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中学等三校2018-2019学年高一3月联考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064472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49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荆州中学等三校2018-2019学年高一3月联考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湖北省荆州中学等三校2018-2019学年高一3月联考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湖北省荆州中学等三校2018-2019学年高一3月联考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湖北省荆州中学等三校2018-2019学年高一3月联考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湖北省荆州中学等三校2018-2019学年高一3月联考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荆州中学等三校2018-2019学年高一3月联考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荆州中学等三校2018-2019学年高一3月联考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2019 年年“荆、荆、宜荆、荆、宜”三校高一年级三校高一年级 3 月联考月联考 语文试题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636 分)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9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3 3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最近,中国某地模仿法国风格建筑的小镇在网上热传。大到埃菲尔铁塔,小到路灯、雕塑、植被,让人 真假难辨。有网友直呼,和巴黎相比,这里就差一条塞纳河了。 这一现象并非孤例。据统计,中国至少已有 6 座“凯旋门” ,10 余座“美国国会大厦” ,3 座埃菲尔铁 塔徜徉其中觉得很“洋气” , “摆拍”出来像置身异域,让人不出

2、国门就能体验世界风情。这些建筑的出 现,固然有其出现的土壤,但“全心全意搞山寨” ,总归是附在别人文化表层的一贴“狗皮膏药” 。法国的巴 塔兰克剧院作为当代音乐史上的圣地,建筑虽也融合了中国元素,但并没有因此而丢失自己的文化属性,而 恰恰是因为其承载的巴黎文化,使之屹立 150 余年仍魅力不减。反观国内的一些高仿建筑群,哪怕是被冠以 “中国的巴黎” “东方佛罗伦萨” ,做到极致也不过是赝品,失了本国本土的文化精神,有皮没瓤。 事实上,中国的建筑风格从来都是兼容并蓄的,并不一味拒绝“洋建筑” ,关键在于如何在借鉴的过程 中,呈现出建筑的文化主体意识。比如,北京的前门大街,就是一个融合了中西风格,

3、呈现出独特建筑文化、 民俗文化积淀的特色历史街区。而人们之所以质疑当下的一些西式建筑热,就在于其舍本逐末、生搬硬套, 缺少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文化的理解。 与“模西建筑热”同样遭受诟病的,还有“仿古建筑热” 。有的地方,本来并没有什么前朝风土,却乐 于以古街古巷为名,雕梁画栋,青砖粉墙,小饰品假古董齐出,臭豆腐烤肉串并售。如果前者是对西式风格 的盲目崇拜,后者则是复古思维的畸形生长。 “从街区历史找卖点,然后找投资,再找规划设计、施工队” 的仿古建筑公式,对于西式建筑热来说,同样适用。无论是抄袭西方,还是效颦传统,建筑设计与规划的盲 从背后,是对文化传统的不自信、对文化根底的不自知。 建筑,既是

4、文化的表现,也是生活的沉淀。每个地方的建筑,都植根于自己的历史脉络之中。千姿百态 的开平碉楼,集防卫、居住功能于一体,体现了中西合璧的民居风格;马达加斯加首都族群混杂,马来高脚 草屋、非洲木板棚与欧式教堂错落有致,多元才是那里的和谐;而作为中国获得普利兹克奖的第一人,王澍 让每一层的每一户都有自己的小院和植物, “出则繁花似锦,入则清净悠远” 。房子可模仿,文化难复制,只 有立足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才能找到创新式融合的思路。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我们的文化与历史,已经给建筑留下了丰富的馈赠。立足文化本体,深 - 2 - 挖地域特色,根深方能叶茂。北京如今大力推动中轴线沿线重点地

5、区综合整治保护和申遗,就是因为那是老 城的灵魂,中华民族“内和外安”的文化基因、 “左右对称”的营城理念、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都集中 体现在这里,在人们记忆中挥之不去。缺了非物质文化的滋养,建筑即使再雄伟也缺少一条脊梁;而有了乡 愁和人文的淬火,哪怕穿越千年,安身之所也能成为精神家园。 (节选自人民日报2018 年 2 月 6 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建筑如果失去本国本土的文化精神,模仿得再好,也只能山寨别人文化的表层,充其量不过是赝品。 B. 建筑要想成为精神家园,就要讲究乡愁和人文的淬火,而不要讲究雄伟壮丽的外观。 C. 建筑一旦舍本逐末

6、,生搬硬套,缺少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文化的理解,往往会引起人们的诟病。 D. 传统的中国建筑风格是在呈现文化的主体意识的同时,又能兼容并蓄,并不一味拒绝“洋建筑” 。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 文章摆事实讲道理,逐层推进,论述中国建筑在借鉴西方与传统时,要立足于本土文化与历史。 B. 文章有理有据,指出建筑要植根于历史文化,立足于地方特色,才能找到创新式融合的思路。 C. 文章将“模西建筑热”与“仿古建筑热”对比论述,指出建筑设计的盲从会带来很大的危害。 D. 文章采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等手法,表明有了乡愁与人文的融入,居所才能成为精神家园。 3. 根据原文内容,下

7、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建筑在考虑文化基因、保持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唯有仿效古人、借鉴西方,才能有发展有创新。 B. 如果说模西建筑热是对西式风格的盲目崇拜,那么仿古建筑热则是复古思维的畸形生长,文章对这两种 热潮全都加以否定。 C. 北京大力推动中轴线沿线重点地区综合整治保护的措施,给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建筑留下了丰富的馈 赠。 D. “房子可模仿,文化难复制” ,是说建筑要立足于传统文化,不能受西方影响,才会有生命力。 【答案】1. B 2. C 3. B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 关的句

