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主城区防洪规划(2006~2020)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89107999 上传时间:2019-05-18 格式:DOC 页数:74 大小:4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主城区防洪规划(2006~2020)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重庆市主城区防洪规划(2006~2020)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重庆市主城区防洪规划(2006~2020)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重庆市主城区防洪规划(2006~2020)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重庆市主城区防洪规划(2006~2020)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主城区防洪规划(2006~202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主城区防洪规划(2006~2020)(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主城区城市防洪规划重庆市主城区城市防洪规划 (2006(20062020)2020) 重庆市水利局重庆市水利局 二二七年二月七年二月 批批 准准:朱宪生 审审 查查:冀春楼 陈 渝 校校 核核:陈本利 刘朝高 王 云 修编人员修编人员:王化全 丁 扬 吴江云 王振智 黄宗理 李光强 易 瑜 张彩红 吴 涛 张 敏 邓 彬 前前 言言 重庆主城区位于长江、嘉陵江交汇处和三峡库区尾部,幅员面积 5473 km2,总人口 618 万。主城区内气候温和,水资源丰沛、交通便利,是重庆 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同时由于两江将主城区分割为南岸、渝中、 江北三大片区,境内中小河流稠密,城区沿江河谷地带

2、年年遭受洪水威胁, 损失巨大,主城区防洪已成为城市发展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1997 年,重庆市政府批准了重庆市城市防洪规划报告 ,1998 年又 批准了重庆市河道防洪管理条例 ,通过重庆市城市防洪规划报告 及重庆市河道防洪管理条例的实施,使重庆市的城市防洪工作及河道 防洪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洪灾所带来的损失明显减小。但是,重庆直辖 后,随着城市建设速度加快,主城区范围逐步扩大、沿江(河)地区现状 发生改变,以及现有城市防洪基础工程中长江、嘉陵江部分地段防洪护岸 工程的防洪标准较低,城区内中小河流防洪能力差,使重庆主城区防洪能 力不足的情况日显突出。为使主城区城市防洪保障体系与重庆市社会经

3、济 发展相适应,根据重庆都市区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纲要的要 求,我局在市政府 1997 年批准的重庆市城市防洪规划报告的基础上, 分析长江上游修建水利工程和三峡工程竣工蓄水对主城洪水位的影响,修 编了重庆市主城区城市防洪规划 (以下简称防洪规划 ) 。 遵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根据“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 合治理、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确定本次防洪规划的主要目的为: 在综合分析主城区洪水特性和防洪现状的基础上,依据防洪法 ,充分 论证并重新确认防洪标准;科学分析、计算并确定设计洪水位;通过规划 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形成以沿江防洪护岸工程为基础,干支流防洪水 库为配套,集河

4、道防洪管理、防洪监测预报相结合的综合防洪体系,实现 河流岸线生态优良与人水和谐,使城市防洪能力适应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 发展的要求。 2004 年 9 月,按照重庆都市区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纲要 对防洪规划的要求,我局成立了包括防洪、规计、水文等专业在内的 专家和技术人员的编制组,经过半年的努力,完成了防洪规划 (初稿) 的编制。2005 年 4 月,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主持召开了防洪规划 )评 审会议,并形成专家评审意见,编制组遵照专家评审意见对以下方面进行 补充完善:一是对水文分析中各控制断面的设计水位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和合理性论证,同时对设计洪水位进行复核;二是补充论证了支流上

5、 8 个 水库工程对城市防洪的作用及建设的必要性;三是结合重庆城市防洪的需 要,增加了嘉陵江左岸北碚区东阳街道防洪护岸工程和嘉陵江草街以及长 江干流小南海航电枢纽等 3 项水利工程。鉴于我市主城区位于长江和嘉陵 江的交汇处,且处于三峡水库回水变动区,为使拟定的城市防洪标准充分 考虑到三峡水库运行及上游水库修建对重庆主城区的影响,2005 年 9 月, 重庆市水利局将确认重庆主城区防洪标准等有关问题上报长江水利委员会, 2006 年 4 月,长江委以关于重庆市主城区防洪标准的函 ,对重庆市主 城区防洪标准及规划设计洪水位采用天然河道水位予以确认。经过一年多 的努力,终于完成了防洪规划 (送审稿)

