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劳动局工作总结

上传人:xuz****an 文档编号:89089891 上传时间:2019-05-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劳动局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7劳动局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7劳动局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7劳动局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7劳动局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劳动局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劳动局工作总结(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劳动局工作总结(一)全区就业再就业形势总体平稳XX年因受金融危机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增大,面对严竣的就业形势,我们积极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加快完善促进就业的政策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以促进农村劳动力和高校毕业生就业为重点,统筹做好本区失业人员、城乡新增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和外来劳动力就业工作,打造和谐稳定的就业环境,实现了比较充分就业。至XX年12月底,全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5348人,4293人实现就业,就业率为80%,农村劳动力新增就业23589人。各项就业工作指标均达到广州市下达的任务,全区就业形势总体保持平稳。一是实施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管理。区就业工作领

2、导小组将充分就业社区(村)创建工作、创业带动就业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等目标任务纳入区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将就业工作任务分解到全区18个镇(街)、42个村(社区)及14个相关职能部门,通过定期考核,确保目标任务的全面落实。目前我区XX年度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已顺利完成,准备迎接广州市的检查。二是推进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村)工作向纵深扩展。充分依托镇(街)、社区平台,深入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和充分就业村活动,通过大力开发社区便民服务岗位和公益服务岗位,落实各类扶持补贴政策,切实帮助解决失业人员,特别是“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目前我区充分就业社区创建率达到69%,有效促进了

3、各类人员就业再就业。三是强化就业培训,以培训促就业。围绕“双转移”对职业技能培训的新要求,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为重点,统筹抓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退伍复员军人、农村劳动力和跨省份外来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以培训促就业,以培训促创业。针对农村劳动力年龄偏大、文化偏低且不愿外出务工的特点,开展针对性地培训服务;根据企业需求,开展送教上门、“订单式”培训服务。加强创业培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激励和扶持农村劳动力和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全年共培训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393人,培训后就业率74.5;培训农村劳动力9451人,培训后就业率76.9;培训跨省农民工2385人,均超额完成广州市年度下达的培训任务。

4、创新培训模式,促进就业工作。XX年11月,我局与区总工会、区企业联合会联合举办了职工劳动技能竞赛活动,选拔出一批技术能手,营造了全社会重视技能培训、重视人才的良好氛围,增强了劳动者的就业竞争力;我局还与流管办、民政、司法和旅游等部门合作,开展出租屋主、刑释解教人员、旅游从业人员、酒店从业人员等各类培训共计6901人,促进了就业和再就业。四是努力做好就业服务。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工作规划,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已在全区18个镇(街)、336个村(社区)建立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形成了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就业服务网络,为开展公共就业服务提供了有力保障。各级就业

5、服务机构认真落实区就业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扎实做好就业服务工作,取得较好成效。XX年,全区共开发就业空岗信息31.92万条,信息量位居全市人力资源市场首位;举办各类人力资源招聘会76场,提供职业空缺14.06万个,为19.81万人次提供免费就业服务,5.44万人达成录用意向;先后组织开展了再就业援助月活动、春风行动XX、迎国庆“阳光情”就业援助进家入户等专项活动,被广州市劳动保障局评为“广州市春风行动XX优秀单位”。加强职业中介机构管理,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先后查处了市桥新希望、钟村宏发职业介绍服务部、市桥光辉职业介绍服务部的违规行为。(二)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围绕人人享有社会保障

6、的宏伟目标,在抓好社保各险种扩面征缴的同时,全力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险及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取得实效。目前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基金运行基本平稳,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初步建立起了与我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抓好社保扩面征缴及待遇发放工作。按照“对象就是任务”的要求,通过加大社会保险年审、社会保险稽核、劳动执法检查、政策宣传等工作力度,促使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至XX年12月底,全区参加养老保险的单位共15887个,在职职工43.2万人,离退休人员39659人,参加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医疗保险的人数分别为42.5万、59.2万、25.2万、47

7、.3万人。及时发放各险种待遇。XX年新增退休人员按月领取养老金待遇3344人,办理领取失业、生育、工伤保险待遇的分别达5476人、4519人、4907人,办理农业户籍参保人退保领取个人帐户养老金的62562人,支付医疗保险待遇6.46亿元。按照上级文件精神,XX年1月、10月、11月我区分别调整提高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目前我区离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达到1916元。同年7月,提高了“农转居”人员基本养老金,目前全区有48229名“农转居”退休人员,享受人均每月485元的养老金待遇,切实保障了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此外,我区积极实施社会保险扶持措施,减轻企业和个人经济负担。从XX年1月1日起,

8、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缴费比例;从5月1日起,阶段性降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的缴费比例。全年共为参保企业减负2.55亿元,为参保个人减负0.35亿元。二是全面开展城镇老年居民和农民养老保险工作。XX年2月,我区启动实施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险,至12月底,参保人数达5845人,参保人可享受每月400元的养老金待遇,保障了无定期养老待遇城镇老年居民的基本生活。与此同时,按照分步实施计划,在启动试点基础上,全面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扩面,确保农民老有所养。至XX年12月底,全区应参农保的166个村已全部起动参保,参加各类养老保险的农民有131559人,35周岁以上农民参保率达到70.57。有454

