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知识产权法教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113614 上传时间:2019-05-1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知识产权法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09知识产权法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09知识产权法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09知识产权法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09知识产权法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知识产权法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知识产权法教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统一编号 (共 1 册)江 苏 工 业 学 院 教 案 薄课 程 名 知 识 产 权 法 学 教 学 单 位 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主 讲 教 师 沈世娟 职称 副 教 授 课 程 性 质 B1 总学时 48 总学分 3.0授 课 班 级 法学051,052 总人数 62 课程授课学期 08-09学年第2 学期 起止时间 2009 年 2 月至 2009 年 7月 本册教案用于第 2 学期 起止时间 09年 2 月至 09年 7月所用教材及编者 知识产权法学(第三版)吴汉东、刘剑文等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主要参考书及编者 林 刚主编知识产权法学,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6月版)罗

2、东川主编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案例精选,专利文献出版社(1998年7月版)刘春田田主编知识产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版)江苏工业学院教务处制本 册 教 案 目 录课次课题(章节)页码1第一编 总论32第一章 著作权法律概述163第二章 著作权的主体224第三章 著作权的客体295第四章 著作权的内容356第五章 邻接权457第六章 著作权的利用第七章 著作权的限制第八章 著作权的保护558第九章 专利制度概述759第十章可获专利的主题8410第十一章授予专利权的实质条件9311第十二章 专利权的取得第十三章 专利权的期限、终止和无效10012第十四章 专利权的内容与限制第十五章

3、 专利许可贸易第十六章 专利权的保护12113第十七章商标与商标权概述14414第十八章商标注册第十九章商标注册无效的补正与注册商标争议的裁定15215第二十章注册商标的续展、转让和使用许可第二十一章 商标管理16316第二十二章 商标权的保护第二十三章驰名商标的特别保护172江苏工业学院教案 第 一 次课 学时 授课时间教案完成时间课题(章节)第一编 总 论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知识产权、主体和客体的概念、性质和特征。2、掌握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基本途径和范围。3、掌握知识产权法的概念、体系及地位。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知识产权的概念和性质;2、掌握知识产权的特征。教学方法及师生互动设计:

4、1、及时提问;2、启发式教学;3、课后作业。课堂练习、作业:1、什么是知识产权的概念和性质?2、知识产权的特征有哪些?本次课教学内容小结:通过本章节的教学,使同学能够对知识产权法的基本概念有一总体掌握,并为日后的理论学习打下基础。 江苏工业学院教案 第 二 次课 3学时 授课时间教案完成时间课题(章节)第一章 著作权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著作权法的概念、效力及其在民法中的地位。(2)区别著作权与专利权和商标权的区别。(3)了解中国著作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4)掌握中国著作权法的主要原则。教学重点、难点:著作权的概念及性质。中国著作权法的主要原则。教学方法及师生互动设计:1、及时提问;

5、2、启发式教学;3、课后作业。4、课前预习课堂练习、作业:1、什么是著作权?2、什么是著作权的性质?3、什么是著作权法?4、著作权法是如何体现效力的?本次课教学内容小结: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对著作权及著作权法有一个整体和初步的了解,尤其是从概念上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可以掌握著作权法的内涵,了解我国著作权制度的历史,掌握著作权法的主要原则,这对著作权法的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江苏工业学院教案 第 三 次课 3 学时 授课时间教案完成时间课题(章节)第二章 著作权的主体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著作权的概念及分类:原始主体与继受主体、内国主体与外国主体、完整的著作权主体和部分的著作权主体。(2)掌握

6、著作权的原始主体作者:作者是自然人、视为作者的法人、其他组织。(3)掌握著作权的继受主体其他著作权人:因继承、遗赠、遗赠扶养协议取得著作权、因合同而取得著作权、著作权的特殊主体国家。(4)掌握特殊作品的著作权主体:演绎作品的权利主体、合作作品的权利主体、汇编作品的权利主体、影视作品的权利主体、职务作品的权利主体、委托作品的权利主体、美术作品的权利主体匿名作品的权利主体、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权利主体。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和掌握著作权的原始主体作者:作者是自然人、视为作者的法人、其他组织。(2)理解和掌握特殊作品的著作权主体:演绎作品的权利主体、合作作品的权利主体、汇编作品的权利主体、影视作品

