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复习

上传人:lcm****801 文档编号:89089709 上传时间:2019-05-17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力学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工程力学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工程力学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工程力学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工程力学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力学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力学复习(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一篇 静力学复习,工 程 力 学,2,静力学,一. 基本概念及概念的区分 合力R 和主矢 R 的区别 合力R : 是主矢的移动效果和主矩转动效果之和 (主矢,主矩可 简化为合力)。 (与作用点有关) 主矢R: 只代表移动效果,且有主矩存在(与作用点无关) 力矩和力偶矩的区别: 力矩:是力对那一点的转矩, 与取矩点有关, 且不能在平面内 任意移动。 力偶矩: 它是在平面内和平行它自身平面内可任意移动,与取矩 点无关。,静力学复习,3,静力学,平面任意力系向某点简化的不变量, 空间任意力系向某点简化的不变量 平面中: 空间中:,摩擦力的方向判定 摩擦力是一种约束反力,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方

2、向(趋势 方向)相反,4,静力学, 摩擦问题中对不等号的处理 NfF,但一般的情况下是选临界状态代入( 即Nf=F ) 计 算,得出结果后再加上不等号,或判断出平衡区间,以减少不 等式运算所带来的麻烦和由此出现的误算。,二、基本方程和基本定理,5,静力学,(二) 基本方程 平面 空间,三. 解题步骤,解题技巧,解题注意问题 (一)解题步骤:选研究对象 作受力图(有用,没有用的力均画上 ) 选坐标列方程 解方程,求出未知数,6,静力学,(三). 注意问题:力偶在坐标轴投影不出现 摩擦力的方向一般不能假设 附加方程中的或号别最后忘记 受力图中力要画全,(二). 解题技巧:先找二力杆 选坐标轴未知力

3、 选取矩点(轴)与未知力相交或平行 从已知力下手,物系问题由整体局部,7,静力学,四、例题:,例1 画受力图,8,静力学,解:研究整体,受力如图,例2 已知: Q=5000N,杆重不计。求SDE,SFG和C点的反力。,9,再研究整体:由,静力学,例3 已知:AB=2a , 重为P,BC重为Q,ABC= 求:A、C两点的反力。,解:先研究BC,受力如图,10,静力学,由零杆判断方法: S1=P1 S2=0 S3=P2,例4 已知桁架,不计各杆自重,求下列指定杆的内力。,静不定 静定 静不定,例5 判断下列静定与静不定问题。,11,静力学,解:,例6 直角曲杆OABC的O端为固定端, C端受到力F

4、的作用, 如图。已知:F=100N,a=200mm, b=150mm, c=125mm 求:力F对固定端O点的矩?(力F平行于x轴),12,静力学,例7 匀质杆AB和BC在B端铰接,A端铰接在墙上,C端则由墙阻挡,墙与C端接触处的摩擦系数f=0.5,试求平衡时最大角度,已知两杆长相等、重量相同。,13,静力学,解:由整体,14,静力学,例8已知板ABCD重P=50N,每边长a=30cm,A为球铰,B为蝶铰,AB边是水平的,板的E点搁在一尖端E点上,H点作用F=100N,且:CE=ED, BH=10cm, =30o 求:A、B、E的 反力?,15,静力学,解:研究整体,16,静力学,17,第二篇

5、 材料力学复习,工 程 力 学,18,基本变形复习,拉 (压),扭 转,平面弯曲,内力,应力,变形,19,基本变形复习,拉 (压),扭 转,平面弯曲,强度条件,刚度条件,变形能,20,基本变形复习,拉 压,扭 转,平面弯曲,内力计算,以A点左侧部分为对象,A点的内力由下式计算: (其中“Pi、Pj”均为A 点左侧部分的所有外力),21,弯曲剪力、弯矩与外力间的关系,基本变形复习,对称性与反对称性的应用: 对称结构在对称载荷作用下,Q图反对称,M图对称;对称结构在反对称载荷作用下,Q图对称,M图反对称。,22,剪力、弯矩与外力间的关系,外力,无外力段,均布载荷段,集中力,集中力偶,Q图特征,M图

