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高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的研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112743 上传时间:2019-05-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kv高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的研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0kv高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的研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0kv高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的研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0kv高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的研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0kv高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的研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kv高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的研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kv高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的研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档由 碱性玫瑰精 整理提供 代专利下载 1元/篇 QQ 1410007848精品文档 碱性玫瑰精 整理2011年10月2号 如需购买 碱性玫瑰精 ,请留下以下联系方式备用 电话:0317-7896222 0317-7896333 传真:0317-7727900 河北省东光宏浩染料 网址: 联系人:刘雨桐户外柱上高压无功动态补偿装置摘要:本文针对我国大部分城乡电网功率因数偏低的现状-;研制了基于单片机控制并使用新型的智能电表芯片作为数据采集的高压无功动态补偿装置。论述了控制策略-;设计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关键词:户外柱上无功动态补偿 单片机 无线通信Control Equipment of

2、Voltage and Reactive Power on Outdoor PoleAbstract: The paper is aimed atthelow power factor in most of our towns and suburbs, designed the voltage and reactive power control equipment, which iscontrolled by oneboard computer and adopted the intelligent electric meter chip of new pattern as the data

3、 acquisition. Expound the control strategy , and designed system hardware and software.Key words:On outdoor post; Automatic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oneboard comput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一、 引言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大部分的城乡电网功率因数偏低。因此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改善电压质量-;提高电能的传输效率-;便成了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课题。将电容器与网络感性负荷并联是补偿无功功率的传统方法-;在

4、国内外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而如何实现无功功率的动态补偿-;特别是在户外柱上实现动态无功补偿-;仍是国内外同行关注的热点。本文介绍了农网10KV户外柱上无功动态补偿装置的结构、控制策略及控制器软硬件设计。该装置能够根据电网的变化状况-;对线路无功进行动态跟踪补偿控制-;对于提高电压合格率和降低网损有重大的作用。二、 系统原理图3-1系统原理图系统原理如图3-1所示-;考虑到在10KV线路中无功功率是在一定基数以上不断变化的-;因此控制柜内装有两台高压电容器-;电容器2用于补偿基数无功功率-;电容器1由控制器控制-;跟踪补偿动态无功功率。电容器1由高压真空接触器进行投切-;并采用高压熔断器为电容器提

5、供短路保护。电压互感器除了提供电压信号-;还为控制器和控制回路提供电源。为了实现了电容器的过流保护和缺相保护-;电流互感器CT1、CT2采集电容器两相电流。电压互感器采集B、C间线电压-;电流互感器CT采集A相电流-;控制器将采集的信号BC、A、进行分析计算-;经过判断得到系统的感性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再输出控制信号-;控制真空接触器关合和开断。三、 控制策略根据无功补偿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以下几种控制方法供用户选择使用即:按电压控制、按时间控制、按电压时间控制、按功率因数及无功控制、按电压和无功功率综合控制。1) 按电压高低控制在电压低于电压下限Umin时投电容;电压高于电压上限Umax时

6、切电容。为避免投切振荡-;此处要至少保证UmaxUminUC-;其中-;UC为投切电容造成的电压变化最大值。2)按时间序列控制根据日负荷曲线-;将每天分为多个负荷时段-;根据不同时段负荷的特点投切并联电容器。该方法只适合于负荷较稳定的情况-;且负荷时段的划分必须随季节和负荷的变化进行调整。3)按电压时间综合控制在按时间控制的基础上-;将电压也作为判断参数-;在时段内-;如电压超过上限-;切电容-;低于下限-;投电容。同时间控制一样-;准确性较差-;参数需不断调整。4) 按功率因数及无功控制按功率因数控制是电网无功控制的传统方法之一-;即功率因数低于下限则投入电容器-;高于上限则切除电容器。然而

7、当负荷较轻时-;功率因数可能较低-;此时无功缺额并不很大-;较小的无功功率变化会引起功率因数较大的变化-;存在动作频繁的问题-;严重时甚至造成投切振荡。针对此情况-;本装置的控制器将功率因数及无功综合起来考虑。控制方法如下:1、无功倒送(负数)时-;切除电容;2、功率因数高于功率因数上限时-;切除电容;3、无功功率高于无功上限并且功率因数低于功率因数下限(无功越大-;功率因数越小)时-;投电容;4、其余情况不动作。5) 按电压和无功功率综合控制图2-1 按电压和无功综合控制策略电压和无功功率综合控制就是利用电压、无功两个判别量进行综合控制-;以保证电压在合格范围内-;同时实现无功基本平衡。当按

