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文化基础知识 高职旅游类旅游管理类第五章 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108163 上传时间:2019-05-18 格式:PPT 页数:194 大小:14.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游文化基础知识 高职旅游类旅游管理类第五章 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_第1页
第1页 / 共194页
导游文化基础知识 高职旅游类旅游管理类第五章 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_第2页
第2页 / 共194页
导游文化基础知识 高职旅游类旅游管理类第五章 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_第3页
第3页 / 共194页
导游文化基础知识 高职旅游类旅游管理类第五章 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_第4页
第4页 / 共194页
导游文化基础知识 高职旅游类旅游管理类第五章 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_第5页
第5页 / 共1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游文化基础知识 高职旅游类旅游管理类第五章 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游文化基础知识 高职旅游类旅游管理类第五章 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1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本章将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我国古代建筑与园林的基本常识,包括我国古建筑的历史沿革和特点,我国古建筑的基本构件,我国古代城市、村落和民居建筑的知识,我国的宫殿、坛庙、陵墓、楼阁、古塔建筑的知识,我国的古桥、水利工程和书院等的知识,还介绍了我国园林的起源与发展、园林的类型和特色、园林的构景要素、构景手法等知识。,小思考,你知道现存的世界最大的木结构宫殿建筑群故宫到底有多少间吗?一种流传很广的说法是,故宫有房屋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这么多的房子,一个人如果每天住一间,也要住27年。 故宫真有这么多房吗?,第一节 中国古建筑导言,一、中国古建筑的历史沿革 我国古代建筑可以上溯到

2、六七千年前,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个历史时期。其中封建社会是我国古代建筑发展成熟的主要阶段。,补充阅读 在古代世界的四大建筑体系(中国、印度、伊斯兰与欧洲)中,仅有中国式建筑一脉相承,未发生突变与断裂。,(一)原始社会建筑 原始社会的建筑发展缓慢,处于古代建筑的萌芽阶段。在早期,人们以洞穴作为居住之所,后来开始营建地面房屋,创造了原始的木架建筑。从河姆渡遗址(距今约7千年左右)可以看到,当时已出现打桩立柱架空的干栏式木构建筑,后来又出现栽柱式地面木构建筑,还使用带榫卯的构件,这表明当时的木结构建筑已具有一定的技术水平。,(二)奴隶社会建筑,从公元前21世纪到春秋时期,是我国的奴隶

3、社会,这是我国古代建筑的形成阶段。 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建筑群的组合最迟在商代已开始定型。 西周和春秋时期,以宫室为中心的城市格局初具雏形,木构架已成为中国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 瓦的出现和使用是西周在建筑史上的突出成就。,(三)封建社会建筑,公元前5世纪末开始,中国进入封建社会,古代建筑也进入了成熟发展阶段。 秦汉时期,中国古代建筑作为一个独特体系基本形成。这时斗拱已普遍使用,砖瓦的使用更为普遍,“秦砖汉瓦”甚至成为那个时代建筑的代名词。 东汉时还出现了全部石造的建筑物,如石祠、石阙、石墓等。,魏晋南北朝时期最突出的建筑类型是佛寺、佛塔和石窟。 南北朝时还出现了琉璃瓦这种建筑材料,对以后宫室建筑的

4、装饰有很大影响。,隋唐时期,我国的建筑技术和艺术都有了极大的发展和提高。 修建于隋朝的赵州桥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修建于唐代的五台山南禅寺大佛殿和佛光寺东大殿则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宋代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次转型时期,建筑风格由汉唐的宏伟大气、雄浑质朴转变为清雅飘逸。,明清时期是中国古建筑的最后一个高峰,现存的古代建筑多数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砖已普遍用于民居砌墙和城墙建设,匾额和对联在清代盛行一时。 清代还颁布了工程做法则例,统一了官式建筑的模数与用料标准。,二、中国古建筑的特点,(一)以木材和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 中国古代,黄河中下游地区森林茂密,木材很容易得到。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

5、平低,唯木材很容易砍伐和加工,且质地坚韧。 木材相对轻巧,建筑施工也方便。,砖瓦也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主要材料。多数情况下,中国古代建筑是木、砖、石、土等不同的材料结合使用,但也有以砖石为主的建筑物。,据文字记载,周代就出现了砖,但我们发现的最早的实物砖是春秋时期的。瓦的出现也很早,至少在西周时期我们就已在宫殿中使用瓦了。,(二)采用框架式结构,中国古建筑多采用“框架式”结构来支撑房屋,基本做法是:房屋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组成,各构件之间的联结点以榫(sun)卯相结合,构成房屋的基本框架。,因各地地理环境和人们生活习惯的不同,框架式结构的建筑又可分为抬梁式、穿斗式二种结构类型。 (1)抬梁

