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临川市第一中学等九校2019届高三3月联考理科生物试题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091477 上传时间:2019-05-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临川市第一中学等九校2019届高三3月联考理科生物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西省临川市第一中学等九校2019届高三3月联考理科生物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西省临川市第一中学等九校2019届高三3月联考理科生物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西省临川市第一中学等九校2019届高三3月联考理科生物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西省临川市第一中学等九校2019届高三3月联考理科生物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临川市第一中学等九校2019届高三3月联考理科生物试题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临川市第一中学等九校2019届高三3月联考理科生物试题附答案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等九校2019届高三3月联考理科生物试题1.下列有关细胞内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蛋白质、核酸、多糖的单体均以碳链为基本骨架B. 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单糖形式存在C. 磷脂、核酸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中均有C、H、0、ND. 高温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而发生变性【答案】B【解析】【分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详解】蛋白质、核酸、多糖的基本单位依次为: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均以碳链为骨架,A正确;生物体内的糖大多以多糖形式存在,B错误;磷脂、核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蛋白质一定含有C、H、

2、O、N,C正确;高温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导致其变性,D正确。故选B。2.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植物细胞中O2的产生和利用都发生在膜结构上B. 植物细胞中CO2的产生和利用都发生在基质中C. 动物细胞中代谢过程能产生H2O的细胞器都具有膜结构D. 动物细胞中代谢过程既生成H2O又消耗的H2O细胞器具有双层膜结构【答案】C【解析】【分析】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消耗氧气,第二阶段产生二氧化碳,光反应阶段产生氧气,暗反应阶段消耗二氧化碳。【详解】植物细胞中氧气的利用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在类囊体薄膜上产生,A正确;植物细胞内二氧化碳在线粒体基质中产生,在叶绿体基质中被利用,B正确;动物细

3、胞中核糖体可以进行氨基酸的脱水缩合产生水,但核糖体无膜结构,C错误;动物细胞中线粒体中既可以消耗水,又可以生成水,为双层膜,D正确。故选C。3.2018年8月,我国科学家首次人工创建了单染色体的真核细胞,即只有一条线型染色体的酿酒醇母菌株SY14。是将天然酿酒酵母的16条染色体通过15轮染色体融合而形成,且具有正常细胞的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SY14的诞生是基因重组的结果B. SY14一条线型染色体上可能存在多对等位基因C. SY14的染色体DNA只有一个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D. SY14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呈线性排列【答案】B【解析】【分析】单染色体的酵母菌是由16条染色体融合而成

4、,含有原本的16条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详解】SY14是由16条染色体融合而成,属于染色体变异,不属于基因重组,A错误;该酵母菌的1条染色体是16条染色体融合而成,故可能存在原本染色体上的多对等位基因,B正确;该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故会有多个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C错误;SY14染色体上的基因呈线性排列,D错误。故选B。4.下列有关生物的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物种基因频率的变化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B. 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C. 无法进行基因交流的生物之间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D. 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答案】C【解析】【分析】变异是不定向的,自

5、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基因频率改变不一定形成新的物种,A错误;基因突变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B错误;仅存在地理隔离也无法进行基因交流,C正确;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错误。故选C。5.某农场引进一批羔羊,群内繁殖七代后开始出现“羔羊失调症”。病羊于出生数月后发病,表现为起立困难、行起不稳,甚至完全不能站立,此病在羊群中的总发病率为2.45%,同胞羔羊中的发病率为25%,病羊中雌雄比为101:103。下列对此病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此病的致病基因很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B. 此病很可能是隐性遗传病C. 再次引进

6、多只羔羊与本群羊交配,可有效降低发病率D. 因为此病无法医治,羊群中的致病基因频率会迅速降为0【答案】D【解析】【分析】该病在雌雄中发病率相同,故控制该病的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又因为后代中发病率较低,故可能为隐性遗传病。【详解】该病在雌雄中发病率相同,故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A正确;此病在羊群中的总发病率为2.45%,发病率较低,故可能是隐性遗传病,B正确;新引入的羊可能不携带致病基因,故引进多只羔羊与本群羊交配,可有效降低发病率,C正确;致病基因的频率不会降为0,因为杂合子表现正常,D错误。故选D。6.如图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请分析下列对“环境容纳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A. 按

7、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B. 曲线图中的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最大承载能力C. 现在的人口问题造成环境恶化,环境容纳量有下降的趋势D. 据图可知人类能改造环境,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纳量【答案】D【解析】【分析】人口数量达到一定数量后,在接近K值处徘徊,为最佳模式;一开始人口数量增长过快,超过K值后下降接近K值,为第二理想模式;一开始人口增长过快,超过K值后同时破坏环境,导致K值下降,为最差模式。【详解】人口数量在K值处徘徊,是最佳模式,一开始人口增长过快,超过K值后同时破坏环境,导致K值下降,为最差模式,故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是、,A正确;环境容纳量是环境条件

