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康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063709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1,020.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南康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附答案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南康中学南康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第一次大考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第一次大考 地理试卷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甲图示意墨西哥城市分布,乙图示意我西藏城镇分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甲图中沿海城市数量少的主要原因 A. 优良的港湾少B. 地势过于低平C. 气候湿热D. 沿海飓风多发 2. 图中城市(镇)分布特征及主要原因是 A. 甲图中城市主要分布在平原,因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 B. 甲图中城市主要分布在高原,因为高原地区光照充足 C. 乙图中城镇主要分布在河谷,因为河谷地区热量充足 D. 乙图中城镇主要分布在河谷,因为河谷地区水运便利 【答案】1. C 2

2、. C 【解析】 【1 题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甲图中墨西哥所在的纬度较低,位于热带地区,全年高温,而沿海地区,由于地势较低,气 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而高原地区因地势高,天气较凉爽,更适合人类居住。故答案选 C 项。 【2 题详解】 读图,甲图中城市主要分布在高原,不是平原,因为该地位于热带地区,高原上气温较低,适宜居住,不是 因为高原地区光照充足 A、B 错。乙图是我国西藏,城镇主要分布在河谷,因为河谷地区海拔较低,气温较 高,热量充足,适宜生产居住,D 错、C 对。故答案选 C 项。 - 2 - 点睛:城市区位因素的分析: 分析一个城市的区位因素,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这个城市刚刚诞生时,是

3、什么因素把它吸引在这一地点的; 其次要分析是什么原因促进和限制了它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找出某个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因此,分析、 评价城市的区位特点要运用综合思维,从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人文因素)及其发展变化 来进行。在这两大因素中,社会经济因素相对于自然因素发展变化较大,因此自然因素可以称为静态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可以称为动态因素。而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地形与河流相比,前者可以称为宏观因素,后者可 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城市最初形成的具体位置,可称为微观因素。 公交等时线是指从某一地点出发,利用公交出行,所用出行时间相等的各点连成的平滑曲线。下图为广 州市某日以市中心天河城为出

4、发点的公交等时线(单位:秒) 。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 从天河城出发,50 分钟时间内的平均公交车速最慢的是 A. 华师方向B. 广州东站方向 C. 动物同方向D. 珠江新城方向 4. 图示区域南部可能有 A. 河流流经B. 高速公路穿过C. 工业区布局D. 大片农田 【答案】3. B 4. A 【解析】 【分析】 准确理解等时线的含义是解决该题的关键,等时线密度越大,说明单位时间行走的越近,车速越慢,反之越 快;一般桥梁有一定的承重限制,所以单位时间过桥的车辆有一定要求,那么对其速度有一定的限制。 【3 题详解】 由材料公交等时线上各点到出发点的用时相等,若公交车速度越快,则相同时间行走

5、距离越远,等时线越稀 疏。读图 50 分钟内(3000 秒)从天河城到广州东站方向行走距离最短,故该方向车速最慢,B 正确。 - 3 - 【4 题详解】 读图根据公交等时线的分布特点,南部等时线先稀疏后密集,说明南部方向公交车行走速度先快后慢,高速 公路、工业区、农田对公交车车速影响不大;若有河流流经,则需要过桥,桥梁对同时通行车辆的数量和速 度有一定的限制,影响车辆通行速度,A 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举措,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否则会引发城市生态问题。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 导致城市水位过程线提前的因素有( ) 水泥

6、路面多 下水道多 绿地多 人口多 A. B. C. D. 6. 下列能够有效防御城市洪水的措施是( ) 在人行道改造中采用透水砖 禁止开采地下水 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池塘、河道 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营造“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A. B. C. D. 【答案】5. A 6. C 【解析】 导致城市水位过程线提前的因素有城市水泥路面多,地表径流增强。下水道多,地表水集水快。有效防御城 市洪水的措施是在人行道改造中采用透水砖,增加下渗。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持天然池塘、河道。 【5 题详解】 导致城市水位过程线提前的因素有城市水泥路面多,地表径流增强,对。下水道多,地表水集水快,对。 绿地多,下渗

7、多,地表径流减弱,水位过程线推迟,错。人口多,与地表径流提前无直接关系,错。A - 4 - 对,B、C、D 错。 【6 题详解】 下列能够有效防御城市洪水的措施是在人行道改造中采用透水砖,增加下渗,对。禁止开采地下水,与城 市洪水无关,错。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持天然池塘、河道,利于排水,对。扩大城市绿地面积,利于增 加下渗,对。营造“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是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不能减轻城市洪水,错。 C 对,A、B、D 错。 下图表示人口数量变动状况(迁移差额率正值表示人口迁入)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 图中丙点表示的人口变动状况正确的是 A. 人口增加B. 人口减少C. 变动较大D. 基

8、本不变 8. 能正确反映西亚地区近年人口变动状况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 【答案】7. D 8. 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人口的数量变化。 【7 题详解】 图中纵坐标代表自然增长率,横坐标代表迁移差额率,丙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10,迁移差额率为-10, 所以人口变动状况基本不变D 正确。 【8 题详解】 西亚地区多为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由于该地区石油资源丰富,吸引大量人口迁入,迁移差额率 为正值,所以乙点能反映西亚地区人口变动情况。B 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读“中国劳动适龄人口(1564 岁)比重及其年增长率变化

