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2019届高三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091871 上传时间:2019-05-17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66.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襄阳市2019届高三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湖北省襄阳市2019届高三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湖北省襄阳市2019届高三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湖北省襄阳市2019届高三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湖北省襄阳市2019届高三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襄阳市2019届高三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襄阳市2019届高三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湖北省襄阳市湖北省襄阳市 2019 届高三联考届高三联考 语文试题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 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 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文身的原初意义:中华古礼的原型 文身是我国东夷南

2、蛮百越的古俗,东夷南蛮进入华夏,其原来的文身与古礼和风俗的关联已在 五帝时代与华夏的融和中渐渐消失。而百越之地的吴在殷商末年,越在春秋末年仍以文身为俗。 墨子公孟曰“越王勾践,剪发文身,以治其国,其国治”。这里“剪发文身”是用来治 国的,不仅仅是风俗,而且是礼。墨子讲越国的“剪发文身”,是与齐桓公用“高冠博带,金 剑木盾”以治其国;晋文公用“大布之衣,群羊之裘,韦以带剑”以治其国;楚庄王的“鲜冠 组缨,缝衣博袍”以治其国相比较的。这时,东面的齐,南面的楚都进入到以衣冠为礼的阶段, 而只有在越,仍是剪发文身。越国的“剪发文身”之礼,能与春秋时代的齐、晋、楚三国之礼 并行且与之一样达到“其国治”的

3、政治和社会效果,在于越国之礼虽然外在形式不同于三国, 但在内在核心上却与之相同。从内在核心上讲,“剪发文身”这一源远流长的古礼,具有与其 它古礼一样的三大共同点。 第一,文身图案与氏族的根本观念紧密相关。身之所文的,是类似于图腾理论所讲的图腾。既 是氏族部落之祖先,又是氏族成员的保护神。史记周本纪说越人:“常在水中,故断其 发,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害。”文身关系到百越诸族的根本观念。 第二,文身具有百越诸族的成人礼的作用。淮南子齐俗训:“中国冠笄,越人劗发。” 这是从冠笄之礼的角度讲中原地区与百越地区的不同。冠笄之礼是中原诸族的成人礼。男子成 年行冠札,头上戴冠,以冠束发。女子成年行笄,用

4、笄束发。百越诸族则是剪断头发而形成符 合越礼的发式。中原成年之礼,不仅是冠笄,还有相应的服饰,同样百越的成人之礼,不仅要 断发,还要拔牙、漆齿、文身。百越诸族成人礼中的文身,意味着将人的自然之躯,按社会、 仪式、观念的要求加以改变,显示了自然人向社会(氏族、文化)人的生成,更重要的是,只 有文,人才达到了自己的身份认同,才标志作为社会(氏族)人的完成。 第三,文身作为礼的重要功能是对人的等级差别进行外观感性上标识。墨子讲的越王用 “剪发文身”之礼以“治其国”,越礼与华夏之礼一样,其重要功能就是对人进行等级区分。 宋代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蛮记载黎族规定奴婢不得纹面:“惟婢获则不刺面。”礼 记乐记讲

5、,“礼”的最大功能在“别”(区分)。荀子礼论讲了“别”就是“贵贱 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也。”如果说,文身作为一种古礼,最初是 2 平等性的图腾观念,然后有从生理上对人进行分类的成年礼,社会的再进一步演化,就会提升 到别贵贱的等级标志。从越王的剪发文身而使越国大治看来,文身已经演进到别贵贱的功能了。 文,这种在身体上刻缕图像的行为,使自然之人变成社会之人和文化之人。文身是在仪式(原 始古礼)中进行的。是仪式使文身具有了神圣性,同时文身之人在仪式中获得的神圣使之成为 仪式的核心。 正是文身古礼内蕴着与后来精致化中华之礼同质的三大功能,“文”才最后演进成为中华之礼 和中华之美的核心。 (摘

6、选自新华文摘刊文,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齐桓公用“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之时,南面的楚也进入到以衣冠为礼的阶段, 而只有在百越,仍以剪发文身为礼。 B从越王勾践的剪发文身而使越国大治看来,在那时越国的文身古礼已经从最初的在生理上 对人进行分类的成年礼演进到贵贱的功能了。 C百越地区古代的成人礼要断发、拔牙、漆齿、文身,完成了这一系列的仪式,才能够从外 观感性上识别人的等级差别。 D古代百越诸族成人礼中的文身,是成人礼中最重要的一项。在那时只有“文”,人才达到 了自己的身份认同,才标志作为社会(氏族)人的完成。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

