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消防与安防技术 魏立明消防PPT——第二章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108188 上传时间:2019-05-18 格式:PPTX 页数:27 大小:2.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消防与安防技术 魏立明消防PPT——第二章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建筑消防与安防技术 魏立明消防PPT——第二章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建筑消防与安防技术 魏立明消防PPT——第二章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建筑消防与安防技术 魏立明消防PPT——第二章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建筑消防与安防技术 魏立明消防PPT——第二章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消防与安防技术 魏立明消防PPT——第二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消防与安防技术 魏立明消防PPT——第二章(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章 火灾探测器 2.1 火灾探测器的分类和型号 2.1.1 探测器分类 2.1.2 探测器型号及图形符号 2.2 火灾探测器的选择及布置 2.2.1 报警区域、探测区域和防烟防火分区的划分 2.2.2 探测器种类的选择 2.2.3 探测器数量的确定 2.2.4 探测器的布置 2.3 火灾探测器的线制 2.3.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技术特点 2.3.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线制,探测器分类,火灾探测器因为其在火灾报警系统中用量最大,同时又是整个系统中最早发现火情的设备,因此地位非常重要,其种类多、科技含量高。因此根据对可燃固体、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及电气火灾等的燃烧试验,为了准确无误地对不同物体的火

2、灾进行探测,目前研制出来的常用探测器有感烟、感温、复合及可燃气体探测器4种系列,如图所示。另外,根据探测器警戒范围的不同又可分为点型和线型两种形式。,探测器分类,火灾探测器因为其在火灾报警系统中用量最大,同时又是整个系统中最早发现火情的设备,因此地位非常重要,其种类多、科技含量高。因此根据对可燃固体、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及电气火灾等的燃烧试验,为了准确无误地对不同物体的火灾进行探测,目前研制出来的常用探测器有感烟、感温、复合及可燃气体探测器4种系列,如图所示。另外,根据探测器警戒范围的不同又可分为点型和线型两种形式。,火灾探测器的型号,1)J(警)火灾报警设备 2)T(探)火灾探测器代号 3)火

3、灾探测器分类代号 Y(烟)感烟火灾探测器 W(温)感温火灾探测器 G(光)感光火灾探测器 Q(气)可燃气体探测器 F(复)复合式火灾探测器 4)应用范围特征代号表示方法: B(爆)防爆型(无“B”即为非防爆型,其名称亦无须指出“非防爆型”) C(船)船用型 非防爆或非船用型可省略,无须注明,5)探测器特征表示法(敏感元件、敏感方式特征代号): LZ(离子)离子 MD(膜、定)膜盒定温 GD(光、电)光电 MC(膜、差)膜盒差温 SD(双、定)双金属定温 MCD(膜、差、定)膜盒差定温 SC(双、差)双金属差温 GW(光、温)感光感温 GY(光、烟)感光感烟 YW(烟、温)感烟感温 YWHS(烟

4、温一红束)红外光束感烟感温 BD(半、定)半导体定温 ZD(阻、定)热敏电阻定温 BC(半、差)半导体差温 ZC(阻、差)热敏电阻差温 BCD(半、差、定)半导体差定温 ZCD(阻、差、定)热敏电阻差定温 HW(红、外)红外感光 ZW(紫、外)紫外感光,报警区域(Alarm Zone)的划分,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警戒范围按防火分区或楼层划分的单元。 在系统设计中,在报警区域的划分中既可将一个防火分区划分为一个报警区域,也可将同层相邻的几个防火分区划为一个报警区域。但这种情况下,报警区域不得跨越楼层。 一般情况下,一个报警区域设一台区域报警控制器。当用一台区域报警控制器警戒数个楼层时,应在每层各

5、主要楼梯口处明显部位装设识别楼层的声光显示器。 区域报警控制器的容量应不小于报警区域内探测部位的总数。采用总线制时,每只探测器都有自已独立的编址,有时区域内几只探测器可按探测器组编成同一个报警部位号。报警部位号的编号应做到有规律,便于操作人员识别,以达到迅速断定着火地点或范围的目的。对不同类别的信号,如感烟探测器、水流指示器、手动报警按钮等应以不同显示方式或不同的编码区段加以区别。 合理正确划分报警区域,能在火灾初期及早地发现火灾发生的部位,尽快扑灭火灾。,探测区域(Detection Zone)的划分,探测区域是将报警区域按探测火灾的部位划分的单元。探测出被保护区内发生火灾的部位,需将被保护

