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茶陵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模块检测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064282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茶陵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模块检测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湖南省茶陵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模块检测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湖南省茶陵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模块检测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湖南省茶陵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模块检测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湖南省茶陵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模块检测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茶陵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模块检测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茶陵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模块检测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茶陵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历史模块检测试卷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中记载:中国商人也踊跃到海外经商。康熙晚期,苏州造船厂每年造船出海贸易者,多至千余,大者可载万余石,小者亦数千石,商人有倾产造船者。上海著名大海商张元隆“广制洋船,海上行走”,拥有海船数十艘,立志要造一百艘海船。材料中可以得出的信息有A. 中国民间商人海外贸易的积极性高涨B. 民间海外贸易额一度超过官府海外贸易额C. 地域性商人群体活跃D. 闭关锁国政策没能阻碍海外贸易的长期发展

2、 【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苏州造船厂每年造船出海贸易者,多至千余,大者可载万余石,小者亦数千石,商人有倾产造船者”可知中国民间商人海外贸易的积极性高涨,A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无法体现民间海外贸易额一度超过官府海外贸易额,B选项排除。地域性商人群体活跃指的是商帮,材料强调的是海外贸易,C选项排除。闭关锁国政策是乾隆时期实行的,此时是康熙时期,D选项排除。2.宋仁宗时,政府规定交子的发行限额:每一界(“界”是交子流通的期限)交子的发行量只能是1256340缗,到期更新交子,收回旧交子。同时,政府每年还准备了三十六万贯铁钱作为储备金。北宋政府的上述做法A. 不利于交子的推广使用B. 说明铁

3、钱是主要的流通货币C. 损害了交子的信用功能D. 有助于币值稳定和经济繁荣【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每一界(“界”是交子流通的期限)交子的发行量”“到期更新交子,收回旧交子”“准备了三十六万贯铁钱作为储备金”可知,北宋政府注意控制交子发行量并为交子准备储备金,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做法有利于保证交子币值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故D项正确;北宋政府的做法有利于交子的推广使用,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铁钱的地位,故B项排除;北宋政府的做法有利于保护交子的信用功能,故C项排除。3.通典食货二规定,凡18岁以上男子受永业田20亩;凡有爵级、官品、勋级者,可依爵级、官品请受永业田5顷至100顷。

4、据此可知,唐代均田制下A. 小农经济日益壮大B. 官僚阶层的贪婪恶化了土地兼并C. 土地国有化程度提高D. 特权阶层对土地的占有受到限制【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凡有爵级、官品、勋级者,可依爵级、官品请受永业田5顷至100顷”可知授田受到一定的限制,故D项正确;“小农经济日益壮大”,仅凭材料无从得知这一点,因为爵级、官品、勋级才是材料提及的重点之一,故A项排除;“凡18岁以上男子受永业田20亩,死后可以继承;受口分田80亩,死后归还国家”,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小农经济,限制了土地兼并,故B项排除;材料根本没有涉及到“土地国有程度”,故C项错误。【点睛】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凡18岁以上男子受

5、永业田20亩”“凡有爵级、官品、勋级者,可依爵级、官品请受永业田5顷至100顷”,结合所学均田制的相关内容分析解答。4.据历史记载,唐初令文中多次重申“士”“农”“工”“商”四民分业的规定,但中唐到宋代,职业的等级差别在缩小或消弭,四民之间的流动性日益增强。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抑商政策的松动B. 生产方式的革新C. 田庄经济的兴起D. 社会经济的转型【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结合所学可知,唐宋时期中国传统社会发生了重要转变,作为等级职业制度的士农工商差别逐渐淡化,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商人也可以通过科举成功改变身份成为士人,不论是地主还是佃农都不一定专营农

6、业,大多数还从事家庭手工业和商业贩运等,甚至进入城市成为专门的手工业者和商人,工商业者通过经营积累货币,也可以购买土地成为地主或自耕农,也可以通过科举甚至买官进仕。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正是抑商政策的松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此时期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仍是铁犁牛耕,并未出现创新;C选项错误,田庄经济兴起于汉代,不是唐宋时期;D选项错误,此时期中国社会的经济形态仍然是以自然经济为主,并未出现转型。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5.唐朝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可根据牵引力点高低,控制耕土深浅的农业生产工具,下列生产工具符合题干描述的是A. 耦犁B. 大镰C. 曲辕犁D. 筒车【答案】C【解

7、析】【详解】根据材料“唐朝”“根据牵引力点高低,控制耕土深浅的农业生产工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工具是指曲辕犁,用于耕地,故C项正确;A项是汉代使用的一种新式农具,排除;B项是用来割草或收割谷物的工具,排除;D项是灌溉工具,排除。【点睛】“唐朝”“根据牵引力点高低,控制耕土深浅的农业生产工具”是关键信息。6.1074年,宋神宗规定:外国商人的货物到达港口后,先到税务部门领取允许贩卖的凭证,才允许前往别处进行贩卖,如果没有相关的政府凭证,则允许他人告发,按照偷税的有关规定进行依法处罚。这表明当时A. 政府规范外商贸易行为B. 政府厉行抑商政策C. 外国商人偷税现象严重D. 商税成为主要收

