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专题报告

上传人:Ir****uo 文档编号:89089982 上传时间:2019-05-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9.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港澳大湾区专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粤港澳大湾区专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粤港澳大湾区专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粤港澳大湾区专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粤港澳大湾区专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港澳大湾区专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港澳大湾区专题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粤港澳大湾区专题分析报告 2019年3月目录粤港澳大湾区专题分析报告11.前言32.政策梳理32.1 规划概览32.1.1“9+2”城市群32.1.2 四大中心城市42.2 规划纲要中涉及旅游行业的政策梳理43.大湾区建设将推动旅游行业腾飞63.1 大湾区旅游行业发达,收入主要来自一线城市63.2 旅游行业将受益于大湾区经济发展,低线城市潜力更大73.3 交通互联互通,促进旅游资源整合和协同发展71. 前言2 月18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是指导粤港澳大湾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合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本文重点分析大湾区规划对旅游行业的影响和证券市场投资机会。2. 政策梳

2、理2.1 规划概览2.1.1“9+2”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由“9+2”城市群组成,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是我国开发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2.1.2 四大中心城市规划纲要确定了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的定位,其中香港定位国际金融贸易中心,澳门定位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广州定位国际商贸中心,深圳定位国际创新创意城市。五大战略定位纲要提出粤港澳大湾区五大战略定位,包括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

3、质生活圈。2.2 规划纲要中涉及旅游行业的政策梳理粤港澳大湾区五大战略定位之一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突出旅游行业在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地位,并且规划纲要第八章第三节“构筑休闲湾区”中对大湾区旅游行业发展做出具体指示。大湾区旅游行业总体发展目标是构建文化历史、休闲度假、养生保健、邮轮游艇等多元旅游产品体系,丰富粤港澳旅游精品路线,开发高铁“一程多站”旅游产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为了促进港澳与内地旅游行业互联互通,规划纲要中提出优化珠三角地区“144 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便利外国人在大湾区旅游观光。并且支持香港为国际城市旅游枢纽及“一程多站”示范核心区,支持澳门建设世界旅游

4、休闲中心,在澳门成立大湾区城市旅游合作联盟。规划纲要着重对邮轮游艇旅游和滨海旅游做出规划:在邮轮游艇旅游上,提出推动香港、广州、深圳国际邮轮港建设,探索研究简化邮轮、游艇及旅客出入境手续,推动粤港澳游艇自由行有效实施,探索在合适区域建设国际游艇旅游自由港,支持澳门与邻近城市探索发展国际游艇旅游,合作开发跨境旅游产品。在滨海旅游上,提出加快“海洋海岛海岸”旅游立体开发,探索以旅游等服务业为主体功能的无居民海岛整岛开发方式,建设贯通潮州到湛江并连接港澳的滨海景观公路,推动形成连通港澳的滨海旅游发展轴线,建设一批滨海特色风情小镇,探索开通澳门与邻近城市、岛屿的旅游路线,探索开通香港深圳惠州汕尾海上旅

5、游航线。3. 大湾区建设将推动旅游行业腾飞3.1 大湾区旅游行业发达,收入主要来自一线城市大湾区旅游收入占全国旅游收入比例达21%,且规模集中在广州、香港、深圳。2017 年,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的旅游总收入达1.1 万亿元,占全国旅游总收入5.4 万亿的21%。从大湾区内城市比较来看,广州、香港、深圳旅游收入规模最大,3 座城市旅游收入规模占大湾区旅游总收入比例达67%,澳门旅游行业虽然发达,但受制于土地面积小,收入规模位居第5。从旅游收入增速来看,二三线城市增速较快。2017 年,二三线城市惠州、江门旅游收入增速分别达到了21%和20%,澳门、中山、珠海增速也超过了16%,均超过同

6、年全国旅游收入增速15%,香港旅游收入增长比较疲软。从游客接待人次来看,广州、深圳远超其他城市。2017 年大湾区各城市接待游客数中,广州、深圳接待人次遥遥领先,分别超过了2 亿人次和1 亿人次;香港、澳门和江门、惠州等内地五城市接待游客数量也均在330 万人次以上。大湾区成为与港澳对接的重要门户。广东省接待香港、澳门过夜游客数量从2014 年起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从2014 年的2352 万人次增至2017 年的2501 万人次。3.2 旅游行业将受益于大湾区经济发展,低线城市潜力更大旅游行业根本驱动因素是经济发展,且旅游行业增长弹性大。旅游行业属于服务行业,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在经

7、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居民消费结构将发生变化,从生存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转型,因此往往经济越发达地区,服务产业占比越高,相应的旅游行业往往越发达。因此,旅游行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经济发展,而且在经济发展到某一阶段时,由于消费结构转型,旅游行业的增速会高于经济整体增速。例如,我国旅游收入与GDP 增速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强相关,且从2009 年开始旅游收入增速持续高于GDP 增速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3.3 交通互联互通,促进旅游资源整合和协同发展大湾区交通设施互联互通,打破城市边界。在纲要第五章“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第一节,提出“构建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其中强调:构筑大湾区快速交通网络。以

8、连通内地与港澳以及珠江口东西两岸为重点,构建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为主体的城际快速交通网络,力争实现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 小时通达。编制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完善大湾区铁路骨干网络,加快城际铁路建设,有序规划珠三角主要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加强港澳与内地的交通联系,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等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对接,构建安全便捷换乘换装体系,提升粤港澳口岸通关能力和通关便利化水平,促进人员、物资高效便捷流动。大湾区交通便利程度将大幅提高,促进客流量提升。2018 年港珠澳大桥及广深港高铁等大型交通基建的落成,还有将于2019 年6 月开通的虎门二桥,2024 年通车的深中通道,正在

9、建设中的广中江高速、穗莞深城际铁路,以及各城市计划建设的地铁互通项目,都将会给游客出行创造便利,缩减路途时间、通关时间,提高交通的快捷性和舒适性,促进客流量提升。实现“一程多站”旅游产品创新,促进区域旅游业协同发展。港珠澳大桥极大缩短了粤港澳之间互联互通的时间,实现了港珠澳“1 小时生活圈”、粤港澳“黄金3 小时旅游圈”,市场将会在未来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涌现出港澳联游、港澳珠三角联游产品,并升级旅游玩法,将温泉、购物、乐园、美食等多种玩法搭配。此外,港珠澳大桥的落成将加深珠港澳三地的旅游产业在信息互通、经验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力度,促进区域旅游的一体化。尤其是大湾区中心城市周边辐射的低线城市,旅游产业资源丰富但开发力度不足,通过与中心城市交通的互联互通,推动旅游资源的深度合作开发。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