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生物试题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063704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366.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生物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生物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生物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生物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生物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生物试题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生物试题附答案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高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高 2018 级级 2019 年年 3 月月考月月考 生物试题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胚胎干细胞是哺乳动物或人早期胚胎中的细胞,可以进一步分裂、分化成各种组织干细胞,再进一步分化 成各种不同的组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各种组织干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组织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 胚胎干细胞有细胞周期,神经干细胞分化形成的神经细胞没有细胞周期 C. 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红细胞、白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D. 肝脏干细胞分化成肝脏细胞的过程表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答案】D 【解析】 A 胚胎干细胞是一类分化程度较低的细胞,它

2、能够分化为多种细胞的根本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B:因为 神经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自身不会再进行有分裂增殖所以也不会具有细胞周期。C:造血干细胞到红细 胞是多能干细胞到专能干细胞的分化过程,此过程不可逆。D:全能性是指能发育为完整个体的潜能,而 D 过程并没有由一个细胞到个体的过程。 2.下列对细胞分化不同水平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 从细胞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时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发生了改变 B. 从细胞器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细胞器的种类、数目改变的结果 C. 从蛋白质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蛋白质种类、数量改变的结果,这是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 D. 从核酸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

3、表达的结果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关于“细胞分化” ,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 定性差异的过程。 (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 (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 2 - (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 【详解】从细胞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A 正确;从细胞器 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细胞器的种类、数目改变的结果,从而使细胞具备不同的功能,B 正确;从蛋白质角 度分析,细胞分化是由于蛋白质种类,数

4、量,功能改变的结果,这是细胞分化的直接原因,细胞分化的根本 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 错误;从核酸分子的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中遗 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D 正确。 故选 C。 3.下图所示为人体细胞的生命历程,以下错误的是 A. 由经 a、b 形成和属于细胞增殖 B. 与细胞核 DNA 相同 C. 细胞的衰老与死亡对人体有积极的意义 D. c 发生的原因是细胞内遗传物质改变 【答案】D 【解析】 由经 a、b 形成和,细胞的形态没有发生改变,但增加了细胞的数目,因此属于细胞增殖,A 项正确; 与均来自,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与

5、的细胞核 DNA 相同,B 项正确;细胞的衰老与死亡,均属于细胞的生命历程的范畴,对人体均有积极的意义,C 项正 确;c 过程属于细胞分化,发生的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而细胞内遗传物质没有改变,D 项错误。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对细胞分化的机理理解不到位,误认为分化的细胞内遗传物质发生改变。事实是: 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通过细胞分化形成的不同类型的细胞中,遗传物质不变,mRNA 和蛋白质的种类大 部分相同,只有少部分不同。 4. 下列不属于细胞凋亡的是( ) A. 手指发育过程中,指间细胞的自动死亡 B. 红细胞寿命只有 120 天左右,红细胞的自我更新 C. 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被清除

6、 D. 被浓硫酸烧伤而死亡的细胞 【答案】D - 3 - 【解析】 试题分析:A. 手指发育过程中,指间细胞的自动死亡属于细胞凋亡,A 符合题意;B. 红细胞在 120 天左右 就会发生细胞凋亡,在此过程中有新的红细胞生成,使得红细胞可以发生自我更新,B 不符合题意;C. 被 病原体感染的细胞被清除属于细胞凋亡,C 不符合题意;D. 被浓硫酸烧伤的细胞由于受到浓硫酸的破坏导 致细胞代谢紊乱进而使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坏死,D 不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凋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应用和分析能力。 5.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三位实验人员制作洋葱根尖装片的操作步骤(“

7、”表示操作, “”表示未操作)如下表所示:则甲、乙、丙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是( ) A. 细胞重叠、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 B. 细胞分散但看不到染色体、染色体着色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 C. 细胞重叠、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着色清楚但看不到染色体 D. 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 【答案】C 【解析】 【分析】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为: 1、解离:剪取根尖 2-3mm(最好每天的 10-14 点取根,因此时间是洋葱根尖有丝分裂高峰期) ,立即放入盛 有质量分数为 15%的盐酸溶液和体积分数为 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

8、: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 3- 5min。 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 10min。 3、染色:把洋葱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 0.01g/mL 或 0.02g/mL 的龙胆紫溶液的培养皿中,染色 3-5min。 4、制片:取一干净载玻片,在中央滴一滴清水,将染色的根尖用镊子取出,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并且用 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压载玻片。取下后加上的 载玻片,既制成装片。 - 4 - 5、观察:(1)低倍镜观察:把制成的洋葱根尖装片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要求找到分生区的细胞,特点是: 细胞呈正方形,排列