7、一项是(3 分) A文章第一段分析到文身是百越的古俗,并引用墨子公孟的文字表明越王勾践的剪发 文身是“以治其国”。 B到了宋代,诗人范成大还在桂海虞衡志志蛮记载:“惟婢获则不刺面。”这也证明 了“文身”有对人进行等级区分的作用。 C文章以并列的方式论述了“剪发文身”与其他古礼一样的三大共同点,并分析了三者之间 的联系和区别。 D引用论证是本文最大的特点,文章通篇都是各种例子,增加了文章的内涵,同时使论述更 具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不论是越王还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他们都希望通过礼仪定式和礼制规范划分人们 的等级从而维护自己的政治梦想。 B从淮南

8、子齐俗训:“中国冠笄,越人劗发。”我们看到古代中原地区与百越地区成 人礼的不同。中原各族男子成年行冠礼,女子成年行笄礼。 C越的剪发文身之礼与中原华夏之礼都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对人进行等级区分。按照荀子 所说,这种区分就是让“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也”。 D文身古礼蕴涵着与后代精致化中华之礼同质的三大功能,是因为“文”已经演进成为中华 之礼和中华之美的核心内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年关 侯发山 风从门缝里溜进来,“飕飕飕”,直往人的脸上扑、怀里钻。一家老小虽然都缩着膀子把自己 藏在被窝里,还是给冻得瑟瑟发抖,仔细

9、听,还能听到牙齿在打架。寒冬腊月,屋子里没有生 火;如果把被子挂起来,稀薄得能看出人影,能不冷?隐约传来远处炸响的鞭炮,过年的味浓 了,更衬托出家里的冷清。 儿子福来不时瞄一眼冰冷的灶台,似乎期待着奇迹发生,期待着灶膛燃起来,期待灶台上有温 热的饭菜,也只是温热,喷香都是奢望。 3 不只是福来,康群山,还有他的老婆,小女儿麦香,虽说都躺在炕上,一个个都睁大着眼睛, 没有一点睡意,大白天不是睡觉的时间,这是其一,除了冷,还有饿,哪能睡得着?今年春上, 天旱,麦子连种子都没收回;到了秋天,有雨了,却大得吓人,像是老天爷的水缸漏了,把庄 稼给毁得一塌糊涂,种一葫芦连两瓢也没收够,颗粒无收。 福来吸溜

10、了一下鼻子,似乎闻到了邻居家传来的饭菜的香味,忍不住说道:“爹,我饿。” 康群山刚想骂句“饿死鬼托生”的,听到麦香说“我也饿”,他就把话咽了回去。 老婆说:“要不,你去康百万家借点?” 康群山叹口气,说:“今年已经借了康家八两银子、六斗麦子,一文一两都没还,咋再去张口 呢?” 老婆又说:“每逢遭年馑,康家都要施舍粥棚,要不,我带孩子们去看看?” 康群山说:“今天是大年三十,人家不过年?这时候去,怕是不妥啊。” 这时候,忽然听到拍打柴门的声音,“扑嗒,扑嗒”,随着这声音,还有人在叫:“山哥,在 家吗?日头都晒住屁股了还不起来。” 康群山不情愿地从被窝里爬起来,掩了掩衣襟,走过去打开了柴门原来是偃

11、师掏烟囱的驼 子。因为他常年游街穿村掏烟囱,把背都弄驼了,大伙儿就叫他驼子,倒不记得她姓啥叫啥了。 康群山咂吧了几下嘴,说:“驼子,今年俺家不掏烟囱。”腊月二十三那天,他自己掏过了, 通畅着呢。 驼子痞着脸说:“屁话,你家烟囱都不冒烟了,这不是堵了是啥?” “”康群山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若搁往年,这一天正是灶火忙碌的时候,除 了洗洗涮涮,蒸包子,炸果子,炖猪肉,烧豆腐,从早忙到晚,吃罢年夜饭才消停。今年他家 烟囱不冒烟,不是堵了,是根本就没生火,哪来的烟?若是生火,一是浪费柴禾,二是面缸都 见底了,没米下锅啊。 驼子没去看康群山的脸色,只顾瞅着烟囱说:“山哥,若是掏出东西,你该付费付

