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10月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091501 上传时间:2019-05-1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7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10月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10月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10月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10月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10月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10月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10月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武威第一中学武威第一中学 20192019 届高三届高三 1010 月月考月月考 物 理 试 题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 1在物理学史上,正确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且推翻“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这个观点的物理学家 及建立惯性定律的物理学家分别是( ) A亚里士多德、伽利略 B伽利略、牛顿 C伽利略、爱因斯坦 D亚里士多德、牛顿 2. 在力的合成中,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是 ( ) A合力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 B合力一定至少大于其中一个分力 C合力一定至少小于其中一个分力 D合力可能比两个分力都小,也可能比两个分力都大 3. 关于圆周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做匀速圆周运动的

2、物体,所受合力一定指向圆心 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速度不变 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不变 D匀速圆周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4. 若某物体由静止开始以恒定的加速度运动,则该物体在 2ts 末的速度大小与物体在这 2ts 内中间 位置的速度大小之比为( ) A1: B1: C:1 D:1 5一个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则 该物体:( ) A 01s 内加速运动,1s3s 内减速运动,第 3s 末回到出发点 B 03s 内物体位移是 12m 2 C 01s 内与 1s3s 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D 2s 时的速度方向与 0.5s 时的速度方

3、向相反 6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发现险情紧急刹车,汽车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车,已知汽 车刹车时第一秒内的位移为 13m,在最后 1 秒内的位移为 2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汽车在第 1 秒末的速度可能为 10m/s B 汽车加速度大小可能为 3 2 /m s C 汽车在第 1 秒末的速度一定为 11m/s D 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一定为 4.5 2 /m s 7.如图所示,在倾斜的天花板上用力F垂直天花板压住一木块,使它处于静止状态,则关于木块受 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必定受四个力作用 B. 可能只受三个力作用 C. 可能只受两个力作用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8.

4、 在同一水平直线上的两位置分别沿同方向抛出两小球 A 和 B,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不计空气 阻力要使两球在空中相遇,则必须( ) A先抛出 A 球 B同时抛出两球 C先抛出 B 球 D使两球质量相等 9. 质量为 m 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的圆形轨道的内侧运动,经过最高点而不脱离轨道的最小速度为 v,当小球以 2v 的速度经过最高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 ) A0 Bmg C3mg D4mg 10.如图所示,A、B 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 mA和 mB,且 mAmB,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滑轮的质量 和一切摩擦均不计,如果绳一端由 P 点缓慢地向右移动到 Q 点,整个系统重新平衡后,物体 A 的高 度和

5、两滑轮间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如何变化( ) 3 A物体 A 的高度升高, 角变小 B物体 A 的高度降低, 角不变 C物体 A 的高度升高, 角不变 D物体 A 的高度降低, 角变大 11.物体 A 放在物体 B 上,物体 B 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已知 mA=8kg,mB=2kg,A、B 间动摩擦 因数 =0.2,如图所示若现用一水平向右的拉力 F 作用于物体 A 上,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当拉力 F16N 时,A 静止不动 B当拉力 F16N 时,A 相对 B 滑动 C无论拉力 F 多大,A 相对 B 始终静止 D当力拉 F=16N 时,A 受 B 的摩擦力等于 3

6、.2N 12. 如图,三根轻细绳悬挂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保持静止,A、D 间细绳是水平的,现对 B 球施加 一个水平向右的力 F,将 B 缓缓拉到图中虚线位置,这时三根细绳张力 TAC、TAD、TAB的变化情况 是( ) A都变大 BTAD和 TAB变大,TAC不变 CTAC和 TAB变大,TAD不变 DTAC和 TAD变大,TAB不变 二、多选选择(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13. 物体静止于斜面上,如图所示,则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4 B物体所受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C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