6、 本次防洪规划根据重庆都市区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纲 要的总体规划思路,参照长江流域防洪规划简要报告 (2005 年)的 规划原则,结合重庆城市以及主城区面临的防洪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了 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城市防洪理念。修编后的防洪规划主 要包括:(1)对境内江(河)洪水特性和城市防洪现状的分析,并确定 不同的防护对象;(2)充分论证和重新确认防洪标准;(3)通过科学分 析、校核计算并并合理确定设计洪水位;(4)在综合考虑城市功能、上游 水库修建及三峡水库蓄水影响的基础上规划了了 27 个重点防洪工程和 6 个 方面的防洪非工程措施;(5)提出投资估算、资金筹措模式和建设资

7、金 来源。 1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概概 况况.1 1.1 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 1 1.2 洪涝灾害 5 第二章第二章 防洪、治涝现状和问题防洪、治涝现状和问题.8 2.1 防洪现状 8 2.2 存在的问题 11 第三章第三章 防洪水文分析防洪水文分析.14 3.1 暴雨洪水特征 14 3.2 暴雨洪水的成因和类型 15 3.3 设计洪水位计算方案论证 18 3.4 代表站及其资料情况 20 3.5 长江、嘉陵江洪水分析计算 21 3.6 次级河流设计频率水位 32 第四章第四章 防洪总体规划防洪总体规划.33 4.1 规划依据 33 4.2 规划的任务 34 4.3 防洪总体方案 39

8、 第五章第五章 重点防洪工程规划重点防洪工程规划.40 2 5.1 两江河道整治工程规划 40 5.2 水库枢纽工程规划 43 第六章第六章 防洪非工程措施规划防洪非工程措施规划.47 6.1 开展河道综合治理,保护河岸生态环境和堤防安全 47 6.2 加强洪水调度与管理,提高防洪工程抗洪能力 48 6.3 建设防汛指挥系统,满足防洪科学决策的要求。 49 6.4 编制防汛应急预案,做到有计划有准备地防御洪水 50 6.5 划定河道管理范围,确保河道行洪畅通 50 6.6 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健全防汛抢险机构 52 第七章第七章 投资估算及实施意见投资估算及实施意见.55 7.1 投资估算 55

9、 7.2 实施意见 59 7.3 主要结论 61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防洪规划 第一章 概况 1 第一章第一章 概概 况况 1.11.1 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 1.1.11.1.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重庆主城区位于长江上游三峡库区尾部,座落在四川盆地东南部中梁 山和真武山之间的丘陵地带,渝中区位于长江和嘉陵江的交汇处,三面临 江,群山环抱,盘旋层叠,海拔高程为 168400m,市政布局依山就势, 城市建筑物依山傍水,参差错落,层层叠叠,具有独特的山城和水城的风 貌。 重庆主城区包括:渝中区、江北区、南岸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 大渡口区、巴南区、北碚区、渝北区共

10、九区,幅员面积 5473 km2。所辖范 围位于东经 106143610702,北纬290819300722 之间。 1.1.21.1.2 自然地理自然地理 1.1.2.1 地形、地貌 重庆主城区地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过渡地带的四川盆地东南 部,居于川东平行岭谷与川中丘陵、川南山地的结合部。境内地形由条状 山脉和丘陵谷地组成,地貌上称为“平行岭谷”地形。由西向东、有缙云 山、中梁山、铜锣山、明月山等带状低山山脉自北向南平行延伸。海拨高 程在 500900m,其间分布着海拨高程 200500m 比较宽阔的丘陵地带。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防洪规划 第一章 概况 2 长江和嘉陵江分别自西南、西北流

