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凌源三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063819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凌源三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辽宁省凌源三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辽宁省凌源三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辽宁省凌源三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辽宁省凌源三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凌源三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凌源三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附答案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12月地理月考卷一、单项选择1. 下列天体和天体系统中,具有从属关系,且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是( )A. 太阳系木星冥王星B. 宇宙太阳系银河系C. 太阳系地月系月球D. 太阳地球哈雷彗星【答案】C【解析】【分析】具有从属关系,且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是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详解】具有从属关系,且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是宇宙银河系太阳系,B对。木星和冥王星、地球-哈雷彗星等级相同,没有从属关系,A、D错。地月系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C错。每年10月4日至10日为“世界空间周”。目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的空间站已经成为一个“全球观测和监测站”。据此完成下

2、列问题。2. 地球是太阳系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体现在()A. 是太阳系中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B. 其绕日公转轨道形状近似圆形C. 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D. 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3. 空间站能够进行全球观测和监测,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 全球定位系统B. 遥感技术C. 地理信息系统D. 数字地图【答案】2. D 3. B【解析】【2题详解】地球是太阳系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体现在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D对。太阳系中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是木星,A错。其绕日公转轨道形状近似圆形是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征,B错。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是太行系行星共同特征,C错。【3题详解】

3、空间站能够进行全球观测和监测,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遥感技术,主要功能是拍摄遥感图像,获取信息,B对。全球定位系统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A错。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是分析、处理信息,C错。数字地图主要功能是将信息转化成数字,D错。1989年3月13日,在太阳活动极大年期间,黑子活动引发的强磁暴使加拿大魁北克的电网受到严重冲击,致使魁北克供电中断了9个小时,数百万居民生活受到影响。据此完成下列问题。4. 黑子现象发生在太阳的A. 内部B. 光球层C. 色球层D. 日冕层5. 太阳活动造成的影响是A. 引起电离层扰动,导致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B. 使达到地球的可见光增强,紫外线有所减少C. 爆发几分钟后

4、极光变得格外绚丽多彩D. 对人造卫星的运行没有影响【答案】4. B 5. A【解析】【4题详解】黑子现象发生在太阳外部大气的光球层,B对,A错。色球层主要太阳活动类型是耀斑,C错。日冕层主要太阳活动是太阳风,D错。【5题详解】太阳活动造成的影响是引起电离层扰动,导致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A对。太阳活动不影响达到地球的可见光,B错。极光是太阳活动产生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与地球两极地区的磁场碰撞产生的,粒子的运动速度比耀斑爆发的光速慢得多,一二天后才能到达地球附近,不能在爆发几分钟后出现极光,C错。可能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从而影响人造卫星的运行,D错。【点睛】黑子现象发生在太阳外部大气的光球层。极光是太

5、阳活动产生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与地球两极地区的磁场碰撞产生的,粒子的运动速度比耀斑爆发的光速慢得多,一二天后才能到达地球附近,不能在爆发几分钟后出现极光。6.地震发生时,当地的居民的感觉是()A. 左右摇晃B. 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C. 上下颠簸D.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答案】D【解析】【详解】地震波的横波传播速度较慢,纵波传播速度较快,地震发生时,居民生活在陆地上,当地的居民感觉是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D对。A、B、C错。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完成下列问题。7. 图中A表示()A. 莫霍界面B. 古登堡界面C. 软流层面D. 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地壳

6、是一个不连续圈层B. A以上为岩石圈C. H和D都是地核的组成部分D. 图中B处为岩浆的发源地【答案】7. A 8. C【解析】地震波经过莫霍界面,波速增大。在古登堡界面处,横波消失。岩石圈包括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岩浆的发源地在软流层。【7题详解】读图,地震波经过图中A界面后,波速增大,A表示莫霍界面,A对。古登堡界面处横波消失,B错。软流层面位于地幔,C错。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是古登堡界面,D错。【8题详解】地壳是一个连续圈层,A错误。A以上为地壳,岩石圈包括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B错误。H和D都是地核的组成部分,分别是内核、外核,C正确。图中B处为古登堡界面,岩浆的发源地在软流

7、层,D错误。9.下列有关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对流层中的水汽和CO2吸收紫外线B. 平流层中的O3吸收红外线C. 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D. 散射作用使地面温度升高【答案】C【解析】【详解】有关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对流层中的水汽和CO2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部分,A错误。平流层中的O3吸收紫外线,B错误。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C正确。散射作用使天空呈蔚蓝色,D错误。10.下图为潍坊某中学一学生画的几种不同形式的热力环流,其中错误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C【解析】【详解】图甲中受热处气流上升,气压低,遇冷处气流下沉,气压高。水平方向上空气由

8、高压吹向低压,A正确。图B中,白天山坡比同一高度的大气升温快,气流上升,吹谷风,B正确。图C中,白天陆地比海洋升温快,气流应上升,海洋上气流应下沉,C错误。图D城区比郊区气温高,气流上升,D正确。故选C。【点睛】热力环流的原理是受热处气流上升,气压低,遇冷处气流下沉,气压高。水平方向上空气由高压吹向低压。白天山坡比同一高度的大气升温快,气流上升,吹谷风。读下图 “中国某海滨地区不同时间旗帜主要飘动方向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1. 若旗帜飘动方向反映该地一日内主要风向的变化,则( )A. 甲为夜晚,吹陆风B. 乙为夜晚,吹海风C. 甲为白天,吹海风D. 乙为白天,吹陆风12. 若旗帜飘动方向反

