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秋2月考电子电工专业卷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115049 上传时间:2019-05-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秋2月考电子电工专业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1秋2月考电子电工专业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1秋2月考电子电工专业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1秋2月考电子电工专业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1秋2月考电子电工专业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秋2月考电子电工专业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秋2月考电子电工专业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响水职教中心2011年秋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2010级电子电工专业理论综合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卷(客观题)和第卷(主观题)两部分。第卷1至3页,第卷4至10页。两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共120分)注意事项:第卷答案写在第卷上;一、选择题。(421)1纯电容电路中,复阻抗的表达式是( )A、ZC=jC; B、ZC=j/C;C、ZC=1/C; D、ZC=1/jC;2电感性电路阻抗表达式是( )A、Z=R+jxL B、|Z|=R+xLC、 D、|Z|3如图1所示电路,该电路的阻抗为( )A、40 B、j20 C、-j15 D、204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Au=i/zBI=u/

2、RCI=U/|z|D=/xL5实际电感线圈和电容器并联的电路发生谐振时,其特点是( )A电路的总阻抗=L/RC最大,总电流I0=U/最小,电路呈电阻性,支路电流是总电流的Q倍B电路的总阻抗=R最小,总电流I0=U/R最大,电路是电阻性,总电流是支路电流的Q倍C电路的总复阻抗Z0=R+j(XLXC),总电流I0=U/D电路总阻抗=RC/L最小,总电流I0=U/最大,总电流是支路电流的Q倍6有一正弦交流电流i=14.1sin(314t+30)A,则正确的用相量式表示为( ) 。A.i=14.1sin(314t+30)A=1030A B.I=14.1sin(314t+30)A=10ej30A C.=

3、1030A=10ej30AD.=14.130A=14.1ej30A7在一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中,下列各式中正确的答案是()Ai=5sin(314t+30)A=530AB.U=UL +UC +URCZ=530=5sin(314t+30) D.=(R-1/jC )8已知电路中一元件的电压和电流分别为u=30cos(314t+60)V;i=-2sin(314t+60)A,则该元件的性质是()A电感性元件B。电容性元件 C纯电感元件 D。纯电容元件9复阻抗的幅角就是()A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 B复阻抗Z的初相角C电压的初相角D电流的初相角10如图2,R1与R2不相等,而1与2同相位,则()AL1=L2B。L

4、1R1=L2R2C。L1R2=L2R1D。UL1与UL2反相11、在桥式整流电路中,若U2=20V,则UO等于( )A、20V B、24V C、18V D、9V12、在三极管放大器中,三极管各极电位最高的是( )A、NPN管集电极 B、PNP管集电极 C、NPN管发射极 D、PNP管的基极13、已知某三极放大器各极的增益为20dB、30dB、40dB,则总的增益为( )A、90dB B、240000dB C、8000dB D、640dB14、采用差分放大器的目的是为( )A、抑制零点漂移 B、提高电压放大倍数 C、增大输入电阻 D、减小输出电阻15、电压负反馈使放大倍数( )A、增大 B、下降

5、 C、下降但更稳定 D、增大但更稳定16、反相比例运算电路的反馈类型是( )A、电压串联负反馈 B、电压并联负反馈 C、电流串联负反馈 D、电流并联负反馈17、电容三点式振荡器改进电路,可以 ( )A、提高振荡器频率稳定度 B、提高振荡器振荡频率 C、易于起振 D、无法确定18、石英晶体振荡器的最大特点是 ( )A、振荡频率高 B、振荡波形失真小 C、振荡频率稳定度高 D、易于起振19、在下列功放电路中,效率最高的是( )A、甲类功放 B、乙类推换功放 C、甲乙类互补功放20、乙类功率放大产生交越失真的是因为( )A、两只功放管轮流导通 B、两只功放管特性不完全相同C、三极管输入特性的非线性和

6、开启电压的存在D、无法确定21、克服乙类功率放大器交越失真,可以( )A、加合适的偏差电压 B、加自举电路 C、选择特性相同的推挽管成互补管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22在RLC串联电路中,因u=uR+uL+uC,所以电压UR,、UL、UC中任一定电压都小于总电压U。( )23在RLC并联谐振电路中, IL=IC,但两者方向相反。( )24在RLC串联谐振电路中,如果使电源频率增加,电路将呈感性。( )25不同频率的正弦量可用一张相量图计算。( )26在日光电路中并联了电容器之后,功率因数提高了,也就是有功功率增加了。( )27由于正弦电压和电流均可用相量表示,所以复

