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word论文】浅谈电力24小时智能营业系统【电力专业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8911136 上传时间:2017-09-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word论文】浅谈电力24小时智能营业系统【电力专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新word论文】浅谈电力24小时智能营业系统【电力专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新word论文】浅谈电力24小时智能营业系统【电力专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最新word论文】浅谈电力24小时智能营业系统【电力专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word论文】浅谈电力24小时智能营业系统【电力专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word论文】浅谈电力24小时智能营业系统【电力专业论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谈电力 24 小时智能营业系统【摘要】电力 24 小时智能营业系统是指用户在任何时间都可以通过电力公司建设的 24 小时营业厅中以人机交互的方式实现:门禁出入、电费缴纳(现金、银联 卡方式)、电量购买(IC 卡) 、充值卡售卡、充值卡充值、用电历史查询、发票补打、智能远程可视客服、业务指南、互动宣传(互动橱窗) 、资费指南查询、监 控等功能。以方便电力公司为客户提供 24 小时的不间断优质服务。本系统采用 C/S、B/S 架构设计,数据库采用 oracle 数据库,基于 SG186 MIS 系统的银电联网接口开发,它采用了目前最先进的面向服务(SOA)的、松散耦合的分布式体系结构。 【关键

2、词】智能营业;门禁出入;电量购买(IC 卡) ;智能远程可视客服 1.电力 24 小时智能营业系统意义 1.1 直接意义 (1)减少多种渠道服务系统重复建设,降低系统建设成本,从而有效地提高现有服务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服务运营成本,其经济效益相当明显。 (2)借助智能设备平台,智能营业系统可采用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技术来宣传电力公司的政策、法律法规、业务流程、电力相关信息等,更能让人印象深刻,从而节省了大笔广告费用。 (3)电力公司通过在 24 小时营业厅中架设最新科技的电子互动橱窗,宣传电力公司各项政策,同时市民可以通过触摸互动橱窗来实现人机交互,完成基本的各项查询功能。 (4)用户可以通过智能视

3、听终端(俗称智能营业员)来与电力的 95598 客服人员建立视频连接,可以通过桌面共享,信息共享、手写留言、手写输入、和语音或手语等方式进行相互沟通,使电力公司客服服务进入可视化,高科技化的新阶段。 (5)既能有效地减少营业厅(所)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又能有效地解决营业网点数量少,覆盖面窄与客户日益增长的缴费需求的实际矛盾,一举两得。 1.2 间接意义 (1)提升电力企业高科技形象,在电力行业多渠道服务是一个新生事物。 (2)采用 24 小时智能营业系统可提供多种服务渠道,有效延长电力行业服务时间。 (3)采用智能营业系统,将拓展电力行业服务空间,其接入的智能营业尤其在现代化小区推广应用,

4、更能很好地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 (4)提高电力系统服务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为老百姓办实事。 1.3 预期成果 建成一套集中的,门禁出入、电费缴纳(现金、银联卡方式)、电量购买(IC卡) 、充值卡售卡、充值卡充值、用电历史查询、发票补打、智能远程可视客服、业务指南、互动宣传(互动橱窗) 、资费指南查询、监控等功能的服务系统平台。2.电力 24 小时智能营业系统科技依据 2.1 项目背景 当前,电力营业厅全面进入传统柜台服务转型阶段,都不约而同的根据核心2产品、业务、主要客户群向科技化、智能化服务系统进行战略定位和战略转型,进而降低运行成本,服务功能多样化,从而实现更大的市场价值。 (1)通过现

5、代化科技手段,科技化服务产品科技提供更多的服务功能,因为可以更轻松便捷的使用,会受到客户的热烈追捧,从而实现更好的为客户服务。(2)电费回收一直是困扰各地供电企业的一大难题,如何加快电费的回收速度,减少回收成本是供电企业研究的课题。 (3)供电企业服务网点少,服务的客户量大,且容易相对集中,在缴费高峰期,营业网点压力较大,加快电费回收,提高服务水平和企业形象是我们供电公司可不容缓的大事。 (4)24 小时智能营业系统已在国内外成功运行很多年,最新使用的是在金融业,这种模式已被老百姓所接受,在电力行业采用 24 小时智能营业模式是一个很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2.2 电力 24 小时智能营业系统应

6、用前景 (1) 24 小时智能营业是目前发展的一种趋势。 (2)客户通过 24 小时智能营业,能购轻松实现门禁出入、电费缴纳(现金、银联卡方式)、电量购买(IC 卡) 、充值卡售卡、充值卡充值、用电 历史查询、发票补打、智能远程可视客服、业务指南、互动宣传(互动橱窗) 、资费指南查询、监控等功能,实现供电企业 724 小时全天候为民服务。 (3)采用 24 小时智能营业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营业厅柜员压力。以平均30 秒完成一笔交易,每天平均 10 小时工作时间计算,最大每天一台终端 1200笔交易,分流效果可见一斑。 2.3 电力 24 小时智能营业系统技术关键 (1)系统安全性。 (2)通讯

7、技术可行性问题。 (3)智能营业系统与电力营销 MIS SG186 系统的交互。 (4)智能营业系统与银行中心系统的交互。 (5)电磁感应触摸膜技术。 3.电力 24 小时智能营业系统研究方法 本项目是软件系统和硬件配套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1)系统的开发应采取“总体规划,分子系统实施”的方法进行开发。分子系统实施应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即进行分子系统开发时,必须遵循总体规划中对它的约束:它与其它已开发或未开发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约定及网络通讯协议约定。 (2)整个项目的开发过程按照借助生命周期法的部分分析方法和快速原型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正确的系统原型来进行滚动式