12、费;若是烟 囱里没有东西,我拍拍屁股走人还不中?” 话说到这份上,康群山没有拒绝的理由。 驼子放下了鼓囊囊的背包,开始忙活。他让康群山回屋暖和,自己爬到了康家的屋顶,去检查 烟囱的出口。康群山没有回屋,缩着膀子,站在院子里瞅着驼子折腾。驼子是给自己干活的, 人家都不怕冷,自己怕冷? 也只是一袋烟的工夫,只听驼子叫道:“山哥,烟囱里还真有东西,怪不得不冒烟呢。”说着 话,驼子从烟道里掏出一个小包裹。 连老鼠都不来他家光顾了,怎么会有东西呢?不像是老鼠所为啊。康群山心里咯噔了一下,紧 接着,又咯噔了一下,咋给人家驼子报酬呢?一时间,康群山愁上加愁,上吊的心思都有了。 驼子猴子一样从房顶上出溜下来,

13、也不征求康群山的意见,自作主张把那个小包裹打开了。 包裹打开的一瞬间,驼子,康群山,两个人都惊呆了,原来小包裹里包的不是破衣烂衫,而是 一兜碎银子! 驼子查了查,不多不少,整整十两! “山哥,这下你可过个肥年了我拿走两文,算是报酬。”不管康群山是否同意,驼子拣起 两枚铜钱,背起工具包,乐颠颠地走了。 等到驼子走后,康群山才回过神来,明白自己不是在做梦。 康群山带上银子出门采购年货的时候,得知整个康店村,凡是跟他家一样情况的,驼子都去掏 烟囱了,让人惊奇的是,他们的烟囱里也都藏有十两银子! 当天晌午,站在邙山岭的康百万,看到整个康店村家家户户的烟囱都溢出了烟,他的脸上漾出 了笑意,对身边的驼子说

14、:“好,你也回家过年吧明年的年关你还来。” 驼子接过康百万给他的赏金,笑呵呵地走了。 (选自小说月刊2018 年第 10 期) 4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寒风刺骨,屋里没有生火,只有冰冷的灶台和躺在炕上忍饥挨冻的一家大小。灾荒之年, 一双儿女“我饿”“我也饿”的声音在别人家饭菜的香味中尤为凄清。 B当老婆提出“去康百万家借点”的建议后,他说:“今年已经借了康家八两银子、六斗麦 子,一文一两都没还,咋再去张口呢?”可见康群山是一个死要面子的人。 C在康群山进退维谷的时刻,掏烟囱的驼子出场了,他化解了康群山家的经济危机,那从烟 囱里掏出的十两银子让与

15、康群山一样贫苦的人闯过了年关。 D年关,对贫困者来说,过年如过关。作者极尽繁笔,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 写等,写活了年关康群山家的窘境。 5小说中康百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6 分) 6文章最后两段独具匠心,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是指每年 11 月 11 日的网络促销日,源于淘宝商城(天猫)2009 年 11 月 11 日举办的促销活动,当时参与的商家数量和促销力度有限,但营业额远超预想的效果,于是 11 月 11 日成为天猫举办大规模促销活

16、动的固定日期。 每年的“双十一”网购狂欢节,网购订单均会瞬间激增,而下单后的送货环节都成为买家吐槽 的重点。临近“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不少快递员却选择辞职避过这段时间或者干脆转行, “频繁促销使得快递量是起来了,但电商快件的价格却是一路下行,同样的收货量,快递员收 入少了而且也更辛苦,部分网点甚至换了一票人,包括老板在内”。 “双十一”前夕,由北京市工商局牵头,市公安局、商务委、质监局、食药局、网信办、北京 海关、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 8 家单位集中约谈了京东、天猫、亚马逊等 13 家电商。北京 市工商局从 5 个方面对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提出了指导意见。针对“双十一”期间,平台商家 推出的各种格式条款,市工商局强调了平台经营者不得从事的三大禁止行为。北京市公安局要 求电商平台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警惕冒充商户客服人员通过退换货对消费者进行 诈骗的行为。 (摘编自 2018“百度百科”) 材料二: 发展至第九年,天猫“双十一”已是当今世界最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