9、预测图” ,回答下列各题。 - 5 - 9.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 A. 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和劳动适龄人口年增长率无关联性 B. 2010 年以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年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C. 2015 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为零,劳动适龄人口最少 D. 2050 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达到最低值,劳动力短缺 10. 针对以后我国劳动适龄人口的状况,可采取的应对措施有 吸引外来移民迁入 提高生产的现代化水平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延迟退休年龄 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 A. B. C. D. 【答案】9. B 10. C 【解析】 试题分析: 【9 题详解】 读图可知,若年增长率为正值,说明劳动适

10、龄人口比重在上升;年增长率越大,比重上升的幅度越大,A 错。 2010 年以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年增长率呈下降趋势,B 对。2015 年以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 长率大于 ,劳动适龄人口数量持续增加,至 2015 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为 时数量达到最大值,C 错;劳动 适龄人口比重达到最低值是在 l980 年,D 错。故选 B。 【10 题详解】 读图可知,我国将来的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会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导致的 劳动力不足可以提高生产的现代化水平,延迟退休,全面放开二孩,对。而由于我国人口总量大,大 - 6 - 量吸引外来移民,会给我国环境带来影响,大力发展

11、劳动密集型产业会导致用工更紧缺,错。故选 C。 考点:人口问题及缓解措施 图表阅读分析能力 自 2000 年以来,每年春运, “摩托大军”都会从珠三角出发返乡过节(如图) 。近年来,这一群体的数量在 逐渐减少。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 “摩托大军”最可能开往 A. 河北B. 广西C. 山西D. 陕西 12. 导致近年来“摩托大军”数量减少的主要因素是 A. 经济水平B. 交通管制C. 生态环境D. 文化观念 【答案】11. B 12. A 【解析】 【11 题详解】 摩托车属于短途交通工具,骑摩托车返乡的务工人员,一般都来自距离珠三角相对较近的地区,广西距离珠 三角较近, “摩托大军”最有可

12、能开往广西,B 对。河北、山西、陕西距珠三角较远,骑摩托车返乡的可能 性较小,A、C、D 错。 【12 题详解】 随着经济发展,经济水平提高,人们选择高铁或汽车返乡,导致近年来“摩托大军”数量减少的主要因素是 经济水平,A 对。没有实行交通管制,B 错。生态环境、文化观念不是交通方式变化的主要原因,C、D 错。 中国与印度都是发展中国家,也是人口大国。下图显示 1901 年以来中国和印度人口规模和城镇化率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 - 7 - 注:中国 1949 年以前的数据来源于中国人口史 。因缺乏 1921 年和 1941 年的数据,用 1928 年和 1937 年的人口总数替代,194

13、9 年以后的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年鉴 (不包括港澳台地区) 13. 1991 年以来,与中国相比,印度 A. 流动人口少B. 人口增长速度慢 C. 人口增长模式进入现代型D. 城镇人口数量增长多 14. 印度城市化 A. 速度一直比中国慢B. 1951-1991 速度一直比中国快 C. 水平始终比中国低D. 总体上水平低,速度慢 【答案】13. A 14. D 【解析】 【13 题详解】 读图 1991 年以来,印度总人口比中国少,城市化率低于中国,城市化发展速度比中国慢,人口增长速度比 中国低,B 错误;印度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C 错误;因为中国总人口多,且城市化增长 速度

14、比印度要快,所以城镇人口数量增长比印度多,D 错误;中国城市化水平高,总人口比印度多,流动人 口主要集中在城市中,所以流动人口数量比印度多,故 A 正确。 【14 题详解】 读图 1961 年至 1981 年之间,印度城市化水平比中国高,发展速度比中国快,故 A、C 错误;印度城市化水 平在 2011 年之前处于 30%以下,处于城市化的初级阶段,总体水平较低,发展速度慢,故 D 正确。 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 54%,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 36%。这意味着两亿多进城农民工因户籍 限制等因素成了身在城市却难以享受市民待遇的特殊“两栖”群体。 据此完成下列各问题。 15. “两栖”群体产生

15、的原因是 A. 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B. 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 C. 产业转移的影响D. 交通条件的改善 16. 缩小两个城镇化率差距的最有效措施是 - 8 - A. 有序放开城市落户限制B. 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C. 保障两栖群体的收入D. 拓宽住房保障渠道 【答案】15. B 16. A 【解析】 【15 题详解】 “两栖”群体产生主要是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城市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农村经济落后,导致大量的农 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选 B 正确。 【16 题详解】 有序放开城市落户限制可有效缩小常住人口城市化率与户籍人口城市化率差距;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保障“两栖”群体的收入及

16、拓宽住房保障渠道并不能完全解决两栖人群在城市生活的不平等待遇。选 A 正确。 家住我国东部某三线城市的王女士,准备在当地买一套属于自己的住宅。王女士考察了数家楼盘,并选 取了四组做了下表。 楼 盘 均价(元/m2)用地面积(m2)楼房走向容积率(%)建蔽率(%) 甲 5 8009 500 南北 14050 乙 4 5006 800 东北西南 30060 丙 2 80013 000 东西 27030 丁 3 6008 600 西北东南 18050 注: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建蔽率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建筑物的单 层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之比。 据表完成下列各题。 17. 房价构成中,土地价格所占比重较大。四个楼盘中,甲楼盘均价最高,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 A. 靠近学校,属学区房B. 远离市区,空气清新 C. 城市中心,交通便利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