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淮阳县陈州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064378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519.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淮阳县陈州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河南省淮阳县陈州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河南省淮阳县陈州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河南省淮阳县陈州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河南省淮阳县陈州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淮阳县陈州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淮阳县陈州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附答案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淮阳县陈州高级中学淮阳县陈州高级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上期期末考试学年高一上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卷地理试卷 1.1.本试卷分第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 在答题卡上。在答题卡上。 2.2. 回答第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2、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3. 回答第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第卷卷 选择题(共选择题(共 6060 分)分) 一、单选题(本卷共一、单选题(本卷共 3030 道小题,每小题道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6060 分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求的) 2017 年 9 月 20 日举行的第三届北京月球与深空探测国际论坛传出消息,我国首次火星探测器将在 2020 年发射,并一次实现“环绕、着陆、巡视”3 个目标。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3、 火星的“左邻右舍”是( ) A. 水星和地球B. 地球和土星C. 地球和木星D. 木星和地球 2. 2015 年 9 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宣布:在火星表面发现了有液态水活动的证据。这个信息对作出下列 推断具有重要意义的是( ) A. 火星可能存在生命B. 火星大气层稀薄 C. 火星自转周期比地球长D. 火星公转轨道为椭圆形 3. 能对火星探测器上的中央控制系统、数据处理设备等产生威胁的太阳活动是( ) A. 黑子和日珥B. 黑子和太阳风C. 黑子和耀斑D. 耀斑和太阳风 【答案】1. C 2. A 3. D 【解析】 【1 题详解】 太阳系八大行星距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

4、、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因 此与火星为临的是地球和木星。故选 C。 【2 题详解】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是有适宜的温度、大气和液态水的存在。其它天体如果也具备这些条件,则有可 - 2 - 能有生命存在,因此火星表面发现了有液态水活动的证据可以推断火星可能存在生命。故选 A。 【3 题详解】 太阳活动主要类型有黑子、耀斑、日珥和太阳风。耀斑爆发和太阳风均为高速带电粒子流,能扰乱地球磁场 和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故选 D。 北京时间 2016 年 9 月 15 日 22 时 04 分,搭载着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长征二号 FT2 运载火箭在酒泉卫 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 575

5、 秒后,天宫二号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4. 卫星发射成功的日期,与下列哪个节气最接近( ) A. 春分日B. 夏至日C. 秋分日D. 冬至日 5. “天宫二号”卫星发射时,纽约(西五区)的区时是( ) A. 9 月 16 日 9 时 04 分B. 9 月 16 日 14 时 04 分 C. 9 月 15 日 9 时 04 分D. 9 月 15 日 14 时 04 分 【答案】4. C 5. C 【解析】 【4 题详解】 春分对应 3 月 22 日前后,夏至对应 6 月 22 日前后,秋分对应 9 月 23 日左右,冬至对应 12 月 22 日前后

6、, 卫星发射成功是 9 月 15 日,与秋分最接近,选 C。 【5 题详解】 “天宫二号”卫星发射时为北京时间(东八区)2016 年 9 月 15 日 22 时 04 分,纽约(西五区)的区时比北 京时间晚 13 小时,应为 9 月 15 日 9 时 04 分,选 C。 【点睛】计算两地的经度差: (1)如果已知地和所求地同在东经或同在西经,则:经度差=经度大的度数-经度 小的度数 (2)如果已知地和所求地一个在东经另一个在西经,则:经度差=两地经度相加 2.把经度差转化为 两地的地方时差,即:地方时差=经度差15/小时;或经度差 X4 分钟每度(1 小时=15 度,1 度=4 分钟) 3.

7、计算地方时:根据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西位置关系,加减地方时差,即: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则所求地方 时=已知地的地方时+地方时差;如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边,则所求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地方时差。 下图中中心点为北极,若阴影部分为 7 月 6 日,非阴影部分为 7 月 7 日,回答下列各题。 - 3 - 6. 甲地时间为( ) A. 15 时B. 9 时 C. 3 时D. 12 时 7. 北京时间为( ) A. 6 日 8 时B. 7 日 8 时 C. 6 日 20 时D. 7 日 20 时 【答案】6. C 7. B 【解析】 试题分析: 【6 题详解】 日期分界线有两条:0 时经线和 180经

8、线;0 时经线是新一天的开始,由 0 时经线往东到 180经线为新的 一天。根据所给的条件,上图是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可先画出地球自转方向(呈逆时针) ,如图所 示:。 因为 AN、BN 为 7 月 6 日与 7 月 7 日的分界线,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AN 左侧为西,右侧为东) ,可推 出 AN 为新的一天开始的地方,即为 7 月 7 日 0 时,BN 为日界线,即 180;根据题意,上图每两条经线间 隔 360/8=45,结合 15每小时,即每相邻两条经线相差 3 小时,AN 经线为 0 时,甲则为 3 时(东早西 晚) ,A 项正确。 【7 题详解】 根据题意,分析上图可判断此