9、97名农民已按月领取养老保险待遇,其中12345人领取110-402元不等的基本养老金,有33152人领取80元或100元的老年生活津贴。另外,积极开展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险工作,目前,已有49个征地项目通过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落实情况审核程序,涉及76条村的被征地农民20607人,已参保人数达63668人(包含历史被征地农民)。三是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扩面,不断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我区自XX年1月启动实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以来,参保人数不断扩大,现参保人数达9.2万人,其中2430人已享受相关医疗报销待遇。规范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的管理,全年开展监督检查123次,查实一挂床住院案例,共拒付医疗费

10、用18182.53元,日常审核扣减不合理费用24.13万元,防止了医保基金的过度使用。探索实施普通门诊统筹制度,深入开展家庭病床和转基层康复治疗业务,不断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现全区共有12间医疗机构开展家庭病床服务业务,XX年共建床314张,办理结算2474人次,家庭病床人均月医疗费1244.53元,人均月自费金额为104.5元,自费率为8.39%。加强信息化建设,先后与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一、第二、珠江医院等 5 家医院实现信息系统联网结算,方便了参保群众,提高了科学化管理水平。加大医保政策的宣传力度,累计对各镇街劳动保障中心、居委、学校、企业职工以及医院、药店工作人员3800多人进行了培训,派发

11、宣传资料和海报236万份,使医保政策家喻户晓,促进了医保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四是努力提高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围绕“六个老有”工作目标,扎实做好“十类特殊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努力为退休人员办好事实事。XX年春节、中秋节期间,对生活困难、高龄、孤寡、患重病的退休人员进行了走访慰问,发放慰问金慰问品335万元。XX年1-12月,向近130户特困户发放解困和救助款33.9万元,发放企业退休干部补贴1086.5万元,发放企业军转干部补贴158.4万元。积极推进退管工作的社会化服务机构建设,提高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按照区退休人员活动中心的建设要求,积极配合区总工会开展相关筹建工作;加强对镇(街)

12、社区退管工作的指导和人员培训,进一步提高社区退管工作水平。通过积极创建,我区沙湾镇、大岗镇被评为广州市退管工作4a达标单位,市桥街被推荐为省级退管工作示范点,促进了全区退管工作的发展。五是切实做好工龄审核和工伤认定工作。认真做好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连续工龄审核和部队复员干部、退役人员的视同缴费年限审核工作,严格审核把关,凡不符合要求或有问题的及时退回,对政策不很明确,情况复杂的,反复进行调查审核,在政策范围内妥善解决有关问题,及时化解矛盾。如对钟村镇经济发展总公司胡兆基等17位同志连续工龄核定问题,进行了多次调查,并认真听取了原主管部门和市局养老处的意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最终妥善解

13、决了这一老大难问题。同时,实事求是解决因计划经济年代劳动用工制度不完善而引起的历史遗留问题,如原国营紫坭糖厂和市头甘化厂家属工要求解决社会保险问题,在反复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在政策许可的前提下,解决了这部分人员的合理诉求。加快工伤认定,维护员工合法权益。全年共受理工伤案件7185宗,作出工伤认定决定7082宗。此外,按照市局的工作部署,积极开展职业病预防监测活动,协助省、市有关部门共对500多名企业员工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对3家大型企业进行了职业危害因素监测。(三)劳资矛盾调处和防控能力进一步增强XX年,受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颁布实施以及全球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我区劳动争议案件高发,

14、仲裁积案严重,维护和谐劳动关系的难度加大。为破解这一难题,我们积极探索创新市场经济下协调劳动关系的体制和机制,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了属地分案、巡查控案、调解销案、仲裁办案等措施,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历史积案已全部办结,案件审理排期实现正常化,劳资矛盾调处和防控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仲裁立案数量大幅度降低。XX年1-12月,全区发生劳动争议10110宗(涉及劳动者17976人),成功调解8548宗,劳动争议立案 1562宗(涉及劳动者7295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7%,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具体措施:一是落实劳动争议属地管理责任。改变以往发生劳资纠纷直接到区仲裁办申请立案仲裁的做法,实行属地管理,

15、将工作重心下移,由各镇(街)负责本辖区内企业的规范管理、情况摸查、劳资纠纷案件的首接调解和重大突发群体性案件的组织实施,通过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充分调动和发挥基层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劳动争议早介入、早预防、早处置,及时将矛盾化解在基层,避免矛盾升级激化。二是加大劳动监察工作力度。完善网格化管理,对全区39个工作“网格”内各类用人单位实施巡查监控,重点监控30人以上的企业劳动合同签订、参加社保、工资发放等情况,及时发现企业用工管理隐患,立即督促改正。XX年先后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整治欠薪专项检查行动”、“非法职介情况摸查专项行为”、“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活动”、“高温津贴落实情况”、“整

16、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示范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和工业园区活动”、“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活动”等七次专项行动,全年共对26512户次用人单位实施了劳动保障监察,涉及劳动者约256.65万人,责令补签劳动合同5.13万人,补缴社会保险4.27万人,为劳动者追回工资、押金共5647.07万元。由于监控比较到位,发现处理比较及时,尽管受金融危机影响,欠薪逃匿、拖欠工资等劳资纠纷高发,XX年的劳资纠纷发生率仍比XX年下降10%,没有出现影响大的群体性上路堵路及集体上访事件。三是加大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力度。从XX年4月开始,我局将调解作为解决劳动争议案件的重要手段,实行“先调解,再仲裁”的劳动争议处理模式,对发生的劳动争议案件,按镇(街)划分,通过镇(街)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先行调解,调解不成,再通过劳动仲裁解决争议,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