11、入主城区,在朝天门汇合后向东出境, 沿途横切低山或丘陵地带,形成峡谷,出峡谷后江面相对宽阔,出现沙洲 或江心岛。 地貌形态受地质构造及地层岩性控制,背斜成山,向斜除局部呈条状 山脉,一般为丘陵地形,在背斜山槽谷区岩溶地貌发育,呈现锯齿状列峰 山岭和单面山岭,在向斜丘陵地区,形成“坪” 、 “岭” 、 “丘”状地形。主 城市区主要地形有以下四种。 1. 河漫滩:分布在长江的珊湖坝和广阳坝及嘉陵江的北碚等地,高出 平时水面 510m,宽 5001000m,长 2002000m。 2. 阶地:沿长江、嘉陵江两岸分布,阶地共分五级,其中二级分布较 普遍。一级阶地呈狭长带状断续分布,海拨高程 18519

12、5m,一般宽 150500m,长 5002000m。二级阶地呈带状断续分布,海拨高程 200215m,阶面平坦,微倾向下游。三级阶地因阶面被冲沟切断,呈支 离破碎状,海拨高程 225235m。 3. 丘陵:浅丘分布在长江、嘉陵江以西地区海拨高程 250350m。深 丘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海拨高程 280450m。 4. 低山:多为条形山地,呈南北向延伸,地形陡,切割剧,海拨高程 5001000m。 主城区介于中梁山和铜锣山之间,大部分为丘陵地区,现有建筑大部 分在二级以上阶地及丘陵地区,一级阶地及河漫滩地也建有不少建筑物。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防洪规划 第一章 概况 3 1.1.2.2 气候 重庆

13、主城区离海洋较远,属中亚季风区,冬季受偏北季风控制,夏季 受偏南季风影响。由于盆地周围山脉阻挡,尤其是西藏高原对大气系统的 制约,加之地形起伏较大,植被分布不均,故气候特点是:冬暖夏热,四 季分明,空气湿润,日照少,无霜期长,多雾,雨热同季,常有大风冰雹。 年平均日照时数仅为 1259.5 小时(仅占日照时数的 28.4),年平均无霜 期达 337 天,多年平均气温 18,极端气温达 43(1951 年 8 月 15 日) 。 年平均相对湿度 7883,多年平均降雨量在 1100mm 左右,降雨时空分 布不均,7580以上的雨量主要集中在 510 月,一日最大降雨量达 225.7mm(1962

14、 年 7 月 5 日) ,平均风速 0.92.1m/s,瞬时最大风速达 40m/s。故常有洪涝、旱、风、冰雹等自然灾害发生。 1.1.2.3 江河分布及水文特性 重庆主城区内江河纵横,长江、嘉陵江把重庆主城区隔成三大片区, 即半岛片区、江北片区、南岸片区。长江由西南向东北横贯重庆主城,嘉 陵江从北向南在重庆朝天门与长江汇合。除长江、嘉陵江流经主城外,还 有流域面积 100 km2 以上的河流 20 条,主要有御临河、五布河、花溪河、 一品河、梁滩河等。 长江、嘉陵江洪水主要是受川西峨嵋山、川北鹿头山和大巴山南麓三 大暴雨中心的影响。上游大面积暴雨形成的地表径流顺江而下形成过境洪 水,峰高量大、

15、持续时间较长。 区域内中小河流主要是受当地暴雨的影响。地表径流短时间内倾入区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防洪规划 第一章 概况 4 内河流使水位急剧升高。其特点是汇流快、历时短、冲击力强、水位变幅 大,形成陡涨陡落的尖瘦型洪峰。主城区流域面积 100km2 以上中小河流 流域特征及分布情况见表 1-1 及附图 1。 表 1-1 主城区流域面积 100km2以上中小河流统计表 序号河流名称水系流域总面积(km2)河流总长度(km)天然落差(m) 1跳石河长上干100.729.1684 2芦沟河长上干114.033.6467 3仁睦河嘉陵江121.027229 4土主河嘉陵江127.834.8280 5二圣河长上干128.928.3268 6朝阳河长上干135.130.4156 7鸦溪河长上干150.337.8400 8虎溪河嘉陵江165.03070 9鱼溪河长上干172.659.58422 10花溪河长上干195.963.62561 11元明溪长上干199.140.95200 12温塘河长上干208.421.5213 13璧北河嘉陵江254.344.3474 14后河嘉陵江342.250.5336 15黑水滩嘉陵江349.0651150 16一品河长上干367.152968 17梁滩河嘉陵江521.379224 18五布河长上干860.484.459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规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