7、力和反作用力 D物体所受的重力可以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 14.如图,汽车向右沿水平面运动,通过绳子提升重物 M若不计绳子质量和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 则在重物匀速上升的过程中,有( ) A汽车做加速运动 B汽车做减速运动 C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增大 D绳子张力不断减小 15.如图所示,A、B、C 三个物体放在旋转圆台上,它们与圆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A 的质 量为 2m,B、C 质量均为 m,A、B 离轴心距离为 R,C 离轴心 2R,则当圆台旋转时(设 A、B、C 都 没有滑动)( ) A物体 C 的向心加速度最大 B物体 B 受到的静摩擦力最大 C= 是 C 开始滑动的临界角

8、速度 D当圆台转速增加时,B 比 A 先滑动 16.质量为 m 的物体沿着半径为 r 的半球形金属球壳滑到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如图所示,若 物体与球壳之间的摩擦因数为 ,则物体在最低点时的( ) A向心加速度为 B向心力为 m(g+) C对球壳的压力为 D受到的摩擦力为 m(g+) 5 17. 图示的木箱 a 用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下,木箱内有用竖直弹簧相连的两物块 b 和 c,b 放于木箱 的水平地板上已知木箱 a 的质量为 m,物块 b 的质量为 2m,物块 c 的质量为 3m,起初整个装置 静止不动用符号 g 表示重力加速度,则剪断细线的瞬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块 b 下落的加

9、速度为 g B木箱 a 下落的加速度为 2g C物块 b 对木箱底板的压力为 mg D物块 b 对木箱底板的压力为 2mg 三、实验题(每空两分,共 10 分) 18. 图 1 所示为某同学研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间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示意图。 (1)下面列出了一些实验器材: 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带滑轮的长木板、垫块、小车和砝码、砂和砂桶、刻度尺。 除以上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 A秒表 B天平(附砝码) C低压交流电源 D低压直流电源 6 (2)实验中,需要平衡摩擦力:小车放在木板上,后面固定一条纸带,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把 木板一端垫高,调节木板的倾斜度,使

10、小车在不受绳的拉力时能拖动纸带沿木板做_运动。 (3)实验中,为了保证砂和砂桶所受的重力近似等于使小车做匀加速运动的拉力,砂和砂桶的总 质量 m 与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 M 之间应满足的条件是_。这样,在改变小车上砝码的 质量时,只要砂和砂桶质量不变,就可以认为小车所受拉力几乎不变。 (4)如图 2 所示, A、B、C 为三个相邻的计数点,若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T=0.10s,A、B 间的距离为 x1=5.90cm ,B、C 间的距离为 x2=6.46cm ,则小车的加速度 a=_m/s2(结果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5)做实验时,该同学已平衡掉摩擦力。在处理数据时,他以小车的加速

11、度的倒数为纵轴,以小 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 M 为横轴,描绘出-M 图象,下图中能够正确反映-M 关系的示意图是 _。 A. B. C. D. 四、计算题(共 34 分) 19.(10 分) 甲、乙两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以 10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经过车站 A 时关闭油门以 4m/s2的加速度匀减速前进,2s 后乙车与甲车同方向以 1m/s2的加速度从同一车站 A 出发,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问乙车出发后多少时间追上甲车? 20(10 分)如图所示,细绳一端系着质量为 M=1.0kg 的物体,静止在水平板上,另一端通过光滑小 孔吊着质量m=0.3kg 的物体,M 的中点与圆孔

12、距离为 L=0.2m,并知 M 与水平面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2N,现使此平面绕中心轴线以角速度转动,为使m处于静止状态。角速度应取何值? 7 21.(14 分)如图甲所示,有一块木板静止在足够长的粗糙水平面上,木板质量为 M=4kg,长为 L=1.4m;木块右端放的一小滑块,小滑块质量为 m=1kg,可视为质点现用水平恒力 F 作用在木 板 M 右端,恒力 F 取不同数值时,小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分别对应不同数值,两者的 aF 图象如 图乙所示,取 g=10m/s2求: (1)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以及木板与地面的滑动摩擦因数 (2)若水平恒力 F=27.8N,且始终作用在木板 M 上,当小滑块 m 从木板上滑落时,经历的时间为 多长 欢迎访问“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