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一导学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8910557 上传时间:2017-09-30 格式:DOC 页数:73 大小:2.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一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历史必修一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历史必修一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历史必修一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历史必修一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一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一导学案(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预习指要:1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和宗法制,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皇帝制度的创立,郡县制,秦朝的中央官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及影响。3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宋元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汉、唐、宋、元地方行政机构的演变。 4明内阁制和清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第 1 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任务目标:1了解夏商时期的王位世袭制度2理解分封制的基本内容及作用3理解和掌握西周宗法制的内容及影响4总结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自主学习:1从禅让到王位世袭制(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什么?是谁在什么时候建立的?(2)王位世袭制取代了什么制度?2等级森严的分

2、封制(1)分封的目的和对象是什么?受封诸侯的义务和权利分别有哪些?(2)分封制的影响是什么?3西周的宗法制(1)实行宗法制的目的是什么?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什么?(2)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如何?活动探究探究 1 .阅读子目“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尝试说出相关问题:(1)我国进入阶级社会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世界文明古国。我国古代的政治文明主要是受大河文明还是海洋文明影响?(2)结合教材,客观叙述分封制的目的、对象、内容和影响。(3)如何正确评价西周的分封制?探究 2.阅读子目“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尝试说出相关问题:(1)什么是宗法制?宗法制的实行有哪些作用?如何理解大宗和小宗的关系?(2)你能从现

3、实生活中感受到宗法制的深远影响吗?尝试举例说明。当堂反馈1 “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右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A.分封制度 B.王位继承制度 C.郡县制度 D.三公九卿制度2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A 嫡长子继承制 B.反复出现的分封制 C.三纲五常的伦理观 D.传统的宗族观念3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这反映出贾母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4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B宋

4、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第 2 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任务目标:1了解秦朝的统一,分析秦朝能够实现统一的原因。2理解皇帝制度以及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的职能。3了解郡县制的建立,比较郡县制和分封制的异同。自主学习:1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1)秦国经过谁的变法实力强大?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的建立者是谁?于何时建立?(2)秦为什么能灭六国,实现统一?2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1)皇帝称号的由来是什么?(2)中央设置了哪些主要官职?分别有什么职能?3郡县制的全面推行(1)简述郡县制的由来。秦始皇在谁的建议下在全国推行郡县制?(2)郡

5、县制的长官分别是谁?如何产生?活动探究:探究 1:古风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雄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铭功会稽岭,聘望琅琊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郦山隈。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思考:诗中“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是指什么历史事件?诗中的历史人物为何落到“金棺葬寒灰。 ”的下场?诗人对他的叙述评价是否客观?为什么?探究 2:公元前 221 年秦灭六国。天下初定,秦王嬴政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先确定个名号。先秦时期最高统治者一般都称“王”,完成了

6、前无古人的事业、自感功高盖世的嬴政,认为“王”的称号不足以显示其权势和地位。于是,他下令群臣议名号。以丞相王绾为首的群臣请上尊号为“泰皇”。但是嬴政并不满意,决定:“去掉泰字,加上皇字,采用上古帝位的名号,称为皇帝。”“皇帝”之称实际上就是古代传说中“三皇五帝”的合称。右图为“清乾隆玉玺”,中国历代帝王用玉玺这一惯例始于秦始皇。相传为了显示自己前无古人的至尊伟大,秦始皇用和氏壁制作了“传国玉玺”,又称“传国玺”。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 ”之信物。传国玉玺从此成为承天受命的象征。 ()从“皇帝”名号的确立中,你能得出什么认

7、识?()根据材料所含的历史信息,指出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本质。探究 3: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试对郡县制与分封制进行比较。当课反馈:1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与分封制相比,主要特点是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 世卿世禄制确立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 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吏均由皇帝任免A B C 2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本质特征是A改国王为皇帝,权力至高无上 B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C地方实行郡县制,防止割据 D采用法家思想,实行严刑峻法3下列有关中国古代郡县制的评价,正确的是郡县制是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 废分封,立郡县是秦朝二世而亡的重要原因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8、是历史的进步 废分封,立郡县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A. B C D4以下有关秦朝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我国经济政治发展的结果 B其体现了封建主义的残暴性C 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D是导致秦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第 3 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任务目标:1掌握郡国并行制、行省制度等重要的地方制度;2掌握唐宋限制相权的措施,分析三省六部制的作用;3掌握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等重要的选官制度。4总结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线索和规律。自主学习:1中央集权的发展(1)汉初威胁中央集权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此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2)宋初威胁中央集权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此宋太祖采取