8、入【答案】A【解析】【详解】宋神宗规定:外国商人的货物到达港口后,先到税务部门领取允许贩卖的凭证,才允许前往别处进行贩卖,反映了宋朝对外商贸易行为的规范和管理,故A正确;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宋朝政府对外商贸易行为的管理,无法体现厉行抑商政策,排除B;材料信息只是说明外商要领取允许贩卖的凭证,否则要按照偷税的有关规定进行依法处罚,无法体现外国商人偷税现象严重,排除C;材料只是宋朝政府规范外商贸易行为的措施,无法体现商税成为主要收入,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外国商人的货物到达港口后,先到税务部门领取允许贩卖的凭证,才允许前往别处进行贩卖”,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7.中国是瓷器的故乡。清朝

9、乾隆皇帝曾作诗:“白玉金边素瓷胎,雕龙描凤巧安排;玲珑剔透万般好,静中见动青山来。”这反映出该瓷器A. 质量精美B. 历史悠久C. 分工细密D. 规模宏大【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白玉金边素瓷胎,雕龙描凤巧安排;玲珑剔透万般好,静中见动青山来。”可见瓷器质量精美,故A项正确;B、C、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8.公元前594年,鲁国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照田亩的实有数目收税。其中“公元前594年”属于A. 前五世纪末B. 前五世纪初C. 前六世纪末D. 前六世纪初【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594年属于公元前六世纪初期,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9.据下表记

10、述,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汉朝记述出处淮南王刘安“擅国权,侵夺民田”史记淮南衡山王传(公孙贺)“倚旧故,乘高势面为郡,兴美田以科子弟宾客”汉书公孙贺传(张禹)“内殖货财,家以田为业,及富贵,多买田至四百顷“后汉书张禹传A. 官员经济贪污现象盛行B. 封建土地私有趋向破坏C. 自耕农的数量日益减少D. 因家重农政策执行乏力【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在汉代,一些官员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或家族势力,侵夺其他小农手中的田产,使其自己家族势力逐渐增长,故由题意可知,C项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富家侵夺田产,并没有提到经济贪污,与题意不符,故A排除;由材料可知,封建土地私有是越来越强化的,并没有遭到

11、破坏,故B排除;材料中没有提到重农政策,与题意不符,故D排除。10.下面为清朝前期获鹿县地权分配情况表,据表可知,当时该地类别康熙十五年雍正四年乾隆十一年乾隆三十五年户(%)耕地(%)户(%)耕地(%)户(%)耕地(%)户(%)耕地(%)无地户17.622.725.6916.4510亩以下户36.9311.8345.1113.1537.9410.9745.1112.4110到50亩户41.5756.3931.0945.2730.4044.0132.0047.0850到100亩户2.711.653.3515.604.1318.454.7820.73100亩以上户庶民0.474.610.687.3

12、21.1712.731.4814.26绅衿0.7215.530.8618.660.6713.660.345.46A. 小农经济较为盛行B. 土地集中现象严重C. 流民问题日趋严重D. 人地矛盾非常激烈【答案】A【解析】【详解】据表可知10亩以下户、10到50亩户所占耕地在50%左右,这表明小农经济盛行,故A正确;无地户在20%左右,这不能说明土地集中严重,故B排除;无地户不一定成为流民,故C排除。题干数据未涉及人地矛盾,故D排除。11.唐代均田制基本沿袭隋代,但唐代进一步缩短百姓成丁入老的年龄,把三分之一的男子排除在足额授田的范围之外,同时增加对其他社会成员特别是某些非农业人口授田的内容。这反

13、映了唐代均田制A. 抑制了土地兼并的行为B. 促进了地主经济的发展C. 有利于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D. 维护了官僚集团的利益【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史实,唐朝中期由于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度遭到破坏,为此A选项表述不准确不符合史实;材料中的均田制,并未主要针对地主阶级而是扩大了授田的范围,为此在一定程度可能限制地主的土地兼并,为此B选项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不仅仅给男子授田,而且“增加对其他社会成员”的授田,这样可以扩大统治基础,为此C选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主要为官僚集团授田,为此D选项不符合题意错误。12.史记记载:“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不符合这种记载的是A. “苏湖

14、熟,天下足。”B. “估客乐哉真复乐,大舶飞山走城郭。”C.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D. “乡农卖丝争赴市,客船大贾来行商。”【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反映的是商业活跃。“苏湖熟,天下足。” 是说苏湖地区丰收,天下粮食就充足,反映的是江南农业经济发展,不符合题意,故选A;B反映商人乐于奔波的信息,排除;C反映了夜市繁荣,排除;D.反映农业商品化的信息,排除。13.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出现的新特点是A. 海上贸易通道已取代陆上丝绸之路B. 民间的自发贸易成为海上贸易主体C. 丝织品成为对外贸易中的主要商品D. 开始

15、与西欧国家形成直接贸易关系【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在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下,开始与英国等西欧国家形成直接贸易关系,这成为明清对外贸易的新特点,故D项正确;明朝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被奥斯曼帝国垄断,但没有断绝,故A项说法错误;明清海上贸易的主体是官方贸易,故B项错误;此时的瓷器、茶叶等成为对外贸易中的主要商品,故C项错误。14.早在汉代就出现的商业现象是A. 富商大贾,周流天下B.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C.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D. 今朝半醉归夜市,指点青帘上酒楼【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是汉代商业发展的情况,“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是唐代商业发展情况,“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反映的是唐代夜市的繁荣,“今朝半醉归夜市,指点青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