6、特征,水平直线,斜直线,自左向右突变,无变化,斜直线,曲线,自左向右折角,自左向右突变,与m反,基本变形复习,23,超静定问题的方法步骤: 平衡方程 几何方程变形协调方程 物理方程变形与力的关系 补充方程 解由平衡方程和补充方程组,变形的应用: 求位移和解决超静定问题,变形能的应用: 求位移和解决动载问题,j:冲击物落点的静位移,基本变形复习,24,材料试验,基本变形复习,sp,se,ss,sb,s,a,b,ep,et,ee,st,f,g,h,e,s(MPa),0.05,0.10,0.15,0.20,0.25,450400350300250200150100,50,0,低碳钢s-e曲线上特征点

7、,p,e,25,3、安全系数:n,泊松比(或横向变形系数),三个弹性常数,基本变形复习,26,基本变形复习,剪切与挤压的实用计算,矩形截面杆约束扭转,27,例1 拐杆如图,A处为一轴承,允许杆在轴承内自由转动,但不能上下移动,已知:E=210Gpa,G=0.4E, =160MPa,=80MPa,试校核此杆的强度并求B点的垂直位移。,基本变形复习,5,20,A,300,P=60N,B,x,500,C,x1,解:B点的垂直位移由两部分组成,即:BA弯曲和CA杆扭转,A截面转动而引起。,28,基本变形复习,P,A,29,强度不足,基本变形复习,30,例2 结构如图,E=210Gpa,s=240MPa

8、,LBC=1m,ABC=1cm2, AB为矩形截面梁,b=10cm,h=30cm,L=2m,q0=20 kN/m,求结构的安全系数。,解:一次静不定梁.,基本变形复习,EI,C,31,弯矩如图.,基本变形复习,32,例3 梁及截面如图,y2=2y1,IZC、q、L均已知,y=3L、试确定a的合理长度; 如果 y2=4y1, a的合理长度又是多少?,解:弯矩如图.,危险面的应力同时达到极限状态合理。,基本变形复习,L,A,B,此时拉应力超限,所以应由点1和点3的拉应力同时达限来控制。,33,基本变形复习,L,A,B,如果 y2=4y1, a的合理长度又是多少?,34,基本变形复习,即点3的拉应力

9、达限时,点2的压应力超限。所以应以点2的压应力和点1的拉应力同时达限来控制。,35,例4 用叠加法求下列等截面直梁 A、D、E(BC之中点)点的挠度。,解:结构和载荷分解如图。,基本变形复习,q=P/a,A,B,C,D,E,2a,P,36,基本变形复习,37,复杂变形部分,复习,38,复习,三向应力分析,39,平面应力分析,复习,40,平面内的主应力,复习,在剪应力相对的项限内, 且偏向于x 及y大的一侧。,41,应力圆,复习,42,已知一点 A 的应变( ),与x轴成角方向的应变为:,应变分析(超大纲,不讲),复习,43,应变圆( Strain Circle),复习,44,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应

10、力 - 应变关系 (广义虎克定律),复习,sz,sy,sx,45,强度准则的统一形式,复习,其中, 相当应力。,46,组合变形的研究方法 叠加原理,复习,外力分析:外力向形心(或弯心)简化并沿主惯性轴分解,内力分析:求每个外力分量对应的内力方程和内力图,确 定危险面。,应力分析:画危险面应力分布图,叠加,建立危险点的强 度条件。,47,1.外载分解,2.研究两个平面弯曲,内力,应力,My引起的应力:,Mz引起的应力:,合应力:,斜弯曲,复习,48,最大正应力,变形计算,中性轴方程,复习,49,弯扭组合,经内力分析,确定杆发生弯扭组合变形后,直接建立强度条件。,复习,50,复习,51,拉(压)弯组合:,复习,MZ,My,P,MZ,My,52,偏心拉、压问题的截面核心,复习,ay,az,压杆稳定,复习,54,临界应力总图(线形),压杆稳定,复习,55,压杆的稳定许用应力:,1.安全系数法确定许用应力:,2.折减系数法确定许用应力:,压杆的稳定条件:,复习,56,结 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