,15万吨级船舶乘潮可自由进出港口。烟台保税港区位于烟台港芝罘湾港区,于200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中国第一家以出口加工区和临近港口整合转型升级形成的保税港区。(三)、青岛港青岛港始建于1892年,由青岛老港区、黄岛油港区、前湾新港区和董家口港区等四大港区组成。主要从事集装箱、煤炭、原油、铁矿石、粮食等各类进出口货物的装卸、储存、中转、分拨等物流服务和国际

16、国内客运服务,与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是太平洋西海岸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运输枢纽。青岛港已成为世界第七大港,集装箱世界第八大港。进口铁矿石吞吐量居世界港口第一位,进口原油吞吐量居全国港口第一位,外贸吞吐量居全国港口第二位。集装箱装卸效率、铁矿石卸船效率世界第一。目前已有9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青岛港。(四)、潍坊森达美港森达美港是一个在滩涂上挖出来的货港,目前港内水深7米,建港之前的水深只有3米。虽然现在港口的吞吐量不能与大海港相比,但是其却腹地深、潜力巨大,每天等候入港的船只最多时可以达到60多艘,少时也有20搜。目前,进出港口货物主要为原盐、纯碱、油和液化品、矿石、煤炭、粮食等货物。外贸进出口主要往来韩国、朝鲜、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和东南亚国家与地区。自2005年港口合资以来,吞吐量年均递增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