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初中数学命题课的初步探讨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110261 上传时间:2019-05-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初中数学命题课的初步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专题]初中数学命题课的初步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专题]初中数学命题课的初步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专题]初中数学命题课的初步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专题]初中数学命题课的初步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初中数学命题课的初步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初中数学命题课的初步探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数学命题课的初步探讨教学目标:1.掌握命题课的基本要求及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2.探讨出命题课中有效的应用模式;3.能够结合具体情景灵活地设计命题课,并能够有效地开展。教学内容:1.介绍命题课的基本要求(包括数学命题的引入,证明,应用,引申与拓广,小结)以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2.初探如何设计命题课的应用模式,主要探讨应用激励模式。教学过程:一、引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根据数学的知识结构特点,我们可将数学课分为命题课、概念课、练习课、复习课等类型。不同的类型,对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有着不同的要求,在此,我就对命题课进行初步的分析。二、明确数学命题课的基本要求以及应注意的问题命题课是数学中重要类型

2、之一,通过对命题课的教学,使学生学会判断命题的真伪,学会推理论证的方法,从中加深学生对数学方法的理解和运用,培养数学语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运算能力,培养数学思维的特有品质。所以在进行命题教学时,要熟悉以下要求:1、目的该课型应体现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进行“命题学习”。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演绎规律,掌握几个概念之间所存在某些定律或联系法则。公式、定理课应让学生准确地掌握命题的条件部分和结论部分,了解公式、定理中诸条件的性质和作用,掌握公式变形的各种形式。2、课型的基本流程及要求基本流程:A.数学命题的引入;B.数学命题的证明;C.数学命题的应用;D.命题

3、的引申与拓广;E.小结、归纳、升华基本要求:A.数学命题的引入:可采用两种引入方式:一是引导发现式:提出问题;探究猜测:提供系列的实例或素材,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和思考提出猜想;修改、完善学生的猜,形成未加证明的命题。这种模式适用于几何定理的教学或存在规律的代数运算法则;二是讲授式:直接向学生呈现数学命题;小组讨论或教师讲解:找出命题的条件、结论、适用范围以及命题中存在的隐含条件;引导学生举例说明命题活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命题。这种模式适用于关联性不强的命题。B.数学命题的证明:一要明确给出命题的条件和结论;而要用综合分析法探索证明命题的思路;三要完成证明,并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规范表述

4、,说明其等价说法;四要揭示证明中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有的命题证明本身就是一种数学方法);五要明确命题的条件、结论以及适用范围。C.数学命题的应用:一要强调命题的条件和使用范围;二要给出命题所解决问题的基本类型;三要通过变式练习,正反例纠正常见错误,加强命题的灵活应用;D.命题进行引申和拓广:通过开放性题对命题进行引申和拓广,渗透研究问题的方法;E.小结、归纳:一要归纳出命题的关键,而要总结出主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3、命题教学应注意的问题:第一,对基本问题要详细讲解,认真作图,教学语言要准确,论证要严格,书写要规范。第二,要着重介绍命题的基本思路,想想条件和结论有无必然的联系和依赖性,通常采用

5、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第三,在命题教学中不宜把思维嚼得过碎,更不能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第四,引入时,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确定,不可牵强,进行几何命题教学时要注意数形结合,数学公式的教学要注意其几何背景。三、命题课中教学应用模式命题课中的教学应用模式有很多,我这里主要谈谈激励模式在命题课教学中的应用。激励,顾名思义是激发,鼓励之意,“多一点激励,多一份自信,多一次。成功,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激励教学是基础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会”为“会学”,达到课堂优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是指教师用自己的态度,语言和教学技巧,创设一种宽松,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使学生以自信,自强和

6、进取的态度去完成学习任务。遵循这一教学原则,本人选择了勾股定理这一节内容尝试了一下激励模式教学方式,对于勾股定理,它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主要用于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的计算问题,是解直角三角形的主要根据之一。同时,它也是直角三角形的一条重要性质,它有将形(直角三角形)转化(a2+b2=c2)的功能,体现了数形结合的研究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因此,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勾股定理的应用,由于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采用面积割补法,学生不容易想到,所以定理的证明是教学难点。根据命题教学中要重视指导学生区分命题的条件与结论,还要引导学生探索证明思路的要求。教学时,首先复习了三角形三边关系,总结出规

