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分班考试历史试卷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063650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545.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万州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分班考试历史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重庆市万州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分班考试历史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重庆市万州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分班考试历史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重庆市万州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分班考试历史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重庆市万州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分班考试历史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万州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分班考试历史试卷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万州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分班考试历史试卷附答案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重庆市万州二中重庆市万州二中 2019 年春期高一分班考试年春期高一分班考试 历史试题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9090 分钟分钟 满分:满分:100100 分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42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计分,共计 4848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 要求)要求) 1.“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共性,成为国人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这种现象与 下列哪一制度相关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宗法制 D. 分封制 【答案】C 【解析】 【

2、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重视家族关系,家国同构现象是宗族关系的反映,C 选项符合题意。禅 让制指统治者把部落首领之位让给有才华,有能力的人,让更贤能的人统治国家,A 选项排除。世袭制是指 继承制度,B 选项排除。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 ,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族姻亲、 功臣子弟、前朝遗民分封领地和相当的治权,D 选项排除。 2.“考秦之制,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后世官制, 变化繁賾,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 ”这反映了秦朝 A. 构建起隶属于丞相的监察体系 B. 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C.

3、完成了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过渡 D. 奠定了后世王朝官制基本原则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所体现的是秦朝的三公九卿制,结合材料“后世官制,变化繁賾,而其原理” ,说明秦朝的官 制奠定了后世王朝官制基本原则,故 D 项正确;监察体系并不隶属于丞相,排除 A 项;B 项强调的是郡县制, - 2 - 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B 项;C 项“完成”表述有误,排除 C 项。 3.下图是我国某一时期的部分行政区域图,该时期是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宋朝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根据材料“东莱郡” “胶东国”等关键词可知是 郡国并行

4、制,B 选项符合题意。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是郡县制,A 选项排除。唐朝出现新的行政区划道,由 监察机构演变而来的,C 选项排除。宋朝出现路一级的行政区划,D 选项排除。 4.明朝曾经出现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的情况。也曾出现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 重拟时,内阁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的情况。以上材料可以说明 A. 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 B. 明代内阁属于决策机构 C. 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 D. 制度设计与实际执行未必相符 【答案】D 【解析】 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明成祖在位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 学士,入值宫内的文渊阁,随侍皇帝,并

5、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内阁”由此出现。明朝内阁始终不是 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 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材料中现象说明内阁运行超出了皇帝最 初的设想,故 D 项正确;内阁权力受到皇帝制约,故 A 项错误;内阁没有决策权,故 B 项错误;明朝皇帝权 - 3 - 力是空前强化,故 C 项错误。 5.雅典民主通常被认为是大众政治。但是学者的研究发现,古代雅典的民主领袖,都出自贵族或富人阶层, 即雅典的精英阶层。这说明 A. 公民的参政能力受出身影响 B. 雅典民主实质上是间接民主 C.

6、民主政治是利益妥协的产物 D. 民主体制保留了贵族制残余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古代雅典的民主领袖,都出自贵族或富人阶层,即雅典的精英阶层”可知雅典民主制度 中,出身于精英阶层的公民具有更强的参政能力,更能成为民主领袖,这表明公民的参政能力受出身影响, A 选项符合题意。雅典的民主是直接民主,B 选项排除。材料并未涉及利益妥协等信息,无法得出这一结论, C 选项排除。雅典民主领袖出身精英阶层是因为出身造成的参政能力不同,并不是贵族制造成的,D 选项排 除。 6.在古罗马有一个人把洗衣店告上法庭,要求店家赔偿被老鼠咬破的衣服,其理由为:“按照约定,店家洗 好衣服后应妥善保管好,

7、事先应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意外” 。依据罗马法,最后法庭判决洗衣店赔偿全部 损失。该案例主要说明了 A. 司法程序严格完备 B. 法律维护平民利益 C. 审判体现契约精神 D. 审判非常重视证据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约定,洗衣人有保管衣物的责任,所以法官判定洗衣人承担责任,赔偿损失。这体现了罗马法 具有契约精神,C 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司法程序问题,A 选项排除。材料无法说明法律是维护平民利 益,B 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审判重视证据问题,D 选项排除。 7.2016 年 6 月英国全民公投脱离欧盟,英国高等法院后裁定,英国政府在正式启动“脱欧”程序前需经议 会批准,英国政府发

8、表声明称,对此裁决“感到失望” ,并宣布将向英国最高法院上诉。2017 年 1 月,英国 最高法院就“脱欧”问题做出终审裁决,强调政府启动“脱欧”程序必须经议会投票批准。据此可知英国 A. 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 B. 政府权力受议会制约 - 4 - C. 国家元首“统而不治” D. 首相由议会选举产生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政府启动脱欧程序必须经议会投票批准”可知英国政府权力受议会制约,B 选项符 合题意。英国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于 1721 年英国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任财政大臣,经常主持内阁会议, 居内阁大臣会议之首,成了实际上的首相,A 选项排除。材料与国家元首“统而不治”的

