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安全工程师真题(四科全)47925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113641 上传时间:2019-05-18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安全工程师真题(四科全)47925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2010年安全工程师真题(四科全)47925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2010年安全工程师真题(四科全)47925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2010年安全工程师真题(四科全)47925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2010年安全工程师真题(四科全)47925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安全工程师真题(四科全)4792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安全工程师真题(四科全)47925(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真题(四科全)案例分析题A铜业公司是某大型企业的控股子公司,2009年,A铜业公司新建采用艾萨熔炼技术生产铜及硫酸的项目,项目于2009年1月开始建设,9月10日投产运行。项目主要工艺设备有艾萨熔炼炉、电炉、余热锅炉等。艾萨熔炼炉产生的高温烟气进入余热锅炉,经热交换后产生蒸汽,热交换后的烟气经除尘净化系统处理后排放。余热锅炉设计额定蒸汽压力2.5MPa、额定蒸发量35t/h、额定蒸汽温度 350 。 2009年11月24日20时,当班调度甲听到一声巨响,随即在监控系统屏幕上看到余热锅炉房有大量蒸汽喷出。甲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要求立即拉响警报,通知紧急停炉和现场人员撤离,

2、报告公司总经理乙。乙接报后,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同时赶往现场指挥救援。21时,经人员清点,仍有5名职工下落不明,乙派2名工人进入现场查看情况,因现场蒸汽太大,2名工人被烫伤。于是紧急外调防护服,救援人员穿上防护服进入余热锅炉房,发现有4名职工死亡、1人重伤。事后查明,事故发生时余热锅炉的运行压力2.3MPa、蒸汽温度310,从熔炼炉到余热锅炉的冷却屏波纹金属软管爆裂,大量高温饱和蒸汽喷出,导致现场人员伤亡。此次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为420万元。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7题为多选题);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起事故属于( )。A.

3、一般事故B.较大事故C.重大事故D.特大事故E.特别重大事故2.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了(GB6441-1986),该起事故的类别是( )。A.物体打击B.灼烫C.锅炉爆炸D.容器爆炸E.火灾3.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可能是( )。A.熔炼炉烟气温度过高B.熔炼炉高温烟气压力过高C.波纹金属软管质量不合格D.现场职工未佩戴劳动防护用品E.锅炉房设计不合理4.根据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02108号),该熔炼炉操作工可能罹患的职业病包括( )。A.尘肺B.职业性放射性疾病C.职业中毒D.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E.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5.根据规定,该起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单位应包括( )。A.所在地市级(设区的

4、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B.所在地市级(设区的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C. 所在地市级(设区的市)人民检察院D. 所在地市级(设区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E.A铜业公司控股母公司6.该起事故调查中,针对技术缺陷方面的分析应包括( )。A.余热锅炉的操作规程B.冷却屏波纹金属软管的质量C.余热锅炉的工程设计D.冷却屏波纹金属软管的爆炸当量E.A铜业公司的安全生产责任制7.从该起事故应急过程看,A铜业公司事故应急预案中应补充完善的内容包括( )。A.调度员应急响应程序B.事故报告程序C.应急装备配备要求D.应急处置程序E.人员清点程序 2010年5月10日8时,B工程公司职工甲、乙受公司指派到C炼

5、油厂污水处理车间疏通堵塞的污水管道。两人未到C炼油厂办理任何作业手续就来到现场开始作业,甲下到3m多深的污水井内用水桶清理油泥,乙在井口用绳索向上提,清理过程中甲发现油泥下方有一水泥块并有气体冒出,随即爬出污水井并在井口用长钢管捣烂水泥块。11时左右,当甲再次沿爬梯下到井庭时,突然倒地。乙发现后立即呼救。在附近作业的B工程公司职工丙等迅速赶到现场,丙在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下井救人,刚进入井底也突然倒地,乙再次大声呼救,C炼油厂专业救援人员闻讯赶到现场,下井将甲、丙救出,甲、丙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调查人员对污水井内气体进行了检测,测得氧气浓度19.6%、甲烷含量2.7%、硫化氢含量850

6、mg/m。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8题为多选题);1.该起事故的性质应认定为( )。A.责任事故B.意外事故C.中毒窒息事故D.突发事件E.人身伤害事故2.进入C炼油厂污水井内清污作业需办理( )。A.动火作业许可证B.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C.管道作业许可证D.危险化学品作业许可证E.动土作业许可证3.该起事故的责任单位是( )。A.B工程公司B.C炼油厂C.C炼油厂污水处理车间D.甲所在的班组E.B工程公司和C炼油厂4.该起事故中导致丙死亡的原因包括( )。A.盲目施救B.窒息C.中毒D.防护缺失E.意外坠落5.进入C炼油厂污水井内清污作业时,应佩

7、戴的劳动防护用品包括( )。A.安全帽B.空气呼吸器C.导电鞋D.耳塞E.防护手套6.该起事故的间接原因包括( )。A.作业人员教育培训不够B.作业人员使用的清污工具存在缺陷C.救援行为不当D.作业人员没有佩戴劳动防护用品E.作业人员违章作业7.进入C炼油厂污水井内作业前需进行气体检测,通常检测的气体应包括( )。A.可燃气体B.有毒气体C.氧气D.氢气E.二氧化碳8.在C炼油厂污水井内作业可能发生的事故包括( )。A.火灾B.其他爆炸C.淹溺D.中毒窒息E.机械伤害 D煤矿采用井工开采方式,设计生产能力450万吨/年,服务年限35年,基建施工年限5年,2009年1月1日开始建设,该煤矿基建工