8、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的空间所能维持的最大种群数量,B正确;如今环境被破坏,导致环境容纳量下降,C正确;人口数量不能超越环境容纳量,D错误。故选D。7.在自然生长状态下,植物光合日变化曲线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为单峰型,另一种为双峰型,即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果树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受温度、光照、水分等外界环境条件以及品种、叶龄、叶位、光合色素等自身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大多数果树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呈双峰型。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图1是某种猕猴桃净光合作用(Pn)与测定时间的关系曲线,大约8:00以前净光合速率增加主要是由于外界环境中的 _导致。(2)研究发现,果树光合速率

9、季节变化大多呈双峰型,叶片的光合能力的强弱与叶龄有密切关系。图2表示叶龄与净光合速率(Pn)的关系,展叶初期,叶片结构发育不全,导致叶的_,且叶肉细胞中_,导致Pn较低。由图2推测,当叶龄高时,Pn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3)结合所学的知识,设计实验探究叶龄高时Pn下降的主要原因。你的实验设计思路是_.【答案】 (1). 光照强度曾加(或温度升高) (2). 叶面积小,受光面积小 (3). 叶绿体少(或基粒少或色素含量少或光合作用酶量少或酶的活性低) (4). 叶龄高时,叶片衰老,叶肉细胞中大部分叶绿素分解 (5). 取等质量的成熟叶和衰老叶研磨得到色素的提取液,然后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分

10、析比较滤纸条上叶绿素带的宽度;结果是衰老叶片得到的叶绿素带比成熟叶片叶绿素带窄【解析】【分析】图1:午休现象的原因是中午温度过高,气孔关闭,导致二氧化碳浓度下降,引起光合速率下降。图2:成熟叶的光合速率最大。【详解】(1)由图可知,8点前光照增强,光合速率会加快。(2)图2中,幼龄叶子叶片未发育完全,叶面积较小,受光面积较小,且细胞中叶绿体较少,故光合速率较低。成熟叶片光合速率较大,老叶中叶绿素被分解,导致叶绿素含量下降,引起光合速率下降。(3)为了确定老叶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否是叶绿素含量下降所致,可以提取等量成熟叶和老叶叶片的色素,再经过纸层析法分离得到色素带,经过比较两组色素带上叶绿素的

11、宽度即可获得结果,若老叶的叶绿素条带较成熟叶片较窄,说明是老叶叶绿素含量下降引起的光合速率下降。【点睛】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8.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图一是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图二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1)图一中a线段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b点膜两侧的电位差为_Mv;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_传导(填双向或单向),兴奋在图二反射弧中传导_(填双向或单向)。(2)图二中的1表示_,该结构由_(细胞器)形成。(3)假如图二丙中的X来

12、自大脑皮层,当感受器接受一个刺激后,如果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是对这个刺激不作出反应,则X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_作用,此时突触后膜电位_(填有或无)变化;这也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_的控制。【答案】 (1). 钾离子的外流 (2). 0 (3). 双向 (4). 单向 (5). 突触小泡 (6). 高尔基体 (7). 抑制 (8). 有 (9). 高级中枢(或大脑皮层)【解析】【分析】图一中:a点是静息电位,其维持依赖于钾离子外流;受刺激后会发生钠离子内流,引发动作电位。图二中: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详解】(1)图一a点是静息电位,依赖于钾离子的外流;b点时

13、膜内外的电位差为0,离体的神经纤维上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双向传导,在反射弧中兴奋单向传递。(2)图二中,1表示突触小泡,里面含有神经递质,突触小泡来自于高尔基体。(3)若大脑皮层做出的指令是不反应,则其释放的神经递质应该是抑制性递质,会抑制突触后膜的兴奋,此时突触后膜会发生阴离子内流,膜电位会发生改变。低级中枢会受到高级中枢的调控。【点睛】易错点:离体的神经纤维上兴奋可以双向传导,在反射弧中,神经纤维上的兴奋只能单向传递。9.一种鹦鹉中羽毛的颜色由两对非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A控制黄色素的生成,显性基因B指导蓝色素的生成,黄色素和蓝色素共存时羽毛显示为绿色,无色素是显示为白色。一只绿色的鹦鹉和一

14、只黄色的鹦鹉杂交后,后代(F1)表现型比例为绿色:蓝色:黄色:白色=12:4:13:4.回答下列问题:(1)作为杂交的绿色鹦鹉和黄色鹦鹉的基因型分别为_。(2)上述杂交后代的结果能否说明这两对非等位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_,理由是_。(3)若让F1中表现型为绿色的鹦鹉随机交配得F2,F2中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4)假设鹦鹉另一对相对性状无尾(M)对有尾(m)是显性。现用普通有尾鹦鹉杂交产生的受精卵来孵化小鹦鹉,在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少量的胰岛素,孵化的鹦鹉表现为无尾性状。无尾性状是胰岛素诱发基因突变的结果还是只影响胚胎发育的结果?请你写出探究的思路(不要求写结果)_。(5)上述涉及的是单个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事实上,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它是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_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精细地控制着生物的性状。【答案】 (1). AaBb、Aabb (2). 是 (3). F1中两对性状的分离比分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