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汴北三校联考2017_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文201804281196 - 副本

上传人:xuz****an 文档编号:89090413 上传时间:2019-05-1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宿州市汴北三校联考2017_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文201804281196 - 副本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安徽省宿州市汴北三校联考2017_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文201804281196 - 副本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安徽省宿州市汴北三校联考2017_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文201804281196 - 副本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安徽省宿州市汴北三校联考2017_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文201804281196 - 副本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安徽省宿州市汴北三校联考2017_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文201804281196 - 副本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宿州市汴北三校联考2017_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文201804281196 - 副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宿州市汴北三校联考2017_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文201804281196 - 副本(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宿州市汴北三校联考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2013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规划目标到2020年),从开发内容上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完成1-2题。1关于上述区域划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各功能区之间具有较明显的差异性B各功能区都是独立的单元,相互之间没有影响C各功能区都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D各功能区都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2划分区域的主要目的是( )A进一步了解区域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B引导人口有序流动C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使其趋于一致D划定区域

2、的界线,明确区域的归属读图3-4题。3图中甲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要及时获取该湖泊面积变化的情况,最快捷的途径是( )A.利用RS技术 B.利用GPS技术 C.利用GIS技术 D.实地考察4图中乙、丙、丁三地最主要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B.酸雨、水土流失、风暴潮C.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 D.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阅读材料,回答5-6题。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强沙尘暴次数58131423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1560210024605表中显示的环境问题,其形成的主要原

3、因可能是( )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 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地区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6为了缓解表中反映的问题,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草地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大力发展畜牧业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由于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引起的湿润系数在0.050.65范围内的地区土地退化过程称为荒漠化。读图完成7-8题。7湿润系数可能指( )A降水量 B降水量与蒸发量之比C蒸发量 D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8C处的湿润系数可能为

4、( )A大于0.05 B小于0.05 C等于0.05 D难以确定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9-10题。9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A甲 B乙 C丙 D丁10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A甲地区植被退化 B乙地区沙化C丙地区荒漠化 D丁地区植被改善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完成11-12题。11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 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促进产业转移 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A B C D12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

5、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B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C生产规模扩大,势必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D减轻了对土地资源的压力下图是“沿110E经线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积温曲线图”。读图,回答13-14题。13图中数码四个地域所跨纬度相同,其中,日平均气温10积温量随纬度变化最小的一组是( )A B C D14图中所示地区所处的温度带和适宜发展的农作物是( )A热带可可豆、水稻 B亚热带水稻、油菜C暖温带谷子、棉花 D中温带小麦、甜菜沿淮城市群是指淮河安徽段两岸地区的城市群体,俗称皖北,面积占全省的1/3,人口占全省的一半,读沿淮城市群经济发展图,完成15-16题。1

6、5关于沿淮城市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稠密,人口密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B.以第二、三产业为主,城市化水平最高C.宿州市经济总量最大,城市化水平最高D.淮北市经济总量最小,城市化水平最低16据区域特点,沿淮城市群的最佳定位是( )国家重要的能源与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珠三角制造业的承接地安徽重化工主要集聚地 安徽旅游示范区A. B. C. D.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线工程示意图”,回答17-18题。17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地形类型 B人口分布 C城市分布 D交通线路18西气东输管道经过山西和陕西,其主要目的是( )A解决该地区供能不足的矛盾 B该地区天然气产量

7、大,气源多C调整该地区产业结构 D改善该地区城市大气质量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随着山区经济发展,对泥石流减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表下回答19-21题。某地重点监测沟谷参数表沟谷编号集水面积(Km2)平均坡度()流域落差(m)植被覆盖率(%)5.324.3537.215.72.730.1670.319.620.040.81353.713.24.526.1384.720.519根据表中参数推测,发生泥石流可能性较大的沟谷是( )A B C D20为了更及时、准确发出泥石流预警,该地区还应密切关注( )A气温高低 B风力强弱 C光照强度 D降水量大小21一旦发生泥石流,应先确定灾害位置,并尽快获取受灾

8、地区图像,以便及时评估受灾情况。这一过程依次用到的现代技术是( )RS GPS GISA B C D生物质能是以生物为载体,将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储存的一种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读我国三个省区生物质能资源状况表,完成22-24题。省区省区面积(万km2生物质能满足状况薪柴总量(万kg)浙江10.18可满足两个月380.6江苏10.26可满足一个月14.2新疆166严重缺乏区79.922下列对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措施中,合理的是( )发展沼气,解决农村燃料生产燃料乙醇,减轻对石油的依赖大面积种植薪炭林,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状况提倡燃烧秸秆,以防止蔬菜遭受冻害A B C D23浙江和江

9、苏的薪柴总量相差很大,主要原因是( )A浙江丘陵多,江苏平原多 B江苏人口远少于浙江C浙江的水热条件更好 D省区面积差异较大24新疆的生物质能资源远不能满足需求,其最主要原因是( )A人口迁入多,矿物能源少 B气候干旱,植被稀疏C交通落后,运输不便 D海拔较高,雪山面积小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向外转移。读广东产业转移效应理论模型图,回答25-26题。25下列产业中,最有可能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衰退性产业转移的是( )A.汽车零配件生产 B.节能环保业 C.服装鞋帽生产 D.高端装备制造业26衰退性产业转移对广东省东西两翼和山区产生的正效应是( )A.土地利用多样化,耕

10、地面积扩大B.增加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C.促进经济发展,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D.有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下图示意2008年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四个国家的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27-28题。27图示四个国家中,人均煤炭消费量最高的是( )A.中国 B.美国 C.印度 D.日本28借助图示资料可以大致推算出相应国家的( )A.单位GDP能耗 B.碳排放量 C.能源进出口量 D.煤炭自给率读七省区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总面积的比例图,回答29-30小题。29该植被是( )A沼泽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荒漠 D草原30该植被分布区最普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酸雨 B

11、水土流失 C土地荒漠化 D沙尘暴 答题卡第部分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评卷人得分二、综合题(40分)31(16分)阜阳是安徽的西北门户,这座享誉盛名的农业大市,也是安徽省劳务输出最大城市。“十二五”期间,阜阳市政府提出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倍增计划,力争实现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500亿元,由“百亿粮仓”向“江淮厨房”转型。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各题。材料一:安徽省区域图。 材料二:2010年安徽全省和两市经济数据统计图。(1)根据材料描述马鞍山和阜阳的经济数据的不同

12、点。 (4分(2)随经济不断的发展我国出现了很多“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型城市马鞍山面临很大的压力,请给马鞍山的健康发展提出你的建议?(6分)(3)阜阳由“百亿粮仓”向“江淮厨房”的产业转型对当地人口迁移和城市化进程将产生哪些影响?(6分)32(8分)下图分别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读图并回答问题。(1)简析两经济区发展经济共同的区位优势。(4分)(2)两个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4分)33(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第聂伯河是俄罗斯欧洲部分的第二大河,欧洲第三大河。河流发源于海拔200350米的分水岭上。流域北面有白俄罗斯山脊,流域南部是亚速海低地,长2 200千米,流域面积50.4万平方千米。材料二 第聂伯河流域图。材料三 第聂伯河下游相关资料:下第聂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