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智能安全系统 孙萍第一章 绪论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108206 上传时间:2019-05-18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3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智能安全系统 孙萍第一章 绪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建筑智能安全系统 孙萍第一章 绪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建筑智能安全系统 孙萍第一章 绪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建筑智能安全系统 孙萍第一章 绪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建筑智能安全系统 孙萍第一章 绪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智能安全系统 孙萍第一章 绪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智能安全系统 孙萍第一章 绪论(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建筑智能安全系统的概述,一、建筑物的安全隐患,1.设计存在先天不足 (1)未执行国家有关技术规范 (2)内部装修大量采用可燃物 (3)耐火设计不符合要求 (4)无防排烟系统或形同虚设 2.审核把关难 3.建筑施工质量存在问题 4.单位管理混乱,安全意识淡薄,二、建筑智能安全系统的发展历程,1.1979年公安部下发77号文件,揭开了我国安全技术防范事业的序幕。 2.20世纪80年代初成立全国社会公共安全行业管理委员会。 3.80年代中期,成立了公安部安全技术防范工作领导小组。 4.80年代末期,分别组建了全国安防标准化机构和安全部的质检中心。 5.2000年,公安部和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2、联合发布了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管理办法。 6.1992年,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成立。 7.经行业协会领导的积极协调、组织、协会与寰岛集团所属的华夏公司合作,组建了中国安全防范行业网。,三、建筑智能安全系统的构成,1.安全防范基本概念 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 (1)安全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指自然属性的安全;二是有明显人为属性的安全。 (2)对人类安全的威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自然属性(或准自然属性)的安全威胁、社会人文属性(或社会属性)的安全威胁、上述两种因素相互影响、综合作用而产生的对安全的威胁。,因此安全防范不仅

3、包括以防盗、防劫、防入侵、 防破坏为主要内容的狭义“安全防范”,而且包括防 火安全、交通安全、通信安全、信息安全以及人体防 护、医疗救助、防煤气泄漏等诸多内容,即综合性安 全威胁(Safety / Security)。,2.安全防范的三种基本防范手段 人防、物防、技防 人力防范:指执行安全防范任务的具有相应素质 人员和/或人员群体的一种有组织的防范行为(包括人、 组织和管理等),主要有保安站岗、人员巡更、报警 按钮、有线和无线内部通信等。 实体防范:指用于安全防范目的、能延迟风险事 件发生的各种实体防护手段(包括建(构)筑物、屏 障、器具、设备、系统等),主要是实体的防护,如 周界的栅栏、围墙

4、、入口门栏等。,技术防范:指在近代科学技术(最初是电子报警 技术)用于安全防范领域并逐渐形成的一种独立防范 手段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新的防范概念,是指利用 各种电子信息设备组成系统和/或网络以提高探测、 延迟、反应能力和防护功能的安全防范手段,即是以 各种现代科学技术、运用技防产品、实施技防工程为 手段,以各种技术设备、集成系统和网络来构成安全 保证的屏障。,3.安全防范的三个基本要素 探测、延迟、反应 探测( Detection )是指感知显性和隐性风险事 件的发生并发出报警。 延迟(Delay)是指延长和推延风险事件发生的 进程。 反应(Response)是指组织力量为制止风险事 件的发生

5、所采取的快速行动。,在安全防范的三种基本手段中,要实现防范的最 终目的,都要围绕探测、延迟、反应这三个基本防范 要素开展工作、采取措施,以预防和阻止风险事件的 发生。当然,三种防范手段在实施防范的过程中,所 起的作用有所不同。,4.安全防范技术与安全技术防范的区别 安全防范技术是用于安全防范的专门技术,在国外, 安全防范技术通常分为三类:物理防范技术、电子防范技 术、生物统计学防范技术。 安全技术防范以运用技防产品,实施技防工程为手段, 结合各种相关现代科学技术,预防、制止违法犯罪和重大 治安事故,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活动。即以安全防范技术 为先导,以人力防范为基础,以技术防范和实体防范为手 段

6、,所建立的一种具有探测、延迟、反应有序结合的安全 防范服务保障体系。是以预防损失和预防犯罪为目的的一 项公安业务和社会公共事业。,5建筑智能安全系统构成模式,(1)建筑智能安全系统构成 1)电视监控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Video Surveillance & Control System(VSCS) 2)入侵报警系统(Intruder Alarm System(IAS)) 3)出入口控制系统 (Access Control System(ACS ) 4)电子巡查系统(Gard Tour System(GTS) 5)停车库(场)管理系统(Parking Lots Management Syste

7、m( PLMS) 6)对讲系统 对讲系统(On-line Talkback System ( OTS) 7)消防控制系统(Fire Automation System(FAS) 由此可见,一个安全防范系统是多个子系统的有 机结合,而绝不是各种设备系统的简单堆砌。,(2)建筑智能安全系统的结构模式 1)分散式安全防范系统 相关子系统独立设置,独立运行。系统主机应设置 在禁区内(值班室),系统应设置联动接口,以实现与其 他子系统的联动。 各子系统应能单独对其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 并能提供可靠的监测数据和管理所需要的报警信息。 各子系统应能对其运行状况和重要报警信息进行记 录,并能向管理部门提供

8、决策所需的主要信息。 设置紧急报警装置,留有向接处警中心报警的通信 接口。,2)组合式安全防范系统 安全管理系统应设置在禁区内(监控中心)。通过统一 的管理软件实现监控中心对各子系统的联动管理与控制。安全管理系统的故障应不影响各子系统的运行。某一子系统的故障应不影响其他子系统的运行。 能对各子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并能对系统运行状况和报警信息数据等进行记录和显示。可设置必要的数据库。 能对信息传输系统进行检测,并能与所有重要部位进行有线或无线通信联络。 设置紧急报警装置。留有向接处警中心联网的通信接口。 留有多个数据输入、输出接口,应能连接各子系统的主机。,3)集成式安全防范系统 安全

9、管理系统设置在禁区内(监控中心),通过统一的通 信平台和管理软件将监控中心设备与各子系统设备联网,实 现由监控中心对各子系统的自动化管理与监控。安全管理系 统的故障应不影响各子系统的运行;某一子系统的故障应不 影响其他子系统的运行。 能够对各子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并对系统 运行状况和报警信息数据等进行记录和显示。应设置足够容 量的数据库。 建立以有线传输为主、无线传输为辅的信息传输系统能 够对信息传输系统进行检测,并能与所有重要部位进行有线 或无线通信联络。,设置紧急报警装置,留有向接警中心联网的通信接口。 留有多个数据输入、输出接口,能连接各子系统的主机 能连接上位管理计算机,以实现更大规模的系统集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