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诗歌鉴赏常见表现手法感知讲义教师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110298 上传时间:2019-05-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诗歌鉴赏常见表现手法感知讲义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专题]诗歌鉴赏常见表现手法感知讲义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专题]诗歌鉴赏常见表现手法感知讲义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专题]诗歌鉴赏常见表现手法感知讲义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专题]诗歌鉴赏常见表现手法感知讲义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诗歌鉴赏常见表现手法感知讲义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诗歌鉴赏常见表现手法感知讲义教师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歌鉴赏常见表现手法感知讲义阅读下列诗词,完成相关习题。1、早行 宋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反衬,视听结合。2、越中览古唐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对比3、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唐裴迪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用典4、绝句两首(其二)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反衬,以乐景衬哀情5、雨后池上 北宋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

2、垂扬舞,更作荷心万点声。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动静结合6、望江南 南唐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龙。花月正春风。此词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虚实结合7、田家 唐聂夷中 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白描8、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细节描写9、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身。 想得家中深夜坐,还应说着人。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对写(主客移位)10、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3、同到牵牛织女家。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想象11、峡口送友人 唐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衬托:以哀景衬哀情12、送蜀客唐雍陶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衬托:以乐景衬哀情13、行秋 唐徐玑 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停柳边行。 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出细浪生。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衬托:以动衬静14、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元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此散曲主要运用了哪

4、几种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 此散曲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动静结合15、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此诗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拟人16、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此诗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比喻17、陌上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此诗是如何描写罗敷之美的? 侧面描写18、贾生 唐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此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欲抑先扬19、卜算子(驿外断桥边) 南宋陆游驿

5、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此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托物言志20、画堂春 北宋秦观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此词的下阕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动作细节21、闺怨 唐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此诗是如何刻画少妇形象的?动作、心理22、访隐者 北宋郭祥正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此诗是如何刻画隐者形象的?环境烘托23、送魏二 唐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

6、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此诗三四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想象24、春行即兴 唐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此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25、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此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借古讽今26、纪晓岚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儿孙个个都是贼,偷得蟠桃献母亲。此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欲扬先抑27、咏史 唐戎昱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此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

7、手法? 借古讽今常见表现手法(艺术手法)汇总表1、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排比、夸张、借代、对偶、反复。(高考考纲规定)2、表达方式:描写、抒情、记叙、议论、说明。 (1)关于描写。 描写的对象:人、物、景、场面。 描写人的技巧:正面描写语言、动作、肖像(外貌)、心理。(含相应细节)侧面描写环境烘托、用他人衬托、用他人对比。 描写景物的技巧:感官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观察视角远近、高低、俯仰。其他角度动静(以动衬静、化静为动、动静结合)、 以声衬静、虚实结合、点面结合、白描、工笔、细节。修辞角度比喻、比拟、排比、夸张、借代、对偶、反复。 (2)关于抒情。 抒情的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与景、情景交融。 ()3、表现手法(狭义):对比、衬托、烘托、用典、托物言志、虚实、联想、 抑扬(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想象、象征、借古讽今。4、结构技巧: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照应、过渡、点题、悬念、以景结情、 线索(时间、空间、事物、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