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性文化解读女性就业论文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8909108 上传时间:2017-09-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女性文化解读女性就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从女性文化解读女性就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从女性文化解读女性就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从女性文化解读女性就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从女性文化解读女性就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女性文化解读女性就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女性文化解读女性就业论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女性文化解读女性就业论文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姓名: 日期:2011-5-13指导老师:莫忧老师诗词中女性形象特征及文化内涵摘要:诗词作为一种文体,从它产生之日起,就以“阴柔美”为其显著特色,而代表诗词发展最高成就的唐诗宋词,更是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神态各异的女性形象。其实我国文学自诗经起,就非常重视描写女性形象。到了唐宋,女性形象是演变成诗词体文学中的优势意象。关键词:女性形象 唐诗宋词 文化内涵 在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宝库中,唐诗宋词是一颗永远值得我们骄傲的璀璨的明珠。因为那些天才诗人、词人们的浅吟低唱,唐诗宋词中的女性形象也深深地烙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她们以自己外

2、在的阴柔美和内在的温情美润泽着一代又一代多感的心灵。 在美学中,阴柔美的感性形式是柔和、轻盈、秀丽、活泼、精致、曲线等等,是一种和谐的美,是主体与客体的和谐统一。唐诗中女性的阴柔美是一种极致。李白有越女词云“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采莲少女活泼的本质及含羞的外表,被刻画得惟妙惟肖,分外传神。李白的浣溪沙上女和越女曲道出了诗人对耶溪女的柔美和轻盈的欣赏。 “镜湖水如月,耶溪女如雪。新妆荡新波,光景两奇艳”。 “玉面耶溪女,青娥红粉妆。一双金齿屐,两足白如霜”。雪白的肌肤,愉快的心境,还有那美丽的倩影,足以让行人销魂。白居易的邻女刻画了贵族少女的消遣、娱兴之举:“娉娉十

3、五胜天仙,自曰嫦娥旱地莲。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 ”少女的天仙容貌以及窗下床前与鹦鹉相戏的娇憨情态平和地托出,细细如在面前。白居易脍炙人口的长恨歌这样描写杨贵妃的美貌、娇媚。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在居易的笔下,一个代表美、代表感性、代表柔情与弱者的峨眉翩翩向我们走来,她是那样的精致而美丽,柔和而轻盈。王建宫词道:“翳翳陌上桑,南校交北堂。美人金梯出,纤手自提筐。非但为蚕几,盈盈娇路旁。 ”有些少女性格柔媚,羞羞答答总怕见人,只好夜里采桑,刘驾的秦娥道:“秦娥十四五,面白于指爪。羞人夜采桑,惊越戴胜

4、鸟。 ” 花间词派鼻祖温庭筠的词菩萨蛮精细地描画出女子华美的妆饰,娇弱的体态,可人的容貌:“小山重叠全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南歌子中“似带如丝柳,团酥握雪花”、“转盼如波眼,娉婷似柳腰” ,则写尽女性的妩媚之姿与婀娜之态。如果说唐诗中女性的阴柔美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感官的愉悦,那么唐诗中女性的温情美带给我们的则是一种灵魂的涤荡。她们的深情思念、温馨体贴、柔情蜜意使无数读者为之感动、为之叹息。 “以孤篇压倒全唐”的春江花月夜中写道:“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

5、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这是一位有着无限哀怨的思妇。她,怀着刻骨的思念与惆怅、独处的孤独与痛苦、殷切的期待与渴望,正如痴如醉的飞思遐想。其情之深,思之切令花儿也为之悄然动容。王昌龄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将夫婿觅封侯。 ”写出了少妇的青春怨旷,唱出了她的心灵苦闷和情感饥渴。李白的著名小诗玉阶怨写的是一位已经失宠但仍在痴心望幸的宫女形象。她深夜难眠,在玉阶上睹月思人,直到寒露侵身,回到屋里还是不能寐,又隔着水晶帘望月。她的玲珑望秋月的眼眸和绵绵的情意便永刻在读者的心间。大诗圣杜甫在月夜中这样想象妻子对自己的思念:“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因为

