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063657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5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山西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山西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山西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山西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应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2019.3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四川有举办“牛王会”的风俗。崇州农户要给牛喂汤圆,简阳农户要给牛披红戴花,雅安农户要给牛王菩萨祝寿这反映了()A. 四川地区农民生活富庶、安定B. 迷信思想借民间习俗广泛传播C. 牛耕在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D. 川西地区小农经济的生产特点【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提炼信息的能力,题干中的“牛王会”“崇州农户要给牛喂汤圆,简阳农户要给牛披红戴花,雅

2、安农户要给牛王菩萨祝寿”都说明了当时农民对牛的重视,联系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中实行的是牛耕劳作,因此可知得出牛耕在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故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牛耕劳作2.汉书食货志认为,“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东汉王充提出了“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南宋陈旁认为,对待不同土壤要对症下药,可使土地更加精熟肥美,这反映了古代农业A. 需要大量劳力B. 适时增加肥力C. 提倡精耕细作D. 善于积累经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没有强调劳力,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对待不同土壤只要对症下药,增加肥力只是一个方面,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勤谨,则亩益”、“勉致人工,

3、以助地力”“对待不同土壤只要对症下药”等,分析、判断选项,可知材料强调的是精耕细作,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积累经验,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古代农业的特点。【名师点睛】精耕细作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在小块土地上靠精细的劳作和高投入增加亩产量,是精耕细作发展的主要动力。3.“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戽响浪浪。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低不做荒。”这首竹枝词描述的灌溉工具是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脚痛腰酸”“高田车进低田出”说明是依靠人力灌溉的工具-翻车,故B项正确;耧车是播种工具,故A项错误;筒车依靠水力,与题干意思不符,故C项错误;风

4、车是利用风带动水车提水的一种工具,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4.明清时期,山东东昌府、江苏松江府是著名的产棉区,福建漳州府和汀州府是烟草专业户集中的地区,北京丰台草桥一带各村庄都种花并,被誉为“花乡”。据此可知,明清时期A. 政府已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 长途贩运贸易繁荣C. 农业生产呈现专业化趋势D. 工商业市镇蓬勃兴起【答案】C【解析】封建政府一直推行重农抑商政策,A错误;长途贩运贸易繁荣,材料未体现,B错误;根据材料“江苏松江府是著名的产棉区,福建漳州府和汀州府是烟草专业户集中的地区,北京丰台草桥一带各村庄都种花”,可以知道此时农业生产呈现专业化趋势,C正确; 工商业市镇蓬勃兴起,材料未体现

5、,D错误。5. 神农之教曰:“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而不绩者,则天下或受其寒矣。故身亲耕,妻亲绩,所以见致民利也。”(引自吕氏春秋)确切地讲,材料用神农的话指出了A. 重农抑商的必要性B. 男耕女织的重要性C. 井田制瓦解的必然性D. 自然经济的脆弱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材料“则天下或受其饥矣”、“ 则天下或受其寒矣”、“ 所以见致民利也”体现了耕织的重要性,材料中没有提及商业故看不出对商业的抑制,A不对;C与材料无关;D的脆弱性指经受不起挫折;不坚强,应为小农经济在自然灾害、或战争等人祸面前的打击而破产。故选B考点:小农经济点评:本题难度在阅读理解材料上,对

6、一些概念的理解也易出错,如“必要性”“ 必然性”“ 脆弱性”“ 重要性”等不能正确区分。小农经济还可考查其特点和地位等。6.景德镇陶录记:“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江西通志载:“景德镇水土宜陶。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材料反映了A. 唐时瓷都景德镇已驰名天下B. 陶玉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C. 该产品工艺精美畅销海内外D. 陶玉追求产品的知名度【答案】D【解析】根据“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景德镇”,可见景德镇一词是在宋朝出现,排除A;根据“镇民陶玉者”,可见陶玉身份不是官营手工业者,排除B;题干中并没有体现该产品闻名海外,排除C;根据“镇民陶玉者载

7、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说明陶玉通过进贡朝廷,使得瓷器闻名天下,因此选D。【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解读“宋景德中始置镇”“镇民陶玉者” “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等,依据材料信息判断选项正确。7. 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A. 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B. 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C. 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D. 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紧密结合题干中的“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就可知,在布匹生产加工环节中,松江以纺织成品为主,而芜湖

8、以浆染环节为主,体现了产品生产过程中区域间的分工与合作,故答案A最符合材料之意;对于B项来说,区域间的市场需求应指的是对商品的不同需求,而材料表述的是棉布产品生产加工的不同地区的不同环节,用各地区对商品的不同需求来解释商品的生产环节的不同地区,显然是“文不对题”;同理C项的解释不符合材料所表达的主要事实;而D项在材料中根本没有体现;考点:中国古代史明清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手工业生产)8. 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盛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综合分析这些现象,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

