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检测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091342 上传时间:2019-05-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3.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检测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检测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检测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检测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检测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检测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检测新版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满分:100分,限时:4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木条在空气中燃烧属于物理变化B.空气是混合物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D.过多的二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会导致温室效应答案A木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质是木条与氧气反应,属于化学变化。2.(2016广西玉林中考)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A.21%B.0.03% C.78%D.0.94%答案C“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还有两个点零三,二氧化碳和杂气”,据此可知,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故选C。3.(2015山东临沂中考)在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2、()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水蒸气答案C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约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0.03%,因此含量较多的是氮气,且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选C。4.下图依次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氧气和验证其性质的装置。其中错误的是()答案C检验氧气应用带火星的木条,不能用澄清石灰水。5.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碳酸 水+二氧化碳B.酒精+氧气 二氧化碳+水C.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D.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答案B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一变多”,A、D属于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的特点是

3、“多变一”,C属于化合反应;B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了另外两种物质,既不是分解反应,也不是化合反应。6.(2015江苏苏州中考)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B.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C.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D.PM2.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答案A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A说法错误。7.(2015山东菏泽中考)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B.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炼钢、用于化工生产等C.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

4、反应D.新鲜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答案B空气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C错误;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故D错误。8.(2015山东聊城中考)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分离液态空气不能得到的气体是()A.氧气B.稀有气体C.氮气D.氢气答案D空气中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约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0.03%,分离液态空气不能得到氢气,故选D。9.(2016湖南张家界中考)空气中能维持生命呼吸的气体是()A.氧气B.氮气C.氢气D.稀有气体答案A空气中维持生命呼吸的是氧气,故选A

5、。10.(2016广东茂名中考)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是()A.红磷 B.硫 C.木炭D.铁丝答案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故A项错误;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故B项正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气体无刺激性气味,故C项错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无刺激性气味,故D项错误。11.空气污染指数简称API。下列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是()A.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C.二氧化氮D.可吸入颗粒物答案A二氧化碳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12.(2015新疆乌鲁木齐中考)在医院里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图2-5-1所示的

6、装置。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图2-5-1A.使用该装置可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B.b导管连接病人吸入氧气的塑料管C.使用该装置可用来观测是否有氧气输出D.b导管应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答案B氧气输出速率快,产生气泡的速率就快,因此使用题图装置可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故A正确;若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则水会呛到病人,故B不正确,D正确;通过观察水中是否有气泡冒出可判断是否有氧气输出,故C正确。1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中,有关几个“口”的位置错误的是()A.装高锰酸钾的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B.进入试管的导气管口应露出橡胶塞少许C.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口应向下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气

7、管口应伸入集气瓶的口部答案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集气瓶口应向上。14.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图2-5-2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2-5-2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图2-5-2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B.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D.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答案B由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可知,先收集到氧气的是高锰酸钾;相同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

8、锰)完全分解时,氯酸钾产生的氧气多;二氧化锰可使氯酸钾产生氧气的速率加快,但不能增加氧气的质量。15.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实验事实推理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序号实验事实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A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反应物浓度B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反应温度C双氧水在常温下缓慢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有、无催化剂D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反应物的种类答案D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是由于反应物的状态不同,而不是反应物的种类不同,故D不合理。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

9、16分)16.在下列变化中: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D.镁带在氧气中燃烧;E.蜡烛在空气中燃烧;F.加热水。(1)有火焰产生的是;(2)有水雾产生的是;(3)有白烟产生的是;(4)有白光产生的是;(5)属于氧化反应的是。答案(1)E(2)EF(3)BD(4)AD(5)ABCDE解析在加热或点燃的条件下,可燃性物质在氧气中燃烧都具有发光、放热现象。“焰”是指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的现象;“雾”是物质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或生成的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温度降低时形成液滴飘浮在空气中所产生的现象;“烟”是燃烧时生成的固体小颗粒飘浮在空气中的现象;“光”则是固

10、体处在炽热状态时产生的一种现象。17.按图2-5-3组装仪器,关闭止水夹,通电使红磷燃烧。请回答下列问题:图2-5-3(1)燃烧的现象是 ;(2)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你认为原因是;(3)冷却后,松开止水夹,你观察到的现象为 。答案(1)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2)集气瓶内的氧气已消耗完(3)烧杯里的水倒吸到集气瓶内(或烧杯中的水面下降),进入集气瓶的水约占集气瓶中液面上方体积的1/5解析(1)红磷燃烧的现象为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2)由于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当容器内的氧气消耗完毕时,红磷就会熄灭;(3)松开止水夹时,烧杯里的水被倒吸到集气瓶内,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等于被消耗掉

11、的氧气的体积。三、实验探究题(18题12分,19题17分)18.(2016广西南宁中考改编)根据下列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图2-5-4(1)写出装置图中仪器a、b的名称:a,b。(2)写出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一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3)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当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答案(1)试管铁架台(2)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或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3)气泡连续均匀冒出解析(1)a是试管,b是铁架台;(2)装置A适用于加热固体制取氧气;(3)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应待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因为开始排

12、出的气体是装置内的空气。19.某校九年级化学实验操作测试的方法是先由考生抽签确定考题,然后做实验。小红同学抽签后被监考老师引领到准备了下列仪器和药品的实验台前:图2-5-5请回答下列各题。(1)根据上述提供的信息,你认为小红抽到的是(填实验名称)。(2)指出图2-5-5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b:。(3)图2-5-6是小红完成该实验主要操作过程的示意图。按评分标准,每项操作正确得1分,满分为5分。小红操作完毕后得了3分。请找出她失分的操作并说明原因: 。图2-5-6(4)写出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答案(1)实验室制取氧气(2)带铁夹的铁架台长颈漏斗(3)B中取液时瓶塞未倒放;D中

13、验满时带火星的火柴伸入了集气瓶中而未放在集气瓶口(4)过氧化氢 水+氧气解析(1)根据题目提供的药品是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可知,小红抽到的是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实验。(2)图2-5-5中的a和b分别为带铁夹的铁架台和长颈漏斗。(3)B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未倒放;D中验满时带火星的火柴应放在集气瓶口。(4)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四、计算题(10分)20.(原创)小敏同学想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她打算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来制取氧气。老师非常支持她,并且告知她加热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理论上生成氧气的质量大约是高锰酸钾质量的1/10。(1)经老师允许,她在实验室中称得11 g高锰酸钾,大约能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2)小敏打算将这些氧气装在容积为125 mL的集气瓶中,请你计算一下大约需要几个集气瓶?(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 g/L)答案(1)1.1 g(2)6个解析(1)因为加热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生成氧气的质量大约是高锰酸钾质量的1/10,因此11 g高锰酸钾大约可生成1.1 g氧气。(2)需要集气瓶的数量为:1.1 g1.429 g/L1000 mL/L125 mL6。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