9、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2)高倍镜观察找到分生区的细胞后,把低倍镜移走,直接换上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把视野调 整的既清晰又较亮,直到看清细胞物象为止。 【详解】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由于甲没有进行解离,所以细胞与细胞没有分离开来而重叠在一起;由 于乙没有进行漂洗,解离液会与染色剂发生反应,导致染色效果不好,所以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由于丙 取材是在根尖 57mm 处,此处已不是分生区,细胞不进行有丝分裂,所以染色质不会变成染色体,但操作 过程正确,所以细胞着色清楚但看不到染色体。综上分析,C 符合题意,AB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6.人的细胞内有 46 条染色体,在其形成配

10、子的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四分体的数量是( ) A. 184 个B. 23 个C. 46 个D. 92 个 【答案】B 【解析】 【分析】 四分体指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中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一个四分体=一对同 源染色体=2 条染色体=4 条染色单体=4 个 DNA 分子。 【详解】四分体是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后形成的,即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人的体细胞内有 46 条染色体,即 23 对同源染色体,因此在其形成配子的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细胞内能形成 23 个四分体。 综上所述,ACD 错误,B 正确。 故选 B。 7.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表示酶浓度

11、一定时,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温度、pH 的关系.下列相关分析 不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因反应液中酶的数量有限,当反应物达到一定浓度时,反应速率不再上升 B. 图乙中,a 点对应的温度称为最适温度 C. 图丙中,pH 从 6 上升到 10 的过程中,酶活性先增强,后降低 D. 图乙中,温度超过 a 点后反应速率急剧下降,其原因是高温条件下酶变性失活 - 5 - 【答案】C 【解析】 【分析】 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 (1)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但当温度升高到一定限度时 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在一定的条件下,酶在最适温度时活性最大。高温使酶永

12、久失活,而低温使 酶活性降低,但能使酶的空间结构保持稳定,适宜温度下活性会恢复。 (2)pH 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每种酶只能在一定限度的 pH 范围内才表现活性。过酸或过碱会使酶永久失活。 (3)酶的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在底物充足,其他条件固定、适宜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 正比。 (4)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在底物浓度较低时,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急剧加快,反应速率 与底物浓度成正比;在底物浓度较高时,底物浓度增加,反应速率也增加,但不显著;当底物浓度很大且达 到一定限度时反应速率达到一个最大值,此时,再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率不再增加。 【详解】图甲中,因反应液中酶的数量有限,

13、当反应物达到一定浓度时,反应速率不再上升,A 正确;图乙 中,反应速率最快的 a 点对应的温度称为最适温度,B 正确;图丙中,pH=6 时酶变性失活不可恢复,故 pH 从 6 上升到 10 的过程中,酶活性不变,C 错误;图乙中,温度超过 a 点后,由于高温条件下酶变性失活, 故反应速率急剧下降,D 正确。 故选 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要注意:低温和高温时酶的活性都降低,但两者的 性质不同。在过酸或过碱环境中,酶均失去活性而不能恢复。同一种酶在不同 pH 下活性不同,不同的 酶的最适 pH 不同。反应溶液酸碱度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 8.叶绿体和线粒体在

14、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同点是( ) 具有双层膜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产生氧气 水作为生理功能的一种原料 含有 DNA 内部含有酶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叶绿体与线粒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同点是:具有双层膜;水作为一种原料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参与光 合作用的光反应;含有 DNA;内部含有酶。而分解有 - 6 - 机物,释放能量是线粒体的功能,产生氧气则是叶绿体的功能。 【详解】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细胞内具有双层膜的两种细胞器,正确;叶绿体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线粒体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错误;叶绿体产生氧气,线粒体消耗氧气,错误;光合作用存在水 的光解过程,有氧呼吸第

15、二阶段消耗水,所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均有水作为反应的原料,正确;叶绿 体和线粒体都是半自主性细胞器,均含有少量 DNA,正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要有酶的参与。有氧 呼吸的酶分布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而光合作用的酶分布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叶绿体基质中, 正确。综上分析,线粒体和叶绿体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相同点的是,D 正确,ABC 均错误。 故选 D。 【点睛】本题考查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的能力。 9. 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重要疾病。人们对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下是有关癌细胞结构及生理的描 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每个癌细胞都有数

16、目相同的染色体组 新陈代谢速度减慢,细胞萎缩 每个癌细胞的 DNA 含量不一定相等 都具有两个中心体,且分别位于细胞的两极 在某些病毒的诱导下能产生原癌基因 细胞内的色素逐渐积累 失去控制,无限增殖 A. B. C. D. 【答案】D 【解析】 不同的癌细胞处在不同的细胞周期,因此其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组数不同,DNA 含量也不一定相同, 正确、错误;癌细胞的代谢速度快,细胞没有萎缩,错误;细胞分裂的前、中、后期细胞中有两个中心 体,末期、间期有一个中心体,错误;原癌基因在细胞中本来就存在,但是不表达,在病毒的诱导下会被 激活,错误;色素增加是衰老细胞的特点,错误;癌细胞的特点之一是能无限增殖,不受机体的控制, 正确。故选 D。 【考点定位】细胞癌变 10.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 B. 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核相互融合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