9、是A.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 地区性社会分工扩大C. 手工业生产力提高D. 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材料解读能力。材料中不同地区分工有差异,这直接反映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A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的特征是雇佣劳动关系;CD项材料无法体现。所以答案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地区性社会分工扩大【名师点睛】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1其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各个时期发展不平衡。2官营和专卖长期存在。3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的社会政治地位低下,商业发展艰难曲折。4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5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互相促进。6国内贸易民族政权间的边境

10、贸易对外贸易全面繁荣。7古代金融业与商业互相促进。9.下图是明代作品南都繁会图卷(局部),反映了明中叶江南地区手工工场的出现,标志着古老的封建社会已经走向没落。手工工场与封建作坊的最大区别是A. 生产规模大B. 出现时间晚C. 存在雇佣关系D. 存在人身依附关系【答案】C【解析】【详解】手工工场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与封建作坊最大的不同就是存在雇佣关系,故选C项;生产规模、出现时间、存在人身依附关系不是手工工场与封建作坊的最大区别,排除ABD。10.北宋时期出现了我国古代最早的纸币。纸币的出现所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A. 北宋时期商品经济十分繁荣B. 政府重视商业活动的进行C. 商品贸易的范围进一步

11、扩大D. 商业活动的限制大大减少【答案】A【解析】【详解】宋代是我国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的历史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商业交易的数额也不断增大,为适应这种发展的需要,携带方便的纸币应运而生。纸币的产生,从本质上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故A正确;北宋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错误;纸币的出现无法体现商品贸易范围扩大、商业活动的限制减少,排除CD。11.下图是南宋李嵩绘制的市担婴戏图,作品以细腻的笔法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货郎挑着货担走村串巷,货担上商品琳琅满目,货郎正在招揽生意,一位哺乳的妇女在一群孩童的簇拥下涌向货担。据此可知A. 民俗开始成为绘画题材B. 城市商业环境的宽松C.

12、 理学对妇女束缚严格D. 商品经济在农村的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A项“开始”说法错误;根据“货郎挑着货担走村串巷”可知,B项“城市”说法错误;由“一位哺乳的妇女在一群孩童的簇拥下涌向货担”可知,理学对妇女束缚不严格,C项说法错误;题干反映了南宋农村地区货郎做买卖的历史现象,说明商品经济在农村的发展,D项正确。12.宋高宗说:“市舶之利,颇助国用,宜循旧法,以招徕远人,阜通货贿。”下列各项与这种认识一致的是A. 严厉的“海禁”政策B. 坚持“重农抑商”政策C. 保护和招徕外商D. 实行“工商皆本”【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市舶之利,颇助国用”,反映了对外贸易的发展能够增加财政收入

13、,对国家发展有利,因此主张“招徕远人”,保护和招徕外商,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海禁”政策、“重农抑商”政策、“工商皆本”的信息,故A、B、D三项均错误。13.有学者认为宋代曾出现过“商业革命”,下列可以用来说明此观点的论据是A. 宋代商业贸易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 宋代中央集权削弱,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受到冲击C. 宋代金融业繁荣,交子等纸币出现D. 宋代城市商业繁荣,实行坊市制度【答案】C【解析】【详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明代中后期,排除A项;宋朝加强了中央集权,B项“削弱”说法错误;纸币是宋代四川地区最早出现的,故宋代金融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近代化因素,C项正确;宋代,城市中坊和市

14、的界限被打破,排除D项。14.纪录片走向海洋中说,朱元璋坚信“农桑”才是“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他屡次宣布“通番禁令”,实行闭关锁国的海禁政策。这说明A. 经济模式与政治决择密不可分B. 中华儒学与海洋文明密切相联C. 海禁令主要是内忧外患的产物D. 明初海禁令受西方入侵的影响【答案】A【解析】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模式,造就了统治者的固有的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故选A;中华儒学与海洋文明密切相联严重偏离材料主旨,故选B;海禁令主要是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必然的产物,当然外部的殖民威胁加剧了这一政策的出台,故C错误; 西方入侵并没有明确表述,故D错误。15.下图是东汉画像石上的集市图。你认为对该

15、集市图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市的四面没有围墙B. 集市无须定时开闭C. 集市有专门官员管理D. 市门内外店铺林立【答案】C【解析】上图是东汉画像石上的集市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期我国的市是有固定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所以市的四面都有围墙,而且要定时开闭,市门外面是没有店铺的,故ABD的说法都是不符合史实的,故排除;当时的集市是设有专门的官员进行管理的,故C符合题意。点睛:时代特征是我们做好选择题的一个关键。考生根据题干中的材料确定出时间和空间,然后据此就可以知道这一时代某一地区或者国家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阶段特征,所有的试题和选项设计都应该符合该时代的特征,所以选项要符合它才可以是正确的说法,不符合的就错误。然后考生就可以根据题意进行准确判断了。这一题确定了东汉这一时间,就可以得出中国古代商业在东汉时期的特征了,据此就可以判断出C符合题意,而ABD均不符合史实了。16.汪应庚(1680一1742年)是清代一位典型的徽商,他通过从事利润很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同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