9、说法无关,C 选项 排除。材料与首相产生过程无关,D 选项排除。 8.19 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得到发展,法国建立了共和制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而 德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帝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德意志帝国国会的立法必须获得联邦议会的多数同意 B. 德意志帝国联邦议会由直接选举产生 C. 法国总统任命内阁需经参议院同意 D. 法国众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 【答案】A 【解析】 德意志帝国议会分为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联邦议会权力较大,帝国国会的立法必须获得联邦议会的多数同 意,A 正确;德意志帝国议会由间接选举产生,联邦议会由各邦君主任命代表而组成,B 错误;法国总统任 命内阁

10、需经众议院同意,C 错误;法国众议院由不是间接选举产生,D 错误。 9.南京条约签订以后,当时负责与英国交涉的中国官员经计算,发现协定后的关税税率平均达到了百分 之五,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要略高,他们洋洋得意,认为这是他们外交的成功。这说明 A. 协定关税提高中国关税收入 B. 清政府积极争取国家主权 C. 清政府愚昧不谙熟国际公法 D. 不平等条约的危害性有限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他们洋洋得意,认为这是他们外交的成功”可知清政府官员对丧失关税自主权的危害认识不 足,说明清政府愚昧不谙熟国际公法,C 选项符合题意。协定关税提高中国关税收入的说法不符合史实,协 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

11、自主权,A 选项排除。清政府积极争取国家主权的说法与材料强调的官员对协定关 税签订后洋洋得意的态度相矛盾,B 选项排除。不平 - 5 - 等条约的危害性有限说法不符合史实,协定关税给中国的本土企业带来巨大灾难,D 选项排除。 【点睛】 南京条约中的协定关税的规定是一种片面的协定关税税率。它只规定英商对华进出口货物的税 率中国要同英方商量,而未规定中国对英进出口货物的税率英方须同中国商量。其结果便形成了中国单方面 的减让关税税率。因此,这是对中国关税主权的严重侵犯,是一项影响极深远的经济侵略措施。 10.李秀成在 1862 年 1 月发出通告说:“在上海贸易之洋商,各宜自爱,两不相扰。自谕之后,

12、倘不遵我王 化而转助逆为恶,相与我师抗敌,则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该通告表明当时 A. 西方列强入侵激化中国社会矛盾 B. 太平天国反对列强干涉中国内政 C. 外国侵略者已撕下中立的伪装 D. 清政府借师助剿引起人民不满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在上海贸易之洋商,各宜自爱,两不相扰” “倘不遵我王化而转助逆为恶,相与我师抗 敌,则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可知太平天国反对列强干涉中国内政,B 选项符合题意。西方列强入侵激化 中国社会矛盾的说法与材料无关,A 选项排除。外国侵略者已撕下中立的伪装的说法与材料无关,C 选项排 除。清政府借师助剿引起人民不满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 选项

13、排除。 11.“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 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大咎矣。 ”材料描述的战争应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寥寥数舰之舟师”是指日本舰队, “一战而翦我最亲之藩属”是指朝鲜, “再 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熸矣”等信息可知这场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C 正确;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ABD。所以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 至 1900

14、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甲午中日战争 12.在 6 月 3 日之前,五四运动的中心和主力是革命知识分子,之后,无产阶级以历史上空前的政治大罢工 投入斗争,跃进成为革命运动的中心和主力,帮助斗争迅速取得胜利。可见,五四运动 A. 开始了民主革命的新阶段 - 6 - B. 打击了封建军阀腐朽统治 C. 是北伐战争重要组成部分 D.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标志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开 始了民主革命的新阶段,A 选项符合题意。五四运动的性质属于一次彻底的毫不妥协的反帝爱国运动,B 选 项排除。五四运动

15、发生在 1919 年,北伐战争时间是 19261927 年,C 选项排除。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 黎和会外交失败,指导思想不属于马克思主义,D 选项排除。 【点睛】1919 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1919 年 5 月 4 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 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 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13.“如果最近一周内广州军和唐生智联合起来确实占领了长沙和长沙以北湖南全省,那么在这里、在北方 将产生异常巨大的后果,这将是对吴佩孚新的沉重打击,可能使吴佩

16、孚全军覆没。 ”材料中所反映的这场战 争的最重要意义在于 A.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 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C. 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D. 彻底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伐战争是 19261927 年由国共合作组织领导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北伐的 目标是北洋军阀,这次战争的结果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根据材料“这将是对吴佩孚新的沉重打击” 可知是北伐战争,C 选项符合题意。遵义会议的成功召开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A 选项排除。中共一大的召 开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B 选项排除。新中国成立彻底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D 选项排除。 14.1930 年,闽西苏区掀起文化建设热潮,有一首红歌你追我赶实在忙唱道:“哥哥栽禾妹送秧,横直 疏密要适当,但愿今年多产谷,支援红军打胜仗。 ”这反映出 A. 苏区的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发展起来 B. 土地革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和革命积极性 C. 苏区人民期盼结束内战的美好愿望 D. 苏区农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根本的改善 - 7 -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 项说法不准确,无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