6、想念和担虑,妻子独自长久地凝望悬月,雾湿云鬟,月寒玉臂而不知觉。李商隐的无题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主人公在希望与绝望之间痛苦地挣扎着,感情的悲哀是感人至深的。那种以一生相拚、刻骨铭心的爱意,那种历尽磨难而愈加坚贞的爱情令人荡气回肠、撼人肺腑。李端的拜新月:“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细语人不闻,北风吹罗带” 。拜月的是情窦初开的少女。她寄情于月,倾诉心曲。开帘见到新月,触动了情思,又因羞涩而怕人听闻,故细语轻声。其情愫正象北风吹罗带无影无形,飘忽不定。少女似懂非懂爱情时的憨娇之恋活画而出。温庭筠词中的女性多为失意、寂寞、期待、哀愁所苦。 “梳洗罢

7、,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 ”(望江南 )思妇精心梳妆,倚楼盼望,不见归舟。脉脉余晖,悠悠绿水似乎都因她而凝愁含恨。其失望之深,惆怅之浓溢于言表!“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 梦江南极写彻夜无眠的女主人公对天涯游子的刻骨铭心的思念,山月水风都因情而变色而动容,真可谓爱也动人,怨也动人。人世间最美是情美。唐诗中女性的温情美会深深地烙在读者的记忆中,不断地映现出来,勾起内心最深最柔嫩的情思,使那粗砺和流浪的心永远有一种敏锐的感觉和丝丝的牵扯。感谢唐代诗词家怀着敏锐的心灵对女性美的欣赏与审视。一方面,女性的容貌、举止的阴柔之美

8、是对男性诗词家自然而然的吸引,感官的愉悦使他们倾向于对个体感性生命的沉醉与满足。 “情牵而辞发”使他们刻画出女性动人的外在之美,并且关注到女性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律动。另一方面,诗词中的女性形象隐含着诗词家对自身理想的观照。由于封建王朝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人才制度,文人学士们习惯于以弱者的心态来抒情言志,诗人把对国事的关注,对和平的期盼,对个体情感的皈依都溶注进一首首女性宫怨诗、闺怨诗之中,这样就将男性的深层意识与女性化的愁怨情思,有机地结合起来了。可以这样说,女性的愁怨情思正体现了仕途失意男性的心理转移和性情所在。迫于皇权威威和生存压力,他们不敢直抒其情,只能以美人的娇羞阴柔之态来折射脆弱敏感的心

9、态,以女性的浓情深愁来掩饰途穷境绝的悲凉,从而在唯美的创作中追求自己心灵的慰藉。 宋词中的女性美,重视的是女性的内美,能体现真性情的性灵之美。 “桃叶浅声双唱,杏红深色轻衣。小荷障面避斜晖,分得翠阴归。 ”张先在这首画堂春中写出了歌女在天光水色美景下的一姿一态,表现了天真自然的性灵美。在天光水色之间,歌女杏红的衣色显得格外深重。词人不写歌女的容貌而写衣着,正是韵高脱俗的体现。首先,宋词中描写的女性形象以身份分,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即歌舞伎,闺中少女少妇和民家采莲女。宋词中描写的女性形象以歌妓舞女为最多,因为词从隋唐诞生的时候起,就主要是“应歌 ”而作,用于娱宾遣兴。宋初此风犹盛,作为一代名臣的

10、晏殊、欧阳修等也乐于创作。发展到柳永,出入于秦楼楚馆、歌台舞榭,为歌妓们写心。如柳永的迷仙引 ,柳永面对整个社会对歌妓们的歧视和误解,更能以自己的笔从本质上去描写她们,写她们的痛苦,不平和期望,塑造他们深于情专于情的美好形象,从而为她们翻案,做她们的代言人。这首词是歌妓们对自己身世思想,理想的诉说。从“才过笄年,初綰云鬟,便学歌舞。 ”可看出他们身世的可怜,并要背“ 朝云暮雨 ”名声,所以希望有人赎娶她们,并真诚平等地对待她们。还有晏殊的山亭柳赠歌者 ,有人说这又是一曲琵琶行,通过一个著名歌女在年老色衰之后漂泊四方,无依无靠的事情,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艺人,尤其是女艺人的悲惨命运。其中“有时高遏行