8、电压无功综合控制时-;电压和无功两个目标函数存在互相冲突的区域-;在负荷较重时也存在电容投切频繁的问题。本装置采取的控制策略如图2-1所示1运行点在0区-;即电压合格-;无功也合格-;不动作;2运行点在1区-;即电压越上限-;控制策略为切电容;3运行点在2区-;即电压合格但接近于上限-;与电压上限的距离小于UC-;无功越上限-;此时控制策略为不动作;4运行点在3区-;即电压合格-;无功越上限-;此时应进一步考虑功率因数的值-;如果功率因数小于功率因数下限-;则投电容-;否则-;不动作-;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防止负荷较大时投切频繁;5运行点在4区-;即电压越下限-;控制策略为投电容;6运行点在5区-

9、;即电压合格但接近于下限-;与电压下限的距离小于UC-;无功越下限-;此时控制策略为不动作;7运行点在6区-;即电压合格且远离下限-;无功越下限-;控制策略为切电容。四、 控制系统的实现41硬件总体结构图4-1 控制器硬件总体结构框图控制器的硬件总体结构框图如图4-1所示-;本系统采用单片机作为信号采集处理和控制输出的核心。通过新型的智能电表芯片对电压、电流进行采集-;经单片机运算处理后-;控制两个继电器的输出以实现电容器的投切。4.1.1单片机及其扩展单片机电路如图4-1所示。单片机采用AT89C55芯片-;其内部自带20K字节的FLASHROM和512字节的RAM-;设计中-;全部采用其内

10、部的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这样-;总线使用的引脚(P0口和P2口)就被设置成I/O接口-;CPU与外部芯片的通讯也都采用I/O读写的方式。在单片机外部扩展了一片E2PROM-;拥有32K字节的存储空间-;用来存储参数设定值及历史数据;另外还有一片时钟电路为系统工作提供时间参考。考虑到系统的可靠性-;为单片机配置了看门狗电路。4.1.2信号采集系统的数据采集部分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精密电阻、测量芯片。测量芯片是一个专用电表芯片-;它集成了一个可编程的增益放大器(PGA)-;两个24位的-模数转换器等部分。使用它可以通过寄存器方式获得被测量的电压电流瞬时值和电压电流有效

11、值(Irms、Vrms)及有功功率。-ADC又被称为过采样A/D转抉器-;使用这种技术用较低的成本实现了高分辨率、高输入带宽、低噪声、抗干扰能力强的AD转换-;且使用该技术的数模转换器是最容易被集成进各种用途的集成电路中。测量芯片芯片中的有效值和功率计算模块代替了传统设计方案中MCU的一部分计算工作-;使MCU的编程更加简单-;系统更有效率。4.1.3人机接口人机接口模块选用了键盘显示管理芯片。该芯片可以同时管理8个数码管和64个按键-;采用SPI总线接口-;便于进行级联。此芯片的选取-;极大的简化了人机接口的设计。4.1.4开关量输出开关量输出只有两个-;即电容升压信号和降压信号。开关量输出

12、由单片机的内部IO端口输出信号-;经过光耦隔离-;自给偏压式共射极放大电路驱动继电器-;最后由继电器输出接点式接口信号。其中“投”继电器和“切”继电器接成互锁形式-;从硬件上保证了投和切不会同时出现。4.1.5串行通讯系统设计留有RS232串行通讯接口用于柱下短距离无线通讯。42软件总体结构在单片机软件设计中采用了结构化和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如图4-2所示为单片机软件的主程序流程图。初始化程序中-;除了对寄存器赋值-;还要读取E2PROM中的数据判断电容器在上次掉电前是否发生故障-;如存在故障则不进行控制。单片机采样数据-;是从测量芯片中读取计算好的电压、电流、有功等有效数据。为保证电容器切后

13、充分放电-;设计了10分钟保护函数-;在此间不进行控制。在程序设计时-;侧重电容器的保护-;实现的保护功能有:欠压保护、过压保护、过流保护和缺相保护。从软件上保证了装置的安全运行。软件采用C语言和汇编混合编程-;在软件设计中采用了定时中断存储历史数据-;串行通信中断上传-;下传实时数据及历史数据-;硬件中断接受键盘命令察看参数或修改参数。其多任务结构如图4-3。主循环定时中断按键中断串口通信中断图4-3 多任务结构图4-2程序主流程五、 结论本装置使用新型的智能电表芯片替代了传统的ADC和部分MCU的工作-;使MCU的编程更加简单-;并在软硬件设计中注重了对动态电容器的保护-;实现了10分钟保护、过流保护、缺相保护、延时保护等多种保护功能-;使得系统工作更加稳定可靠。集5种控制策略于一体-;使用户在控制方式有更多的选择-;并能显示-;存储-;传输必要的信息-;方便使用和管理-;该装置的推广对提高线路电压合格率和降低网损有重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1)何立民. MCS51系列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系统配置与接口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42)胡国根译.电力系统无功功率控制.水利电力出版社-;19903)王锡凡.电力工程基础.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买 染料 及包装机械 请致电:0317-7723188 刘雨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