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1古代中国的政治练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090837 上传时间:2019-05-1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06.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1古代中国的政治练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1古代中国的政治练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1古代中国的政治练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1古代中国的政治练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1古代中国的政治练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1古代中国的政治练含解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专题专题 01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古代中国的政治 1.练高考 1(2018 年全国新课标 1 卷 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 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答案】A 2(2018 年北京卷 37)儿童:成长、保护与发展 材料一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年龄段称谓称谓由来(摘自礼记等) 1-3 岁孩提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 10 岁以前孺子孺子早寝晏起,唯所欲,食无时 满 10 岁

2、幼学人生十年曰幼,学 13-15 岁(男) 舞勺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一种文舞) 15 岁左右 (男) 束发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15 岁(女)及笄十有五年而笄(笄礼) 15-20 岁(男) 舞象成童,舞象(一种武舞),学射、御 满 20 岁(男) 弱冠二十曰弱,冠(冠礼) (1)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社会的重要基础。表中能够反映礼乐制度对儿童要求的称谓有哪些?简析在先秦 社会礼乐制度是如何渗透到儿童成长过程中的。(10 分) 材料二 大约在 17、18 世纪,新的儿童观念逐渐形成。卢梭认为:“在自然的秩序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 的。”“儿童时代有属于它自己的独特观察、思维、感知方

3、式。” 18 世纪末,童工约占西方工人总数的 1/10,平均每天工作 13-14 小时,1821 年法国爆发了反对雇佣童工的 抗议。19 世纪,英法等国先后颁布一系列法律,限定童工的最低工作年龄及工作时间、并规定儿童要接受 教育。1884 年,伦敦防止虐待儿童协会成立。在此前后,英法等国先后制定法律,保护儿童免受肉体及精 神侵害;剥夺虐待儿童的家长的监护权。 1904 年,法国设立儿童福利部,1908 年,英国设立儿童法庭,1924 年,第一份儿童权利宣言提出儿童 应受特殊保护。1946 年,联合国设立儿童基金组织。1989 年国际儿童公约确认每个儿童均有生存权、 受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现

4、已有 196 个国家签署该公约。 (2)阅读材料,概括 18-19 世纪儿童保护方面取得 2 的成就,并结合所学分析其背景;概括 20 世纪以来儿童保护的新特点。(14 份) 3秦代中央政府行政工作由九卿具体执行,九卿如奉常(管宗庙礼仪)、郎中令(管宫警卫)廷尉(管司法 审判)宗正(管宗室事务)治粟内史(管财政税收)等;而唐代中央政府行政工作由六部具体执行,分为吏、 兵、刑、户、礼、工六部。下列关于唐代制度与秦代制度的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A唐代基本革除了秦代残留的贵族政治残余 B唐代的六部制相比秦代的九卿制强化了中央集权 C秦代把行政工作分为九类,比唐代的六类更加严密 D从九卿到六部,反映的是

5、儒家思想对政治的影响加深 4北宋初期经过一番改造,相权被一分为三,宰相只管行政,枢密院负责军事,三司管理财政,这样就在 中央形成集体领导,隋唐两朝总揽朝政的三省六部二十四司各奔东西,有的部门末换名称,却派作了别 的用场,有的部门形同虚设,所司职掌早已被别的什么机构取代。这表明 A中央机构实现了分权制衡 B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C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 D中央机构运行进一步完善 【答案】B 【解析】 结合材料“北宋初期经过一番改造,相权被一分为三,宰相只管行政,枢密院负责军事,三司管理财政”可 知北宋将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故 B 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皇权的加强,未体现中央对地 方管理体制

6、的变革,ACD 强调的是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 ACD 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北宋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由材料“北宋初期经过一番改造,相权被一分为三,宰相只管行政,枢 密院负责军事,三司管理财政”可知北宋将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5杜佑通典写道:“安禄山称兵内侮,未必素蓄凶谋,是故地逼则势疑,力伴则乱起,事理不得不然 也。”据此,杜佑认为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A边疆军事力量强大 B统治阶层更迭频繁 C中央官吏管理疏漏 D地方管理体系不当 3.练原创 1顾颉刚在国史讲话春秋中说“封建社会崩溃的内在原因,是封建制度本身发展过久,贵族阶级的 人数一天天的增加,发生相互冲突、互相排

7、挤的情形;它的结果使得贵族阶级的人许多急剧地降入下层社会。 ”这表明 A分封制的崩溃是由其自身的弊端所造成的 B随着社会的发展,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必然崩溃 C分封制走向崩溃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3 D由于生产力的进步,封建社会必然走向崩溃 【答案】A 【解析】 由材料“封建社会崩溃的内在原因,是封建制度本身发展过久,贵族阶级的人数一天天的增加,发生相互冲 突、互相排挤的情形”可知顾颉刚表达的观点是分封制本身的弊端导致分封制最终走向崩溃,故 A 正确;材 料未体现“必然崩溃”,故 B 错误;材料未体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故 C 错误;材料体现的是 分封制内部的弊端导致其瓦解,不

8、是生产力进步导致的,故 D 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分封制瓦解的原因。由材料“封建社会崩溃的内在原因,是封建制度本身发展过久”即可得出分封 制本身的弊端导致分封制最终走向崩溃。 2汉武帝时出界律规定: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地活动,绝对不能私出国(诸侯国)界。这一规定的 根本目的是 A强化君主专制 B加强思想控制 C加强中央集权 D防止诸侯割据 3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 体现了 A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B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答案】A 【解析】 结合所学,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层级的

9、不断增加,本质上反映了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博弈。中国从秦朝开始就是 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随着管理疆域的不断扩大,郡县两级管理体制越来越不能满足对广阔疆域的管理需要, 管理层级也不断增多,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不断细化。此外,中国历代多次出现的地方割据现象也使中央丝毫 不敢放松对地方的控制,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央对地方控制的不断加强,故 A 项正确。材料强调中央 对地方的管理,与各地之间经济联系是否密切、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没有直接联系,故排除 B、C 两项。材 料描述的是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与中枢权力无关,故排除 D。 4周代,天子作为中央政府王室的首脑,对天下有宏观管理权。但从直辖关系来说,天子只辖诸

10、侯而不辖 大夫;同样,诸侯只辖大夫但不辖其家臣。家室与政府没有严格区分开来,各部门之间缺乏明确的分工,职、 权、责十分不明。这反映出周代 A家国同构而异质 B贵族政治与官僚政治相益彰 C中央集权遭破坏 4 D宗法制与行政管理互相补充 5春秋时期,青铜制造业与殷、周相比,明显地表现为王室之器物的减少,诸侯之器物的增多。这说明当 时 A官营手工业的衰落 B地方势力的增强 C等级观念趋于瓦解 D冶铜技术的提升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西周礼乐制度。依据所学可知,西周时期青铜器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而春秋时期青铜制造业王室 之器物减少,诸侯之器物增多,这说明地方诸侯势力的增强,因此 B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春 秋时期青铜制造业所造王室和诸侯之器物的变化,官营手工业并未衰落;C 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春秋时 期青铜制造业王室之器物的减少,诸侯之器物的增多,地方势力的增强,依据材料无法的出春秋时期诸侯青 铜器物的使用规格超过了王室,不能体现等级观念趋于瓦解;D 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春秋时期青铜制造业 所造王室和诸侯之器物的变化,并未涉及冶铜技术的发展。故正确答案为 B 选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