7、的权利主体、职务作品的权利主体、委托作品的权利主体、美术作品的权利主体匿名作品的权利主体、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权利主体。教学方法及师生互动设计:1、及时提问;2、启发式教学;3、案例分析;4、课后作业。课堂练习、作业:1、原始主体与继受主体的权利区别与联系?2、请简述特殊作品的著作权主体。本次课教学内容小结: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著作权主体的概念及意义,并掌握其各自的特点。江苏工业学院教案 第 四 次课 3 学时 授课时间 日教案完成时间课题(章节)第三章 著作权的客体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作品的定义与保护条件、作品的分类。(2)掌握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

8、护。(3)掌握计算机软件的保护:保护途径、计算机软件的概念和保护条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归属和内容及期限、计算机软件的登记管理、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侵权行为及其法律责任。(4)掌握著作权客体的排除领域: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不适用著作权法的作品。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作品的定义与保护条件、作品的分类。(2)掌握著作权客体的排除领域: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不适用著作权法的作品。教学方法及师生互动设计:1、及时提问;2、课前预习;3、课后作业。课堂练习、作业:1、如何理解作品的保护条件?2、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的特殊性在哪里?3、不适用著作权法的作品有哪些?本次课教学内容

9、小结:本章主要论述的是著作权的客体,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和掌握著作权限的保护范围,为以后对著作权的了解打下基础。江苏工业学院教案 第五次课 3学时 授课时间日教案完成时间课题(章节)第四章 著作权的内容(第一至第二节)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著作人身权: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2)掌握著作财产权: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演绎权、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3)掌握著作权的取得与期限。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著作人身权: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2)掌握著作财产权: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

10、、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演绎权、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3)掌握著作权的取得与期限。教学方法及师生互动设计:1、及时提问;2、启发式教学;3、课后作业。课堂练习、作业:1、什么是著作财产权?它有什么特点?2、如何理解著作权中修改权与保护作品完整权?本次课教学内容小结:本课程是学习著作权人身权的一个关键,通过学习,学生们可以比较清晰地了解和掌握著作权人身权的内涵,并能够充分了解到著作权中的另一个一个重要权利的内容著作财产权,使得学生们对学习著作权有一个相对重要的认识。江苏工业学院教案 第 六 次课 3 学时 授课时间 日教案完成时间课题(章节)第五章 邻

11、接权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邻接权的概念及与著作权的关系。(2)了解邻接权制度的源流与发展。(3)了解和掌握出版者权的概念、内容、义务。(4)了解和掌握表演者权概述、权利、义务。(5)了解和掌握录音录像制作者权概述、权利和义务。(6)了解和掌握广播组织权概述、权利和义务。教学重点、难点:1、 掌握邻接权的概念及与著作权的关系。2、了解和掌握出版者权的概念、内容、义务。3、了解和掌握表演者权概述、权利、义务。4、了解和掌握录音录像制作者权概述、权利和义务。5、了解和掌握广播组织权概述、权利和义务。教学方法及师生互动设计:1、及时提问;2、启发式教学;3、课后作业。课堂练习、作业:1、什么是邻接

12、权?2、邻接权与著作权的联系与区别。3、表演权与表演者权的联系与区别.本次课教学内容小结: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知道作为著作权的一部分邻接权,它的权利义务的不同之处。这为后面进一步拓宽视野提供基础。江苏工业学院教案 第 七 次课 3 学时 授课时间 日 教案完成时间课题(章节)第六章著作权的利用第七章著作权的限制 第八章著作权的保护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和了解著作权许可使用的概念、特征、许可使用合同,以及著作权集体许可合同。(2)了解和掌握著作权的合理使用、法定许可使用、强制许可使用。(3)了解和掌握侵犯著作权行为的概念、构成、种类。了解和掌握侵犯著作权的法律责任。(4)了解和掌握执行措施:诉前权利保全、诉前证据保全、人民法院依法处置权、著作权纠纷的调处:调解、仲裁和诉讼。行政管理和集体管理。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和掌握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及法定许可使用。(2)了解和掌握侵犯著作权行为的概念、构成、种类及侵犯著作权的法律责任。(3)了解和掌握执行措施:诉前权利保全、诉前证据保全、人民法院依法处置权。教学方法及师生互动设计:1、及时提问;2、启发式教学;3、课后作业。课堂练习、作业:1、著作权转让的特征和内容是什么?2、著作权许可使用的特征是什么?3、著作权合理使用与法定许可的联系与区别?4、侵犯著作权法律责任的分类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