9、时全球昼夜评分,AN 经线为 0 时,BN 经线即 180经线则为 12 时,结合地方 时计算的公式:所求地的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4 分钟经度差(东加西减) ,北京时间是东八区中央经 - 4 - 线 120的地方时,位于 180经线以西,即位于 7 月 7 日,两地经度差为 180-120=60,所求地的地 方时=12 时-4 分钟60=8 时,所以北京时间为 7 月 7 日 8 时,B 项正确。 考点: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8.下图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堤岸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会产生偏向,北半球向右

10、偏,南半球向左偏。图中在北半球,在河流 右岸,侵蚀作用强,在河流左岸,沉积作用为主,最终可能和小岛相连;在南半球,在河流左岸, 侵蚀作用强,在河流右岸,沉积作用为主,最终可能和小岛相连。据此分析选 C。 【点睛】受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会产生偏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赤道上不偏转。 读“太阳直射点移动纬度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9. 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且昼长逐日递增的区段是( ) A. abB. bdC. deD. ce 10. 当太阳直射点由 b 向 c 移动时,关于地球公转速度叙述正确的是( ) A. 越来越快B. 越来越慢C. 快慢快D. 慢快慢

11、 【答案】9. A 10. C 【解析】 【9 题详解】 北半球昼长夜短时段是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对应时段是 a c;北半球昼逐渐增长是 12 月 22 日后至来年的 6 月 22 日,对应图中的 de、ab 段。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且昼长逐日递增的区段是二者的交集,据图 - 5 - 选 A。 【10 题详解】 当太阳直射点由 b 向 c 移动时,也就是夏至到秋分时段,日期是从 6 月 22 日至 9 月 23 日,中间经过的 7 月 初是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因此,该时段的公转速度变化是快慢快,选 C。 【点睛】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地球公转至近日点,1 月初时,接近

12、冬至日, 速度最快;公转至远日点,7 月初,接近夏至日,速度最慢。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1. 如果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引起热力环流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B. 温度:ABCD C.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D. 气压:DABC 12. 如果此图是城市热岛环流侧视图,在处进行植树造林,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 ) A. 增温和增湿B. 净化和增温C. 净化和增湿D. 减湿和减温 13. 如果此图表示的是山谷风示意图,那么上升气流表示的可能是( ) 白天的谷地 白天的山坡 夜晚的谷地 夜晚的山坡 A. B. C. D. 【答案】11. A 12. C

13、 13. B 【解析】 本题考查热力环流。 【11 题详解】 图示若为热力环流,则 A 处空气下沉,判断 A 处气温较 B 处低,B 项错误;四地的气压由高到低,应为 ABCD,D 项错误;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C 错误。故选 A 项。 【12 题详解】 若为城市热力环流,则 B 处空气上升,判断为城市,则位于处植树造林可以净化近地面由郊区流向城市的 - 6 - 空气;且由于植物的蒸腾作用,使湿地增加,故 C 项正确。 【13 题详解】 图示表示山谷风,则处空气上升,说明 B 处气温较 A 处高,则表示白天的山峰或晚上的山谷。 读北半球某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

14、题。 14. 图中 AB 两地形成不同高低气压中心的根本原因是( ) A.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B.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 大气受热过程D. 热力环流 15. 判断图示所属月份及 B 气压中心的名称分别是( ) A. 1 月 阿留申低压B. 7 月 阿留申低压 C. 1 月 夏威夷低压D. 7 月 夏威夷低压 16. 受气压中心的影响,图示季节 C 点和 D 点分别盛行( ) A. 东北风 西北风B. 东南风 西南风 C. 西北风 东北风D. 西南风 东南风 【答案】14. B 15. A 16. C 【解析】 【14 题详解】 图中 AB 两地形成不同高低气压中心的根本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

15、异,陆地升温、降温快,海洋升温、降温 慢,B 对。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不是海陆气压差异的根本原因,A 错。大气受热过程是地表温度差异的原 因,C 错。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D 错。 【15 题详解】 图示北半球陆地是高压控制,所属月份是 1 月份,B、D 错。B 气压中心位于海洋上,名称是阿留申低压,A 对,C 错。 【16 题详解】 - 7 - 受气压中心的影响,图示季节北半球是冬季,陆地是高压控制,气流呈顺时针方向辐散。C 点位于高压中心 东部,吹西北风。D 点位于高压中心南部,盛行东北风。C 对,A、B、D 错。 下图为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7. 受三圈环流

16、的影响,P 地的天气特点是( ) A. 温和湿润B. 寒冷干燥C. 高温多雨D. 炎热干燥 18. Q 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于( ) A. 暖湿的中纬西风B. 干冷的中纬西风 C. 干冷的极地东风D. 冷湿的极地东风 【答案】17. D 18. A 【解析】 试题分析: 【17 题详解】 读图,P 地盛行下沉气流,气流下沉过程中升温,水汽难凝结,所以气候特点是炎热干燥,D 对。 【18 题详解】 图中,Q 地形成锋面,来自较低纬度的暖气流爬升到冷气团上面,凝结降雨。根据图中纬度判断,水汽主要 来自暖湿的中纬西风,A 对。B、C、D 错。 考点: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极锋形成及特征。 下图是四地的气温和降水的数据资料,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 8 - 19. 这四幅气候资料图对应的气候类型名称分别是( ) A. 热带雨林气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