9、了什么措施?(3)元朝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什么措施?行省制度有什么意义?2君主专制的演进(1)唐朝的三省分别是什么?分别有何职权?六部是哪六部?三首六部制的作用是什么?(2)宋朝采取什么措施来限制宰相的权力?(3)唐宋加强皇权的相同特点是什么?3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1)汉朝实行什么选官制度?目的是什么?以什么为主要标准?(2)魏晋南北朝实行什么选官制度?以什么为标准?有什么影响?(3)隋朝实行什么选官制度?为什么说科举制度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活动探究探究 1 中央集权的发展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七国之乱”等地方势力发动的叛乱,由此可见地方与中央的争权斗争由来已久,在中国古代中央是如何

10、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的呢?(1)从汉至宋地方政治制度是如何演变的?(2)在行省制度下,元政府是如何管理地方的?(3)从汉至元中央与地方的争权中,你得出了什么结论?探究 2 君主专制的演进史学家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外,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了,得跪着说话了,这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是什么呢?”(1)唐宋统治者在为加强皇权,削弱相权而各采取了哪些措施?谈谈它们的异同点。(2)从汉到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中体现了哪些发展趋势?探究 3乌衣巷唐 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

11、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依据以上图文, “乌衣巷”了与本课有关的哪些史实?状元匾反映了选官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当堂反馈1贞观年间,唐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行机制是 A尚书省 中书省 门下省 B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C尚书省 门下省 中书省 D门下省 中书省 尚书省2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这种演变说明了 A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下地方建制逐渐完善 B古代中国长期以来存在着君权与相权的矛盾C古代中国长期存在的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已经解决D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体制逐渐完善3对下图的理解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图示一、二、三分别反映了秦、唐、元三朝的中央官制B图示说明从秦至元时期中央官制日益腐朽、膨胀C

12、图示二与图示一相比,说明唐朝时期丞相的权力进一步削弱D图示说明自秦以来,中央存在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斗争4下列史实与科举制有关的是采用分科考试选拔官员隋唐设立进士科有利于打破贵族特权垄断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A BC D 第 4 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任务目标:1.掌握明太祖废中书省和丞相的原因及影响;2掌握内阁制的出现、发展以及地位;3掌握清初政治制度的变化、军机处设置的影响;4探究内阁制与宰相制度的区别。自主学习:1宰相制度的废除(1)明朝威胁皇权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为了加强皇权,明太祖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带来了什么影响?2内阁的出现简述明代内阁形成的过程?内阁的性质和地位如何?3军

13、机处的设立(1)清朝威胁皇权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康熙帝为加强皇权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的意义是什么?(2)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活动探究探究 1 1380 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同时,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他还下令,以后不许再设丞相。至此,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请思考:(1)请你谈谈宰相制度的废除,究竟有何利弊?(2)明成祖时,参与国家机密事务决策的“内阁”出现了。请思考内阁制与宰相制有何区别?探究 2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思考

14、:(1)这首诗直接说明了什么?(2)“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 引文反映了军机处的职能是什么?(3)军机处的设立有何重大影响?(4)清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有何不同?当堂反馈1明太祖废除了宰相制度,根本上是 A因为宰相胡惟庸“谋危社稷” B地方上设三司后,宰相职权扩大C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 D宰相之职可以由六部替代2明太祖在一首诗中写道“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的做法是A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B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C授予内阁大学士票拟权 D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3秦朝以来,直至清朝前期,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最突出特点是 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激烈 B国家的统一和分裂相交替C专制皇权的日益强化 D专制皇权与相权的斗争日益激化4下列最能反映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本质特点的是A“燔诗书而明法令”B“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C“六王毕,四海一”D“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地,人迹所制,无还臣者”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第 5 课 古代希腊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