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专题复习课件ppt资料.ppt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079696 上传时间:2019-05-17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修辞手法专题复习课件ppt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修辞手法专题复习课件ppt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修辞手法专题复习课件ppt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修辞手法专题复习课件ppt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修辞手法专题复习课件ppt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修辞手法专题复习课件ppt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辞手法专题复习课件ppt资料.ppt(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专题复习之,修辞手法,那晚月儿已瘦削了两三分。她晚妆才罢,盈盈的上了柳梢头。天是蓝得可爱,仿佛一汪水似的;月儿便更出落得精神了。岸上原有三株两株的垂杨树,淡淡的影子,在水里摇曳着。它们那柔细的枝条浴着月光,就像一支支美人的臂膊,交互的缠着,挽着;又像是月儿披着的发。而月儿偶然也从它们的交叉处偷偷窥看我们,大有小姑娘怕羞的样子。朱自清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美文欣赏,什么是修辞?,修辞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辨析、运用的修辞格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八种,教材中常出现的还有借代、引用、反语等。,初中阶段需

2、要掌握了解的修辞有哪些?,考纲:“借助常用的语法修辞知识理解文章的重要语句,体会它们在文中的表达效果。”,考试题型主要有判断、选择、辨析其表达作用(参考阅读)、仿写或续写修辞句。通过仿写的形式考查修辞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是近年中考的一大趋势。,中考链接,(定义):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比喻,举例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作用): 、化平淡为生动;,比喻,、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比喻,明喻(甲像乙) 例:共产党像太阳。 暗喻(甲是乙) 例: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借喻(甲不出现,直接把甲

3、说成乙,也不用喻词) 例:在稿纸上踩几朵小梅花。(喻“猫爪子印“),其一,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但又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构成比喻。,运用比喻应注意三个问题:,其二,比喻要合乎事理。如“广场上人山人海,人们像蚂蚁一样挤在一起” 从情感上看感觉别扭。,运用比喻应注意三个问题:,其三,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攀枝花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去处,像二滩水库、米易溶洞。 托起它,好像世界上的一切生命都在我掌中似的。,表示比较的,表示推测、揣度的,表示例举的,表示想象的,,不是所有的“像”字句都是比喻句。,(定义):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

4、化,语言生动形象。,举例如: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拟人,(定义):有意对客观事物言过其实,用来强调或突出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表达某种强烈的思想感情。,(作用):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突出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举例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夸张,夸张种类,夸张可分为三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心眼小得象针鼻儿。 3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事物提前一步的夸

5、张形式。,运用夸张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如: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第二,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第三,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定义):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使语势得到增强,感情得到加深的修辞方式。 (作用):节奏感强,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多用于说理或抒情。 举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纯朴和谦逊,他们的

6、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排比,(定义):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意义相关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成对的排列起来。,(作用):形式整齐、结构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看起来醒目,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便于记忆和传诵。,举例: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对偶,(定义):为了强调某个意思,突出某种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 (作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 举例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去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反复,(定义):自问自答,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作用):提醒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有变化,有波澜

7、。 举例如: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设问,(定义):用疑问的形式表达某种确定的意思,只问不答。,(作用):增强语气。,举例如:池水涟漪,莺花乱飞,谁能说它不美呢?,反问,修辞的基本表达效果,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突出事物特征,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整齐匀称,节奏感强;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增强语气。,课堂小结,A.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B.皇帝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

8、里。”( ) C.你这样一个人玩耍,不也有点寂寞吗?( ) D.春月是一只青春鸟,驮着幽幽夜色,栖落在古城的檐角。( ) E.清晨,鸟儿们唱着动听的歌。( ) F.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 ) G.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 H.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对偶,夸张,反问,比喻,拟人,排比,设问,反复,课堂检测,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002杭州),A.图书馆是书籍的宝库,那里贮藏着无数的人类智慧的结晶。 B蚂蚁身躯虽小,但力量很大,一只蚂蚁可搬动一粒米,一群蚂蚁不就可以翻江倒海了吗

9、? C那翠绿的叶片,那满树的繁花,给我这小小的书房带来了一室的春光,一室的清香,一室的暖意。 D盛开的藤萝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彼此推着挤着,好不热闹。,B,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方法的是 ( ) A母亲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像母亲这样的劳动人民,才是中国历史的创造者。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D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A,选出修辞分析正确的一项: ( ) 老王种菜,一畦菜怕不就是一首更清新的诗? A夸张 设问 B比喻 设问 C夸张 反问 D比喻 反问,

10、D,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当而不说,背后乱说,开会不说,会后乱说。 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 A明喻 设问 对比 对偶 B对比 设问 对偶 明喻 C对偶 设问 对比 明喻 D对偶 对比 设问 明喻,C,把陈述句“这里的男学生都会踢足球。”变成双重否定句;表示反问的疑问句。 _ _,这里的男学生没有不会踢足球的。,这里的男学生难道不会踢足球吗?,(兰州市,2005)根据下面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坐; 下联: 。,秋色人似画中游,(浙江省,2005)请根据你对“微笑”的理解,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两,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啡, , 。 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微笑是一片遮阳的绿阴,微笑是一句温暖的问候。,布置作业,运用三种以上的修辞 方法写一段100字左右 的话,内容不限,要 有一定的话题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