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古文分类汇编(1)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89082800 上传时间:2019-05-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4.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北京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古文分类汇编(1)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年北京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古文分类汇编(1)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9年北京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古文分类汇编(1)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9年北京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古文分类汇编(1)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9年北京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古文分类汇编(1)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北京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古文分类汇编(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北京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古文分类汇编(1)(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北京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古文分类汇编学易语文学校_ 班级_ 姓名_ 考号_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道大题,46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姓名和考号。3.所有试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5.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和试卷一并交回。一、阅读理解。(共14小题,共100分)(一)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共3小题,共6分)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

2、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子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2分)下列选项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加粗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自李唐来/自始至终 谈笑有鸿儒/鸿鹄之志B.中通外直/政通人和 可以调素琴/素不相识C.亭亭净植/亭台楼阁 花之隐逸者/闭情逸致D.宜乎众矣/事不宜迟 陶后鲜有

3、闻/鲜为人知2.(2分)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翻译:这是一间简陋的居室,但居室里的兰花气味芬芳。理解:刘禹锡认为判断居室简陋与否的标准在于居室主人的品德是否高尚。B.【乙】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翻译: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理解:周敦颐唯独喜爱莲花,主要原因在于莲花洁身自爱、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C.【丙】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翻译: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理解周敦颐认为,喜爱莲花的人不像喜爱牡丹的人那么多,也不像喜爱菊花的人那

4、么少。3.(2分)下面的【链接材料】中说“人之所宝者异也”。结合上面两篇短文,说说刘禹锡、周敦颐和子罕“所宝者”分别是什么。【链接材料】宋人有得玉者,献诸司城子罕,子罕不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室,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与我者,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故宋国之长者曰:“人之所宝者异也。”今以百金与搏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搏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与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子罕之所宝者至矣。(节选自刘向新序)注:司城子罕乐喜,子姓,乐氏,字子罕,是春秋时期宋国的卿。搏黍黄鹂(黄莺)的别名。儿子婴儿。(二) 阅读下

5、文回答问题(共5小题,共10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

6、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4.(2分)解释句中加粗字的意思。致书以观:_走送之:_5.(2分)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主人日再食6.(2分)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以中有足乐者7.(2分)阅读第一段,“余因得遍观群书”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8.(2分)阅读第二段,概括作者所说“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的内容。(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共3小题,共6分)【材料一】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

7、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

8、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材料二】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9.(2分)下列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无从致书以观 非宁静无以致远B.以衾拥覆 拥毳衣炉火C.无鲜肥滋味之享 陶后鲜有闻D.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皆以美于徐公10.(2分)联系语境,对句子翻译及理解都正确的一项是( )A.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翻译:抄写完毕,跑着把书送还给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理解:“走”“稍”两词写出了作者对还书时间的严格遵守,后文交代的成效也说明他深谙“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蕴含的道理。B.以中有足乐者

9、,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翻译:大概心中有值得快乐的事,不知道自己吃的穿的不如别人。理解:作者就如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的唐代诗人刘禹锡一样,追求精神的愉悦,而不是物质的享受。C.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翻译:层云生起,使心胸震荡;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理解:这两句写诗人细望之景,他此时的心情和杜牧泊秦淮中“烟笼寒水月笼沙”抒发的一致。11.(2分)结合上面的古诗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概括说说你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进取精神”内涵的理解。【材料】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

10、,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选自史记)左徒:楚国官名,职位仅次于令尹。下文“大夫”也为楚国官名。宪令:国家的重要法令。属:zh,写作。伐:自夸。(四) 阅读爱莲说回答下列问题(共3小题,共6分)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2.(2分)下列选项中加粗词语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中通外直 政通人和 博古通今B.香远益清 益慕圣贤之道 老当益壮C.濯清涟而不妖 清风徐来 冰清玉洁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未能远谋 好高骛远13.(2分)翻译文中三处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甲】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翻译:只有晋代的陶渊明爱菊花。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很喜爱牡丹。理解:陶渊明爱菊,自唐朝以来人们非常喜爱牡丹,作者喜爱的与他们不同。B.【乙

1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翻译: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理解:把菊花、牡丹、莲比作不同的人,看似写花,实则写人,暗写自己如君子。C.【丙】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翻译: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人就很多了!理解:表明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隐逸于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体现了他逍遥避世的人生追求。14.(2分)自古以来,我国有许多如莲的君子。阅读下面两则【链接材料】,结合爱莲说,分析材料中人物的品

13、质。【链接材料一】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其餔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节选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链接材料二】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

14、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节选目宋史文天祥传)注:放放逐。餔(b)其糟而啜其醨(l)意思是效法时俗,随波逐流。察察 洁净的样子。汶汶污浊的样子。温蠖(hu)昏聩。弘范元初大将。张世杰宋朝抗元爱国名将。固坚决。(五) 阅读核舟记回答下列问题(共3小题,共6分)核舟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甲】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乙】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