8、程分别由两家施工企业承担,井下有5个基建工作面,矿井开采的煤层上部岩层中有2个含水层,开采煤层周边有采空区和废弃井巷,并已探明采空区充水。2010年4月25日13时,当班工人在井下第3基建工作面作业时,发现巷道局部有“冒汗”、渗水等透水现象,班长甲立即向调度室报告,但当班调度员乙接报后未采取任何处置措施,15时10分,第3基建工作面发生重大透水事故,事发时,井下有作业人员185人,紧急升井101人,经3天奋力救缓,59人获救,事故导致21人死亡,4人失综。事故发生后,D煤矿深感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性,D煤矿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编制安全生产专项应急预案,内容包括:应急处置基本原则,应急组织机构

9、及职责,预防与预警,应急处置、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逃生路线,标识和图纸以及相关文件附在预案之后,专项应急预案经企业内部评审后印发,并报当地县人民政府备案,之后,D煤矿组织开展了透水事故专项应急救缓演练。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1.说明D煤矿安全生产专项应急预案应补充的内容。2.指出D煤矿专项应急预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3.说明调度员乙在接到甲报告后应采取的应对措施。4.针对透水事故的应急救援演练,编制全面演练方案。2010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真题-安全技术根据射线检测的特点,射线检测对( )缺陷检出率高。A.裂纹B.夹渣C.未溶合D.白点氧气瓶充装时

10、,充装人员的手套、服装、工具等均不得沾有( )。A.水泥B.水C.油脂D.石粉起重机吊载接近或达到额定值,或起吊危险物(液态金属,有害物,易燃易爆物)前,应认真检查制动器,并用( )试吊。A.小高度,长行程B.小高度,短行程C.大高度,短行程D.大高度,长行程为防止锅炉炉膛爆炸,启动燃气锅炉的顺序为( )。A.送风-点燃火炬-送燃料B.送风-送燃料-点燃火炬C.点燃火炬-送风-送燃料D.点燃火炬-送燃料-送风下列有关压力容器检验的阐述中,不安全的是( )。A.实施检验前,确认扶梯、平台、脚手架、射线防护等符合安全作业要求,放置了安全警戒标志B.设备内部介质已放空,对其内部残留的易燃介质用空气进

11、行置换C.关闭所有连接被检查设备的阀门,用盲板隔断所有液体、气体或蒸汽的来源D.检验人员进入压力容器内部时,外部有人进行监护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制造锅炉受压元件的金属材料必须是( )。A.沸腾钢B.半镇静钢C.镇静钢D.耐热钢锅炉属于承压类特种设备,其常用的安全附件有: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计、温度测量装置、保护装置、防爆门和锅炉自动控制装置等,下列装置或设施中,属于锅炉安全附件的是( )。A.引风机B.排污阀或放水装置C.单向截止阀D.省煤器在人机系统中人始终起着核心和主导作用,机械起着安全可靠的保证作用。在半机械化控制的人机系统中,人在系统中主要充当生产过程的( )。A.操作者与管

12、理者B.监视者与控制者C.操作者与控制者D.监视者与管理者与产品设计和操纵机器有关的人体特性参数是( )。A.静态参数、动态参数、身高参数、肢体活动范围参数B.生理学参数、生物力学参数、心里参数、生物化学参数C.基本参数、辅助参数、静态参数、动态参数D.静态参数、动态参数、生理学参数和生物力学参数在人机系统设计过程中,减少操作者的紧张和体力消耗来提高安全性,并以此改善机器的操作性能和提高其可靠性,这一特性称为机械安全的( )。A.系统性B.有善性C.防护性D.整体性通过学习和训练,去提高人的文化和技术素质,或采取必要的辅助措施(如使用劳保用品等)去适应人机系统的要求,这一工程称为( )。A.机

13、宜人B.人适机C.培训D.演练生产性粉尘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与其理化性质有关。其中与矽肺病的发生最密切的化学特性是( )。A.爆炸性B.分散度C.游离二氧化硅含量D.溶解度粉尘分散度与发生尘肺病密切相关,直径小于( )的粉尘易于到达呼吸器官的深部。A.5mB.10mC.15mD.25m解决生产性毒物危害的最有效途径是( ).A.加强通风措施B.生产过程的密闭化、自动化C.作业人员佩戴防毒面具D.加强健康监护职业危害定点采样点应设在工作地点的( )风向。A.上B.上和下C.下D.东、西、南、北下列有关辐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磁辐射是一种能量辐射方式B.电离辐射可对人体细胞产生电离作用,产

14、生严重损害C.非电离辐射对人体危害小,目前没有限值要求D.屏蔽辐射源是预防电磁辐射的主要措施之一粉尘危害需要综合治理的措施,可概括为( )八字方针。A.革、水、密、扫、护、管、教、查B.革、水、密、风、护、管、教、查C.革、水、密、风、淋、管、教、查D.革、干、密、风、护、管、教、查局部排风罩是通风防毒的一种重要技术措施,按其构造划分的3种类型是( )。A.密闭罩、开口罩和净化器B.上吸罩、侧吸罩和下吸罩C.密闭罩、开口罩和通风橱D.密闭罩、开口罩和混合罩根据粉尘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GB/T5817-2009),作业场所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超过粉尘职业卫生标准3倍的,其危害程度应划为( )级。A.0B.C.D.一个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有5台同类的生产设备时,职业危害因素采样点应设置( )个。A.1B.2C.3D.4进行职业危害日常监测时,可采样( )个工作班。A.1B.2C.3D.4噪声是作业场所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下列有关选择和使用防噪声用品的说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