8、子,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辨析,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此类题目一般采用排 除法或者直选法。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 项, “而不要讲究雄 伟壮丽的外观”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文章最后一段,原文为“缺了非物质文化的滋养,建筑即使再雄伟也 缺少一条脊梁” ,并未完全排斥建筑应讲究雄伟壮丽的外观。故选 B。 【2 题详解】 - 3 - 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分析把握能力,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梳理文章结构,理清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 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

9、选出“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项” 。C 项, “文章将模西建筑热与 仿古建筑热对比论述,指出建筑设计的盲从会带来很大的危害”理解错误, “模西建筑热”与“仿古建 筑热”两者不是对比论述,另外文中并没有说建筑设计的盲从带来的危害。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把握文中观点态度能力。解答此类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 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 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 全文保持一致。本题要求选出“根据原文内容,下

10、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A 项, “建筑在考虑文化基因、保持 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唯有仿效古人、借鉴西方,才能有发展有创新”说法错误, “仿效古人、借鉴西方”并 非发展创新的必要条件,并且原文对仿古是持否定态度的。C 项“北京大力推动中轴线沿线重点地区综合整 治保护的措施,给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建筑留下了丰富的馈赠”说法因果倒置,应该是我们的文化与历史, 给建筑留下了丰富的馈赠,所以才有北京大力推动中轴线沿线重点地区综合整治保护的这一举措。D 项, “不能受西方影响”说法片面绝对,原文说“国的建筑风格从来都是兼容并蓄的” “只有立足于“一方水土 养一方人” ,才能找到创新式融合的思路” ,可见作者

11、的观点是融合和兼容并蓄的。故选 B。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 。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 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 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 意)、 “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 “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 “凑” (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 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

12、,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 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 “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 “所有” “人人”等), 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 “大概” “必定” “可能” “似乎” “已经” “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 ,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 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 ( (二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212 分分) ) 阅读下面的文

13、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一般而言,攻读博士学位,最少需要三年时间, - 4 - 多则七八年。有数据显示,我国博士延期毕业率高于 56%,也就是说,一半以上的博士都不能正常毕业。但 是,不知道知网为何物,论文“查重率”过高的翟天临不仅顺利毕业,还风光地成为了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 博士后。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的背后,其实已经涉及到硕博培养模式、 导师指导方式以及评价制度等多方面深层次的问题。 熊丙奇说:“在强调硕士和博士的规模的情况下,一个导师带的学生可能就比较多。再加上现在我国的 科研评价体系,也让很多的教授去关注论文课题经费,他们没有时间去陪学生一起做科

14、研,然后导致学生可 能根本就没有接受多少学术训练,急功近利地去追求这种任务的发表,这也就相应地出现了这种学术不端和 学术造假的现象。 ” 近年来,除了明星被曝论文抄袭,企业高管、官员也都在跨界成为名校的“博士” 。熊丙奇表示,名人 凭借权力、地位、财富而非学术能力获得学术光环的背后,无非是“利益交换”四个字。 他表示:“学校可能是给他一个博士的头衔,然后相应的获得一些资源。这样一来就可能会出现老师在 具体的培养管理过程中放水的问题。老师一方面可能比较疏于管理,而另一方面可能本身就没想到过要去严 格要求,由此就导致了这些网友很容易找出的问题。 ” (摘编自翟天临博士论文曾通过“双盲审” ,多个审

15、查环节为何全部失守? ,新华网 2019 年 2 月 6 日,有删改) 【材料二】 值得注意的是,在翟天临事件发生的同时,某高校教师涉嫌篡改研究生复试成绩的消息也引起社会广泛 关注。 2 月 11 日,微博网友“平凡的世界 overlooker”爆料称,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教师, 在此学院 2018 年研究生复试结束后,篡改了 8 位考生的考试成绩,并质疑“这些被提分的考生与他们之间 是否有金钱利益关系” 。 齐爱民(重庆大学法学院教授)对记者称,这两起事件反映出我国高校教育领域问题严重,可以说某些 高校管理层存在领导权力大过法的问题,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制底线的挑战。只有构建一个

16、完备的教育体制,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的发生。 谌中乐(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认为,人才选拔与培养必须坚持“三公”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应贯穿始终,并严格确保“三公”原则落到实处,相关规定获得不折不扣的执行,并通过加强监督等举措, 最大程度上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摘编自惩治学术不端须改革评价机制 ,2019 年 2 月 18 日法制日报 ,有删改) 【材料三】 国际上学术不端丑闻连年不断。最近的重磅丑 - 5 - 闻则是 2018 年 10 月,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宣布曾在该机构任职的皮耶罗安韦萨有 31 篇论文因涉嫌造假 而要撤稿。由于安韦萨曾被认为开创了心肌细胞再生的新领域,这一消息震惊了全球学术界。 再往前追溯,还有连累导师自杀的日本“学术女神”小保方晴子事件、韩国曾获“最高科学家”称号的 黄禹锡的造假事件、美国贝尔实验室科学家舍恩制造的“物理学界 50 年来最大的造假事件” 。国内也有受到 广泛关注的韩春雨事件等。 某些科研领域的学术不端很可能危及生命。在“撤稿观察”的榜单上以 96 篇撤稿量排名全球第二的, 是德国麻醉研究者约阿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