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实验班)试题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063634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30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实验班)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实验班)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实验班)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实验班)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实验班)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实验班)试题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实验班)试题附答案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诸暨中学诸暨中学 2018 学年高一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实验班)学年高一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实验班)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 下列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高鼻梁和塌鼻梁B. 卷发和直发 C. 五指和多指D. 眼大和眼角上翘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眼大和眼角上翘不是同一性状,故选 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生物相对性状的概念,能把握其内在含义,能正确判断哪些是相对性状。 2.两株高茎豌豆杂交,后代高茎和矮茎的比例为高茎:矮茎=3: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A. DDddB. ddDdC. DdDdD. dddd 【答

2、案】C 【解析】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 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 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DDdd后代基因型均为 Dd,全部表现为高茎,A 错误;ddDd后代基因型为 Dd 与 dd,其比例 为 1:1,B 错误;DdDd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 GG:Gg:gg=1:2:1,即高茎:矮茎=3:1,C 正确; dddd后代基因型均为 dd,后代全部表现为矮茎,D 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规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

3、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下列有关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实验的解释,错误的是() A. 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 B. F1细胞中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相互融合在一起,不是独立的 C. 每一对遗传因子的传递都遵循分离定律 D. F2 中有 16 种组合、9 种基因型和 4 种表现型 【答案】B 【解析】 - 2 - 【分析】 本题考查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要求考生理解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过程和解释,识记相关基 因型及表现型的种类及比值,此题难度不大。 【详解】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且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A 正确;F1细胞中控制两对 性状

4、的遗传因子是相对独立的,且互不融合,B 错误;每一对遗传因子的传递都遵循分离定律,C 正确;后 代 F2中有 16 种组合方式,9 种基因型和 4 种表现型,D 正确。 4.在完全显性条件下,个体 AaBb 与个体 aaBb 杂交,两对基因均是相互独立的,那么,子代中 性状类型 不同于双亲的占() A. 1/4B. 1/2C. 3/4D. 5/8 【答案】A 【解析】 【分析】 解答本题最简单的方法是拆分法,即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其次根据基因的 分离定律计算出每一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 【详解】基因型分别 AaBb 和 aaBb 的两个亲本进行杂交,在两

5、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其子代表 现型可以把成对的基因拆开,一对一对的考虑: Aaaa,其后代显性性状(A_)占 1/2,隐性性状(aa) 占 1/2,BbBb,其后代显性性状(B_)占 3/4,隐性性状(bb)占 1/4,子代中表现型和亲本 AaBb 和 aaBb 相同的占 1/23/4+1/23/4=3/4,所以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两个亲本的个数占全部子代的 1-3/4=1/4。 故选:A。 【点睛】本题可以先求出子代表现型与亲代相同比例,再用 1 减去该比例,即为子代中表现型不同与双亲的 个体占全部子代的比例,化繁为简。 5. 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6、 ) A. 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 DNA,DNA 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 B. 生物的传种接代中,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 DNA 和基因的行为 C. 三者都是生物细胞内的主要遗传物质 D. 三者能复制、分离和传递 【答案】C 【解析】 【详解】每条染色体上复制前含有一个 DNA,复制后含有两个 DNA;一个 DNA 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A 项正 确;染色体是 DNA 的主要载体,生物的传种接代中,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 DNA 和基因的行为,B 项正确; DNA 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C 项错误;三者能复制、分离和传递,D 项正确。 - 3 - 6. 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7、) A.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生殖细胞中都表达 C.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随所在的染色体遗传 D. 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 Y 染色体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表现为与性别相关联,但并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A 项错误;性染色体 上的基因在生殖细胞中是选择性表达,B 项错误;基因与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 随所在的染色体遗传,C 项正确;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 22 对常染色体和一对 X 和 Y 性染色体,因在减数第 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子细胞中去,因此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

8、22 条 常染色体和 1 条 Y 染色体或 22 条常染色体和 1 条 X 染色体,D 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 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7. 人的血友病属于伴性遗传,苯丙酮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遗传。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既患血友 病又患苯丙酮尿症的男孩。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女孩,表现型正常的概率是( ) A. 9/16B. 3/4C. 3/16D. 1/4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夫妇的基因型为 AaXHXhAaXHY,就血友病而言,他们所生女孩的基因型为 XHXH或 X

9、HXh,不会患血友病;就苯丙酮尿症而言,他们生下正常孩子的概率是 3/4。综合以上分析可知,这 对夫妇亲再生一个女孩,表现型正常的概率是 3/413/4。 考点:伴性遗传 8. 格里菲思(F. Griffith)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著名的转化实验,此实验结果( ) A. 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B. 证明了 RNA 是遗传物质 C. 证明了蛋白质是遗传物质D. 没有具体证明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有关内容。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 表明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中,必然含有“转化因子” ,这种转化因子将