6、区按顺序划分成若干探测区域。 探测区域可以是一只探测器所保护的区域,也可以是几只探测器共同保护的区域。但一个探测区域在区控器上只能占有一个报警部位号。探测区域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探测区域应按独立房(套)间划分。一个探测区域的面积不宜超过500m2。从主要出入口能看清其内部,且面积不超过1000m2的房间,也可划为一个探测区域。 (2)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二级保护对象,可将几个房间划为一个探测区域。 a. 相邻房间不超过5个,总面积不超过400m2的房间,并在每个门口设有灯光显示装置。 b. 相邻房间不超过10个,总面积不超过1000m2的房间,在每个房间门口均能看清其内部,并在每个门

7、口设有灯光显示装置。 (3) 下列场所应分别单独划分探测区域: a敞开、封闭楼梯间; b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消防电梯与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 c走道、坡道、管道井、电缆隧道; d建筑物闷顶、夹层。,防火和防烟分区,高层建筑内应采用防火墙、防火门、防火卷帘以及宽度不小于6m的水幕带等划分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允许最大面积应不超过表2-1的规定。表2-1所示为每个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探测器种类的选择,1、根据火灾特点、环境条件及安装场所确定探测器的类型,火灾受可燃物质的类别、着火的性质、可燃物质的分布、着火场所的条件、新鲜空气的供给程度以及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把火灾的发生与

8、发展分为4个阶段: 前期:火灾尚未形成,只出现一定量的烟,基本上未造成物质损失。 早期:火灾开始形成,烟量大增,温度上升,已开始出现火,造成较小的损失。 中期:火灾已经形成,温度很高,燃烧加速,造成了较大的物质损失。 晚期:火灾已经扩散。,根据对火灾特点的分析,选择火灾探测器,应符合下列原则: (1)火灾初期有阴燃阶段,产生大量的烟和少量的热,很少或没有火焰辐射,应选用感烟探测器; (2)火灾发展迅速,产生大量的热、烟和火焰辐射,可选用感温探测器、感烟探测器、火焰探测器或其组合。 (3)火灾发展迅速,有强烈的火焰辐射和少量烟、热,应选用火焰探测器。 (4)在通风条件较好的车库内可采用感烟探测器

9、,一般的车库内可采用感温探测器。 (5)火灾形成特征不可预料,可进行模拟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择探测器。,2、根据房间高度选择探测器,当同一房间内高度不同时,且较高部分的顶棚面积小于整个房间顶棚面积的10%,只要这一顶棚部分的面积不大于1只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则该较高的顶棚部分同整个顶棚面积一样看待。否则,较高的顶棚部分应按分隔开的房间处理。,探测器数量的确定,在实际工程中房间功能及探测区域大小不一,房间高度、棚顶坡度也各异,那么怎样确定探测器的数量呢?规范规定:每个探测区域内至少设置一只火灾探测器。一个探测区域内所设置探测器的数量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N探测器数量(只),应取整数; S该探测区域

10、面积(m2); A探测器的保护面积(m2); K修正系数,容纳人数超过10000人的公共场所宜取0.70.8,容纳人数为200010000人的公共场所宜取0.80.9,容纳人数为5002000人的公共场所宜取0.91.0,其他场所可取1.0。,感烟、感温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通风换气对感烟探测器的面积有影响,在通风换气房间,烟的自然蔓延方式受到破坏。换气越频繁,燃烧产物(烟气体)的浓度越低,部分烟被空气带走,导致探测器接受烟量的减少,或者说探测器感烟灵敏度相对降低。常用的补偿方法有两种:一是压缩每只探测器的保护面积;二是增大探测器的灵敏度,但要注意误报。感烟探测器的换气系数如表所列。可根

11、据房间每小时换气次数(N)将探测器的保护面积乘以一个压缩系数。表所示为感烟探测器的换气系数表。,【例1】某高层教学楼的其中一个被划为一个探测区域的阶梯教室,其地面面积为30m40m,房顶坡度为13 ,房间高度为8m,属于二级保护对象,试求:(1)应选用何种类型的探测器?(2)探测器的数量为多少只?,【解】(1)根据使用场所从表2-4知,选感烟或感温探测器均可,但按房间高度表2-5中可知,仅能选感烟探测器。 (2)由表2-3知,因属二级保护对象故k取1,地面面积S=30m40m=1200m280m2,房间高度h=8m,即6mh12m,房顶坡度为130 ,即150,于是根据S、h、查公式(2-1)

