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模拟测试13(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114967 上传时间:2019-05-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模拟测试13(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1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模拟测试13(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1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模拟测试13(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1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模拟测试13(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1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模拟测试13(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模拟测试13(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模拟测试13(人教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模拟测试13(人教版)一 、选择题如图表示一个神经元在一次兴奋后,将兴奋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过程。下面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处和c处的动作电位是同步发生的B从图可看出c处先产生兴奋再传到a处引起兴奋Ca处产生的动作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D兴奋由abc的传递过程中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如图所示,图1为细胞膜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为突触结构示意图,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1中侧为细胞膜内侧,侧为细胞膜外侧 B脂质分子可优先通过细胞膜与图1中A密切相关 C图2中E为突触后膜,F为突触前膜,C物质被释放出来依靠主动运输 D图2中C的名称为神经递质,C与D结合

2、后,突触后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儿童患佝偻病C细胞代谢紊乱 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下列有关人体内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人体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既有水的参与,也有水的产生B.当人体缺水时,血浆的渗透压会升高,在下丘脑形成渴觉C.在胰岛素的合成过程中伴随着水的产生D.人体衰老细胞中自由水含量减少,代谢缓慢如果支配某一肢体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肢体 .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下表为测定的人体细胞外液(表中没列出淋巴的测定数

3、据)与细胞内液的部分物质含量的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成分(mol/L)NaKCaMgCl有机酸蛋白质14252.51.5103.36.016.014741.251.0114.07.51.0101402.510.352547A. 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B属于血浆,属于组织液,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增多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D与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实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下实现的 B温度、渗透压、酸碱度等理化性质呈现动态平衡C是人体内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

4、结果 D是人体内细胞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某患者一只眼球受伤导致晶状体破裂,若不立即摘除,则另一只健康眼睛也将失明。其主要原因是流出的晶状体蛋白进入血液后成为抗原,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会攻击另一只眼球组织。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一现象的免疫学原理相同()A少数患者注射青霉素后产生休克反应B感染HIV病毒导致人体免疫机能缺失C注射流感疫苗后人体产生相应抗体D产生红斑狼疮的病理过程如图表示生长素对植物某营养器官的影响,“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一句中,高浓度、低浓度分别指()A大于A的浓度、小于A的浓度B大于C的浓度、小于C的浓度C大于B的浓度、小于B的浓度D大于A的浓度、小于C的浓度选用哪种措施能使尚未成熟

5、的香蕉尽快成熟 ( ) A将其放在通风良好之处 B将其放在密不透风的纸袋中C与成熟的苹果共同保存 D与尚未成熟的苹果共同保存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能出现的现象是 ( ) A.产生抗体 B.产生细胞因子C.导致靶细胞破裂 D.产生记忆细胞下图依次表示蛙坐骨神经受到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表示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外电位的大小与极性不同B图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去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极化状态C图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复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反极化状态D图表示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均处于极化状态取一正常生长的玉米植株水平放置,由于重力影响了生长素的重新分配,根将向地生长,茎将背

6、地生长。下图是根、茎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曲线,下列在括号内用相应字母标出根的近地侧(A)、远地侧(B)和茎的近地侧(C)、远地侧(D)的位置正确的是()1914年,匈牙利的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胚芽鞘尖端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吲哚乙酸 C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 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高等植物体的各个器官中,合成生长素的数量甚微的是( )A叶原基 B嫩叶 C成熟叶片 D发育中的种子下图表示人体内化学物质传输信息的3种方式

7、。神经递质和性激素的传输方式依次是 ( ) ABCD下列关于激素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水果生长最密切的激素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儿童常吃催熟的水果会引起性早熟B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或秋水仙素可培育无子果实C2,4D可作为双子叶植物杂草的除草剂,而乙烯利可使棉花迅速落叶D组织培养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浓度比高时,有利于根的发生如图是突触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共同构成突触B的形成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C作用于,只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D由于只能由释放作用于,所以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二 、填空题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频繁爆发禽流感疫情。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已经设立了专门的防治基金。科技部宣布

8、我国已研制成功人用禽流感疫苗。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在转基因微生物细胞内由抗体基因到合成禽流感抗体要经过_两个阶段。(2)当人感染禽流感病毒时,较好的治疗方法是直接注射康复患者的血清,因为血清中含有抵抗该病毒的抗体,产生抗体的细胞可由_细胞分化而来。(3)禽流感病毒存在高致病性和低致病性两种类型,某同学想探究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是否可以作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B的疫苗,请你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作答。实验目的:探究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是否可作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B的疫苗。实验原理:通过接种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_;当_侵入时,机体_。实验材料和用具:健康家禽若干只、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高

9、致病性禽流感病毒B、不含病毒的特殊培养液、注射器等。(提示:可用特殊培养液配制一定浓度的禽流感病毒,但浓度和剂量不作要求)实验过程:第一步:取健康家禽若干只,均等地分为两组,甲组为实验组,乙组为对照组;第二步:_;第三步:一段时间后, _。如图是IAA(吲哚乙酸)的浓度对某植物茎和根生长的影响,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IAA在植物体内主要的合成部位是_。 (2)IAA的作用是促进细胞的_。 (3)图中两曲线的变化说明了_。 (4)图中显示当生长素浓度大于_时,生长素对茎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5)在农业生产上,利用扦插技术繁殖某植物时,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插条的基部,目的是_

10、。下图1是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2是测得的膜电位变化。请回答:(1)图1装置A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点的电位,该电位称为电位。装置B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点的电位,该电位称为电位。(2)当神经受到适当刺激后,在兴奋部位,膜对离子的性发生变化,钠离子大量流向膜,引起电位逐步变化,此时相当于图2中的段。图一是神经元的结构示意图,A、B分别表示神经元的结构;图二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结构中涉及到_个神经元,含有_个突触。(2)图二中表示感受器的是_(填编号),感受器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外电位变化是_。(3)从图一可知,神

11、经细胞因具较多的_,使其细胞相对表面积大,从而使其与信息传导功能相适应。(4)研究表明,生活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的孩子,大脑皮层的厚度大,结构_(填结构名称)的数量将_(填“增加”或“减少”)。说明非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能明显影响结构的数量,从而有利于智力开发。(5)“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的细胞体,而及脊髓未受到侵染,所以严重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_,对刺激_(填“有”或“无”)感觉。(6)人在拔牙时,往往需要在相应部位注射局部麻醉药,使其感觉不到疼痛,这是因为麻醉药阻断了_(填图中的序号)的兴奋传导。2011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模拟测试13(人教版)答案解析一 、选择题D解析:兴奋

12、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实现的,从突触前神经元传到突触后神经元,前后是不同步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DC解析:本题考查稳态的意义。B、D中的疾病是稳态失调的一种表现症状,但稳态被破坏,不一定患这两种疾病。稳态被破坏后,主要表现为细胞代谢紊乱,一般不会表现出酶促反应速率加快,反而极可能减慢,因为酶的活性降低。BBCBDB解析: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含义主要是“高浓度抑制,低浓度促进”,但“高”与“低”的区分标准,对于不同植物器官也不同。曲线中的C点是生长素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的浓度,低于该浓度就属于“低浓度”,高于该浓度就是“高浓度”。CD解析:由题意知,依次表示蛙坐骨神经受到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可知兴奋由乙传向甲,故可推测:图未发生兴奋,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外电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