7、阻抗也可用相量表示。()28为了提高电感性负载的功率因数,应在电感性负载两端并联一只适当容量的电容器()29设计收音机的频带时,其Q值越大,频带越宽,信号的失真度越小。()30在RL串联电路中,U不变,周期越长交流电变化的越慢,电阻消耗的功率越小。()31、分压式偏置放大器中,若出现饱和失真,应将上偏置电阻Rb1调大。 ( )32、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随负载RL变化,RL越大,电压放大倍数越大。 ( )33、反相输入比例运算器中,当Rf=R1,它就成了跟随器。( )34、同相输入比例运算器中,当Rf=,R1=0,它就成了跟随器。( )35、调谐放大器必须同时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和振幅平衡条件才能

8、产生自激振荡。 ( )36、LC并联电路的Q值越小,则选频性能越好。 ( )37、振荡器一般可分为正反馈振荡器和负反馈振荡器。 ( )38、乙类推论功率放大器的输出波形有在交越失真。 ( )39、在甲类功率放大电路中,当输入信号为零时,输出功率为零,管耗为零,电源提供的功率最小。 ( ) 第卷(共180分)班级姓名考号得分注意事项:1第卷共三大题,考生须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答在试卷上,作图可用铅笔。3考试结束,考生将第卷交回。一、选择题。(42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二、判断题。(218)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

9、36373839三、填空题(本大题11小题26空,每空2分,共52分)40如图3,已知V1=20V,V2=15V,V3=30V,则V4= V, V5= V,= V。41如图4,已知=6A,=8A,A3=14A,则A4=A,A=A。42如图5所示的电路中,R=XC=XL=10,则复阻抗Z=_43一负载两端电压u=6sin(314t+60)V,电流为i=3sin(314t+60)A,则负载的复阻抗Z= ,该电路的有功功率P=,无功功率Q=,视在功率S=。44图6所示的RC移相电路中,如果u2滞后u160相位,则RC=,如果U1=10V,则U2=V。45如图7所示,已知=100V,R=XL=XC=1

10、00,则A=A,=A,V1= V,V2= V。46、若测得某三极管1、2、3脚对地电压分别为-10V、-10.2V、-14V,则该管为_型三极管,1脚是_极,2脚是_,3脚是_极。47、一个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器,无反馈时的电压放大倍数为100,加入反馈以后的电压放大倍数为10,则反馈系数为_。48、某一甲类功放电路,其最大输出功率为4W,则电源提供的功率PG=_W。49、理想集成运放的开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为_,共模抑制比为_。50、乙类推挽功率放大器的_较高,在理想情况下可达_。四、问答题。(25)51、直接耦合放大器的两个特殊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分别是什么?(4)52、试用自激振

11、荡的两个平衡条件来判断下列各电路是否能产生自激振荡,并说明原因。(10)53、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理想特性是什么?(5)54、低频功率放大器以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位置分类有哪些?各自特点是什么?(6)五、计算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03分)55如图,R=40,XL=60,X,C=30,,u=311sin(314t-30)V。试求:(1)i uR uL uC u1u2 (2)画相量图(16 分)56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R1=R2=20,XL=XC=15,u=282.8sin(314t+90)V,试求:(1)i1 i2 i uab(2)P Q S(15分)57如图,已知i=7.07sin(t+45)mA

12、,=1000000rad/s,R2=2K,R1=1K,L=2mH,试求:(1)当电容C的值为多少时i与u同相。(2)此时电路中的uab i2及u(15分)图5-458如图,已知U1=10V,R1=R2=XL=XC=2求I1 I2 I及U,;并画出相量图图5-5(16分)59、计算如图所示,电感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的振荡频率fo,已知:M=3Mh,L1=1mH,L2=1mH,C=2200pF。(5分)60如图所示的二级同相比例运放电路, RF=6k,R1=3k。求:(1)第一级、第二级各属于什么运放电路?(2)如果Ui=3V,则Uo1=? Uo2=?(3)R2应为多大?(10分)61、某收音机的功放电路为甲乙类推挽功放电路,已知Vcc为6V,负载电路电阻为8,输出变压器匝数比n=2.5,求最大输出功率、直流电源提供的功率和管耗。(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