12、,保护面积A=80m2,保护半径R=6.7m。可得: 由上例可知:对探测器类型的确定必须全面考虑,确定了类型,数量也就确定了。数量确定之后如何布置及安装,以及在有梁等特殊情况下探测区域如何划分。是下面要解决的问题。,探测器的布置,1、安装间距的确定,探测器周围0.5m内,不应有遮挡物(以确保探测效果)。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如图2-4所示为探测器在顶棚上安装时与墙或梁的距离。 安装间距的确定:探测器在房间中布置时,如果是多只探测器,其两探测器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称安装间距,分别用以a和b表示。 安装间距a、b的确定方法有如下五种: (1)计算法 (2)经验法 (3)查表

13、法 (4)正方形组合布置法 (5)矩形组合布置法,经验法,【例3】某锅炉房地面长为20m,宽为10m,房间高度为3.5m,房顶坡度为120,选探测器类型;确定探测器数量;进行探测器的布置。,【解】由表2-2查得应选用感温探测器。 由表2-6查得A=20m2,R=3.6m 布置: 采用经验法布置: 横向间距 纵向间距 探测器的布置示例如图所示,可见满足要求,布置合理。,=10,矩形组合布置法,【例5】某开水间地面面积为4m8m,平顶棚,房间高度为2.8m。确定探测器类型;求探测器数量;布置探测器。,【解】由表2-4查得应选感温探测器。 由表2-5查得A=30m2,R=3.6m。取k=1.0, 取

14、2只 采用矩形组合布置如下: 于是布置如图所示。 校检: ,小于3.6m,满足要求.。,梁对探测器的影响,在顶棚有梁时,由于烟的蔓延受到梁的阻碍,探测器的保护面积会受梁的影响。如果梁间区域的面积较小,梁对热气流(或烟气流)形成障碍,并吸收一部分热量,因而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必然下降。梁对探测器的影响如图2-10及表2-7所示。查表可以决定一只探测器能够保护的梁间区域的个数,减少了计算工作量,按图2-10规定房间高度在5m以下,感烟探测器在梁高小于200mm时,无须考虑其梁的影响;房间高度在5m以上,梁高大于200mm时,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受房高的影响,可按房间高度与梁高的线性关系考虑。图2-10所示

15、为不同高度的房间梁对探测器设置的影响。表2-7所示为按梁间区域面积确定一只探测器能够保护的梁间区域的个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线制,1、多线制系统 (1)四线制 (2)两线制 2、总线制系统 (1)四总线制 (2)二总线制,二总线制,二总线是一种最简单的接线方法,用线量少,但技术的复杂性和难度也提高了。二总线中的G线为公共地线,P线完成供电、选址、自检、获取信息等功能。目前,二总线制应用最多,新型智能火灾报警系统建立在二总线的运行机制上。二总线系统有树枝形和环形、链式及混合型几种方式,同时又有有极性和无极性之分,相比之下无极性二总线技术最先进。,复习思考题,1、探测器分为几种? 2、下列型号代

16、表的意义如何: (1)JTYLZ一101; (2)JTWDZ262062; (3)JTWBDCKAII。 3、什么叫灵敏度?什么叫感烟(温)探测器的灵敏度? 4、感烟、温、光探测器有何区别? 5、选择探测器主要应考虑哪些方面的因素? 6、智能探测器的特点是什么? 7、布置探测器时应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 8、已知某计算机房,房间高度为8m,地面面积为15m20m,房顶坡度为14(1)确定探测器种类;(2)确定探测器的数量;(3)布置探测器。 9、已知某高层建筑规模为40层,每层为一个探测区域,每层有45只探测器,手动报警开关等有20个,系统中设有一台集中报警控制器,试问该系统中还应有什么其他设备?为什么? 10、已知某锅炉房,房间高度为4m,地面面积为10m20m,房顶坡度为10。(1)确定探测器种类;(2)确定探测器的数量;(3)布置探测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