11、云” 表现了歌女的高超技艺。但琵琶女能老大嫁作商人妇,至少还有个归宿,有个依靠。而这首词中的歌女生活没有保障。这是两部作品的最大的不同。但另一方面,作者又多少带有欣赏的态度和眼光来描写,有轻佻的意味,甚至还有“色情味”。如“若是朝云,宜作今宵梦里人”。这是此类词的一大弱点,比较柳永和晏几道写的女子:柳永所写的是现实中女子的生活,是勾栏瓦舍中的阶级层次比较低的那些歌妓酒女。晏几道写的歌女是她朋友家里的家伎。这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柳词曾经背很多人所讥诮,所诋毁,说他的词淫亵俗滥,这也是柳词的一大弱点。刻画闺中少女少妇闺怨形象的作品在晚唐五代就大量出现。当时宋人的心思“不在马上,而在闺中 ”。如寇准的

12、江南春写的是暮春时节,一女子面对种种残春景色,感叹自己的孤寂凄苦,怨恼心上人远行不归,从“江南春尽离肠断,萍满汀州人未归” 可看出。这类女子怀人的词作,五代至宋初颇多。柳永的定风波塑造了一位青年妇女的形象,描写了她离愁闺怨,反映了她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丈夫走了,全无音信,这位年轻女子独处如此,不如把他留下,两人共处房中,他读书写字,我“针线闲拈伴伊坐”,夫妻两和和美美地度过青春年少时光。在她看来,青春年少,男恩女爱不是虚度年华,而是最宝贵的。至于功名利禄都可以抛掉。这就是当时年轻女子的幸福观,反映了一种新的思想面貌。诗人正是把握住进步的时代潮流,去反映人民的思想和愿望,同时从侧面抨击了封建制度对

13、妇女的压迫。柳永的作品受人民喜爱,所以有“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晏几道的思远人也是一首著名的思妇词“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明知写了信无人代为传递,仍然要写,有悖常理,恰恰凸现了女主人公拳拳爱心的执着。民家采莲女的形象最早出现于中唐李康成的采莲女 ,晚唐皇甫松写有采莲子二首。宋词中也多这类题材的描写,写她们的采莲生活,乘兰舟,唱菱歌,天真活泼,纯洁无瑕,无忧无虑,娇情憨态,呼之欲活,再现出江南农村相对富足安定,人民怡然自乐的景象。有时她们也有烦恼忧愁, “花心多怨,妾心多恨,胜似莲心苦。 ”这是采莲女形象的又一侧面。而欧阳修写的“越女采莲秋水畔”的美丽女子,变成了有一种象征的

14、意境,她这个女子可以让我们体会到一种人的品格的修养的境界。其次,宋词女性形象刻画也具艺术性。比喻。以物喻人,连类相比。写美女,以柳喻腰,以花喻貌,以燕喻举止轻盈,将沦落风尘的女子喻为“章台柳” ,任人攀折。还有“肌肤浑似玉。 ” “白似雪花,柔于柳絮。 ”等等。宋词还多用“ 娥眉”表现女子的眉毛的弯曲美丽,比喻能以具体可直接感受的物体来描写女子的外貌、精神,生动鲜明,形象逼真。对比衬托。如“ 自觉韩娥价减,飞燕声消。 ” “解教天上念奴羞,不怕掌中飞燕妒。” ,这是“同性” 对比。还有 “异性”对比, “一点芳心在娇眼,玉好空恁肠断。 ” “曾何止、倾国倾城,暂回眸,万人肠断。 ”,这些都是传统的写法,简明易晓,能有效地达到成功塑造人物形象的目的。总而言之,唐诗宋词中各种女性形象身份不同,个性不同,其表现出来的社会意义也不同,我们从中可看到宋代社会的一些侧面,这就使得这些形象都具有了一定的典型意义,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值得我们去欣赏和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