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照明技术(第2版)》肖辉05第五章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108419 上传时间:2019-05-18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5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照明技术(第2版)》肖辉05第五章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电气照明技术(第2版)》肖辉05第五章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电气照明技术(第2版)》肖辉05第五章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电气照明技术(第2版)》肖辉05第五章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电气照明技术(第2版)》肖辉05第五章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气照明技术(第2版)》肖辉05第五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照明技术(第2版)》肖辉05第五章(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照明计算,5.1 平均照度计算 5.2 点光源直射照度计算 5.3 线光源直射照度计算 5.4 面光源直射照度计算 5.5 平均亮度计算 5.6 不舒适眩光计算,5.1 平均照度计算 利用系数法 一、基本计算公式 1、利用系数 式中 利用系数; 由灯具发出的最后落到工作面上的光通量;单位:lm; 每个灯具中光源额定总光通量,单位:lm。,2、室内平均照度计算(利用系数法),N: 灯具数 A: 工作面积 : 每个灯具中光源额定总光通量(lm) K: 维护系数 U: 利用系数,: 工作面平均照度(lx),二、利用系数法(见图5-1,P80) 1、室形指数 1)室空间系数 2)顶棚空间系数

2、3)地板空间系数 室长,m; 室宽,m; 室空间高,m; 顶棚空间高,m 地板空间高,m;,2、有效空间反射比 顶棚(或地板)平面面积,单位为 ; 顶棚(或地板)空间各表面的平均反射比。 假如空间由若干表面组成,以 、 分别表示为第 表面的面积及其反射比。,3、室内平均照度的确定 1)确定房间的各特征量: 室空间比、顶棚空间比、地板空间比; 2)确定顶棚空间有效反射比; 3)确定墙面平均反射比; 房间在求利用系数时,墙面反射比应该采用其加权平均值 4)确定利用系数。在求出室空间比 、顶棚有效反射比 ,墙面平均反射比 以后,按所选用的灯具从计算图表(表7-2)中,即可查得其利用系数 。 5)确定

3、地板空间有效反射比; 6)确定利用系数的修正值 三、平均照度计算举例,四、概率曲线与单位容量法 1、概算曲线:应用概算曲线应已知以下条件: 1)灯具类型及光源的种类和容量(不同的灯具有不同的概算曲线); 2)计算高度(即灯具开口平面离工作面的高度); 3)房间的面积; 4)房间的顶棚、墙壁、地面的反射比。 实际采用的灯具数量可按下列公式进行换算: 实际采用的灯具数量; 根据概算曲线查得的灯具数量; 实际采用的维护系数; 概算曲线上假设的维护系数; 设计所要求的平均照度,单位为lx。,5.2 点光源直射照度计算,一、逐点计算法(平方反比法) 1、水平面照度计算:点光源在水平面上产生的照度符合平方

4、反比定律。如图5-4(P87所示,该面单元面积 上的光通量为: 其中, 为光源 投向面积元 的立体角。 按立体角的定义,光源在指向平面上P点所产生的法线方向照度 为 光源在水平面上P点所产生的照度 为 或 式中 水平面照度,单位为lx; 光源(灯具)照射方向的光强,单位为cd; 实际所采用灯具的光源光通量,单位为lm;,2、任意倾斜面照度计算 若 为P点的法线照度, 在x、y、z三个坐标轴上的分量分别为 式中,、分别为P点法线照度矢量与x、y、z轴之间的夹角。,任意倾斜面上照度 完整的计算表达式为 式中 A点的水平照度,lx 倾斜面(背光)与水平面的夹角 灯具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点至情斜面与水平面

5、的交线的垂直最短距离 灯具至水平面的距离 当角进入arc cos(P/h)范围内时,上式右边第二项取负号。,二、等照度曲线计算法,、空间等照度曲线 在采用旋转对称配光的灯具的场所,可利用“空间等照度曲线”图进行水平面照度值的计算。 但所查得的照度值是“假设水平照度”。计算点处的实际水平照度为 式中 水平面照度,lx; 每个灯具中的总光通量,lm 维护系数; 各灯具对计算点所产生的假设水平照度的总和,lx,2、平面相对等照度曲线 对非对称配光的灯具可利用“平面相对等照度曲线”进行计算。 “平面相对等照度曲线”是假设计算高度为而绘制的。 式中 水平面照度,lx; 每个灯具中的总光通量,lm 维护系

6、数; 各灯具所产生的相对照度的总合,lx; 计算高度,。,三、举例,5.3 线光源直射照度计算,一、线光源的光强分布 1、各种线光源的横向光强分布曲线可用下面公式表示: 式中 方向上的光强,cd; 在线光源发光面法线方向上的光强,cd; 2、任意线状灯具在通过灯纵轴的各个平面上的光强分 布曲线,可用下面一般形式表示:,实际应用的各种线光源的纵向光强分布曲线,可利用下列五类理论光强分布曲线来表示。 A类: B类: C类: D类: E类:,如图5-14,计算点P的光强以及法线照度为 : 整个线状光源在点P处产生的法线照度 和水平照度 为:,二、连续线光源的照度计算,三、被照点在不同情况下的计算,1

7、、计算点不在线光源端部的照度计算 如图5-16所示计算点位于P1或P2点,则照度可利用如下关系式进行计算: 2、断续线状光源的计算,5.4 面光源直射照度计算,一、等亮度面光源的照度计算 1、基本公式: 由 产生的 P 点的水平照度为 对于多边形光源,可近似表达为 多边形的边数; 第条边对点处所张的夹角,rad; 第条边和点组成的三角形与受照面所形成的夹角,rad; 面光源亮度值, 。,2、矩形光源 (1)被照点在光源顶点向下作的垂线上P 点的水平照度 P 点垂直照度 (2)被照点在光源顶点向下作的垂线以外的地方,则P点水平照度,二、面光源计算举例,例4:如图7-32所示,某办公室平面尺寸 ,净高 ,在顶棚正中布置一个发光顶棚,发光顶棚亮度均匀、亮度值为 ,尺寸为 。求房间中心地面上P 1、P 2点处的初始水平照度值(不考虑室内反射光)。 (1)求房间中心点P1处的水平照度 对于矩形A : 从图7-30查出形状因素 故,(2)求P 2点的水平照度 从图7-30中查出形状因素 故,5.5 平均亮度计算,一、顶棚空间平均亮度 可用下式求出: 二、墙壁初始初始平均亮度 可用下式求出: 三、墙面的平均亮度 可用下式求出:,5.6 不舒适眩光计算,统一眩光评价系统(UGR)的基本公式为 式中 眩光源亮度, ; 背景亮度, ; 眩光源的立体角, ; 位置系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