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光学 潘路军第7章衍射光栅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108660 上传时间:2019-05-18 格式:PPTX 页数:31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光学 潘路军第7章衍射光栅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基础光学 潘路军第7章衍射光栅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基础光学 潘路军第7章衍射光栅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基础光学 潘路军第7章衍射光栅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基础光学 潘路军第7章衍射光栅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光学 潘路军第7章衍射光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光学 潘路军第7章衍射光栅(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衍射光栅,7.1 夫琅禾费多缝衍射,所有衍射角为 的平行衍射光线通过透镜L后,将汇聚于位于其后方焦面处的观察屏上一点P。,相邻两条狭缝出发以 角衍射的光线之间存在固定的光程差,固定的位相差,多缝衍射的强度分布,多缝衍射场的矢量图解,由于相邻两条狭缝的衍射光线之间的相位差均为,每个角度为 ,根据几何关系可知,所以,而,N 条狭缝的 总衍射场的强度,而,其中 ,,:单缝衍射强度分布特征,因此称为单缝衍射因子;,:N个单缝之间的相互干涉的特征,因此称 缝间干涉因子。,N 条狭缝的总衍射场的强度,缝间干涉因子的特征及其随缝数的变化,缝间干涉因子特点,主极强位置,与N无关!,主极强大小:单缝强度

2、的N2倍,又因,q 90o,例如 l = 0.4d,m只能取,主级强的数目只和波长及缝间距离有关。,N越大,主级强条纹越细、越亮。,相邻主极强间有N-1个暗纹和N-2个次极强。,主极强半角宽度Dq :亮线的中心到邻近暗线间的角距离,大衍射角时,零点位置、次极强数目,Nb 为 p 的整数倍 b 不是 p 的整数倍,干涉因子的零点,这时,幕中心附近的主级强,单缝衍射因子对衍射强度的调制,一般而言,缺级产生在,图中N = 4,d = 4a,单缝衍射因子零点遇到缝间干涉主极强,产生缺级,缝数为N = 16时的衍射光强分布,缝数为N = 16时的衍射图像, = 0.5 m 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到光栅上,测得

3、第3级主极大的衍射角为30o,且第4级为缺级。 求: (1)光栅常数d; (2)透光缝最小宽度a;(3) 对上述 a、d 屏幕上可能出现的谱线数目。,解:(1),d =3 m,(2)缺4级,a =0.75 m,(3),k = 0, 1, 2, 3, 5,9条!,例题,7.2 衍射光栅,由一种衍射单元周期性地重复排列而形成的衍射屏称为衍射光栅。,多缝衍射屏其实就是一种透射光栅。,此外还有利用反射光衍射的反射光栅 等各种类型。,光栅常数:,空间周期 d,对于透射光栅而言就是缝间距离d,光栅光谱的形成原理,双波长光的光栅光谱,衍射条纹(除0级以外),各波长光的衍射条纹也会在空间上分离,产生色散,从而

4、形成光谱。,光栅公式,白光的光栅光谱是连续谱:,-1,光栅光谱的谱线宽度,半角宽度:衡量谱线的宽度,定义为某一谱线的极大值和其相邻的零点之间的角度差。,其相邻的零点位置为,半角宽度,傍轴条件下,任意第m级的谱线的极大值位置,得,而,角色散本领、线色散本领、色分辨本领,1、角色散本领,k级,波长附近,单位波长差所产生的衍射角间隔。,说明: m ,d D ; 与单元总数N无关。,定义:,单位:,根据:,得:,光栅的色散本领,2、线色散本领,k级,波长附近,单位波长差所产生的谱线间线间隔。,说明: f Dl ;,定义:,单位:,根据:,光栅的色分辨本领,色分辨本领:表征光栅对相近波长谱线的分辨能力,

5、两条谱线恰可分辨时,,最小可分辨的两条谱线的波长差为,色分辨本领为,波长差为 的两条谱线的空间角距离,又,不可分辨,恰可分辨,良好分辨,光栅的自由光谱范围,可见光区内的光栅光谱,某一级(m级)光谱不产生重叠的区域称为自由光谱范围。,在自由光谱范围,或,即,7.3 闪耀光栅,垂直光栅平面照射 垂直槽面照射,照射方式,槽面宽度为a,,光栅常数(相邻槽面间的距离)为d,N和n之间的夹角称为闪耀角b,相邻两个槽面衍射光的光程差,干涉极强的波长条件为,当 时,,1)垂直光栅平面照射,波长为 的衍射光的1级谱线恰好落在单槽面衍射的中央极大的位置上,获得最大强度。同时,由于ad ,除1级谱线外,其它级别的谱