8、开发。借助先进的“软件开发工具”缩短软件开发周期和保证系统的“最终质量”。 (3)组织使用人员配合和参与系统开发的全过程,特别是软件需求分析工作和”原型”试用工作,全员的积极参与是保证系统开发成功的关键所在。组织生技部、营销部、计量中心人员主要完成开发工作,在开发过程中培养和锻炼一批本企业的开发力量。 (4)硬件研发需与软件功能配套,使得智能营业系统得以实施,达到效率最高化。 34.电力 24 小时智能营业系统主要内容 终端硬件的选型配置,全部采用工业级配置(宽温),以充分保证终端设备在各种环境下都能正常工作、保证终端设备能 24 小时不间端工作。 终端设备核心部件:纸币器采用进口原装纸币器,

9、充分保证了识别率及防伪率,公司智能产品从投入运营至现在,未出现收过假币。对终端设备硬件兼容性进行过严格测试,避免配件相互之间电磁干扰,充分保证了整机故障率低。 终端操作系统采用专业定制 XPE 系统,可有效防止病毒及机器非正常关机引起的系统崩溃。 服务器端采用 RedHat AS4 操作系统,系统键壮,可胜任 365*24 不间断工作,操作系统基本不受病毒感染,亦无需打补丁,基本可以做到免维护。 机柜采用冷钆不锈钢制作,整体结实牢固;钱箱采用电子密码锁,需输入工号及随机密码,验证成功才能打开钱箱门。机柜门锁采用指纹密码锁,只有预先设定的指纹才能打开机柜门。整机抗破坏能力强,安全系统高。 各种智

10、能终端触摸屏采用防暴触摸屏。 系统有严密日志记录功能,对系统一系列事件都能进行记录,确保事后复查有据可查。通过配备流水打印机,可实时记录终端机器交易痕迹。事件日志除了在终端有记录外,在服务器商同样有记录。 终端交易数据流采用 DES 加密,以密文方式在网络上传输,报文采用 MAC 进行了签名,可有效防止交易数据被篡改。 终端安装监控录像机,可实时记录操作用户画像;投币录像;开机取钱录像,这些录像都保存在硬盘上,可远程随时查看,一旦出现问题亦可调出历史录像进行检查。 系统抗拒恶劣环境的能力强,关键设备(显示屏、通讯设备等)具有防灰尘、防电压过载能力。软件升级时的数据自动保护功能,避免因系统升级而

11、造成数据丢失或损坏。 智能营业系统能顺利集成或集成于其它硬件厂家的设备,并保证其兼容性。智能营业系统软件支持 Windows 平台和 Linux 平台。外设驱动以 组件方式加入运用层模块,通过标准接口协议函数,其它硬件厂家可方便接入本智能系统平台。同时智能营业系统平台对终端硬件主频、内存容量、存储容量要求都 较低,最大限底降低终端接入门槛。电力智能营业系统功能齐全,支持门禁出入、电费缴纳(现金、银联卡方式)、电量购买(IC 卡) 、充值卡售卡、充值卡充值、用电历史查询、发票补打、智能远程可视客服、业务指南、互动宣传(互动橱窗) 、资费指南查询、监控等功能。 服务器提供强大交易并发处理能力,完善

12、异常处理机制,能通过短信接口进行故障实时报障。 硬件模块采用结构化设计,各模块标准而且独立可互换,打印机模块采用抽屉式设计,进行抽拉式维护。系统设计合理,维护简单便捷,具有防触电措 施设计,系统在硬件连接上实现即插即用,维护人员在任何一台 PC 上都可以通过Web 方式监控终端日常使用状态,并对设备有关运行参数进行设置,无需进行更 新、查毒、杀毒、优化系统、优化存储等工作。 5.电力 24 小时智能营业系统技术路线 通过调查研究与需求分析,确定系统实现目标,实现战略信息规划;用信息资源规划方法实现数据建模;用业务建模方法,实现业务流程分析与重组 4业务建模和组织机构再造与建模业务模型以及子系统

13、设计及其功能建模;用三层系统技术架构设计,实现软件体系结构设计、开发模式支持;最后选择适当 的开发环境(平台)实现软件编程,具体 (1)本系统采用 C/S、B/S 架构设计,这使得系统易于扩展,便于维护和升级,且相对安全。 (2)在软件设计上采用自顶向下以及快速原型法的开发模型,在软件开发上采用面向对象的三层架构的设计方法,它分为为界面层、中间层、数据实体层。界面层处理界面表示逻辑,中间层处理业务逻辑,界面层访问中间层中的组件,执行相应的业务逻辑。 (3)数据库采用 oracle 数据库,这使得系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良好的并行性和可伸缩性以及安全性。 (4)采用 linux C 技术实现系统的

14、快速开发以便于企业的快速部署应用。 (5)基于 SG186 MIS 系统的银电联网接口开发,它采用了目前最先进的面向服务(SOA)的、松散耦合的分布式体系结构,客户端应用程序与服务的交互可以通过简单的“请求 /应答”机制来完成,是安徽省电力公司建立的统一的安全、可靠、稳定、可伸缩、可扩展的管理信息系统基础平台,这可有效降低信息系统的投资风险,消除信息 孤岛,缩短系统开发周期以及缩减开发成本。【参考文献】 郭培源.电力系统自动控制新技术.科学出版社,2001,(10). 薛涛,卫红权.David C.KrEines Ken Jacobs,ORACL SQL 必备参考. 杨平,翁思义.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9(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