6、式。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并逐层缩小,逐级加高。梁架承受整个屋顶的重量再传到木柱上。,(2)穿斗式。直接以落地木柱支撑屋顶的重量,柱间不施梁而用穿枋联系,以挑枋承托出檐。,(三)整齐而又灵活的整体布局,中国古建筑的布局整齐灵活,颇有规律可循,归纳起来主要有下面几点: (1)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多个多座建筑物组成一个院子,每个建筑物的正面都面向院子,并在正面设置门窗。 (2)单座建筑多为长方形,也有正方形、圆形等布局形状。 (3)规模大的建筑物由若干个院子组成。,(4)一些有特殊功能要求的建筑(如园林建筑)和一些民居建筑总体布局较为自由灵活,无明显的对称规律。,(四)造型优美,装

7、饰丰富 我国古建筑讲究造型的美观。有人以“高基座、木构架、大屋顶”来概括古代建筑的外形特征,有一定的道理。 我国古建筑还善用装饰,这使我国的古建筑充满了艺术性,给人以强烈的审美效果。,(五)规模和形制有严格的等级规定,根据等级,我国古建筑可分为殿式、大式和小式三个类型。殿式建筑宏伟华丽,色彩丰富,采用黄琉璃瓦、数层斗拱、重檐庑殿等等,皇宫和大型寺观的主殿都属此类。,(六)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中国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根据山川形势、气候风向、地貌植被等因素,因地制宜地进行建筑布局。 (思考:体现在哪些方面?举例),北方的房屋多采取南向,以便有更多的阳光射入室内,南方的房屋多采取南向或东南向

8、,既可在冬天得到更多阳光,又可以夏季接受更多的凉爽海风。,北方的建筑偏重保暖,除了房屋朝南之外,还使用火坑和较厚的外墙和屋顶。北方建筑当中的常见的“合院”形式也符合当地的气候特点,既可防风、防沙,又可提供安全保障。在黄土高原一带所挖的窑洞冬暖夏凉,人们就干脆住在窑洞当中,这在潮湿的南方是难以想象的。,南方的建筑重视通风和防雨、防虫,如屋顶采用坡顶以便排水防漏;墙壁薄、窗户多,以便散热、透风;房前屋后注重绿化以便乘凉挡雨;有的地方甚至使用架空的干栏式构造。,三、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一)台基 台是用土夯筑成的高而平的方形建筑物。台基又叫基座,是高出地面的建筑物的底座。至少在商代,我国的建筑

9、就出现了台基,台基高了以后,还筑有台阶。,台基的作用是显然的: (1)通风、防潮、防腐、防虫; (2)稳定立柱; (3)承托建筑物,使建筑物显得更加高大雄伟。,不同等级的建筑物,其台基的类型也有差别,大体可分成4类: 1.普通台基 2.较高级台基 3.更高级台基 4.最高级台基,(二)间,中国古建筑空间组合的基本单位是“间” 。 古代的间与今天的间在含义上大有不同。古代,四根柱子围成的空间即称为“间” 。 建筑物的迎面间数称为“开间”或“面阔”,建筑物的纵深间数称为“进深”。,古建筑的开间有明确的等级规定,开间越多,等级越高。 建筑的最高级别为开间9间,进深5间,象征九五帝王之尊。但现存开间数

10、最大的宫殿并不是9间,而是11间,如故宫太和殿,是清朝由9间扩展为11间的。,(三)柱、梁、枋、檩、椽,柱是建筑的支撑;梁 架于木头圆柱的上部,用于支撑屋面檩(ln )条; 枋是两根柱子之间起连结作用的方形横木; 檩是架跨在房梁上起托住椽子或屋面板作用的小梁,亦称“桁”; 椽(chun)是放在檩上架着屋顶的木条。 柱和梁是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骨架的主件。,(四)斗拱,斗拱是中国传统木构建筑中用来起支撑作用的独有构件,在世界建筑史上独一无二。早在春秋时期,我国的建筑上已出现斗拱,到隋唐时期,斗拱的型制已非常成熟,高级别建筑都普遍使用斗拱。,斗拱的作用,斗拱可以用来解决垂直和水平两种构件间的重力过渡