9、映该地一年中季风风向的变化,则引起该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天气系统不同B.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 人类活动变化D. 气压带、风带移动【答案】11. A 12. B【解析】【11题详解】若旗帜飘动方向反映该地一日内主要风向的变化,根据图中旗帜飘动方向,图甲吹陆风,说明陆地比海洋气压高,为夜晚,A对,C错。乙为白天,陆地气压低,吹海风,B、D错。【12题详解】若旗帜飘动方向反映该地一年中盛行风向的变化,夏季吹海风,冬季吹陆风,则引起盛行风向变化的主要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对。天气系统影响时间短,不能表示一年中盛行风向,A错。人类活动变化不影响盛行风向,C错。气压带、风带移动不是海陆风的主

10、要成因,D错。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废气和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风。下图是城市风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 如果要在图中布局火电厂,为了减少城市风对市区的空气污染,工厂应该选择在A. 甲地B. 乙地C. 丙地D. 丁地14. 根据城市风的原理,今后城市造林的重点应该在A. 市区B. 郊区C. 市中心D. 农村15. 假若该地位于上海市,图中剖面为东西方向,乙点测到城市热岛环流产生的风向为A. 东南B. 西南C. 西北D. 东北【答案】13. C 14. B【解析】火电厂有大气污染,为了减少城市风对市区的空气污染,火电厂

11、应布局在城市热岛环流之外。根据城市风的原理,风由郊区吹向城区,今后城市造林的重点应该在郊区。北半球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13题详解】火电厂有大气污染,如果要在图中布局火电厂,为了减少城市风对市区的空气污染,工厂应布局在城市热岛环流之外,该选择在丙地,C对。选择甲、乙、丁地不能减少对市区的污染,A、B、D错。【14题详解】根据城市风的原理,风由郊区吹向城区,今后城市造林的重点应该在郊区,B对。在市区、市中心造林,会加重市区、市中心区土地的压力,A、C错。在农村造林,对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小,D错。【15题详解】假若该地位于上海市,图中剖面为东西方向,且符合左西右东。北半球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

12、影响,乙点测到城市热岛环流产生的风向为东南风,A对。B、C、D错。16.读图“热力环流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地的气温高于地的气温B. 地的气压高于地的气压C. 地的气温低于地的气温D. 地的气压高于地的气压【答案】D【解析】【详解】读图,地的气流下沉,说明气温低,气压高,说明地的气温低于地,气压高于地的气压,A错,D对。地的海拔高,气压低于地的气压,B错。地的海拔低,气温高于地的气温,C错。故选D。17.夏季,新疆的塔里木河水量急剧增长,其原因是该河的河水补给主要来源于()A. 雨水B. 冰川融水C. 湖泊水D. 地下水【答案】B【解析】【详解】夏季,新疆的塔里木河水量急剧增长,

13、其原因是该河的河水补给主要来源于冰川融水,夏季气温高,冰川融水量大,B对。位于西北内陆,降水少,雨水不是主要补给水源,A错。湖泊水、地下水补给稳定,不是水量急剧增长的原因,C、D错。【点睛】西北内陆,降水少,雨水不是主要补给水源,河水补给主要来源于冰川融水,夏季气温高,冰川融水量大。湖泊水、地下水补给稳定。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8. 人类对水循环影响最大的环节是()。A. C环节B. G环节C. F环节D. E环节19. 对陆地水资源更新作用最大的是()。A. A、B循环B. H、G循环C. A、C、G、E、F循环D. B、C、G、F循环【答案】18. D 19. C【解析】

14、【18题详解】人类对水循环影响最大的环节是E环节,即地表径流环节,D对。图中C环节表示水汽输送,A错。 G环节表示降水,B错。F环节表示地下径流,C错。故选D。【19题详解】对陆地水资源更新作用最大的是A、C、G、E、F循环 ,即海陆间大循环,C对。A、B循环表示海洋内循环, H、G循环表示陆地内循环,对水资源更新的作用小,A、B错。B、C、G、F循环是海陆间循环的一部分,D错。故选C。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46秒在四川省北部的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据此回下列问题。20. 人们在第一时间迅速掌握整个地震灾区建筑破坏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A. 地理信

15、息系统B. 全球定位系统C. 遥感技术D. “数字地球”21. 上题中地理信息技术的关键装置是()A. 传感器B. 卫星系统C. 地面装置D. 信号发射装置22. 在震区被困灾民开展营救行动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GISGPSRSGPRSA. B. C. D. 【答案】20. C 21. A 22. D【解析】遥感技术,主要功能是拍摄遥感图像,获取信息,关键装置是传感器。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是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全球定位系统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20题详解】人们在第一时间迅速掌握整个地震灾区建筑破坏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遥感技术,主要功能是拍摄遥感图像,获取信息,C对。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是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A错。全球定位系统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B错。 “数字地球”主要功能是将信息转化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