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高中历史人教版高二选修3作业:_第三单元第6课_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090850 上传时间:2019-05-17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279.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高中历史人教版高二选修3作业:_第三单元第6课_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7-2018高中历史人教版高二选修3作业:_第三单元第6课_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高中历史人教版高二选修3作业:_第三单元第6课_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高中历史人教版高二选修3作业:_第三单元第6课_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一、选择题 11942 年德国的进攻重点指向南方,准备夺取苏联重要的战略物资产地是( ) A莫斯科 B斯大林格勒 C列宁格勒 D高加索 解析:选 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42 年希特勒将德军的进攻重点指向南方,准备夺取苏联重 要的战略物资产地高加索。 2在苏联某电影中,有这样几组场景:敌方第六集团军在猛烈的炮火下突入市区,激烈的巷战开始; 但敌方却始终不能占领全城,最终敌方将领保罗斯率残部投降。该电影反映的是哪一战役( ) A莫斯科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中途岛战役 D阿拉曼战役 解析:选 B。本题考查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应抓住题干中的“敌方第六集团军” “巷战”及“保罗斯 率残

2、部投降”等信息,可知是斯大林格勒战役。 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各战场中,反法西斯力量最先转入反攻的是( ) A太平洋战场 B苏德战场 C北非战场 D西欧战场 解析:选 A。本题应注意各战场转入反攻的标志是什么,要把中途岛战役、阿拉曼战役和斯大林格勒保 卫战的时间作一比较。中途岛战役的时间最早,是 1942 年 6 月,故最早转入反攻的是太平洋战场。 4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战役和阿拉曼战役的共同点是( ) A都是本地区战场上最大规模的战役 B都是美英盟军取得的重大胜利 C都是海陆空三军配合下取胜的战役 D都是地区战场上的重要转折性战役 解析:选 D。本题主要考查比较分析能力。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

3、战场的转折点,中途岛战役是太平洋 战场的转折点,阿拉曼战役是北非战场的转折点。因此,它们都是地区战场上的重要转折性战役。 5阿拉曼战役前夕,隆美尔飞回柏林求援。希特勒避而不谈增援的事,却授给他一根元帅手杖。希特 勒不提供增援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怀疑隆美尔的军事指挥能力 B苏德战场激战正酣难以增援 C防备英美盟军乘机在西欧登陆 D轰炸英国本土受挫元气大伤 解析:选 B。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阿拉曼战役的起止时间是 1942 年 10 月底到 11 月初。由“授给他 一根元帅手杖”可排除 A 项,C、D 两项均与时间不符。(苏德战场)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起止时间是 1942 年 7 月到 1943

4、 年 2 月,由此可知 B 项正确。 6指挥阿拉曼战役取得胜利的将领是( ) A戴高乐 B丘吉尔 C朱可夫 D蒙哥马利 解析:选 D。本题考查教材基础知识。指挥阿拉曼战役取得胜利的将领是蒙哥马利。 7观察右图中的传单,传单上一个日本士兵被困在一个孤岛上,无助地向四周张望。画中的文字是: “日本的飞机和军舰都到哪里去了。 ”下列相关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该传单的散发者最有可能是美军 B散发该传单是为了瓦解日军士气和精神 C该传单应印刷于中途岛战役之后 2 D该传单预示着日军将逐步处于不利地位 解析:选 C。传单仅是宣传品,它不是实际战况的反映,因此,C 项的推断过于绝对化。 8某学生要完成一

5、篇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人物的作业,在搜集史料。下列属于第一手材料的是( ) A 斯大林传 B 大独裁者(电影) C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丘吉尔) D 二次大战三巨头 解析:选 C。 “第一手材料”是指当事人直接经过搜集整理和直接经验所得的资料,包括原始文件、档 案、信函、日记、回忆录、照片、文物古迹和其他实物等;只有 C 是当事人丘吉尔所著,符合题意。而 斯大林传 大独裁者(电影)二次大战三巨头属于第二手材料,故选 C。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12 年,拿破仑率 60 万大军进攻俄国,9 月 14 日占领莫斯科。但是,莫斯科经过一场大火已 变成一座空城,10 月 13 日

6、,天降大雪,气温骤降,冬天来临,拿破仑不得不决定撤退。在饥饿、寒冷和俄 国军队的不断袭击下,法军伤亡严重,仅剩几万人回到法国。 材料二 1941 年,希特勒调集 180 万人,实施“台风”行动,要在冬季到来前攻占莫斯科。可事与愿 违,不仅德军的进攻遭到苏联军民的顽强抵抗,而且 11 月 3 日,第一次降雪开始了,没有御寒装备的德军 陷入冻馁之中。到 12 月初,气温已达到零下 40 摄氏度。德军机器停转,武器失灵,人员冻伤无数,苏军乘 机反击,歼敌 50 万,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处于不同时代的拿破仑与希特勒为什么都企图征服俄国(苏联)? (2)在莫斯科,

7、俄国(苏联)军民对付拿破仑和希特勒的方法有何差别? (3)莫斯科战役爆发时,欧洲战场呈现什么局势?莫斯科战役的胜利有什么国际意义? 解析:第(1)问,从两个角度分析,一方面要认识法国、德国的称霸野心,另一个方面要认识到俄国(苏 联)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对于法国、德国称霸欧洲或世界的影响。第(2)问,分析两则材料,归纳总结即可。 第(3)问,分析欧洲战场局势结合所学知识,陈述相关事实;分析其意义则要从全局来分析,注意局部对全 局的影响。 答案:(1)拿破仑时代的法国与希特勒时代的德国都企图称霸欧洲乃至世界。俄国(苏联)的社会制度与法 国、德国不同;俄国(苏联)是欧洲大国,具有较大的国际影响力。 (2)对付拿破仑:制造空城,利用严寒,诱敌深入;在敌人退却时不断袭击。对付希特勒:集中兵力, 利用严寒,奋力抵抗。 (3)局势:德国军队征服北欧、西欧许多国家,锋芒正盛;丹麦、法国等国投降,唯有英国在勉强抵抗。 意义:消灭了入侵的德国法西斯军队,打击了其嚣张气焰;打乱了德国法西斯的信心;客观上支援了各地的 反法西斯斗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