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儿童心智浅谈学习心理学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8906783 上传时间:2017-09-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儿童心智浅谈学习心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从儿童心智浅谈学习心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从儿童心智浅谈学习心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从儿童心智浅谈学习心理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从儿童心智浅谈学习心理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儿童心智浅谈学习心理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儿童心智浅谈学习心理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从儿童心智浅谈学习心理学林 作 贤 (博士生、台北县中和国小资优班教师) 、李美燕(硕士生)第 一 章 绪 论在大人的心目中,儿童的心智能力好像是自然而然就发展出来的。但事实上,儿童的心智能力是由许多的心智活动逐渐发展而成,这些心智活动都是看不见的思考历程,虽然看不见但可以从外显的行为去推论,例如:儿童的语言和绘画等。儿童的心智发展和语言能力,是以同时并进的方式,在互动中不断地充实和扩展。而思考是心智活动中最重要的历程,在这个历程中,儿童可凭着记忆在想象中处理各种符号及心像之间的关系。儿童心智的发展历程,即学习心理学中很重视的认知讯息处理模式 ,因此本文从儿童心智的探讨到学习原理的介绍,以至

2、于了解认知历程中,儿童如何将外在的讯息加以处理,从短期记忆进入长期记忆,而达到学习的效果。第 二 章 儿 童 心 智壹、玛格丽特唐纳生的儿童心智一书儿童心智(Childrens Minds) ,是玛格丽特唐纳生(Margaret Donaldson)对幼儿的智能发展及其学习的可能性之探讨。Margaret Donaldson提出最顺应儿童本性的教育方法:一、我们的社会价值所推崇的是一种运用高度抽象思考能力所获致的成就,但这种思考能力却不是还存活在具体世界的初生人类儿童所擅长的。二、教育者是儿童通往抽象世界的领航员,然而如果疏忽了儿童心智的本质,以不当的方式或态度教学,却又会使儿童感到挫败,降低

3、学习的意愿及未来心智的成长。三、儿童的成长学习先于发展,他们不是那么的自我中心,他们了解别人的意图或想法,且只要有适当的引导,便可以有能力从事超越经验的思考。从 Margaret Donaldson 对 Childrens Minds 的探讨中可发现到几个问题:2学校所提供给儿童的经验,是否真的对他们有帮助?是否尽了全力?有好开始的教育,为何往往会以如此坏的结局收场?每个人只用自己的角度来看他所处的世界,不能理解如果站在不同的立场,这个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贰、儿童心智的发展我们可以从几方面来了解儿童心智的发展过程:一、如何学习语言:美国语言学家詹姆斯基(Noam Chomsky)的研究(19

4、60年代):不是学习说话 (learning to speak) ,而是获得语言(acquiring language) 。我们天生就具备了关于人类语言会是什么样子的知识:人类语言是一种什么系统的知识。儿童一定出生就具有一种语言获得装置 (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麦那马拉(John Macnamara)的论文(1972 年):支持詹姆斯基关于儿童的脑袋里有一个获得装置的主张。儿童之所以能够正确地学习语言,是因为他们具备了其它的技能。儿童拥有一种发展相当完备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去理解某种类型情境中所涉及到的直接和立即的人类互动。较新的解释与说法是:儿童经由假设、

5、试验以及推理的主动参与过程,来诠释情境的能力,以便于学习语言的知识。语言在抽离、孤立的情况下可以意指任何事物,是一种高度教养的成人概念,而且是西方成人的概念。二、如何思考:演绎推理(deductive inference):儿童有能力去运用办别某些事物不能够同时发生的这种基本能力 。例如:一棵树不可能是一架飞机。推理能力:皮亚杰的主张:幼儿没有那种对成人而言似乎很基本的推理能力。赫尔(Clark Hull,行为主义论者)认为:推理的本质在于将两种崭新的、之前未曾施行过的方式串接在一起,以达到一个目标。例如:白鼠学习跑迷宫的实验。重要论点整理:儿童在何阶段中,并非如皮亚杰所宣称的那样,是自我中心

6、的。儿童演绎推理的能力并不如皮亚杰及其它人所说的那么有限。儿童在学习语言上的能力表现,的确是件令人惊奇的事。3三、如何与人沟通:话语的义意:当一个孩子在诠释我们对他所说的话时,他的解释至少受到三方面的影响:他对语言的了解。他对我们意图的推测。他个人对物理情境在心理所想象的方法态度,就好像我们不在场似的。教学上:指了解我们能够做什么,才能给所有的儿童在学习上有个好的开始。阅读是心智成长的催化剂。阅读准备最重要的部分,应包括努力使儿童更能觉察于口述话语。帮助儿童去认识书写形式的特殊功能和用处。识字的过程可以激励极其重要的知性自觉与自制。给孩子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停下来思考。学习问问题本身应具有其绝对

7、的存在价值,因为问问题表示儿童已经意识到他不确定他对教师讲授内容所做的诠释是否正确。教师教学艺术的精髓,在于决定什么样的情况下儿童需要什么样的协助,以及如何提供协助;而很明显地,这方面没有一定的公式可循。参、未来心智成形结语,是问题的核心,也是提供再一次思考的过程。如果,我们相信:让儿童处理具有真实生活意义的情境。让儿童学习如何快乐地在学校内生活和学习。让儿童对所擅长的事物有兴趣且努力学习。让儿童享受经历思维能力的满足,并激发潜能。我想,不用测未来,不用担心未来,因为未来已有创造性活力的大解放。第 三 章 学 习 原 理支配个体行为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环境、成熟与学习等因素影响。壹、学习的意义学