11、问题。 斗拱也能使建筑更美观。 斗拱也是识别古代建筑物等级的显著标志。,(五)屋顶,屋顶是中国古代建筑最有特色的部分,尤其是大型建筑的大屋顶,有很强的民族特点,鲜明地体现出中国古建筑与西方古建筑的差异。,1.庑殿顶 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共“四坡五脊”。用于皇宫、庙宇等的主殿,有单檐和重檐之分。,2.歇山顶 由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组成,又称九脊顶,有单檐和重檐之分。 3.攒尖顶 屋顶坡度较陡,数条垂脊相交于顶部,无正脊。常用于面积不大的建筑,如塔、亭、阁等,也有单檐和重檐之分。,4.悬山顶 有两面坡和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屋顶伸到山墙之外,多见于民间建筑。 5.硬山顶 也是两坡

12、顶,但屋顶不悬出墙外,山墙多用砖石,常用于我国居住建筑中。,6.卷棚顶 7.盝顶 不同的屋顶体现出不同的等级,上述屋顶中,重檐庑殿顶为最高等级,然后依次为:重檐歇山顶、重檐攒尖顶、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单檐攒尖顶、悬山顶、硬山顶等。,(六)建筑色彩和彩画,最初,建筑的色彩来源于材料的原色。后来,人们开始在建筑物上涂抹颜色,将其美化,并体现出严格的等级。,在建筑物上施彩画至少在战国时期就开始了,一直延续到清代,是我国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彩画亦有等级之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七)古建筑的其他组成 脊兽、藻井、门钉、雀替、挂落等等也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组成部分。,第二节

13、古代城市、村落、民居建筑,一、古代城市和城防建筑 城市是各类建筑的汇集之地,是人类文明的杰作。中国古代城市建筑不仅是劳动者智慧的结晶,而且还鲜明地反映了古代社会思想的变迁。,(一)古代城市的起源和发展 我国很早就有了城市。原始社会末期至夏朝是城市发展初期,那时的城邑设施简陋,布局有较强的随意性,政治和军事功能明显。到商朝和西周时期,我国城市的规模已经很大,宫殿、宗庙为城市的主体建筑。,2.春秋战国及秦汉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城市大量兴起,且在规模、建城技术等方面有了很大发展。此时城市布局的棋盘形格局初步形成,并奠定了中国几千年城市发展的基础。,3.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城市布局由

14、简单的棋盘形格局发展为对称轴线封闭式棋盘形格局。 唐代国力强盛,唐都长安和唐朝的东都洛阳就规模而言超过了当时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大城市。,4.宋代以后,宋代以来,手工业和商业有了大的发展,城市布局也由此发生了大的转折,打破了汉唐以来的里坊制度,出现了沿街设店的情况,官民杂处、商民相间的住宅格局开始形成,商业街、夜市开始兴盛,城市更为繁荣。 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都是当时有名的大城市。,北宋开封复原模型,(二)古代城防建筑发展概况,早在城市出现之初,城市便有了城墙和沟防等防御设施。 商周时期可能已有了简单的城门楼。 春秋战国时期,城墙顶部出现了女墙和垛口。,汉代的城墙

15、上还出现了矩形墩台(又叫马面。 明代兴起一个大规模筑城的高潮,今天我们能看到的古代城墙多数是明代城墙。,宋代以前多是土城,只有个别石头城和砖城。城墙即使用到了砖,其使用范围也很小。宋代以后,城墙中使用砖的份量逐渐增加,明代中期,砖城普及。到清朝,县城以上的城墙不用砖的已很少见了。,(三)现存著名的城防建筑,1.南京城墙 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始建于1366年,1386年建成,总长度原有35公里多,现存长度约25公里,仍是世界最长的城市城墙。,2.西安城墙 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城墙。始建于明朝初年。 城墙高12米,底宽16-18米,顶宽12-14米,周长近14公里,呈矩形。,3.平遥城墙 位于山西

16、省平遥县,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明初县治砖城。北魏时始筑城池,1370年重筑。 平遥城墙马面多,造型美观,防御设施齐备,为中国历代筑城之少有。,4.赣州古城墙 赣州古城墙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城区,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北宋砖城墙文化遗产。城墙最早筑于唐末,至北宋嘉祐年间(10561063年)开始用砖修筑城墙。,(四)长城,长城是中国古代最宏伟的一项工程,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长城的防御体系严密,明代长城的防御体系就由城堡、城墙、城台、烟墩(烽火台)四部分构成。,长城的主要名胜有八达岭、居庸关、山海关、嘉峪关和金山岭长城等。其中八达岭长城是我国明长城中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段落之一;金山岭长城是万里长城上构筑最复杂、楼台最密集的一段;山海关被称为是万里长城第一关。,二、古代村落建筑,古代村落建筑主要有下面一些特色: (1)古代村落的营建主要依据风水环境。 (2)非常重视水口的选择和经营。 (3)明确重要建筑的位置,并以其为参照逐步建造各家宅院。 (4)体现强烈的趋吉避祸观念。,三、传统民居建筑,中国传统民居最突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