7、律:较小的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再引导学生类比联想:较小两边的平方和与第三边的平方有何大小关系呢?通过对比发现锐角、钝角三角形中两较小两边的平方和分别大于或小于第三边的平方,直角三角形中较小的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通过电脑和教具的演示正方形的拼接过程,验证了对直角三角形所做的猜想(激发了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成就感和兴奋性),激励学生独立地分析勾股定理的证明思路,从而发现了 事实,总结了勾股定理由于我在讲课中大胆采用了激励教学模式,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精彩尽在“激励”中,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独立地分析勾股定理的证明思路,发现了事实,

8、总结了规律,成功地完成了教学内容。以下是本人对激励法的理解:(一)兴趣激励法兴趣是一种巨大的潜在力量,当它被发掘出来后,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的学习,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为此教学时,我首先通过三种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比较,创设了问题情景,提出了“是否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存在这一特殊的三边关系”的悬念,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情绪,在强烈的求知欲望下,认真观看了电脑动画拼接过程,声情并茂,视听兼备的电脑动画效果,紧紧地吸引了学生,在精神振奋,活泼轻松的教学氛围中认识到了勾股定理,熟悉了面积割补法的证明思路。同时,为了激发智力活动,

9、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练习时,还进行了分组竞赛,使学生克服惰性,养成高效学习的良好习惯。可见,兴趣不仅能激发智慧,使学生在思维的跑道上产生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念头,还有利于养成积极进取的品质。(二)参与激励法参与,就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参与课堂教学,这既是一种民主化的表现,也是一种赏识的手段。为了加深学生对勾股定理的证明的理解,在学生观看完电脑拼接后,积极鼓励他们动手拼接正方形,在自己的动手,动脑,开动各种器官积极思维的探究过程中,学生不仅促进了数学思维的发展,达到数学命题教学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同时根据命题教学的特点,帮助学生区分定理的条件与结论,注意如何进行命题的转换,

10、本人在教学时很 注意把学生从具体直观的直角三角形满足的关系,引导到利用字母符号表示边长的一般直角三角形三边所满足的关系,让学生通过自身努力成功归纳出定理的形式,做出严密的证明,可见,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激励法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学得活,记得牢,而且从中培养判断,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三)情感激励法积极的情绪,是智力发展的纽带。有人形象地把智力比作汽车的发动机,把情绪比做汽油。只有发动机没有汽油,汽车是开不动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施用多种的激励因素,诱发积极、和谐的情绪的出现,为智力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但可惜,认为数学难学的心理已成为普遍

11、的现象,为此,在教学时我常用激励性的言语,如:“加把劲”,“努力”,“看谁做得又快又好”,“不要害怕,相信自己,你一定能回答出来”等,对他们寄予信任,期望,施与爱心,启发引导他们大胆举手发言,情感上给予支持,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并给予及时有效的表扬,果然,学生的自信心大增,产生了对老师信赖和对知识追求的心理因素,进入了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之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另外,初中的学生正值少年时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容易兴奋,也容易疲劳,而且脑的情绪区域长时间地处于兴奋状态,兴趣就会消失,注意力就会分散,因此,适时的情感激励尤为重要,教学时本人注意了节奏,一环扣一环,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

12、教育,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之情,激发了学生为中华崛起而努力的豪情壮志,这就使学生的感知,思维,注意力和脑力劳动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可见,在数学命题教学中采用激励模式教学,效果是显著的,通过一系列激励手法的运用,使学生按照用心看用脑想动手做开口讲这一主线参与了教学,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去理解了勾股定理的证明,学会了推理论证的方法,提高了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了内在潜能,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学习内部动力机制,促进了他们在品行、学业和个性都获得全面发展。实践证明,激励教学模式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的关键,是激发学生学习愿望的锐利工具,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四、小结请各位老师简单说说自己在命题课中是怎么教学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