8、习(learning) ,是一种经由练习使个体在行为上产生较为持久改变的历程(process) 。它指的是行为改变的历程,而非仅指学习后行为表现的结果(陈春兴,1987) 。心理学上的主要变项:刺激变项、反应变项、个体变项。实验上的主要变项:自变项、依变项、控制变项。学习活动的主要变项:刺激变项、个体变项、反应变项。中间变项(intervening variable):刺激变项4() 、中间变项() 、反应变项() 。贰、古典制约学习实验者:俄国生理学家巴夫洛夫。实验:狗的消化实验:唾液反应现象。学习理论:简单的学习方式。建立一种刺激与反应间前所未有的新关系。(灯光) 无反应或与唾液分泌无关之

9、反应此间关系经学习而建立(食物) (唾液分泌)此间关系非经学习而建立 (唾液反应)参、操作制作学习实验者:桑代克(E.L. Thorndike) 、 (B.F. Skinner) 。实验:迷笼(puzzle box) 、斯金纳箱(skinner box) 。学习理论:桑代克的解释为学习是经由尝试与错误或选择与联结的历程。学习历程的建立,其间联结之强弱受三个原则所支配:练习律(law of exercise) 、准备律(law of readiness) 、效果律(law of effect) 。斯金纳的说明:在某一刺激的情境下,由于个体自发性的反应带来的结果而导致该反应强度的增加,并终能与某一

10、刺激间建立起新联结关系的历程。图解:此关系经学习而建立已有的因果关系 1 - 2(杠杆) (厌杆) (食物)(操作性反应) (增强刺激)肆、认知学习两个基本观念:将个体对整个情境的了解与认知视为学习的主要历程,否定联结论。将认知论视为对联结论的补充。顿悟实验(insight experiment)的实验者:德国柏林大学的库勒氏(W. Kohler) 。实验:黑猩猩的行为研究(人猿之心智,The Mentality of Apes,1917) 。学习理论:代表性实验:黑猩猩学习解决换杆问题 。问题关键:利用短杆为间接手段,先取得长杆,再以长杆为直接手段,取得水果。动物领悟到了问题的关5键(koh

11、ler,1925认知学习(cognitive learning)的实验者:美国托尔曼氏(E. C. Tolman) 。实验:方位学习 (place learning)实验。学习理论:实验分预备练习和正式实验 。白鼠在预备练习阶段,对迷津有一个认知地图 (cognitive map) (Tolman & Honzik, 1930 个体对整个情境会有所了解、认识。第 四 章 认 知 历 程壹、认知心理学理论架构:讯息处理模式:将人类视为主动的讯息处理者。定义:认知心理学乃是为了解人类行为,而对人类心智历程及记忆结构所作的科学分析。主要工具:将心智活动分解成可以量化的小部份的精准分析技巧。四、目的:

12、对内在认知事件及知识有一清晰而准确的描述,以期对人类行为有更佳的了解和预测。贰、讯息处理系统解决能力最为有力的认知工具是讯息处理模式,即人类所具备的讯息处理系统(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PS) 。刺激 短期感官储存 短期记忆 运作记忆 反应(STSS) (STM) (WM) 长 期 记 忆(LTM)第 五 章 结 论从儿童心智来看看学习心理学,我不断地思考:我们重视的是什么?是看的到的:刻板无趣的教材内容,或是看不到的:生动活泼的生活百科。给孩子多少鱼吃?喂他们鱼吃,吃饱了又如何,不吃饱又怎样?教他们钓鱼,吃多少6自己想,不吃饱也很好?让孩子了解生活是什

13、么?不是那么地完美,没有标准答案,有的只是一颗积极的自信心和宽厚的包容心。( 参 考 书 目 )1. 王文科主译。(1989)。学习心理学:学习理论导论。台北:五南。2. 吴幸宜译。(1994)。学习理论与教学应用。台北:心理。3. 林作贤等编着。(1997)。人格心理学概论。台北:郭富美基金会。4. 林作贤着。(1997)。1997 社会科学论文集。台北:郭富美基金会。5. 林清山主编。(1997)。主题辅导工作坊:有效的学习方法。教育部。6. 林清山译。(1996)。教育心理学:认知取向。台北:远流。7. 施方良。(1996)。学习理论。高雄:丽文。8. 洪碧霞等译。(1988)。认知心理

14、学。高雄:复文。9. 洪兰译。(1986)。天生婴才。台北:远流。10. 洪兰译。(1997)。学习乐观、乐观学习。台北:远流。11. 张春兴着。(1987)。心理学。台北:东华书局。12. 张美惠译。(1996)。EQ。台北:时报文化。13. 陈琼森、汪益译。(1995)。超越教化的心灵。台北:远流。14. 廖凤池等译。(1992)。教育心理学。台北:心理。15. 汉菊德、陈正干译。(1996)。儿童心智。台北:远流。16. 汉菊德陈正干译。(1997)。儿童心智。台北:远流。17. 赵云着。(民 77)。儿童的语言世界。台北:洪建全基金会。18. 刘秋木着。(1984)。知觉历程与阅读。花莲师院。19. 郑石岩着。(1984)。觉教导的智慧。台北:远流。20. 苏元良译。(1983)。桃源二村。台北:张老师出版社。721. Driscoll, M.P.(1994).Psychology of learning for instruction. Boston: Allyn and Bac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