10、无毒的 R 型活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 S 型活细菌。因此只能证明含有转化因子,还不能说明 DNA 就是转化因子 - 4 - 9.某同学在实验室尝试搭建 DNA 分子模型,他用一种长度的塑料片代表 A 和 G,用另一长度的 塑料片代 表 C 和 T,那么由此搭建而成的 DNA 双螺旋的整条模型将是() A. 粗细相同,因为嘌呤碱基必定与嘧啶碱基互补 B. 粗细相同,因为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的空间尺寸相似 C. 粗细不同,因为嘌呤碱基不一定与嘧啶碱基互补 D. 粗细不同,因为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的空间尺寸不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 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1、DNA 分子是

11、由两条反向平行的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DNA 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在外侧。3、两条链上的碱基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构成碱基对, 其中 A 与 T 配对,C 与 G 配对。 【详解】在双链 DNA 中,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 A 一定与 T 配对,G 一定与 C 配对,即 嘌呤碱基必定与嘧啶碱基互补,所以搭建而成的 DNA 双螺旋的整条模型粗细相同,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者: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 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腺嘌呤和胸腺嘧啶配对,鸟嘌呤和胞嘧啶

12、配对。 10.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揭示了() A. 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 B. 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 C.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D.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 【答案】D 【解析】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指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分离 的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 【详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揭示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

13、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 5 - 定律的实质及两者之间的联系,要求考生能够熟记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实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11. 下列关于 DNA 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发生 DNA 复制 B. DNA 通过一次复制后产生四个 DNA 分子 C. DNA 双螺旋结构全部解链后,开始 DNA 的复制 D. 单个脱氧核苷酸在 DNA 酶的作用下连接合成新的子链 【答案】A 【解析】 DNA 在间期复制,复制时是边解旋边复制,复制的结果是一个亲代 DNA 分子得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子代 DNA 分 子,复制时需要 DNA 解旋酶和 DNA 聚合酶,DNA 酶指的是

14、 DNA 水解酶,作用是水解 DNA 分子。 12. 卵细胞和精子形成过程中的不同点是 A. 染色体复制B. 细胞质的分裂 C. 纺锤丝的形成D. 染色体着丝点分裂 【答案】B 【解析】 卵细胞和精子形成过程中的不同点是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精子形 成过程中细胞质均等分裂。 13.下列甲、乙两图为真核细胞中发生的代谢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图所示过程叫作翻译,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 B. 甲图所示过程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从右到左 C. 乙图所示过程叫作转录,转录产物的作用一定是作为甲图中的模板 D. 甲图和乙图所示过程中

15、都发生了碱基配对,并且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 【答案】B 【解析】 甲图所示为翻译过程,多个核糖体同时完成多条多肽链的合成,A 错误;甲图中,根据多肽链的长度可知, 翻译的方向是从右到左,B 正确;乙是转录过程,其产物是 RNA,包括 mRNA、rRNA、tRNA,其中只有 mRNA - 6 - 可以作为翻译的模板,C 错误;甲图和乙图中都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但两者配对方式不同,甲图中碱基配 对的方式为 A-U、U-A、C-G、G-C,乙图中碱基配对的方式为 A-U、T-A、C-G、G-C,D 错误。 14. 关于 RNA 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少数 RNA 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B. 真核

16、细胞内 mRNA 和 tRNA 都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的 C. mRNA 上决定 1 个氨基酸的 3 个相邻碱基称为密码子 D. 细胞中有多种 tRNA,一种 tRNA 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 【答案】B 【解析】 所有的 RNA 均是由转录形成的,有极少数 RNA 充当酶,真核细胞内的 RNA 绝大多数是在细胞核内转录的,所 以 B 选项错误,mRNA 上决定 1 个氨基酸的 3 个相邻碱基成为密码子,细胞中有多种 tRNA,一种 tRNA 只能转 运一种氨基酸。 15.一般情况下,同一生物个体不同功能的细胞中,mRNA() A. 种类和数量无差异B. 种类和数量均有差异 C. 种类相同,数量不 4 同D. 种类不同,数量相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分化的相关内容:(1)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多个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 理功能上发生一系列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特征:具有持久性、稳定性和不可逆性。 (3)意义:是生物个 体发育的基础。 (4)原因: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遗传物质没有改变。 【详解】同一生物个体不同细胞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