6、线都落在单槽面衍射光强零点的位置上产生缺级。,1级闪耀波长,2)垂直槽面入射 反射光沿原路返回,单槽面衍射中央主极大位于衍射角为 的n方向上。,在此方向上的1级闪耀波长为,当 m=2 时,,该波长称为2级闪耀波长。,由于光栅具有良好的色散能力,可以用来分光。以光栅作为色散元件的分光仪器就是光栅光谱仪。,7.4 全息技术基础,通过引入一个与物光波相干的参考光波与物光波进行干涉,将物光波中的振幅和相位信息以干涉条纹(干涉图)的形式记录在某种介质上称为全息图(Hologram)。,利用光波衍射的原理,让光照射全息图,通过光波的衍射,再现原始物光波,该光波将产生包含物体全部信息的三维像。这个波前记录和

7、再现的过程就是全息技术(Optical Holography),或全息照相。,光全息发展历史简述,(1)全息术的提出,在1948年,英籍匈牙利科学家伽柏光全息术。,(2)全息术发展的几个阶段,1962年,美国科学家利思和乌帕尼克提出了离轴全息术。,激光记录、激光再现的第二代全息技术。,第三代全息技术是利用激光记录和白光再现的全息技术。,第四代全息技术可能是白光记录和白光再现的全息技术。,除了用光学干涉方法记录全息图,还可用计算机和绘图设备画出全息图,这就是计算全息。,波前记录与再现,(1)波前记录,波前记录光路,物光波前复振幅,参考波前复振幅,记录介质上的总光强,物光波强度分布,记录介质上的总

8、光强,参考光强度分布 约为常数,干涉项 包含有物光波的振幅和相位,全息图是记录了物体光波振幅和相位信息的复杂光栅,(2)记录过程的线性条件,全息图的振幅透过率,假定参考光的强度在整个记录表面是均匀的,则,将曝光量变化范围控制在全息干板t-E曲线的线性段内,全息干板t-E曲线,均匀偏置透过率,(3)波前再现,透过全息图后的衍射光波场,(1),仅仅改变照明光波C的振幅,并不改变照明光波的特性,(2),物光波造成的强度分布,噪声信号,需抑制,(3),若C=R=常数,则,物光波前的准确再现,+1级,(4),若C=R=常数,则,物光共轭波前的再现,-1级,全息照相的特点,(1)与普通照相比较,原理上有着

9、根本的区别。,(2)普通照相物体和底片之间有点点对应的关系,因此,若将图片分割成碎片则图像就不完整,但分辨率不变。全息照相在物体和底片(全息图)之间是点面对应的关系。,(3)普通照相在一张底片上只能拍照一个场景;而全息照相在一张全息感光板(底片)用多次曝光法可重叠拍摄若干个场景。,(4)普通照相记录物体的光强度,不要求照明光源的相干性;全息照相记录的是物光波和参考光波的干涉条纹,要求物光和参考光是相干光。,(5)普通照相获得的图像是实像,其放大倍数取决于拍摄时物距和像距;全息照片的再现像有多个像,其中有的是实像,有的是虚像,放大倍数取决于记录时所用光波波长和再现时所用光波波长。,全息图的分类,从物光波与参考光波的主光线是否同轴来分类,可以分为同轴全息图和离轴全息图。,从记录时物体与全息片的相对位置的远近关系及物光的特点来考虑,可分为菲涅耳全息图、夫琅禾费全息图、像面全息图和傅里叶变换全息图。,从记录介质的厚度考虑,可以分为平面全息图和体积全息图。,从全息图的复振幅透过率函数特性角度考虑,可以分为振幅型全息图和相位型全息图。,从再现光和衍射光的方向考虑,可以分为透射型全息图,反射型全息图。,从再现时照明光单色性角度考虑可以分为激光再现全息图(如平面全息图,体积全息图)和白光再现全息图(如像面全息图,彩虹全息图, 360合成全息图,真彩色全息图)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